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京東東路的災難
字數:5320 加入書籤
此時此刻,黃河正值淩汛時節。
江麵上布滿了大塊大塊的結冰。
它們如脫韁野馬般橫衝直撞。
這些巨大的冰塊極具破壞力。
脆弱的船隻在其麵前不堪一擊。
輕易便會被撞得粉碎、四散開來。
當眭固聽到這樣的命令時,還是有些抗拒的。
簡直就像將士兵的性命不當人命了。
"眭固將軍,平日裏我們辛勤操練士兵。
不就是為了應對這樣的關鍵時刻嗎?
還請您派遣斥候軍的兄弟們。
迅速將整個朔方府的大中型船隻全部征調過來。
如今要想順利完成夫君交辦之事,我們唯有選擇走水路。
然而,黃河淩汛期間,黃河的凶險程度超乎想象。
因此需要更多的船隻在前方探路,以便及時發現並避開危險。
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按時抵達汴梁。"
趙疏影語氣堅定地說道。
並取出梁子淵留下的金牌下達命令。
這塊金牌正是趙匡胤賜予她的那塊。
為了讓趙疏影辦事更便利,他特意留下了這枚金牌。
—— —— ——這是一條有脾氣的分割線
梁子淵這邊,一人騎著三匹快馬。
一路上,除了必要的拉撒之外,幾乎所有時間都在馬上度過。
飲食、睡眠,無一不是如此。
短短七天時間,他便從遙遠的西北地區,趕回了位於中原腹地的汴梁城。
此時正值三月初七日。
抵達汴梁後,梁子淵先是沐浴洗漱,更換幹淨衣物,然後才前往皇宮覲見皇帝。
按照慣例,臣子們無論是從外地入京還是回京複命,都需要先沐浴更衣,靜待皇帝傳召。
正在後花園中的趙匡胤,正因山東和河北兩地的事務憂心忡忡之際。
張瓊欣喜若狂地上前稟報:“陛下,梁玖大人已在宮外候旨。”
聽到這個消息,趙匡胤喜出望外,立刻下令道:“宣他進來,快宣!”
說罷,他也迫不及待地起身前往垂拱殿。
垂拱殿乃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場所。
當梁子淵踏入垂拱殿時,發現殿內隻有趙匡胤一個人在焦急地等待著自己。
“微臣梁玖,拜見陛下!”梁子淵躬身行禮。
“愛卿快快請起!”
趙匡胤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知道梁子淵帶來的消息。
梁子淵起身之後,選擇保持沉默。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處境,絕不能率先發問。
畢竟君臣有別,且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愛卿,我們這個民族真是多災多難啊!
去歲冬天大寒,山東、河北兩地遭受了嚴重的雪災。
尤其是河北東西兩路,靠近京畿路。
因此我們能夠迅速收到消息,並及時向這兩個地區派遣了救援隊伍。
然而,山東就不同了……”
說到這裏,趙匡胤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接著說道:“山東距離汴京實在太過遙遠。
整個京東東路都遭受了重創,但卻沒有任何塘報消息傳回來。
一直到二月初,朝廷才終於收到了來自京東東路的求援塘報。
這時我們才得知,山東地區的災情竟然如此嚴重,簡直駭人聽聞。
起初,我們還以為是當地官員失職瀆職所致。
但沒想到,第二天又傳來了一封塘報,這才讓朝廷明白過來。
原來,自入冬以來,京東東路的塘報線路。
就一直受到大雪的阻礙,信息傳遞時斷時續。
所以,這一次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裏。
山東都沒有送來一封塘報,我們也隻是單純地認為是受到了大雪的影響而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次日送達的塘報竟然顯示。
已有四十餘封塘報陸續發往朝廷,但都杳無音信。
至此,樞密院方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程度。
於是,他們立即派遣人員前去調查。
可是……”
說到這裏,他突然注意到趙匡胤的眼眶泛紅。
聲音也數度哽咽,便趕忙垂下頭來。
畢竟,帝王落淚並非什麽賞心悅目的景象。
“然而,樞密院調查後傳回的消息卻是慘不忍睹。
整個京東東路滿目瘡痍,哀鴻遍野。
甚至,大片大片的村莊已不見炊煙嫋嫋。
千裏之內聽不到雞鳴犬吠,百裏之間唯有白雪飄揚。
麵對如此慘狀,朝廷自然會在第一時間,派遣專人前往賑濟災民。
然而,盡管我們已經五次調撥賑災錢糧。
但京東東路仍然源源不斷地送來塘報,催促錢糧供應。
更為不幸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黃河淩汛來襲,堤壩難以承受壓力,最終決堤泛濫。”
梁子淵聽了趙匡胤的話後。
心中不禁一沉,他原本以為隻是普通的天災。
但現在看來,事情遠比想象中更為嚴重。
這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災害。
更是一場人為製造的災難。
有人在暗中策劃。
企圖破壞大宋朝廷,在山東地區百姓心中的形象和信任。
從而達到動搖民心、引發社會動蕩的目的。
梁子淵深知,這種陰謀一旦得逞。
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
他暗自思忖著:【看來,這些人用心險惡,其目的就是要讓朝廷陷入困境,失去百姓的支持。
此一來,他們便可以趁機發難,謀取更大的利益。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民心不穩,那麽朝廷的統治也將難以穩固。】
想到這裏,梁子淵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
但他依然保持著鎮定,冷靜地分析道:“陛下,此次事件顯然是有預謀的。
敵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破壞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打擊我們的信心。
而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想必也是有所圖謀,或許近期就會有更大的動亂發生。”
趙匡胤微微點頭,表示認同梁子淵的看法。
他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朕縱觀滿朝文武,如今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恐怕也隻有愛卿你了。
希望愛卿不辱使命,早日平息這場風波,還百姓一個安寧。”
說完,他用充滿期望的眼神看著梁子淵接著說道:“接連五次地派遣賑災。
如今京東東路的求援塘,報仍舊如雪花般蜂擁而至。
看來敵人對於我們的運作很熟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