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各方部署

字數:4797   加入書籤

A+A-


    荊州這一路的兵力大約在七萬左右。
    除去荊州原本的駐軍,洛陽也有精銳出戰。
    左衛軍兩千五、驍騎營四千、遊擊營三千五、步兵營三千、武衛營三千五、射聲營兩千五、積弩營二千五已經陸續動員南下。
    同時荊州、豫州、襄州還征發了六萬丁壯。
    由於有大江這一天然糧道存在,糧草物資轉運的壓力比關中小太多了,故而這一路能夠投入更多的兵力、節省更多的丁壯。
    很顯然,此次伐蜀的主攻方向是巴東。
    夏侯獻不惜把精銳的武衛、驍騎等營拉到荊州戰場,就是為了在突破永安、進入廣闊平坦的蜀地之後,保證正麵戰場的壓製,如此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勢進軍成都。
    反觀關中就沒那麽容易,突破陽安關後,還有白水關、葭萌關、劍門關、綿竹關、涪城在等著魏軍。
    縱觀曆史,鄧艾可以說是孤例,正常情況下都要一關關地打下去,除非每一關都有人投降,或者諸葛瞻附身。
    “荀卿。”
    “臣在。”迎著天子的目光,散騎常侍荀霬出列應道。
    “朕拜卿為車騎將軍軍師,前去襄陽持節監軍,即日啟程,不得有誤。”
    “臣遵旨。”
    夏侯獻看荀霬的眼神透露幾分慈愛,他心中常把對方當做假子看待,但荀霬本人卻渾然不知。
    荀霬的兄長荀甝年初病逝,年僅三十歲。
    可惜了。
    荀霬此人通兵略、能領兵,夏侯獻念在安陽公主就剩這麽一個兒子,決定重用他,命他去監督王昶。
    魏國都督幕府的軍師素來由廟堂指派,本質上有監督都督的職責,和監軍類似。
    在都督不能履職或有不軌之舉事,軍師可向朝廷舉報,不得已時甚至可直接代行都督事。
    譬如魏明帝時期,趙儼曾任征東將軍曹休)軍師,辛毗任大將軍司馬懿)軍師。
    此番荀霬任車騎軍師是一種曆練,也是天子對他的信任。
    是的,伐蜀除了之前那兩路還有一路偏師。
    即,鎮守襄陽的車騎將軍王昶率襄州軍沿漢水而上,從東三郡進逼漢中。
    人不多,戰輔兵一萬五,加丁壯三萬餘。
    當年曹真伐蜀時,司馬懿走的就是這條路。
    隻不過我們的仲達公很有意思。
    作為統帥時,他重拳出擊、雷厲風行。
    作為偏師時,他如履薄冰、謹小慎微。
    助曹真伐蜀,他就象征性打下一個縣,然後遇雨,班師。
    說他故意坑曹真倒不至於,隻能說他心機深沉,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
    夏侯獻現在對王昶的感覺,有點當年曹叡對司馬懿的感覺了。
    二人有共同特點——出身世家大族,幾朝老臣,文治武功都不錯,兒子們也挺優秀。
    最主要是為人低調,讓人壓根挑不出什麽毛病。
    調回洛陽養老?
    廟堂職位一個蘿卜一個坑,老登們一個比一個能活,暫時沒有王昶的位子。
    而且夏侯獻也不想讓他接觸廟堂核心權力,一個有軍功又有廟堂威望的世家老臣,對自己的後繼之君是個威脅。
    夏侯獻不是神仙,不知自己的壽數幾何,謹慎些總沒有錯,不如就扔在外麵,卒於任上吧。
    同理,揚州的郭淮也是一樣。
    伐蜀大體的安排就是這樣了。
    雍、涼方麵雖說會分多路入蜀,但大體上還是被視為一路大軍。
    此番三路大軍合計戰輔兵十四萬餘,算上負責後勤的丁壯,號稱三十萬大軍,規模不可謂不龐大。
    就在夏侯獻跟幾位監軍再次囑咐一些細節時,鍾會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雙手交叉藏在袖口裏,左右兩根食指在不停地打轉。
    要說此番伐蜀謀劃,他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出了不少力的。
    可到頭來,別說方麵軍將領了,就連個監軍都混不上。
    羊祜、王鬆也就罷了,他們畢竟是外戚。王皇後和羊貴嬪的親族,天然受信賴。
    但荀霬是什麽鬼?
    他也能領兵嗎?
    陛下用潁川士族製約並州士族的王昶,這沒錯,可為什麽不用我呢?
    以前鍾會隻是隱約感到陛下有意壓製自己,今日卻是深切感受到了。
    “士季。”夏侯獻的聲音從那邊傳來。
    鍾會一愣,陛下稱他人都是以“卿”相稱,唯獨叫他的字。
    “臣在。”他趕忙抬手拜禮。
    “戰事開打之後,朕欲率輕軍坐鎮襄陽居中調度。”夏侯獻的語氣裏帶著幾分期待,“卿乃朕之左膀,屆時少不了卿之謀劃。”
    “臣遵旨。”鍾會頓時心中一舒。
    鍾會若是事後細細回想一番,或許還是會覺得不太對味,但此刻他是相當滿意的。
    什麽方麵軍監軍?我鍾士季監督陛下!
    夏侯獻固然對鍾會有所防備,但也沒那麽過激。
    世間之事必有因果,曆史上的鍾會造反有很多因素,比如司馬昭外寬內忌、世家謀國篡做了“榜樣”等等,伐蜀之事太過順利、薑維誘導等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今日的鍾會,沒有任何理由能擔任一軍統帥。
    他的資曆、威望完全不夠,甚至連用他的政治目的都沒有,即便夏侯獻真的給了兵權,他也不一定會造反。
    至於監軍,夏侯獻原本打算讓他去監督王昶。
    但仔細想了想,鍾會這種心胸狹窄的人跟衛瓘這種狡猾之人有一拚。
    夏侯獻真的不想因為前線的一些破事,去花費心思辨別真偽,還不如一開始就用一個靠譜穩重的人。
    對鍾會,夏侯獻還是以哄為主。
    信就信,不信拉倒。
    “賈卿。”
    最後,夏侯獻部署留守諸事,他看向賈充說道:
    “此番中軍將軍王肅)會隨朕出鎮襄陽,朕走之後,卿代行中軍將軍事,執掌宿衛軍。太尉夏侯朗)仍督城外牙門軍,洛中有事可與太尉協商。”
    “臣遵旨。”
    .......
    禦前會議結束,鍾會回到中書台。
    他還在回味那句陛下那句“卿乃朕之左膀,屆時少不了卿之謀劃。”
    我是左膀,那右臂是誰呢?
    正想著,就見中書令荀顗的案頭上放著一份任命公文。
    鍾會毫不避諱,直接拿起來就看。
    【朕惟輔弼之任,貴乎得人;清要之職,必在懋德........
    夫散騎之職,侍宴幄殿,應對左右,必能拾遺補闕。
    今者,朕惟其才,惟其德,惟其忠,特加司馬昭散騎常侍,仍領吏部尚書事。】
    散騎常侍作為加官並不少見,但這個時候突然給司馬昭加官......顯然是要把司馬昭留在陛下身前問對。
    司馬子上的命這麽好?
    幹啥啥不行,竟長沐聖恩!
    奇了怪了。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