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騎兵!騎兵!【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4766   加入書籤

A+A-


    元末亂世,你方唱罷我登場,戰火一刻也沒有在中原大地上停歇。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火銃為代表的熱武器開始在戰場上彰顯作用,與有著上千年沉澱的冷兵器互相碰撞,最終造就了許多堪稱封建時代,登峰造極的兵種。
    千人如一,矢出如雨的弓箭兵。
    巋然如山,能與騎兵一較高下的重步兵。
    還有五十步內一切敵人的克星——火銃兵。
    若要輪到哪個兵種綜合實力最強,一旦在戰場上出現,便能夠一錘定音,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很多人的答案,隻有一個。
    那便是騎兵!
    為什麽自古以來,中原北方的政權總是能對南方政權在軍力上,形成降維打擊?
    就是因為南方不適繁育戰馬,南方政權無法大規模的培養騎兵!
    縱使為了彌補這個短板,很多南方政權創建出了足以抵抗騎兵正麵衝擊,甚至戰而勝之的重步兵。
    但騎兵高超的機動性與靈活性,卻是步兵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的。
    麵對難啃的骨頭,騎兵大可來去如風,在運動中調動敵人的部隊,讓對方筋疲力竭,輕易取之。
    而專精於騎射的弓騎兵,更是戰場上步兵的噩夢!
    打也打不著,追還追不上,想撤退對麵就反追回來,拿著小弓“嗖嗖”一頓射,安逸得很。
    但對於步兵來說,這樣的體驗非常糟糕,一場仗打完就算僥幸活下來,估計也得患上高血壓之類的後遺症。
    對於步兵來說,騎兵天生就是克製他們的兵種,是冷兵器時代當之無愧的軍中王者!
    而騎兵,正是蒙元這個“馬背上的民族”,賴以起家的根本。
    若是不能戰勝元廷中數量龐大的騎兵,北伐一說,自然無從談起!
    萬幸!大明的對手是蒙元!
    萬幸!在南方起家的朱元璋,碰上一個有史以來,最喜歡養馬的帝國!
    自打蒙元入主中原以來,他們就立誌將養馬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草原養,北方養,還要把中原的農場推平,繼續用來養馬。
    這養著養著,就一路養到了南方...
    沒錯,由於蒙元人對於養馬的狂熱愛好,他們硬生生在公認不適合養馬的南方,開辟出了一片馬場,繁育戰馬!
    也正是這個荒唐而又離譜的舉動,間接的為蒙元王庭敲響了喪鍾!
    他們選中的這個馬場,位於廬州。
    從更大的範圍上來說,這裏屬於一個地區。
    淮右。
    憑借著這股上天的恩賜,朱元璋一躍成為南方割據政權中,唯一一個擁有大批戰馬的勢力!
    當然,光有戰馬是不夠的。
    培養一個騎兵,所要花費的時間非常之長。
    騎戰,騎射,甚至就連最基本的騎馬,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與學習。
    而且“無將不成軍”,想要統帥騎兵,對於將領的要求非常之高。
    隻有充分了解騎兵的優勢與特點,才能夠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對步兵形成降維打擊。
    沒關係,這一點,元廷也幫朱元璋解決了。
    自打忽必烈死後,元廷就陷入到轟轟烈烈的內鬥事業當中。
    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皇帝殺太子,太子殺皇帝,在元廷那就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甚至就連忽必烈本人還活著的時候,也幹過率領漢人豪強北上平叛,痛毆自己親戚的損事...
    打的激烈了,普通的元人就不願意摻和這些破事了。
    你們皇族爭權奪利,打來打去又輪不到我當皇帝。
    我跟你們窮鬧騰什麽呢?
    在自己家裏養養馬不香嗎?
    無奈之下,越來越多的蒙元貴族,選擇從南方抽調漢家兒郎北上,編入自己的部曲,用他們來痛擊自己的同胞。
    幾十年下來,南方很多漢人都積累了豐富的砍蒙古人經驗,並且還是騎馬砍蒙古人的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淮西人由於靠近廬州馬場,被抽調的次數和數量穩居南方之首,甚至還從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騎兵將領。
    比如常遇春,還有朱元璋的大外甥,李文忠。
    再比如擅長從實戰中不斷學習,“功貫古今人第一”的徐達。
    一支覆滅蒙元,從他手中接過“世界第一騎兵”稱號的百戰雄師,就此達成了一切組成條件。
    “鄧伯。”
    “咱們本次出征,麾下共有多少騎兵?”
    在決定正麵擊潰元軍後,季秋看向鄧愈,一臉認真的詢問了一句。
    聞言,鄧愈險些噴出一口老血。
    你特麽一個大軍的副帥,連有多少騎兵都不知道?
    但現在明顯不是和季秋較真的時候,鄧愈咬著牙,頗有些鬱悶的回道。
    “四千。”
    季秋點了點頭,英氣的臉上充滿了自信。
    “足夠了。”
    相對於十萬大軍來說,四千這個數量其實非常少。
    脫因帖木兒那邊保守估計,也得有個兩萬左右的騎兵。
    沒辦法,朱元璋雖有馬場,但也僅有廬州馬場這一處。
    數量上,肯定是比不過四處養馬的蒙元朝廷的。
    但是沒有關係!
    數量不行,那就以質量取勝!
    這是朱元璋創建騎兵部隊的唯一標準!
    蒙元那邊的騎兵,還有專門的細化。
    什麽輕騎兵,重騎兵,弓騎兵,每種騎兵的裝備都不盡相同,專精某一領域。
    到了大明這邊,朱元璋大手一揮,心說咱哪有這條件給你搞細化!
    全能!必須全能!
    所有騎兵都奔著全能的方向發展!
    朱元璋對於騎兵的要求,是既能騎射惡心人,也能衝陣當先鋒!
    這就對麾下騎兵的軍事素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裝備上,朱元璋也是不惜血本!
    目前大明的一萬五千餘騎,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造價高昂的具裝騎兵!
    其中自然包括鄧愈麾下的這四千騎!
    隻需要根據戰時要求,更換裝備,大明的騎兵,就能夠在不同的騎兵兵種之間,進行轉換。
    當然,這樣的騎兵,在某些領域,肯定是要遜色於專精於此道的騎兵兵種。
    但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誰讓朱元璋麾下現在馬少呢!
    “鄧伯,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先回去了。”
    “統籌大軍,縱橫陴闔,我不如您,就不獻醜了。”
    “您要是有需要的時候,知會一聲,我肯定照辦。”
    大戰在即,季秋終於收起了懶散的做派,變得有些認真。
    點點頭,鄧愈緩緩起身,忽然殺氣十足的命令道!
    “傳令大軍,做好準備!”
    “待到集結完畢,便與元軍,會戰於襄陽城下!”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