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結局終章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這一日,陽光透過輕紗般的雲層,灑落在秦府的庭院之中。秦懷玉正陪著妻子們和幾個兒女在花園裏嬉戲玩耍,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長樂公主見秦懷玉一臉悠閑的模樣,忍不住打趣道:“夫君,你皇兄又喊你入宮議事,你怎麽又稱病不去啊?”
秦懷玉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去幹嘛呢?大舅哥現在手下人才濟濟,我何必再那麽辛苦。再說,火器營也交給薛大哥了,他比我更適合管理那些火器。我現在應該好好享受人生,多陪陪你們才是。”
長樂公主聞言,輕輕戳了戳秦懷玉的額頭,嗔怪道:“夫君你就是懶!哪有人這麽年輕就開始躺平的啊?你看看人家狄仁傑,年紀輕輕就擔當重任,為國為民。你可不能這麽頹廢下去。”
秦懷玉被妻子說得有些無奈,隻好苦笑著回應道:“好啊,為夫不在家的時候你們都嫌我不顧家,現在在家陪你們了,你們又嫌我懶。琳兒你說,你們這些娘們是不是雙標?”說著,他逗了逗懷中的小女兒,引得小家夥咯咯直笑。
房漣漪見狀,將小琳兒接過去,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對秦懷玉說道:“我的小寶貝才不會和夫君你同流合汙呢,你可別帶壞她!”
一旁的王語嫣等人都捂著嘴笑了起來,秦懷玉也隻得無奈地聳了聳肩。
就在這時,阿寶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說道:“公子,狄公子來了!”
秦懷玉聞言,眼睛一亮,連忙說道:“哦!懷英來了啊,快讓他過來吧!”
不一會兒,狄仁傑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了進來。他對著秦懷玉等人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懷英見過師父、師娘!”
秦懷玉微笑著點了點頭,問道:“起來吧,媚兒怎麽沒和你一起過來呢?”
狄仁傑回答道:“媚兒她現在有孕在身,不宜奔波勞碌。等孩子生下來以後,我們再一起過來看望師父和師娘。”
秦懷玉聞言,點了點頭,說道:“也好,當初為師讓你留在京城為官,你小子卻非要跑去揚州接替你老丈人的班,說是先曆練一下,怎麽樣?現在揚州那邊還順利嗎?”
狄仁傑回答道:“有師父您打下來的堅實基礎,揚州自然是治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師父您的教導和指點,我在處理政務上也更加得心應手。師父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秦懷玉聽著狄仁傑的匯報,心中倍感欣慰。他拍了拍狄仁傑的肩膀,說道:“好樣的!沒白費我對你的一番心意。繼續努力吧,為師看好你!”
“對了,懷英,你這次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麽事情呀?”秦懷玉突然問道。
狄仁傑猶豫了一下,說道:“師父,其實我這次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稟報。最近江南一帶出現了一股神秘的勢力,他們行蹤詭秘,手段殘忍,已經造成了不少百姓的傷亡。我接到報案後,立刻展開了調查,但是目前還沒有什麽線索。我想請求師父您的幫忙,畢竟您經驗豐富,或許能夠發現一些我忽略的細節。”
秦懷玉皺起了眉頭,他意識到這件事情可能不簡單。他沉思片刻後,說道:“這事為師就不去了,你帶煜兒去吧,剛好讓他曆練一番,為師相信你們兩個一定能解決此事。”
狄仁傑感激地說道:“多謝師父!有小師弟在,那我就放心了!”
秦懷玉微微一笑,說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氣,先用膳,晚上休息一晚,明日你們再出發回揚州。”晚飯後,秦懷玉將秦煜叫到了書房。
“煜兒,此次前往揚州查案,務必小心。”秦懷玉嚴肅地說道。
秦煜點頭應道:“孩兒明白。”
“這股神秘勢力膽敢在江南一帶為非作歹,定有其過人之處。你需處處謹慎,切不可輕敵。”秦懷玉叮囑道。
“父親放心,孩兒定當不辱使命。”秦煜眼神堅定。
秦懷玉在秦煜即將踏上未知之旅的前夕,深深地凝視著他,眼中滿是不舍與期待。他溫和地開口,聲音中透著堅定:“好孩子,你此行凶險未卜,務必小心謹慎。走的時候,將你秦一叔叔為你精心挑選的護衛帶上,他們個個身手不凡,有他們在身邊,你娘也就能安心了。”
秦煜聽著父親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用力地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說:“嗯,爹,您放心吧,我記住了。我會小心行事,不負您和娘的期望。”
第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秦煜便與狄仁傑一同踏上了前往揚州道路。
在揚州的兩個月裏,秦煜和狄仁傑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查清了案件的真相。他們憑借著聰明才智和過人的膽識,成功地在水軍的協助下將賊人一網打盡,為揚州除去了一大禍害。
完成使命後,秦煜迫不及待地返回了長安。他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京城,李承乾對他讚不絕口,並親自封他為刑部侍郎。此時的秦煜年僅二十有餘,便已成為大唐最年輕的侍郎,可謂是前途無量。
而狄仁傑則在等待武媚生產後,被調任到長安擔任刑部尚書。兩人共同為大唐的法治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永徽三年九月,秦懷玉向李承乾提出了廢除宰相製度、改為內閣製的建議。這一改革舉措得到了李承乾的讚同和支持。然而,當李承乾想要讓秦懷玉入閣時,他卻婉言謝絕了這份殊榮。他向李承乾推薦了狄仁傑入閣,認為狄仁傑的才華和能力更適合擔任這一要職。
狄仁傑沒有辜負秦懷玉的期望,他在內閣中表現出色,為大唐的繁榮穩定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次年八月,長樂公主為秦懷玉誕下一女。秦懷玉喜出望外,為這個可愛的女兒起名為秦萱。李承乾對秦懷玉的功勞深感敬佩,特地將這些功勞全部封賜給了秦萱,並封她為郡主,也就是這一年,秦瓊與賈氏相繼逝世。
此後,秦懷玉便帶著家人外出遊玩,緩解心中悲痛。然而,好景不長,他們收到了長孫皇後病危的消息。秦懷玉立刻帶著家人趕回長安,希望能見到長孫皇後最後一麵。
然而,命運終究無法逆轉。長孫皇後在永徽八年離世,她的離去給整個大唐都帶來了無盡的哀痛。李世民在失去長孫皇後後,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氣,不久後在永徽九年駕崩於驪山行宮。
李承乾按照禮儀將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讓這對恩愛夫妻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相守。
在永徽十九年那個淒涼的秋日,李承乾終於走完了他輝煌而又曲折的一生。在含風殿的靜謐中,他緩緩地合上了疲憊的雙眼,享年五十四歲。
接下來的幾年,時光如梭,帶走了無數人的歡笑與淚水。秦懷玉的妻子們,那些曾與他共度風雨的摯愛,也相繼離開了這個世界。每一次的離別,都像是在秦懷玉的心中刻下一道深深的傷痕。
直到永徽二十三年,那個寂靜的深夜,秦懷玉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他安詳地閉上了雙眼,仿佛是在睡夢中永遠地沉睡過去。他的離去,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有那輪明月靜靜地掛在天空,灑下一片清輝。
全書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