第1421章 正式報道以及新聞影響力

字數:7956   加入書籤

A+A-


    “我國自主研發的空天飛機近日進行測試,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七點新聞,主持人臉上帶著喜悅笑容、用喜悅激動的語氣播報了新聞,新聞畫麵上還有‘盤山號’宇宙飛船以及‘盤山號’宇宙飛船在高空飛行的視頻、‘盤山號’宇宙飛船在太空飛行的視頻。
    “今後我國航天將重點發展空天飛機,我國航天事業迎來發展新時代”
    七點新聞足足用了15分鍾進行報導,可想而知這個新聞的重要性。
    對外新聞,自然不能說航天員出現問題,劉韜開著‘盤山號’宇宙飛船去救女兒,而是變成了我國對空天飛機進行測試。
    消息一出,頓時迅速傳遍了全國,傳遍了全世界。
    引起一片嘩然。
    “臥槽~~”
    “怎麽回事,怎麽感覺好像世界變了,我們什麽時候開始研製空天飛機的?怎麽一下子就完成測試?”
    “牛逼~~空天飛機都研製成功了,看看讓人熱血沸騰。”
    “老美不是剛宣布,要在2025年部署8架X37B麽,我們就這麽有自己的空天飛機?”
    “我的天,我不會是看錯吧?”
    “我就想知道,我們的空天飛機能不能攜帶武器?”
    “.”
    之前美國X37B試射成功,那可是大張旗鼓的宣傳,認為美國依舊是在航天領域的領導者,並且美國在X37B軍事應用絲毫不遮掩,畢竟X37B就是屬於美國空軍的。
    大家為此憂心得很。
    畢竟X37B速度那麽快,導彈根本防禦不了。
    俄羅斯為了針對美國X37B,也同樣啟動"MAKS"係統研製。
    在這種情況下,華夏卻是沒有任何聲響,這不由得一些殖人耀武揚威,囂張不已。
    而關心華夏的人則是憋著一肚子氣,可沒有辦法,沒有底氣反駁。
    現在好了,這一刻都揚眉吐氣了,開始找殖人對線,懟他們。
    美國CNN正在播報新聞。
    新聞主持人剛剛播報了一半時候,隻見電視機的畫麵中,從鏡頭的邊緣忽然伸來了一隻手,向演播室台前的主持人遞去了一張紙。
    在看到了紙上的內容之後,主持人臉上頓時浮現了驚訝的表情。
    在短暫的驚訝之後,她深呼吸了一口氣,放慢了語速說道:“抱歉.臨時插播一條新聞。”
    “就在剛剛,太平洋彼岸報道了一則新聞,華夏研製的‘盤山號’空天飛機首次試飛取得成功。”主持人表現了非常高的職業素養,“根據央視新聞,‘盤山號’空天飛機裝載著電推進係統,動力係統采用2台核反應堆.”
    隨著主持人進行報道,畫麵中也出現了援引央視的圖片、視頻。
    這一刻,無數收看CNN的觀眾,大腦已經徹底宕機,陷入了懵逼的狀態。
    ‘盤山號’空天飛機?
    電推進?
    是不是哪裏搞錯了?
    CNN有個一直被詬病的地方,那就是經常性的製造假新聞,特別是美國以外的。
    但是這一次CNN一反常態,就這麽報道該新聞。
    而這個更加讓美國人覺得難以接受,要知道美國可是航天強國,一直以來隻有蘇聯能夠在航天領域與美國競爭,航天領域是美國人的驕傲,這甚至成為美國的一種文化。自從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更是屬於航天領域的霸主。
    美國人甚至驕傲的認為,哪怕美國航天領域二三十年不發展,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趕得上。
    可是自從進入新世紀,華夏的航天活動愈加的頻繁,華夏的載人航天活動幾乎以每年3~4次進行著,每次至少送三位航天員進入太空。
    甚至於,華夏在打造著屬於自己的空間站,成為世界上現在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至於國際空間站,屬於幾個國家合作的,並不屬於單一國家的,甚至技術方麵還是蘇聯/俄羅斯進行支撐的。
    然而如今,‘盤山號’空天飛機首飛成功,卻是讓美國人這份驕傲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美國人自己的X37B得用運載火箭發射,但是‘盤山號’空天飛機不需要,直接像飛機一樣平地起飛。
    更恐怖的是,‘盤山號’空天飛機采用的是電推進,動力係統是核反應堆。
    飛機上裝核反應堆,核動力飛機根本不是什麽稀罕事。
    當年美國與蘇聯在這個領域可是很瘋狂,而且取得了很多成果,隻是後來取消了核動力飛機項目。
    可是自從華夏的核動力飛機研製成功後,美國、俄羅斯、歐洲紛紛再次啟動了核動力飛機項目,投入重金研製核動力飛機。
    在這方麵,美國和俄羅斯都有不錯的進展。
    雖然核動力飛機距離真正成功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美國已經宣布了,美國一定可以在2016年研製成功核動力飛機,並將核動力飛機進行服役。
    但是核動力飛機和核動力空天飛機,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意味著華夏在核反應領域又有了重大突破,不然的話根本無法安裝在空天飛機上麵。
    打死美國人,美國人也想不到,‘盤山號’空天飛機的動力係統不是大家固有印象的核裂變反應堆,而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這種從心底深處生出的震撼與難以置信,更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尤其是航天領域的從業者,簡直是目瞪口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目前航天領域,都是采用運載火箭發射進入太空軌道,采用的都是化石能源,不管是液體運載火箭還是固體運載火箭都是如此。
    電推進,都是應用在衛星、深空探測器上麵,既是節省燃料,也是試驗性質。
    美國現在最先進的電推進,連將一個雞蛋送到天上都做不到。
    華夏人卻搞出這麽大的空天飛機,采用電推進,這意味著什麽?
    雙方在電推進技術,相差都不知道相差幾條街了。
    這已經不僅僅是代差問題了。
    還有華夏人,竟然能將核反應堆裝載在空天飛機上麵,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NASA的技術人員,覺得這一下子麻煩了。
    當初提出“重返月球計劃”,然後“重返月球計劃”時間往後推,後推到2016年。
    美國能“重返月球”嗎?
    別逗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現在美國什麽情況,別人不清楚他們還不清楚麽?
    這些年,外界質疑美國當初載人登月真假的聲音不斷大起來,美國卻始終沒有再次載人登月。
    是NASA不想嗎?
    不!
    NASA很想載人登月,可問題實力不允許啊!
    不然的話,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時間何至於一推再推!
    看看這些年,NASA有為“重返月球計劃”做任何實質性的準備嗎?
    沒有!
    NASA既沒有製造新的“阿波羅”號飛船,也沒有製造用於發射飛船所需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
    隨著美國各大媒體紛紛進行報道,NASA總部大樓外,還很快就被各大媒體的轉播車給圍的水泄不通。
    這種陣仗,實在太嚇人了。
    偏偏NASA無法強行驅趕這些媒體,一旦NASA強行驅趕這些媒體,絕對會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
    美國的媒體,那可都是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能量極為驚人,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不知道多少美國政要,被美國媒體搞得狼狽不堪。
    NASA迫不得已之下召開新聞發布會,將所有到場的記者請進了大樓內的接待廳,並且將這個令人頭大的任務甩給了剛剛入職不久的黑人女實習生。
    在一片沒有準備的騷亂中,新聞發布會勉強開始。
    隻是因為到場的記者實在太多了,以至於現場的秩序異常混亂。
    一個個記者一擁而上,瘋了似的遞出手中的錄音筆和話筒。
    都要將錄音筆和話筒往其嘴巴裏塞。
    “這裏是CNN記者,請問關於華夏發射的‘盤山號’空天飛機采用的是最新型電推進係統這一消息是否屬實?”
    “這裏是FOX記者,‘盤山號’空天飛機首次試飛成功,是否意味著華夏在航天領域已經追上了我們的步伐,甚至已經超越我們?”
    “ABC記者,‘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是否如外界猜測是好萊塢攝影棚拍攝的?”
    “NBC記者,美國有沒有堪比‘盤山號’的空天飛機?”
    “CBS記者,現在人們廣泛關注,NASA每年巨額經費都用在了哪裏?!”
    “.”
    “哇~~”這位黑人女實習生哪裏經受過如此大的陣仗,直接被嚇哭了。
    這一哭,使得現場的閃光燈不斷亮起。
    這同樣也是巨大新聞。
    NASA局長邁克爾聽到匯報,頭都大了。
    他不得不出麵,主持新聞發布會。
    “我們NASA第一時間注意到,一直監測著,是的,這個新聞是真的,我們會對事情的進一步進展保持密切關注。”邁克爾承認新聞的真實性。
    “至於是不是采用核動力以及電推進,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確認。”邁克爾說道。
    “我們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的‘阿波羅’係列飛船也是不容質疑的,NASA將會派遣航天員重返月球,我們對於重新載人登月有充足的信心。”邁克爾堅定地道。
    反正按照‘重返月球計劃’的時間,到時候他肯定不再擔任NASA局長,下一屆的煩惱,關他這一屆局長何事。
    應付完這些煩人的記者,邁克爾隻覺得渾身都要虛脫了。
    可是還不待邁克爾鬆一口氣,來自白宮的電話來了,要他參加會議。
    白宮。
    貝拉克召集內閣成員開會。
    原本以為,華夏人不會公開報道,沒想到這次華夏不藏著掖著,竟然這麽快進行報道。
    華夏人不公開,那大家就裝作看不見,也不會對外報道,隻會私底下進行準備。
    而華夏人公開報道,那就不一樣了。
    看看現在美國國內,都炸鍋了。
    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用了十年總共建造了五架航天飛機,分別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其中‘哥倫比亞號’和‘挑戰者號’分別在2003年、1986年失事,‘發現號’和‘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已經退役。
    也就是說,NASA事實上已經沒有一架航天飛機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了。
    現在美國的航天領域,各個私人航天公司遍地開花。
    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布蘭森的維珍銀河、維珍軌道公司等等,都是市場的弄潮兒。
    但是美國這些私人航天公司,頂多是發射貨運飛船進入太空,到目前還沒有哪家私人航天公司具備載人航天水平。
    這些私人航天公司,自然都是從NASA挖牆腳,並非是真正的從零開始發展航天技術。
    “邁克爾,你們NASA什麽時候可以開發出相同類型的空天飛機?”貝拉克目光不善地盯著邁克爾。
    他現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一個處理不好,他的日子會更加難過,接下來都別想做什麽事。
    “我們需要更多的經費,現在的經費遠遠不夠。”邁克爾硬著頭皮道。
    貝拉克沉聲道,“你們每年從國會就電推進項目申請的經費可不少,結果呢?你們拿出什麽成功?”
    貝拉克都想掐死邁克爾,NASA每年的錢可沒少拿,結果呢,拿出的成果寥寥無幾,都踏馬的享受去了,一個個拿錢拿到手軟。
    再看看現在軍費,降是降下來了,但是也是一團糟。
    現在好了,航天領域這塊又被捅下如此大的窟窿。
    貝拉克都覺得,自己怎麽這麽倒黴,到處都是問題。
    這方麵,貝拉克多次罵前任,但是偏偏又非常羨慕前任,看看前任從前前任接過權力的時候,美國的情況可是非常好的,結果才時隔八年,等到自己接過權力的時候,是身處金融危機中的美國,一地雞毛。
    他這幾年,真正順心的日子沒幾天。
    要不是看在這個位置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他都不想再連任。
    貝拉克沒有提‘重返月球計劃’,因為在第一任的時候,他就被告知,短時間美國不具備重返月球的可能,所以貝拉克推遲了‘重返月球計劃’,至於時間是下一任的事,‘重返月球’是下一任的麻煩。
    但是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要是不能做一些事,非得被罵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