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聽到老六的消息,咱就心安
字數:7296 加入書籤
慶皇希望有個好的名聲。
基本天下人都清楚,慶皇是極度愛惜名聲的。
如今所有人,除了說慶皇叫花子出身外。
其他方麵基本都說不出啥。
光是驅除韃虜,恢複中原之功,便足以銘刻千秋萬世。
可要涉及到自己的孩子。
慶皇寧可自己背負上罵名。
至少秦風未來要滅絕倭國這事兒。
在許多人看來,怕都會有些太過。
那麽自己來寫一道聖旨。
今後天下人要罵,也是罵他,而非老六。
為了老六。
慶皇甘願背負這個罵名。
聖旨很快就被擬完。
倭國徹底從不征之國除名。
隻是慶皇覺得並不滿意。
“罪名還不夠。”
“速去召集經史博士,必須細數倭人罪名,不怕翻舊賬。”
慶皇立刻安排人去做。
要真辦倭人。
隻要翻過史書。
千年前倭人犯下的過錯,今日都能用得上。
總之。
慶皇要盡可能的將這個名給背全了。
而想到最後,慶皇更是道。
“朕欽定的征倭大將軍,老五來做。”
王得水不免詫異。
“陛下要重新用五殿下?”
慶皇搖頭。
“讓他掛個名,他繼續呆在京都即可。”
王得水聽此,也徹底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這個黑鍋。
還要拉個人來背。
毫無疑問,五殿下背這黑鍋沒有任何問題。
畢竟當年造反的事兒都幹了。
將倭人亡國滅種,對於五殿下而言,也算不上什麽太大的事兒。
如此一看。
倒真是正好。
正在秦淮河畫坊上流連的秦博瞬間打了個噴嚏。
但很快就將手摟住了身邊的美人。
趁著還沒有正式成婚。
再放縱放縱。
估計就算成婚後。
五皇子應該就不會放縱了。
而是出來放鬆放鬆。
雖然做的事兒都差不多。
可意思那可就天差地別了。
至於秦博要是知曉討倭大將軍這名號,自己估計都能笑死。
在京都啥事兒也不用做。
平白落下諾大功勞。
今後在京都更有得吹了。
反正其他人都不知道。
興許未來有人說清楚他連倭國去都沒去過。
但想來也不影響他說一句:本將軍運籌帷幄之中,製敵於千裏之外。
總之。
慶皇要將這鍋,徹底給自己背得死死的。
順便再讓秦博背一點。
就算這代人清楚是老六做的。
後世史書中翻閱,也會留下巨大的謎團。
如此,這目的基本也就達到了。
交代完了征倭檄文,慶皇繼續看報。
這檄文發歸發。
但他照樣不用管。
大慶衛所兵的注意力,依舊在北胡上麵。
這是不可能變的。
後麵兩條。
也是遼地的發展。
慶皇看的很開心。
“老六將封地治理的越來越好,字裏行間都是興盛,咱就高興。”
實際上。
這份報紙上的內容。
透露的甚至比在遼錦衣衛匯報來的信息還多,還密集。
慶皇覺得錦衣衛在遼地的用處。
基本沒啥用。
不過倒也不打算撤回來。
反正那些錦衣衛,老六也都知道誰是誰。
若真出了什麽不好辦的事兒,倒也可以通過這些錦衣衛來聯係他這個做父皇的。
到時候,慶皇大可動手解決。
當然。
這報紙上的內容,毫無疑問透露了許多遼地的真實情況。
可在北伐之際。
遼地越強,北伐勝率越高。
對大慶有好處的事兒,就不該去阻止。
慶皇倒也不會說忌憚。
天下間有幾個父親,會忌憚自己的兒子能力超越自己?
開心還來不及。
至少慶皇覺得。
自己這個做父親的,還算是合格的。
沒有像曆代皇帝那般,對兒子視若敵寇,甚至說殺就殺,冷酷無情。
這點。
慶皇根本做不到。
直到第四條出現,慶皇方才有些意外。
“那群餘孽被滅了?楊永自殺了?”
“還算是有骨氣。”
慶皇冷哼了一聲。
當初範陽作亂,的確給了他不小的挑戰。
好在結果很好。
再加上範陽世族最終貢獻了大量的錢糧,慶皇對於那些餘孽,隻要不生事兒,便也懶得搭理了。
畢竟天高皇帝遠的。
討伐了也勞民傷財。
更不用說楊永來去找了老大。
雖然這事兒老大沒有跟慶皇說。
但這並不影響慶皇知曉。
隻是沒想到,楊永最終還是死了。
“遼報上寫,捉住的餘孽全部被貶為礦工,倒也算是不錯的懲罰。”
對此,慶皇沒啥感覺。
高麗那地方。
老六愛咋折騰咋折騰。
離京都太遠。
慶皇懶得管。
當然。
上麵也寫了遼地將有商隊入駐南高麗的事兒,對於這些,慶皇知曉得不多。
遼地的許多策略。
慶皇是看不明白的。
但這並不影響他對秦風的信任。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反正有利就行了。
慶皇默默將整份遼報徹底看完。
前前後後。
竟然足足看了半個時辰。
看完過後,慶皇赫然發現,自己對遼地竟然又有了嶄新的了解。
似乎再也不是自己去時那般冷清的樣子。
而是越發的繁榮了。
“變好就好,變好就好啊。”
“今後這遼報出現,第一時間送給朕看。”
慶皇鄭重的將這份報紙疊好,交在了一名太監的手裏。
“好好保管,不得出了差錯。”
以往慶皇對秦風還有濃濃的思念之情,總是惦記。
可如今,看完這份報紙,心情卻是好了很多。
報紙上雖然都在說遼地的事兒。
可遼王出現的篇幅也不少。
能從這報紙上得知老六一切安穩,慶皇就放心了許多。
而且。
慶皇覺得從今往後,自己可能要多個讀遼報的習慣了。
隻不過遼報是七日發行一刊。
但毫無疑問。
讀了遼報,基本就了解遼地的所有動向。
這興許。
也是老六在想他這個父皇,與他大哥的坦誠。
好事兒。
比其他幾個兒子強得太多太多。
“就是不知道小遼王啥時能出來。”
慶皇無比感慨。
對於慶皇而言,傳承太重要了。
甚至覺得老五那個混賬,如今都要有娃了,太醫說應該是個男娃。
老六那還沒動靜,的確愁人。
“遼王府裏舞姬如此的多,哪怕不是嫡出,哪怕先庶出也行啊。”
慶皇為此簡直操碎了心。
隻是這種事兒。
老六似乎自有謀算。
“年輕人呐,不省心。”
慶皇為此長歎。
糾結要不要再給秦風納幾個妃。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