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軍校成立,禪讓皇位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在連綿不絕的朝歌中,李承乾默默承擔起了監國之重任,已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裏,他日夜操勞,處理著朝堂上的大小事務,從未有過一絲懈怠。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李世民的身體也逐漸恢複了一些。
翌日,陽光透過窗欞,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李承乾走進李世民的寢宮,看著自家父皇那逐漸紅潤的麵色,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他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父皇,如今您身體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兒臣想,或許可以不用繼續監國了吧?”
李世民聞言,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戲謔。他反問道:“著什麽急?這才多久,你就喊累了?”
李承乾連忙解釋道:“那沒有,兒臣隻是覺得父皇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再讓兒臣監國,似乎有些不合規矩。”
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合不合規矩是朕說了算。你安心監你的國,朕還需要再修養一段時間。”說罷,他揮了揮手,示意李承乾退下。
李承乾無奈地退了出來,心中卻有些不解。他不知道父皇為何如此堅持讓他繼續監國,難道真的隻是為了讓他提前熟悉政務嗎?
此時,長孫皇後走了進來,看著李世民那悠然自得的神態,忍不住開口問道:“二郎,你這是為何呢?高明已經監國三個月了,你也恢複得差不多了,為何不讓他歇一歇?”
李世民哈哈一笑,說道:“觀音婢啊,朕發現這不處理政事是真舒服啊。每天躺在懷玉小子做的躺椅上,曬曬太陽,聽聽曲子,真是人生一大樂事。而且也不用聽魏征那老匹夫吵個不停了。”
長孫皇後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她知道李世民的性格,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很難改變。於是她也不再勸說,隻是說道:“那臣妾去看看湯煮好沒,二郎你多休息。”說完,她便帶著婉兒離開了。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溫柔。他知道長孫皇後是在關心他的身體,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他深吸了一口氣,對旁邊的王德吩咐道:“王德,去宣秦懷玉進宮見朕!朕有事情要問他。”
“遵旨!”王德應道,隨即轉身離去。
不久後,秦懷玉隨著王德的引領,踏入了立政殿。
“兒臣參見父皇!”秦懷玉恭敬地行禮。
李世民坐在躺椅上,目光如炬,掃過秦懷玉的臉龐,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免禮,懷玉,過來坐。”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秦懷玉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走到李世民身邊,坐在為他準備的錦凳上。他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始終落在自己身上,心中不禁一陣緊張。
“懷玉啊,朕有意將皇位禪讓給高明,但又怕禪讓之後無所事事,你覺得朕該如何是好?”李世民終於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迷茫。
秦懷玉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說道:“父皇,您若真的擔心禪讓後無事可做,何不設立一所軍事學院?您可以在學院中為學生們講述當年的作戰經驗,傳授兵法戰略。而且,幾位伯伯年事已高,也可以一同前往學院擔任先生,這樣既能讓他們發揮餘熱,又能為大唐培養出一批年輕有為的軍官。”
李世民聽後,眼睛一亮,拍了拍大腿,讚道:“這個辦法好啊!既能解決朕的困擾,又能為大唐的未來做出貢獻。”
秦懷玉卻是疼得齜牙咧嘴,原來是剛才李世民一拍大腿,拍的是他的大腿。他忍不住叫道:“父皇,您激動了拍腿,倒是拍自己啊,怎麽拍到兒臣了?”
李世民這才發現自己失態,不由得哈哈大笑,拍了拍秦懷玉的肩膀道:“朕一時激動,忘了分寸,懷玉莫怪。”
接著,李世民對王德吩咐道:“去宣衛國公李靖、翼國公秦瓊、盧國公程咬金等人入宮。”
王德領命而去,不一會兒,李靖、房玄齡等一眾人等便來到宮中。王德將他們帶到議政殿,眾人依次行禮。
“臣等參見陛下!”眾人的聲音洪亮而整齊,顯示出對李世民的尊敬和忠誠。
李世民揮了揮手,說道:“諸位愛卿免禮。”隨後,他便將秦懷玉的建議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讚,認為這是一個既符合陛下心意,又能為大唐江山培養人才的好主意。於是,在眾人的支持下,李世民決定設立軍事學院,並親自擔任院長,為年輕軍官們傳授兵法戰略和經驗智慧。
李世民看著眼前兩鬢斑白的老兄弟們,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這所軍事學院的成立將會為大唐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將領,讓大唐的軍事實力更上一層樓。
“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積極參與學院的建設,共同為大唐的未來努力。”李世民目光堅定地說道。
“臣等謹遵聖諭!”在場眾人齊聲回應。
不久後,軍事學院正式成立。李世民親自授課,他以自己豐富的戰爭經驗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贏得了學員們的敬仰和尊重。在他的教導下,一批批年輕的將領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了大唐軍隊的中堅力量。而李承乾也在監國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治國理政之道,為將來繼承大統做好了準備。
在李承乾又監國兩個月以後,李世民正式將皇位禪讓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登基為帝,尊李世民為太上皇,改國號為永徽。李承乾即位後,勵精圖治,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使得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而軍事學院也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將領,他們在對外征戰中屢建奇功,為大唐開疆拓土。
某日,李承乾來到軍事學院視察,看到學員們英姿颯爽,心中甚是欣慰。他想起了當初與父皇的一番對話,深知這所學院的意義重大。於是,他決定加大對學院的投入,聘請更多的名師前來授課,進一步提升學院的教學質量。
在李承乾的治理下,大唐迎來了一個盛世。百姓安居樂業,邊境安寧,各國使節紛紛前來朝拜,尊稱李承乾為\"聖上\"。而李世民則在幕後默默關注著這一切,他為兒子的成就感到驕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