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暗流湧動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A+A-


    她頓了頓,目光重新投向電視屏幕,那裏正在播放陸時羨與羅傑·科恩伯格等諾獎得主交談的畫麵,語氣帶著幾分感慨,幾分釋然,最終化為純粹的欣賞:“隻是沒想到,他能走得這麽遠,站得這麽高。”
    電視新聞還在繼續,主播正用振奮的語氣總結著這項成果的重大意義。
    食堂裏關於陸時羨的討論卻愈發火熱,從高中軼事猜測到未來成就展望。
    陳依依安靜地聽著,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
    她,以及他們這些曾經的同行者,在為他感到由衷驕傲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繼續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決心。
    當陸時羨在滬上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演講的新聞畫麵,通過各大媒體渠道傳播開來時。
    互聯網的反應卻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平靜。
    若是放在幾年前,這樣的消息必定會引爆熱搜,掀起全民討論的熱潮。
    “最年輕諾獎得主”、“米國院士”、“開創全新研究領域”……這些標簽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讓一個科學家成為現象級的焦點。
    但這一次,相關話題雖然迅速登上了圍脖、逼乎等平台的熱搜榜,評論區裏的畫風卻與以往大不相同。
    “哦,陸神啊,那沒事了。”
    又是他?這個月第幾次上新聞了?
    “《自然》《細胞》雙發?基操勿六,都坐下。”
    “我現在看到陸時羨的名字,內心已經毫無波瀾,甚至想問問他下次準備攻克哪個領域。”
    在逼乎“如何評價陸時羨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表現”問題下,最高讚回答隻有一句話:“還能怎麽評價?穩定發揮,常規操作。”這條回答獲得了超過三萬的讚同。
    甚至連科技自媒體們都開始“偷懶”了。
    某個知名科普博主的推文寫道:“關於陸院士的新成果,我就不多做解讀了,反正說了你們也不懂,懂了也學不會。簡單總結:很牛,但因為是陸時羨,所以顯得很正常。”
    這種“見怪不怪”的氛圍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變化。
    經過數年來持續不斷的重大突破,陸時羨和他的繁縷研究院已經在公眾心中建立起一個牢固的認知:這就是華國科學界能夠達到的高度,而陸時羨就是這個高度的定義者。
    在某個兩千人的科研交流群裏,當有人轉發相關新聞時,引發的討論也十分耐人尋味:
    “陸院士這次提出的生命係統調控語法概念很有意思啊。”
    “他們研究院還招博後嗎?我想去試試。”
    “別想了,上周收到的消息,他們現在的門檻已經高到離譜,雖然沒有明說,但據說隻收能在頂刊獨立一作的人。”
    “意料之中。不過說實話,有陸時羨在前麵開路,我覺得咱們國家的科研環境確實在變好。”
    這種平靜,不是冷漠,而是一種習慣性的期待被滿足後的淡然。
    就像人們不會為太陽每天照常升起而驚訝一樣,陸時羨持續產出世界級的科研成果,在網友眼中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
    在短視頻平台,一條“挑戰模仿陸時羨演講姿勢”的視頻意外走紅。
    視頻中,年輕人學著陸時羨標誌性的沉穩站姿和手勢,配文是:“雖然學不會他的大腦,但可以學學他的氣場。”
    評論區充滿了善意的調侃:“形似而神不似,畢竟你沒有諾獎加持。”
    這種輕鬆的氛圍,恰恰說明了公眾對科學的接納程度正在提高。
    當頂尖科學成就不再被視為遙不可及的奇跡,而是變成可以調侃、可以學習、甚至可以期待超越的目標時,一個健康、理性的科學文化氛圍正在悄然形成。
    陸時羨這個名字,已經從最初的“驚為天人”,變成了如今華國科學實力的“日常體現”。
    而這種轉變,或許比他獲得的任何一個獎項都更有意義。
    滬上,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歡迎晚宴正在外灘茂悅大酒店的頂層宴會廳舉行。
    水晶燈下,觥籌交錯,儼然一派科學共同體的和諧景象。
    然而,在這片祥和的表象之下,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紐約長島。
    科爾德斯普林實驗室的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負責人,艾德裏安·裏維茲教授,端著一杯香檳,看似隨意地站在落地窗前。
    他那雙隱藏在無框眼鏡後的灰色眼睛,一直盯著不遠處的視頻顯示屏。
    最終,目光定格在了不遠處那個正與幾位歐洲院士交談的年輕身影上。
    裏維茲教授年近六旬,在科爾德斯普林深耕超過三十年,以其在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貢獻和在學術圈內強硬的手腕而聞名。
    他曾對於陸時羨諾獎成果的工作公開表達過讚賞。
    但後者創立繁縷研究院之後,西方各大主流媒體則開始大肆鼓吹繁縷威脅論,隨之而來的是輿論開始擔憂科爾德斯普林實驗室在世界範圍內的龍頭地位是否穩固。
    讓他對這位來自東方的年輕天才,開始懷有一種複雜的、混合著欣賞、嫉妒與警惕的情緒。
    尤其是當“繁縷研究院”這個名字,伴隨著“樞紐蛋白”這個充滿誘惑力的概念,開始在頂級學術圈的小範圍流傳時,裏維茲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威脅。
    他敏銳地意識到,如果陸時羨團隊真的找到了那個連接gpcr信號與囊泡運輸的關鍵分子橋梁,那將不僅僅是又一篇《細胞》或《自然》論文,而是對整個細胞生物學領域權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科爾德斯普林作為傳統聖地,其權威將受到最直接的挑戰。
    “一個過於強大的挑戰者,最好的結局就是在他真正成長起來之前,被吸納,或者……被瓦解。”
    裏維茲抿了一口香檳,冰冷的液體帶著一絲苦澀,正如他此刻的心境。
    他絕不允許科爾德斯普林半個多世紀積累的榮光,被一個成立不過數年的新興機構所掩蓋。
    他微微側頭,對悄無聲息來到他身側的一位助理低語了幾句。
    那位助理立刻領會,打開加密筆記本電腦,接通了與科爾德斯普林總部以及一位特殊人物的視頻會議。
    屏幕上出現了兩張麵孔。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