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慈父撒手

字數:7260   加入書籤

A+A-




    真的很快,一溜煙,侄子載著致樺,筆直筆直往家裏來了,還沒到家門口,遠遠看去,致樺發現娘家屋前,多出了好多小轎車,人影不停的走動,這是鄉村做大事的場景,我本是家中的獨生女。
    家裏隻有年邁的爹和娘,還能做什麽大事呢?致樺心裏更加坐實了一個不好的預感,爹爹他……
    屋前的場地,也搭起了臨時大舞台,這是鄉村辦紅白喜事必有的舞台表演。
    侄子把車停在了致樺娘家的屋外場子上,致樺穿著工作服,下車後也顧不上與鄉親們打招呼,直奔自家堂屋,致樺的一雙腳還未邁進門坎,隻見大門的門口處,設置了真真切切的靈堂,門板上,就是自己的爹爹,頭朝向門口,致樺看得明明白白,正是自己的爹爹啊。
    致樺哪裏能夠接受這樣的現實,身子一軟,就要癱軟在地上,早有眼尖的自家人,見致樺回來了,緊跟在她身後,見致樺正要倒下,一個健步上前,雙背就從她身後把她抱住了,馬上左右又來了兩個人,一左一右攙扶著致樺,邁進了堂屋。
    一進門,致樺就雙膝跪下,一股熱浪,兩行淚水,從雙眼順著臉頰,無聲的流下。
    致樺機械地從旁邊抽出九根香,在靈堂的油燈上點燃,插在香案盒上,深深三鞠躬。早有伯母和嬸嬸,換了那攙扶的兩人,又是一左一右扶著致樺,伯母說道“該子,哭吧,死勁地哭出來,你是你爹的唯一親骨肉,隻有你的哭聲,能讓你爹爹寬味,哭吧該子,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這是伯母見侄女回來了,見侄女致樺沒有放聲大哭,怕侄女悶出病來,可就難辦了。所以,伯母有意用言語來激化她哭出聲來。
    嬸嬸在一旁,帶著哭腔說道“閨女啊,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你爹爹最後還在叫你的名字,看來,你爹爹最放不下的還是你這個寶貝女兒,可憐我們的閨女,也是一個不容易的孩子,你爹爹前幾天還跟我們說起你,好日子來了,你爹為你高興得不得了。隻可惜再也看不到了。你這隔得遠,回來一趟算一趟,你爹總記著你過年回來,說好了過段時間,再去你那裏住幾天的。”
    致樺聽到這裏,“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打斷了嬸嬸的話。
    原來,嬸嬸說到這裏,致樺後悔自己隻顧著上班,沒能早點再接爹和娘到大省城來玩,隻想著春運太忙,給領導減壓,原計劃春運忙完了,就接爹爹和娘來家裏住上十天半個月的,現在是腸子都悔青了啊,怎不痛哭流涕。
    子欲養而親不待。再也沒有機會了。
    哭聲伴著淚水,堂屋內在場的自家族人,左鄰右舍的鄉親,無不動容,這大的喪事,得致樺這個做女兒的一人承擔,如何操作啊。
    所幸致樺的親生母親這邊的親戚,該來的都來了,爹爹的自家族人也都到場了,早有爹爹的侄子,堂哥堂弟,都在忙碌穿梭。
    伯母和嬸嬸們,讓致樺哭了一個痛痛快快,這又開始勸說致樺“你也不要太過傷心了,你爹爹和娘總是說你孝順,你也要保重身體,現在還有好多事等你來,再莫要哭了。……”
    致樺被勸住了哭泣,便看向堂弟,跟他說“我把我手機打開了給你,你趕快給我兒子兒媳打電話,要他們連夜開車回來。”
    堂弟接過手機,致樺幫忙點開兒子的號碼,讓堂弟給兒子打電話說。這是第一要務。
    然後,致樺從爹爹的頭部位置,移到側邊來,帶著濃濃的哭腔,叫了一聲“娘,我爹爹的衣服,是幾時就做好了的,怎麽提前都準備好了?是誰給我爹爹穿的壽衣啊。”
    娘平靜的告訴女兒“孩子啊,你爹爹是個明白人,他自己早就跟我說了,把後事都交代清楚了,我都是按你爹爹的吩咐去做的。壽衣也是,你爹爹讓我提前買好的,穿衣服也囑咐我了,不許自家任何人穿,要喪葬一條龍的人來穿,這個有好大的講究的,我都一一按照你爹爹的囑咐來安排的,孩子啊,這些你都放心好了。”
    致樺聽了娘的這一席話,真就輕鬆了許多,因為致樺最擔心爹爹和娘過世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最怕他們臨終時,自己家裏人來穿壽衣,這可是辦喪事的大忌。
    因為致樺的父親,能夠遇先知道自己的時日,早早地把自己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所以,自家族人,提前幾天就有的一個大致的計劃,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自己就一個寶貝女兒,隔得又遠,這樣一通提前安排,確實好辦多了,現在又是一條龍的服務,省去了不少的瑣碎之事。
    剩下的就是錢,做大事,首先就是票子上前,致樺他爹,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早把自己的積蓄全部交給了致樺的娘,所以,致樺爹爹一斷氣,火速按預計的流程來。
    現在致樺回來了,好在手機捆綁銀行卡。致樺又找到大堂哥,堂哥也是一個明白人,見致樺主動尋過來了,就說“錢的事。你莫急,我也是年前來看叔叔嬸嬸的時候,叔叔跟我交代了,雖然現在手機操作方便,我這裏都有準備,等事情忙完了,我們再坐下來慢慢商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感謝自己所有的家人,都在爹爹的大事上出錢又出力,如果沒有家人們的鼎力協助,就憑我一己之力,恐怕是寸步難行啊。
    一陣忙碌下來,已是傍晚時分,這是入席吃酒的時候。趁著這個時候,致樺陪著娘說話,問“爹爹之前有沒有什麽兆頭,到底生病了沒有,莫不會因為有病舍不得去醫院,那我可就是大不孝了。”
    娘很平靜地說道“孩子啊,你多心了,你爹爹一直都沒有什麽大的毛病,還是老走的,油盡燈枯了,這也是順頭路,你也莫要太過傷心就好了。你爹爹非常滿足,因為你爹原來就跟我說過了,說你的命運雖然磨難居多,但是,結局是可以的,晚景春暖花開。所有的災難都在六十歲以前過完了,剩下的都是春光明媚的日子。你爹爹走得安詳,放心孩子,自己的家族人,都是好樣的,你還沒回來,所有事情,都順順利利地安排妥當。隻等事情忙完了,一大家人再坐下來慢慢聊。”
    致樺打心眼裏感激自己的家族中人,雖然爹爹沒有男丁,自己沒有哥哥和弟弟,堂哥堂弟們,一樣盡心盡力而為,實乃萬幸之至也。
    畢竟致樺離開老家已經有近三十多年了,自己在大都市流浪這麽多年,為了自己母子二人的生存,胡亂瞎忙碌著,平日裏沒什麽事情,回老家極少,特別是剛來大都市的時候,那歲月的艱辛,隻有自己知道。
    倒是最近兩三年,上班有一點點兒自由空間,反而回家看爹娘的機會變多了,也是爹爹和娘年歲已高,應該多回來看看。
    自己一女兒的身份,又離開老家這麽多年,那紅白大事的規矩,致樺是一丁點兒都不懂,所幸家族人得力,直忙到晚上十點,看來也沒有什麽要緊之事了。
    堂哥堂弟們自行商量好了,換班守靈,讓致樺娘也好好休息休息,也是一大把年紀的人,身體要緊。
    所有事務都安排得有條不紊,夜深了,致樺因為連日上班,累得不行,特別是,本來上班跟車時跟本就睡不好,又加之昨晚上堂弟打來電話是在睡覺前,又是一個一夜未眠,現在事情都穩穩妥妥的,真的可以睡一會了。
    正準備找個位置打個盹,屋外好像有點兒動靜,致樺本能地走出堂屋。隻見堂弟迎接著自己兒子馮浩和兒媳婦高鳳鳴往屋內走來。
    致樺上前,拉起兒媳婦的手“哎呀,趕來了就好,快去看看外公最後一眼,你們先去給外公敬香吧。”說完,陪同兒子兒媳進到堂屋。
    兒子馮浩,畢恭畢敬地雙膝跪下後,再去拿香點燃,將點燃的香支舉過頭頂,再把香支插進香案盒裏,又拿起錢紙,點燃燒了,然後,把頭一直扣到地麵,連叩了三個響頭。
    待馮浩起來,兒媳婦高鳳鳴學著馮浩的,一模一樣的敬了香燭,燒了錢紙,叩了響頭。
    相信老爺子在天之靈,一定會很欣慰吧。
    兒子兒媳來了,既是晚輩又是客,來得太晚,沒有吃的了,因為是一條龍服務,當天酒席結束之後,一條龍服務的人員也該下班休息了。
    致樺正為兒子兒媳吃飯的事想法子時,兒子馮浩跟致樺講“媽,我們吃了的,出發的時候,知道已經過了晚飯點,所以,我們是吃了才出發的,這會兒不用再吃了,老媽放心好了,您也要注意身體。”
    致樺一想,兒子真懂事,會安排,就跟兒媳婦說“要不你就和我在床上躺一會兒,明天還要忙的,浩浩,你就跟叔叔他們擠一下,稍稍眯一哈,晚上休息養神。”
    致樺的堂弟,本來也想著讓浩浩隨他們一起將就一夜,因為是他給馮浩打的電話,又一直保持電話暢通,準時接著馮浩他們的到來。
    如此一番安排,已經是深夜十二點了,守靈的是兩班倒,其它所有幫忙的家族 之人,各自休息了。
    致樺又帶著兒媳婦高鳳鳴,先到娘的房間,兒媳婦高鳳鳴進房看見外婆還沒有睡,好像在清理什麽,連忙上前喊了一聲“外婆。”
    致樺娘停下手裏的活,見女兒領著外甥媳婦進來了,連忙讓坐,無比溫和地說“看把你們趕的,夜晚開車回來,路上要慢慢開啊。”
    兒媳婦高鳳鳴甜甜地解釋“外婆,晚上啊,路上的車少,好開著呢。”
    致樺娘欣慰地說“那就好,那就好。”
    致樺告訴娘“浩浩隨堂弟他們的安排,我這就帶她和我一起睡一哈,您老就休息,莫忙了,等事情過了再來清理是一樣,莫要太累了娘。”
    “好。好,我這就睡,你們也抓緊時間眯一會,明天還有事情要忙的。”說完,致樺娘停住手裏的活,真就準備睡了。致樺帶著兒媳婦高鳳鳴,來到她自己的那個房間。
    因為致樺是獨女兒,早早地去了省城,所以,她爹爹易南坪就沒有必要蓋新房子了。至今這房子,房間大致都是原樣。
    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彌足珍貴,致樺上班又累又欠瞌睡,現在回到自己曾經的床上,再也沒有了胡思亂想,很快沉沉地睡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倒是兒媳婦,折騰了好久,才淺淺的睡著了一會。
    難得致樺睡了一個熟瞌睡,直到早上七點才醒來。按照本地風俗,要到第三天早上才能火化上山。這個第二天就是開酒席的一天。
    最近幾年,致樺平日裏回老家的次數,用指頭可以數得出來,這還算回得多的,年輕時迫於生計,三兩年才回家一次。那時候,爹爹和娘都還年輕硬朗。
    從老家走出來到大省城,足足三十多年了,加之致樺不善言辭,在家做姑娘都不愛與人打交道,頂多就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兩三個鄰居女孩子相好,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時光。
    轉眼自己已是滿頭白發之人。因為爹爹的突然去世,與家人,與鄉親們同桌吃飯。
    到了開酒席的時候,所有來的人都是客人,隨意坐哪個桌子都一樣,隻要吃了酒席就可以了。
    致樺也聽從安排,隨便坐在一個圓桌上。這圓桌都是一條龍服務的。
    喪事也叫白喜事,老年人歸天,順頭路,當然是喜事了。所以,酒席也是跟結婚辦宴席是一樣的。
    鄉村的酒席,是搭起一個大帳篷,裏麵可同時容納六桌到八桌的人入席,入席的客人,在熱鬧的催促聲中,慢慢都坐好了,這時候就可以上菜了。
    一般老規矩,三樣的圓子最先上桌,肉圓子,魚圓子,珍珠圓子。
    第一道菜果然是肉圓子,致樺無意間看到了自己桌上有兩位長輩。致樺模糊地記得,這兩位長輩比致樺的爹爹還高一輩,致樺應該稱呼爺爺和奶奶。已經是八九十歲的爺爺奶奶。
    致樺跟兩位老長輩雖然沒有打過交道,但是,既然在一張桌子上坐著,就是自家的族人長輩。理當尊敬爺爺奶奶。
    當第一道菜上桌的時候,致樺拿起桌上現成的一雙筷子當公筷,迅速夾了圓子,送到爺爺奶奶的碗裏。
    就這樣,酒席上的幾道硬菜,圓子,魚塊,蒸肉等,比較適合的幾個菜品,致樺都會給爺爺奶奶夾幾個,以此表示對爺爺奶奶的敬重,並且每次都是用公筷夾菜,還站起身來送到爺爺奶奶的碗裏。
    也就是這樣的一個隨意舉動,事後致樺再回來給爹爹做“五七”的時候,聽到了好多讚美之聲,這是後話。
    第三天的大清早,舞台上早已開放音響哀樂,所有的家人來賓,該戴白花的佩戴白花,袖章,晚輩侄子侄女,全部穿上一次性白色孝服,
    因為有現代音響設備,所以,有晚輩代表講話,有來賓代表講話等環節。
    從入棺開始,將由道士手持開路白旗,一個人說完所有出賓台詞,全是流利的背誦,說道致樺爹爹的出生與去世的日期,道士手拿禮單,一一有節奏地大聲唱讀出來,直到道士的程序完成了,這時候,凡晚輩者,都可以拿起花圈。道士一聲開路,抬重的人,將棺槨抬出堂屋,此時此刻,自有親人大放悲聲,道士一聲令下,都不哭了,這才算真正的開路了。
    一路走過村莊,全是鞭爆,一串接一串炸得劈哩叭啦,出殯隊伍慢慢前行,凡經過的房屋,房屋主人都準備了鞭爆相送,這就是鄉村熱鬧的文化根源。
    致樺的爹爹,就這樣一路在鞭爆聲中,到了分界點,棺槨裝上車,所有送葬的人,都脫下白色孝服,白花,袖章等,全部歸在一堆,一並燒了。
    最親的人,隨著殯儀車,各自開著小車,直接上路跟著。
    所幸出殯早,到了火葬場,前麵排隊隻有一名,等不了一會就可以火化了。
    致樺隨同親友,到大廳坐著休息等待。聊起疫情期間,那火葬場排隊,從早上一直排到晚上,當天晚上能夠火化,就非得幸慶了。
    現在早已回歸正軌,不怎麽排隊了。
    順順利利火化後,接了骨灰,回來安葬,大事告一段落。
    喜歡命運風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命運風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