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政治隻是愛好,摸魚才是生活!【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4878   加入書籤

A+A-


    “搞定!”
    將經過大明本土化改造後的普魯士軍事教育培養製度,原原本本抄錄到了紙上。
    季秋檢查幾遍,確定沒有錯漏之處,這才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再一轉眼,便對上了劉伯溫百無聊賴的目光。
    “咳咳,老師!”
    “俺寫完了。”
    “隻要交給幹爹,所有勳貴就都要欠老師一個人情了。”
    這次讓劉伯溫背了這麽多口黑鍋,季秋的心裏也是很過意不去的,趕緊套了幾聲近乎。
    聽見動靜,劉伯溫僵硬的調轉視線,仿佛才想起還有季秋在場。
    “哦...是文和啊...”
    “老夫居然還沒死啊?”
    季秋小臉一紅,恬不知恥的奉承道。
    “老師這是哪裏話!”
    “您得跟彭祖一樣,活他個七百多歲!”
    用鄙視的目光打量了季秋好一會,劉伯溫這才拿起桌上的紙張,查看起來。
    片刻後,劉伯溫看似神色如常,心中卻是暗暗震驚於這套製度的先進性。
    說句實在話,季秋挑在這個時段,便將這套製度拿起來,著實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冷兵器時代的兵種就那麽幾個,很難將多兵種協同作戰玩出花來。
    至於火銃,目前更多的是充當城防武器的角色,野戰中極難發揮作用,還取代不了弓箭手的戰略戰術地位。
    畢竟隻要一下雨,這玩意就隻能當棍子掄人。
    光衝這一點,大明軍中很多人就對火器的可靠性頗為懷疑。
    也就隻有等到熱武器成建製的被運用到戰爭,尤其是坦克誕生以後,大量的兵種不斷興起,這套製度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
    原因很簡單。
    冷兵器時代,基層軍官的素質不太重要,能否取得勝利,主要還是看戰前主帥的一係列準備,以及麾下部隊的訓練程度和裝備精良程度。
    可以說,冷兵器時代的很多戰役,都存在有“戰前定勝負”的因素,不太依賴戰時的臨場發揮。
    但等到作戰範圍和作戰距離,由於熱武器的誕生被大範圍延展後。
    能夠親臨戰場的一線基層軍官,就成了左右戰爭勝利重要因素。
    季秋的這套製度,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能夠給大明培養出數量眾多,並且具備一定作戰經驗的軍官。
    然後再在戰與火的淬煉中,篩選出真正的帥才。
    更是由於教官的人選,都是從沙場上退下來的年邁宿將眾,選拔而出。
    季秋不必擔心教導下去的內容,與當今戰場的情況脫軌,能夠做到與時俱進。
    也正是因此,一旦有了什麽先進的軍事發現和軍事理念,很快就能夠傳播到大明的所有軍隊中。
    這便是季秋為了將來的大航海時代,或者說海外殖民時代,所做的第一步準備。
    大明為什麽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這個事攤開講,能水上幾十篇論文。
    可說白了,真正的原因就一句話。
    大明缺乏海外殖民的原始動力。
    大明實在是太富饒了。
    在西域人的眼中,大明是一位帶著絲綢手套,雍容華貴的女王,對世上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大明,這兩個字,便是先進與繁榮的象征。
    甚至周遭的小國,很多都是抱著“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的態度,爭相歸附。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利益團體怎麽會願意探索海外!
    論文明和先進程度,大明天下第一,同時期的西方國家隻配給大明提鞋。
    論財富,大明皇家不稀罕用的劣等瓷器,放到西方便是被人哄搶的珍品,能夠換回數之不盡的白銀。
    躺著就能把錢掙了,並且天下沒有比大明更舒服的地方。
    誰還願意去海上討生活啊?
    反觀歐洲,落後與野蠻不說,還始終沒有誕生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成天除了幹就是幹,幾乎就沒消停過。
    那版圖的稀碎程度和零散程度,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恨不得都能當場昏過去。
    尤其是在全世界的白銀湧入大明後,歐洲的白銀儲備漸漸匱乏,價格飆升,直接導致了“白銀戰爭”的爆發。
    當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之後,貴族們發現歐洲的白銀也就隻有這麽多了,別說和大明貿易,就連充當貨幣在國內正常流通都做不到。
    無奈之下,一批又一批的探險者,踏上了尋找白銀的旅程,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說到底,還是被生活逼得!
    要是日子過得好,誰願意冒著喂魚的風險,到海上晃悠去?
    這是人性,趨利避害的本能,刻在基因裏的那種。
    季秋要做的,便是賦予大明這個動力,或者說創造出一個具有這個動力的階級。
    其中的奧妙,就隱藏在一個不起眼的規則中。
    勳貴子弟,通過考核後可襲爵,但同族子弟,通過考核後不可獲爵,僅可獲得軍職。
    為了確保爵位的傳承,大明未來的勳貴,一定會猛生孩子,並且給後代都送入五軍都督府學習。
    隻需幾代人的發展,大明軍隊中便會充斥著大量雖有軍職,但無爵位的軍官。
    這群人說是勳貴,倒不如說是一個新的勢力,新的階級。
    這個階級的原始動力是什麽呢?
    沒錯,就是拚命積攢軍功,爭取獲得一個屬於自己的爵位。
    但爵位這玩意又不是季秋的臉皮,有幾千層那麽多,不可能說發就發。
    受製於此,這必定是一個充斥著動力,探索欲望的階級。
    季秋隻需要適時的加以引導,海外殖民的初始勞動力不就來了嗎!
    等到越來越來的人,因為向大明運送回黃金,白銀,香料,而獲封爵位時。
    無需季秋引導,大明的殖民浪潮也會前仆後繼的進行下去。
    季秋現在能做的,便是不斷加速這一天的到來。
    “文和...你又在想什麽?”
    見季秋陷入了沉思,劉伯溫心中一陣發寒,趕緊打斷道。
    劉伯溫緊張兮兮的老臉,搞得季秋心中出現了一絲絲內疚,立刻安撫道。
    “老師莫要多想。”
    “弟子接下來,應該是沒什麽事要做了。”
    季秋說的是實話,並沒有忽悠劉伯溫。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這次落實下去的三件事,每件事都能夠對大明造成深遠的影響。
    但也意味著,舊有勢力的反撲,同樣會非常凶猛!
    尤其是東南士族,待到確定名額歸屬後,那群落選的大族必定會形成一個全新的利益同盟,試圖奪回自己的利益。
    世上之事,但凡牽扯著利益二字,想要完成,總是艱難的。
    鬥爭尚未結束,季秋仍需努力!
    是以季秋並不打算節外生枝,而是全神貫注,戒備著東南士族接下來的出招。
    “那你接下來是要?”
    季秋靦腆一笑,理所應當道。
    “當然是繼續回去,鎮守水西門啊?”
    “幹爹又沒有給我安排新的職務,不是嗎?”
    間歇性的覆雨翻雲,攪動波瀾,隻是咱們季總旗的愛好。
    持之以恒的摸魚大業,才是咱們季總旗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