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宋“盛世。”【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10371   加入書籤

A+A-




    【為了劇情的連貫性,本章是二合一章節,共計4200字,兄弟們不要說東流沒有加更哦~】
    李飲冰臉上,此刻掛滿了憤怒的表情!
    他和汪廣洋重新走到一起,並不稀奇。
    東南的老牌世家,就那麽幾個,這些年來誰也奈何不了誰,甚至還互相通婚,形成了血緣關係。
    海貿一事,雖然觸及了東南士族的根本,但爭鬥過後,李飲冰和汪廣洋背後的大族,還是要繼續合作,爭取利益,哪怕隻是虛與委蛇。
    這是階級使然。
    不過看李飲冰這架勢,擺明是動了真火!
    “我等世家都已經在明朝下注!”
    “海貿一事,就算你汪家被踢出局,那也是各憑本事,怨不得旁人!”
    “你怎麽敢將大軍的情報,私下遞交給元廷?”
    “元廷若是南下,還有我等的容身之地嗎?”
    李飲冰氣得渾身發抖,第一次表現出真正的“憂國憂民。”
    還有憂自己。
    明軍若敗,元廷絕不會給東南士族繼續當牆頭草的機會,而是會將他們連根拔起,從東南的政治生態位中徹底清除!
    至於沒了這群人,元廷該如何治理東南。
    這一點,更不需要擔心。
    權力不會出現真空,隻會不斷轉移。
    沒了李家,汪家。
    自然會有趙家,王家,甚至是朱家,接過他們的位置。
    對於底層的百姓而言,無非就是換了一個剝削他們的對象,甚至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些變化。
    無論李飲冰再怎麽貪婪,他也不得不承認。
    從大明建立的那一刻起,東南士族就已經和大明,綁到了一條船上。
    而現在,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製造駛往新船的“小船。”
    甚至將來明軍贏得天下,若今日之事泄露出去,哪怕是在大明,東南士族也將再無容身之地!
    朱元璋麾下那群開國勳貴,能活活手撕了他們!
    一想到這,李飲冰眼前一黑,踉踉蹌蹌,好懸翻倒在地。
    豎子誤我!
    “這隻不過是些許小事。”
    “李兄何至於如此動怒?”
    麵對李飲冰的質問,汪廣洋顯得非常從容。
    不慌不忙的啜飲了幾口茶,汪廣洋捧著茶杯,慢條斯理道。
    “相關的情報,我都是派族中死士送去的。”
    “並且沒有假借他人之手,而是通過元廷那邊的關係,直接送到了王保保手裏。”
    “就算要查,將來也查不到你我身上。”
    “放心吧,李兄!”
    “若你來找我,隻是為了這等小事。”
    “那你現在就可以回去了。”
    汪廣洋這副滿不在乎,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上的作派,徹底激怒了李飲冰!
    “小事?”
    “你可知...”
    不等李飲冰說完,汪廣洋便看向李飲冰,非常認真的強調道。
    “沒錯,這就是一件小事。”
    李飲冰怒極反笑,冷聲道。
    “那在你眼中,什麽才叫大事?”
    聞言,汪廣洋終於放下茶杯,目光中第一次有了寒芒。
    “被人發現了,才叫大事。”
    “相信李兄是不會出賣我的吧?”
    “不過看李兄現在這副做派,就算告到了聖上那...”
    “你猜猜聖上是信我的多,還是信你的多?”
    聞言,李飲冰情不自禁的後退了幾步,神情驚恐。
    汪廣洋的語氣很平淡,可李飲冰聽在耳中,卻是如蟒纏頸,倍感窒息。
    這個人...
    直到今天,李飲冰才感覺自己第一次真正認識了汪廣洋。
    “李兄,海貿一事,木已成舟。”
    “再加上你們推波助瀾,我也沒有攪風攪雨的想法。”
    “但有些東西,祖祖輩輩都在你我這類人的掌控中。”
    “讓我放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汪廣洋閑庭信步,走到了瑟瑟發抖的李飲冰身邊,輕聲道。
    “當今聖上,以為什麽都在他掌控中。”
    “還想扶持北方的士族,來和我們唱對台戲。”
    “北方的那群蠻子也配?”
    “我呸!”
    往地上吐了口口水,汪廣洋像是要把這段時間被季秋算計的鬱氣,統統都發泄出去。
    “呼...呼...”
    很是慌張的喘息幾聲,李飲冰終於整理好了情緒,勉強道。
    “你這麽做,除了憑白增加風險。”
    “對我等有何好處?”
    對,是好處。
    三十五萬大軍,十幾代人的夙願,幾百年的恥辱。
    在李飲冰等人看來,儼然是一場可以利用的交易。
    隻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就算因為汪廣洋泄露軍機,多增添幾萬人的傷亡,甚至導致光複中原的夢想破滅,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隻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當然有好處!”
    汪廣洋的表情漸漸趨近於狂熱,語氣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市儈的商人。
    “李兄,你為什麽老想著中原的事呢?”
    “或者說,就算真的統一了,對我等又有何益處呢?”
    “南宋時,我等大權在握,真正做到了與皇權共治天下!”
    “若是把北方的那群蠻子引進來,我等還能成就如此偉業嗎?”
    “今日之態,何嚐不是當年宋元之事的複現呢?”
    大口大口的咽了咽唾沫,李飲冰忽然感覺有些口渴。
    汪廣洋,給他描繪了一副“宏偉”的藍圖。
    一副重現南宋“盛世”的藍圖!
    “隻要大軍能夠僵持在淮水,甚至是黃河沿岸。”
    “我等在朝中,便要永受重用!”
    “元廷的德行,李兄你又不是不知道。”
    “等到將來元帝更迭,他們搶皇位都來不及,巴不得和我們握手言和!”
    “屆時,軍中的勳貴大都垂垂老矣,不複壯年。”
    “當然,當今聖上也是。”
    “要是不想司馬之事,重現於今朝,聖上必定會對軍中勳貴,進行一番清洗。”
    “李兄,你覺得到時候,該輪到誰,獨掌朝中大權了呢?”
    汪廣洋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李飲冰,大有運籌帷幄的氣勢。
    能說出這些話,不代表著汪廣洋的心機,有多麽深沉,智計有多麽高明。
    僅僅是因為這套架空皇權,把持朝政,順便再讓怨種皇帝給他們背鍋的操作,汪廣洋和李飲冰身後的士族,已經玩過無數次了。
    甚至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隻要條件充足,就能批量作業。
    家學淵博了屬於是。
    “至於元軍南下的事...”
    “李兄也不必擔心。”
    “我已經聯係了河洛的張家,齊魯的王家。”
    “這兩家在元廷當中,頗為勢大,如今正在觀望。”
    “隻要時機合適,這兩家人便會給元廷背後一擊。”
    “無非就是要多花費一些時日罷了。
    看著明顯心動的李飲冰,汪廣洋不屑一笑,又端起了茶杯。
    為了維持自己“高深莫測”的形象,汪廣洋還有一層目的,沒有對李飲冰直說。
    那就是借元廷的手,除掉當今朝堂之上,最大的攪屎棍!
    對!正是季秋!
    一想到季秋,還有他那個賤兮兮的笑容。
    汪廣洋恨不得把牙齒都要咬碎了!
    就是因為季秋,汪廣洋想要找劉伯溫興師問罪,都找不到借口!
    在別人眼中,季秋那些事,都是劉伯溫指使的,這不假。
    可是特麽沒有證據啊?
    劉伯溫老眼一瞪,就說是朱元璋教的,汪廣洋又能如何?
    而且汪廣洋還聽說,季秋如今還拜了李善長為師!
    一個劉伯溫就已經讓朝堂上雞飛狗跳了!
    這再加上一個勳貴之首的李善長...
    這以後的日子,還能有好?
    聽說季秋是東路大軍的先鋒?
    先鋒好啊!
    汪廣洋就不信了,元廷十幾萬大軍,加上他的情報輔助。
    還整不死一個季秋?
    “我...回去考慮考慮...”
    李飲冰回過神來,打斷了汪廣洋的思緒。
    “那李兄,可要記得保密。”
    “不然李兄夜訪我一事,將來怕是要說不清的。”
    一聽這話,李飲冰身體頓時一僵,看著汪廣洋得意的模樣,冷哼一聲,這才拂袖而去。
    汪廣洋獨坐堂中,手捧茶杯,自飲自酌,怡然自得。
    ......
    時間回到現在。
    “這件事,原樣記錄,告訴幹爹即可。”
    “咱們還是考慮考慮,該怎麽拿下襄陽城吧。”
    沐英率先開口,心照不宣的接過了話茬。
    元軍增援,已成定局,在座三人都無力改變。
    索性交給後方的朱元璋去操心。
    更何況這些朝堂爭鬥,他們這些武人,雖然心中憤恨,但也不好涉及其中。
    聞言,鄧愈也是深以為然。
    “確實如此。”
    季秋沒有摻和兩人的談話,隻是怔怔的打量著地圖。
    半晌後,季秋忽然開口道。
    “鄧伯。”
    “可知襄陽元軍的統帥是誰?”
    沒有任何遲疑,鄧愈立刻不假思索的答道。
    “是王保保的弟弟。”
    “脫因帖木兒。”
    “這不是什麽秘密,元廷那邊半個月前就昭告天下了。”
    點了點頭,季秋抱著手臂,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脫因帖木兒,這位正史中名聲不顯的統帥,跟他哥的表現差不多。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被徐達和常遇春揍得屁滾尿流,從河南一路被打回草原。
    王保保好歹還贏過一次徐達,而脫因帖木兒最大的戰績,就是砍了明朝過去招降他的使者...
    但能在大勢盡去的情況下,依舊帶兵,對抗明朝。
    這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而且脫因帖木兒初期的失敗,也和元廷,或者說王保保,不重視新興的明朝有關。
    但這一次,元廷中原方麵的兵力,可謂是傾巢而出。
    再拿舊眼光來看待脫因帖木兒,那就著實有些看不起人了。
    好歹要給人家十五萬大軍一點尊重嘛!
    哪怕是十五萬頭豬,讓季秋帶著人抓,也得抓上十天半個月的不是?
    “秋弟。”
    “你隨我先行一步,觀察一下襄陽元軍的陣仗。”
    “如何?”
    聽著沐英突然的邀請,季秋果斷的點了點頭。
    軍情有變,任何情報,都抵不過季秋和沐英親眼看上幾麵,來的直觀。
    鄧愈身為主帥,不可輕離大軍,沐英和季秋同去,剛好合適。
    見季秋答應的非常幹脆,鄧愈也不廢話,嚴肅道。
    “速去速回,注意安全。”
    “嗯”了一聲,季秋和沐英立刻行動,喊上崔興和另外兩名親兵,便上馬飛奔,朝著襄陽疾馳而去。
    襄陽城外,元軍的軍陣井然有度,遮天蔽日,籠罩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氣勢與森寒殺機!
    哪怕離著老遠,季秋也依稀可聞戰馬的嘶鳴聲!
    這就是橫掃歐亞的大軍,這就是曾經冠絕世界的大軍!
    而季秋看到元軍,居然在城外紮營之後,心立刻重重的沉了下去。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回去的路上,季秋一言不發,眉頭緊鎖。
    直到返回營中,見到鄧愈,季秋才臉色陰沉的艱難道。
    “元軍大部,都駐紮在襄陽城外!”
    此言一出,鄧愈哪怕久經沙場,一時間也是頗為動容!
    身為名將,季秋能明白的事情,鄧愈當然也明白!
    在城外駐紮,就意味著元軍沒想著一味防守!
    而是要和明軍進行一場會戰!
    季秋這一路大軍的任務,是逆長江而上,一路北進,爭取調動和徐達對峙的王保保,讓他露出破綻。
    但同樣的,元廷同樣可沿江而下,經江夏,廬州等地,渡江直取金陵!
    元軍唯一的阻礙,便是鄧愈所率領的這十萬大軍!
    鄧愈一旦戰敗,徐達勢必要率軍回援,不然金陵危矣!
    王保保又豈能坐視?
    鄧愈看了看季秋和沐英,忽然語氣莫名的開口道。
    “咱們這一路大軍...”
    “看樣子,貌似成了整場北伐的關鍵點?”
    “哈哈哈,副將軍估計要憋屈死了!”
    被鄧愈這麽一打岔,帥帳內緊繃的氛圍,頓時緩解不少。
    季秋也隨之放鬆不少,還不忘對著鄧愈打趣道。
    “鄧伯,這下你不用操心襄陽城堅的事情了。”
    “啊?哈哈!”
    開了幾句玩笑,鄧愈這才有些唏噓的開口道。
    “看樣子,擺在我們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季秋和沐英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拋開那種智商明顯低於平均水平線的戰爭。
    冷兵器時代,雙方大軍在經過前期的調遣,試探後,最終隻會朝著一個固定的結果,不斷發展。
    這是雙方主帥共同的選擇,也是戰爭最直觀,最真實的體現!
    那就是正麵擊潰敵軍!
    再多的謀劃,再多的算計,最終還是要為了這一步,進行服務!
    而現在,因為種種緣故,鄧愈要做,並且能做的唯一件事,就是率領手中的十萬大軍,徹底擊潰脫因帖木兒率領的十五萬元軍!
    放到一百年前,沒人有勇氣,敢說自己能夠擊敗元軍。
    成千上萬的鐵騎洪流,最終化作了橫貫在歐亞大陸上的“上帝之鞭”,給整個世界帶去了恐懼!
    如何才能擊敗這樣的軍隊?
    一百多年後,季秋,鄧愈,沐英,還有常遇春和徐達,乃至於大明朝千千萬萬的將士,向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那就是用“魔法”,來打敗“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