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多智似妖!【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5361 加入書籤
劉伯溫重重喘了幾口氣,從肺裏發出一陣風箱般的聲音,這才繼續吃力的說道。
“文和切莫多想...”
“老夫不是對你有意見...”
“隻是近段時間,你這諸般事情...著實是有些...驚世駭俗...”
“再這樣下去,老夫都要被吳王起疑啊!”
“你可知多智似妖的道理?”
“依老夫看,你還是想想吳王知道這些事情,其實和老夫並無關係,而是皆出自你手後...”
“該如何自處吧...”
到最後,劉伯溫的聲音愈發清晰,話也說的順溜不少,態度非常堅決!
這個鍋,老夫背不下去了!
要是隔三差五來上一下,劉伯溫也不是什麽玻璃心,委屈委屈也就過去了。
可季秋這段時間是一點沒閑著啊!
又是搞出來個農家之法,又是扯著劉伯溫的大旗,要出使閩南。
回來之後,更是一刻都不消停,把一個會得罪整個文官階級的大鍋,結結實實的扣在了劉伯溫身上!
劉伯溫隻比宋濂小上一歲,今年56了!
這時候人均壽命還不到四十啊!
誰家好老頭能經得起這麽禍禍?
看著劉伯溫擺出了魚死網破的架勢,季秋下意識的順著他的話茬,思考了一下朱元璋可能的反應。
霎時間,一個遍布塵土,頗為熟悉的鞋底,便浮現在季秋眼前,嚇得他立刻打了個激靈!
更恐怖的是,朱元璋若是知道自己被季秋忽悠了,會不會懷疑季秋心機深沉,之前的怠惰模樣,全都是偽裝?
懷疑一旦產生,罪名便宣告成立。
而在洪武一朝,若是被朱元璋懷疑有罪,下場隻有一個字。
死!
為了自己的小命,以及能夠繼續享受雙親的關愛,季秋悍然做出了決定!
不能放劉伯溫下船!
“老師,我可是你唯一的弟子啊!”
“你不能不管我啊!”
季秋將劉伯溫抱在懷裏,嚎啕大哭,其狀之悲痛,就好像劉伯溫已經涼了一樣。
“算了吧...文和...”
“這次的事情一出,老夫怕是要永無寧日...”
“你就讓老夫多活幾年吧...”
劉伯溫早就看透了季秋的德性,是以季秋的賣慘根本沒有令他動容,態度依舊堅決。
劉伯溫是想回老家不假。
但他想的是自己走回去,而不是裝在盒裏,被人千裏迢迢的運回去。
見狀,季秋隻能換了一副說辭。
“老師,弟子也不想讓您太過勞累。”
“可現在的情況來看,就算弟子啥也不說,甚至極力否認。”
“幹爹他們,也會認為弟子所做之事,跟您有關...”
劉伯溫:“......”
一聽這話,劉伯溫當場就愣住了!
因為他發現季秋說的還特麽挺有道理!
劉伯溫的眼神漸漸灰暗下去,忽的調轉視線,看向了屋內的梁柱,臉上的表情漸漸糾結起來,似乎在做著激烈的心理鬥爭。
人間不值得...
見情況愈發不對頭,季秋趕緊勸慰道!
“老師!事情還沒有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雖然您是我的老師,這事已經無法改變了。”
“但誰也沒說弟子隻能有一個老師不是?”
嗯?
一聽這話,劉伯溫馬上轉頭看向季秋,眼神再一次燃起了對於生活的希望!
隻見季秋嘿嘿一笑,用帶著三分雞賊,三分老六,外加三分陰險的語氣,緩緩說道。
“老師,你有沒有那種朋友...”
“有點小名氣,自恃學識,渴望揚名,最好還是在朝中任職的!”
“弟子最近潛心向學,迫切的想要廣尋良師,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問題。”
“畢竟您也不是無所不知,有短板很正常嘛!”
“不知老師的意思是...?”
在季秋的注視下,劉伯溫的臉色漸漸紅潤起來,同時顫顫巍巍的舉起了手。
“扶老夫起來...”
“老夫忽然感覺,還能為新朝再盡一把力,還能繼續教導你...”
季秋嘿嘿一笑,動作輕緩的扶劉伯溫起身。
待到劉伯溫艱難的坐好後,季秋跑到了剛剛陳友定的位置上。
僅僅對視一眼,師徒二人便默契的達成了共識。
“這個給你另尋良師一事,老夫還真有幾個人選。”
“你覺得李善長怎麽樣?”
要不說,季秋怎麽會想要拜劉伯溫當老師呢!
純純的一類人呐!
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季秋頓時否決道。
“算了吧,宣國公他就算願意收我為徒,也不會願意為我保守秘密的。”
“在這些事情上,宣國公他目前還是有原則的。”
有些遺憾的點了點頭,劉伯溫惋惜道。
“這倒也是...”
見劉伯溫這架勢,似乎今天就要給自己再尋個老師,季秋趕緊轉移話題道。
“老師,這種事咱們急不得。”
“更何況還有一個陳友定在等著呢,就算我再拜一個老師,這些事情還是會算在您的頭上。”
“咱們還是先把閩南和陳友定身上幹係的那些事,處理完,再考慮這些問題也不遲。”
劉伯溫正要點頭,忽然察覺到季秋的話有些不對!
“幹係的那些事?”
“除了左都禦史,你還打算讓他幹嘛?”
很是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季秋略顯靦腆的湊到劉伯溫身前,耳語一番。
誰料劉伯溫立刻大驚失色,斷然厲喝道!
“此事萬萬不可!”
“你想借陳友定之手,將整個東南的海貿收歸國有?”
“文和啊!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麽啊!”
這一刻,劉伯溫已經進入了老師的角色,對著急躁的弟子苦口婆心的勸告道。
“讓陳友定出任左都禦史一事,已經要得罪滿朝文武了!”
“你還要得罪整個東南的士紳?”
“文和,需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對於季秋的想法,劉伯溫還是能夠理解的。
這兩件事於國於民,都是大大有利,但同時也會大大損害相關人員的利益。
光是推行一件事,便是困難重重。
季秋更是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將兩件事同時推行下去!
同時得罪勳貴,文官,還有地方上的士紳。
毫不誇張的說,季秋相當於招惹了整個大明!
再說被季秋作為支點,試圖撬動天下大勢的陳友定。
他就算鐵做的,麵對這樣的圍攻,身上又能打幾顆釘?
陳友定一旦倒台,便意味著圍繞陳友定所作出的一切謀劃,盡數落空。
無論都察院升格與否,都再也起不了監察百官的作用。
畢竟凡事,最怕開個壞頭!
劉伯溫不明白,季秋跟隨自己學習了這麽久,也曉得了“大勢”二字,究竟意味著什麽。
怎麽會突然如此急躁?
麵對劉伯溫滿是不解的目光,季秋表現的非常淡定,輕笑道。
“放心吧,老師。”
“這些事情,最多也就是讓你背個黑鍋。”
“弟子還是有信心,將這兩件事落實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