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舍的思念
字數:8217 加入書籤
致樺自最初進堂屋時,被伯母嬸嬸說得大哭一場之後,再也沒有哭了。
逝者為大,入土為安。
爹爹的喪事,圓滿結束了。
致樺最擔心的爭吵,沒有發生。
在鄉村,每逢辦大事,逢年過節聚餐的時候,所有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經常會出現爭吵的畫麵,聚餐也就罷了,但是在紅白喜事上,這是最不吉利的。致樺最擔心這種現象出現在爹爹的喪葬過程中。
鄉裏鄉親的人們,好起來親如一家,厭惡起來惡語相加,拳腳相向,大打出手的畫麵,在大型場合,時有發生。
致樺小時候,看見人家打架,在旁邊看著都雙腿發軟,害怕得不行。
如今懂了一點風水中的淺淺內涵,知道大型場合中,最不該發生衝突現象,否則,諸事不順的。
爹爹的葬禮,終於在順順利利中圓滿地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後續的事情。一個字,就是“錢”的事,坐下來慢慢地聊,慢慢地算。
致樺非常感激自家的親人們,他們說好了是多少就是多少。非常簡單愉快。致樺最不愛與人爭論,盡量依了別人。
何況,堂哥堂弟他們,做事條理分明,心裏坦蕩,出力出錢,感激還來不及呢,豈能爭論不休。
做任何事看大頭,大的方向是好的對的就知足了,千萬不能計較那秋毫之處。
兒子兒媳婦在出殯結束之後,回了省城,他們還要趕著回去上班。
致樺則留下來,處理了一兩天,後續的事情,也很快落下帷幕。
最後是致樺安慰娘的時候。
因為按照習俗,剛入土的人,家裏也得有人守著叫飯等。也有複三的規矩,還有頭七,五七的操辦,都需要人來辦理,這些都落在了娘的身上。
致樺當天晚上,在娘的房間裏,跟娘說了自己的想法“娘,爹爹走了,等爹爹五七的時候,我就回來,到時候,我就接您到我那裏住,我也是一個人住著,又沒有其他的人,蠻自由的,等您來了,我就不上班了。”
娘當即反對“那怎麽行,把工作都不做了,我怎麽安心得了呢。”
致樺耐心地解釋說“娘,早就不想上這個班的,又累又髒,工資超低,才劃不來呢。浩浩總要我莫去上班了,累病了,賺的那點工資錢,拿到醫院掛號都不夠。我先跟您說好了,您有思想準備,接是肯定要接您的,您一個人在這老房子裏。我可不放心。原先是因為有爹爹在,您老相互有個伴,現在可不同了,一定要跟我住在一起的。”
娘拗不過致樺,反正要等到“五七”之後,到時候,看情況再決定吧。
致樺因為是獨生女,家中沒有其他兄弟姐妹來周旋,就又給領導打電話請假,在家裏守到頭七再回來上班。
怕的是,娘一個人在家裏,剛開始怕娘難受寂寞,致樺留下來,一是陪娘幾天,二是給爹爹守頭七。
人生在世,父母大於天。
如今爹爹去了,剩下娘一個人,致樺忙前忙後還好一點,喧鬧之後的冷清,是那麽的明顯,致樺在家的這幾天,與娘寸步不離,相影相隨。
想想眼前的娘,也是命運不佳,一生沒有生育能力,做女人最大的遺憾。
與爹爹組合之後,也隻有致樺一個孩子。到他們易家來的時候,易致樺都上小學了,已經知曉事務了,爹爹娶了後媽。
剛開始,小小的致樺,非常排斥這位占據母親位置的人,但是日子一長,後媽也教會了女兒一些日常瑣事,加之爹爹有意無意的勸導,慢慢才接受了這個現實。
總之是,有一個媽總比沒有媽強,更何況爹爹也需要人來作伴。特別是致樺出嫁之後,更加孝敬這個娘了。
因為爹爹有伴,做女兒的也放心多了,這都是自己到了中年之後才慢慢領悟過來的。
也同情娘沒有自己的親生骨肉,所以,漸漸把娘當作親生母親來對待。
風風雨雨,娘也陪伴爹爹走到了爹爹的盡頭,如果自己再不把娘伺候好,良心上會受到譴責的。
做完“頭七”事宜,致樺就要回大都市了,該上班就上班,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
回到自己家裏,同樣是形單影隻,孤燈獨明,兒子兒媳婦有自己的家,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拚搏。
自回來之後,每每上班,或在家,一旦偶爾清靜下來的時候,總會想起爹爹,鼻子酸酸的,欲哭無淚的遺憾,促動著心中最柔軟的那塊方寸,揪心難受。
無數次地回想起爹爹在世時的情景。從來不曾想過,爹爹會離開自己。突然就變成的看不到爹爹的這個現實,還得接受這個現實。
自爹爹走後,致樺總覺得自己的生活意義不大了,有好事喜事,不能與爹爹分享,這好事喜事也是乏味了不少。
遇著生活中的小小煩惱,也沒有機會訴說給爹爹聽了。
爹爹這一走,似乎帶走了致樺一半的魂魄。
一個月之後,再次回到老家給爹爹做“五七”,這次回來,致樺決定接走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到了晚上,致樺跟娘一商量,娘堅決不同意,娘有娘的主意和理由“孩子,你的孝心我心領了,去你那裏,我是適應不過來的,一輩子在這屋裏,就是閉著眼睛都摸熟了,一大把年紀,哪裏還有能力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了。我留在老屋就是你最大的孝心,因為你尊重了我的意願。真的就不去了。還有,你爹爹剛走,我在家守著更舒坦。我這一生也多虧你爹爹容下我,使得我有一個藏身之所,立足之地,我有了依靠,旁人也不會欺負我這個落魄的女子。我也非常知足,理當為你爹爹守孝三年。”
一席話,說得致樺動容又動心,沒想到娘的內心深處這麽豐富。這真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想法,每個人的思維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致樺尊重娘的心願,總不能強行把娘接走吧。
心安之處便是家。致樺接受娘的要求,忙完了“五七”,當天下午返回自己家裏。
從老家返回大都市,那長途客運車上,僅僅隻坐了十個人左右的乘客。
現在私人小轎車,幾乎普及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了吧,要不然,之前坐個長途客運汽車時,那擁擠的火爆,時不時就有人沒趕上車的。
三十多年過去了,那火爆的長途客運景象,終將成為曆史,一去不複返了。
天地轉,
日月光,
父親消聲遠去,
吾已白發蒼蒼。
俺來時,
爹娘捧著滿屋歡,
爹去時,
孤零零獨自前往。
若得天地不老,
願與親人永相繞。
致樺坐在長途客運汽車上,滿腦子全是對爹爹的不舍與留念。鼻子不時的一陣陣酸楚,雙眼不自覺地一股股熱淚。
回到家裏,索然無味的致樺,拿起手機,打開頭條,自己的頭條號,好久沒有更新了,滿腹的思緒,好想把它宣泄一番,如果再不用文字表達出來,怕是要在腹內爆炸了。
調整好了自己,致樺打開頭條窗口,右手食指在手機鍵盤上快速敲打,一氣嗬成寫下了《這一年,父親離開了》
全文如下
記不得這一年都在做什麽,好像什麽事都沒有做,什麽也沒有發生,唯一永遠烙在餘生腦海裏的,是父親離開了。
爹爹走了,真的走了麽。
我從來就沒有想到過,爹爹會離開我。好像爹爹永遠都不會離開我似的。
人世間做兒女者,最後悔的莫過於父母正硬朗時,沒能好好陪陪爹娘多走走看看,也不至於現在隻能看著僅存的幾張照片發癡發呆,任憑濕潤的雙眼模糊了手機裏的相片,卻依然不肯劃過這一頁。
曾經,回家的時候,與爹爹暢談看相的趣聞。曾經,陪爹爹在田間地頭。曾經,那多少的過去,……都成為回憶。
爹爹走後,每當我獨自一人安靜的時候,為什麽莫名的鼻子一酸,雙眼透濕。
“五七”回到老屋,一切依舊。好像爹爹還在屋裏頭,還會出來迎接女兒的歸來。
習慣性地來到廚房,欲想與爹爹說上幾句話,隻看見這鍋是鍋來碗是碗,筷是筷啊餐桌是餐桌,水缸水瓢,這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原樣,甚至感覺那最新鮮的白菜蘿卜還在櫥櫃裏,好像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變化,隻是屋裏頭,再也尋不到爹爹的影子。
或許爹爹就在房裏。
推開房門,仿佛爹爹就在房裏正看著電視,可是,任憑怎麽呼喚“爹爹”,卻怎麽也聽不到爹的回音。
爹爹走了,真的就這麽離開了。
爹爹在時,每每回家,與爹爹相處最多的地方就是這廚房。父親一手好廚藝,早年,鄰裏左右辦個生日宴席,哪家姑娘出嫁,都會請爹爹當主廚。
因為爹爹能做出最可口的飯菜。隻有爹爹才知道,女兒最喜歡吃什麽。
爹爹在灶台掌勺,我自然負責往灶裏添柴。聊著家長裏短,不知不覺,香噴噴的菜飯齊齊全全端上桌。
桌上的蔬菜,都是爹爹親力親為自己種的,現摘現炒現吃。小時候,吃著爹爹做的飯菜,什麽感覺都沒有。待到我自己成家之後再回老家吃著爹爹做的菜,才發現,原來,隻有父親做的飯菜,才是自己最喜歡的。
同樣的蔬菜,同樣的白菜菠菜,豆角番茄,青椒,茄子……等等,我在菜市場買的,怎麽也沒有爹爹自己種的小菜,是那麽的可口好吃。
好想再吃吃爹爹親手種的小菜,那是人世間最美味的佳肴。
可惜這一切都將隨著爹爹的離開而不再重來。
好想再陪著爹爹,徹夜長談。
好想再問問,爹爹看相的本領是真是假。
好想把我自己對住宅風水的看法,也說給爹爹聽聽,不知爹爹也默認否。
好想,好想……
從此,這麽多好想的事情,都是達不到的奢侈。
爹爹走了,真的走了麽。
爹爹的走,留給女兒的是,無盡的遺憾。
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一年,爹爹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爹爹去了不該去的地方麽,好像又是爹爹應該去的地方。
這一年,爹爹還是丟下最舍不得的女兒,獨自自己走了,剩下女兒經常浮想爹爹的身影而雙眼發燙發熱。
這一年,爹爹走了,悄無聲息地走了。
致樺寫下這段文字,心裏舒坦多了。
父親走了,生活還得繼續。首先就是對娘的擔憂,怎奈娘固執,不願意來自己家裏。
每個人的思維,想法都是不大一樣的。
致樺娘想到,終究不是親生女兒,隻是看在她爹爹的麵子上,才會把自己當娘看待。如今老爺子走了,也不需要自己了,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存在,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給女兒拖後腿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願老天不要讓我生病了,如若躺在床上,恐怕是連水都喝不上的。
致樺這女兒還算孝順,老爺子的後事辦完了之後,所有的餘額,一股腦兒都給了我了,一個子兒都沒有私藏。
因為有她堂哥堂弟告訴了我,餘額是怎麽回事。
這一點,女兒做得確實完美,現在鄉村的年輕人,都眼巴巴地看著父母家長的那點辛苦錢,想盡方法要移到自己兜裏。
致樺這孩子,終究是在省城過日子,做人做事,就是高一層眼界,我這老婆子,自己手頭有了餘糧,膽子就大些。現在身體還硬朗,能夠動,就種點吃的喝的,解決日常溫飽。餘額全部攢起來,留著備用。
幸好沒答應去大都市,如果真去了,什麽東西都是用錢來買,大城市又貴,一個月隨便買點菜呀什麽的,多多少少得個千兒八百吧。多可惜啊。女兒賺錢也不容易,都是打工掙個芝麻錢,哪裏供得了我這張多餘的嘴。
這都是為娘的想法。
致樺的心裏則是,娘一個在老屋。孤零零實在不忍心,如果能夠與自己住在一起,好歹我這個做姑娘的,可以早晚看得見,或是出現什麽狀況,也好及時處理。一旦犯下大毛病,還得我回來全方位照顧。如此。還不如接在身邊放心。
說去說來,都是私心囉。違背別人的意願,達到自己方便的目的。
還是尊重娘的選擇是正確的。
之前看過很多真實故事,案例。說是年輕人在大城市混好了,就把孤獨的老爸或老媽接到自己家裏,還自認為是在行孝,殊不知,白天,老人一個人在家裏,像坐在牢房一樣,出門還得坐電梯,出了小區就不知道東南西北,即使出門下了樓,也是一個人都不認得。
再加之從農村來的老人,一輩子沒見識過大城市的花花綠綠,本來就是膽怯的心態,人家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哪裏還敢與人打交道,拉家常。
晚輩還自以為老人在家裏什麽事都不用做就是享福了。子女們哪裏知道,這一代老年人,一生都在勞作,這突然沒什麽事幹了,心裏反而堵得慌,日子一久,時間一長,那身體,那心情,不瞥出病來,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有多少孤獨老人,在子女家住著住著,幾個月,半年之後,就自行了斷了。這可是真人真事,這就是子女違背父母的意願,引發的結果。
致樺之前就看到過這些真實存在的案例。所以啊,致樺早已有了思想準備,即使接娘來住,也得與娘溝通商量好了之後才會實施,絕對不會自作主張,擅自把娘接在身邊。
就像自己,總有那麽一天,也會囑咐自己的兒子,莫要違背我這個母親的意願,在我生命的最後,掛什麽氧氣來延長生命。那樣我會很痛苦的。在我不能說話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搞什麽搶救,任其自行終老最好了。
易致樺最怕臨終的那一刻,孩子們的愚孝,害得自己多痛苦幾日,同時也拖累晚輩們忙前忙後,枉費錢來枉費精力。
換位思考,真的值得推薦。
喜歡命運風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命運風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