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這事好久不做了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A+A-


    但在20世紀後,隨著科學理性主義的發展,宗教與科學逐漸分離。
    比如愛因斯坦就明確反對將科學與宗教對立,他認為"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強調理性與信仰的互補性,所以當時的個人信仰仍屬於私人領域。
    到了現在的二十一世紀,西方國家學者的信仰已經逐漸呈現多元化,既有堅持傳統宗教信仰的,也有完全摒棄宗教的。
    也就是說,宗教信仰並不影響其學術成就。
    如果不是因為埃琳娜·沃森教授作為信教徒的一份子,她也不會整天把命運和因果律掛在嘴邊。
    而那個“時空旅行者”的名字,在普通人聽起來好像很玄乎的名字,卻恰好勾起她的興趣點。
    因為光是聽起來,就讓她沉寂多年的求索神經開始劇烈震顫。
    “陸。”她的聲音裏帶上了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沙啞和急切:“關於那個平台……你有任何,哪怕是理論上的可行性驗證嗎?”
    陸時羨的嘴角,終於浮起一絲極淡的笑意。
    因為他知道,這趟波士頓之行,已經觸碰到了最關鍵的那個節點。
    當學術的追求觸及天花板,而當有人遞來了打破天花板的工具時,沒有哪個真正的探索者,能夠拒絕這種誘惑。    接下來的幾天,陸時羨陸續在全米的各個頂級研究機構裏做學術訪問。
    當然,學術交流隻占了很小一部分,更大的原因是給研究院挖人。
    作為他曾經的來時路,ucd和耶魯大學更是這趟特殊行程的重中之重。
    再次重新回到耶魯大學,這個曾讓他獲得過巨大榮譽的地方,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耶魯大學內部更是為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歡迎儀式。
    耶魯大學伍爾西音樂廳,哥特式拱頂下懸掛著曆代學術先賢的旗幟。
    此刻,能容納近三千人的主廳座無虛席,連兩側廊道都站滿了慕名而來的學生。
    這不是尋常的學術報告,而是一場為一位特殊校友準備的歡迎儀式。
    當陸時羨的身影出現在舞台入口時,全場瞬間起立,掌聲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久久不息。
    舞台中央,耶魯大學校長沙洛維親自致辭。
    “今天,我們歡迎一位遊子歸來。”沙洛維的聲音在宏偉的廳堂中回蕩:“但他並非空手而歸。他帶回了人類認知邊界的新版圖!”
    他指向身後巨大的全息投影,校訓“光明與真理”的希伯來文標語下,展示著陸時羨諾獎工作與被授予院士榮譽的關鍵圖示。
    “陸時羨博士,耶魯曾經是他的一個起點。而今天,他與他的研究成果,正成為世界科學界無數傑出頭腦渴望奔赴的終點之一。”校長轉過身,麵向陸時羨,語氣莊重而真摯,“耶魯以你為榮,不僅因你的獎項,更因你詮釋了耶魯精神最核心的部分——永不設限的探索,與挑戰傳統的勇氣。”
    掌聲再次雷動。台下,當年曾和陸時羨有交集的幾位老教授眼含欣慰,而年輕學子們的眼中則閃爍著近乎崇拜的光芒。
    陸時羨走到台前,目光掃過這片承載過他青春求索的地方。
    他並未準備長篇講稿。
    “感謝耶魯。”他開口,聲音清晰而平穩,“我曾在這裏的圖書館熬夜,在實驗室失敗,也曾像台下許多同學一樣,為前路的未知而迷茫。”
    他微微停頓,繼續說道:“耶魯教會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信念:真理從不局限於任何地理的邊界或固有的範式。它隻向最勇敢、最執著的追問者顯露真容。”
    “今天,我站在這裏,身份或許不同,但追求真理的內核,與當年坐在台下時,並無二致。”
    話音落下,掌聲第三次席卷整個音樂廳,比前兩次更加熱烈,帶著一種精神的共鳴與傳承的意味。
    這不僅是一場歡迎儀式,更是一次宣言。
    宣告著這所古老學府培養的種子,已在遠方成長為參天大樹,並開始為整個世界,投下新的蔭涼。
    儀式結束後。
    一間可以俯瞰整個菲爾普斯拱門旁邊草坪的辦公室裏。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陸時羨的老熟人,此時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對麵的年輕人。
    “陸。”羅斯曼的聲音帶著誇張的驚詫:“什麽?你讓我也去你那個什麽繁縷研究院?”
    “搞研究這事我好久沒做了,好多年沒做了。這我恐怕......”
    “羅斯曼教授。”陸時羨知道他想說什麽,嘿嘿一笑道:“又沒讓您全職過來,就是掛個名字而已?”
    “就擔任一個名譽研究員而已,授牌儀式的時候亮亮相就行了。”
    “這件事相信對您來說並不困難,當然如果您願意多來研究院看看也行,順便就當度假了。”
    羅斯曼心情這才緩過來。
    當吉祥物這事,那他可熟悉了。
    從羅斯曼這裏出去之後,陸時羨倒也沒忘記曾經一起奮鬥的三個老熟人。
    紐黑文的秋意已深,克朗樓前金黃的銀杏葉鋪了厚厚一層。
    耶魯大學校園裏,古老建築的尖頂在灰藍天空下顯得格外肅穆。
    但在分子細胞生物學係那間熟悉的公共休息室裏,陸時羨正與他曾經的兩名位博士生圍坐在靠窗那張熟悉的橡木桌旁談笑晏晏。
    沒有瑟琳的原因自然是她早就跟隨丈夫去往徳國海德堡大學繼續做研究了。
    而梅林如今已是耶魯分子細胞生物學係的助理教授,身著剪裁得體的職業裝,步伐自信。
    他近年在植物病原體三維結構領域連續發表了幾篇頗有分量的論文,學術前景一片光明。
    “陸教授。”首先說話的梅林語氣裏依然帶著尊敬和恰到好處的主動:“您離開耶魯之後,我這幾年也時常關注到您的研究成果,您在‘繁縷’的係列研究依然令人驚歎。”
    一旁的鮑勃則沉默許多。
    他穿著略顯陳舊的格子衫,身形比幾年前胖了些,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據曼斯克所言,自陸時羨離開耶魯後,他獨立領導的小課題組始終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 tenuretrack 的軌道上已然落後,幾乎在原地踏步。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