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孽

字數:3610   加入書籤

A+A-


    幾個文士猶自暢飲,生死操於他人之手也毫無察覺。
    一頭戴珠冠的中年文士吟道“蓬萊咫尺隔紅塵,誰乘星槎入碧雲。閑惜落花聯藻句,倦隨芳草坐茵陳。綠雲暖閣鶯聲曉,翠袖分香酒醉人。隻恐遷音飛鳥過,一聲漏泄武陵春。”
    眾飲客無不拍手叫好,又斟了一杯酒入喉以賀。
    卻是早已被封了七竅,以至夢魂繚亂,神思倦倦。半睡半醒之際,已是樂不思蜀,如何能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中年文士右手邊一少年俊傑起身,意氣風發道“小弟不才,也得一律以娛眾賢兄,還請諸位多多指點。”
    那中年文士笑道“誰人不知你文華精彩,便是學正也讚你神凝秋水,貌瑩寒冰,誠乃人中之翹楚也。不過才逾兩個春秋,學問愈發進益了,還不快快道來。”
    這少年持酒盞在手,吟道“小棹移遊宿柳蔭,輕煙迢遞罩前林。鳥啼梢上聞清調,雀噪簷頭送好音。隱幾頓生青草夢,遣懷漫作白頭吟。剪燭西窗清論後,悶掩蓬門夜雨深。”
    眾人聽了隻覺口舌生香,又是舉杯盡飲。
    席上有青巾書生提筆將二人詩作抄錄,依序遣眾人作詩以和。
    忽聞有人作五言律一首雲“光陰容易老,青絲總難留。門掩安康鳳,江浮李郭舟。鬆風響碧澗,落月上瓊樓。最是庭前草,能消一段愁。”
    眾人循聲看去,便見案前不知何時多了三張生麵孔,這五言律詩正是那皎如芝蘭玉樹的青衣公子所作。
    中年文士也不問他何時來的,隻擊節讚道“真乃佳作也!恰如明珠美玉,光正而生輝;似秋風夜露,淒然而感惻;神思超越,高遠而不可挽。當浮一大白!”
    眾人皆是應和,再斟一杯,將樽中酒飲盡。
    那中年文士目露陶然之色,已是七情上麵,發了酒性。
    “不知這二位可有甚佳作?”
    女郎青灰僧衣早已換作絳羅裳翠紋裙,真個是兩橫鸞月眉邊照,一朵鬆雲鬢畔妝;嬌豔如花能解語,風姿比玉更生香。
    隻見她執繡扇在手,半掩麵施禮道“妾乃謝氏玉貞,正有一律供諸位賞評。”
    眾人皆正襟危坐,留神聽她所言。
    “一輪冰鏡隔銀河,愛此清光夜幾何?蟾巢廣寒如可至,羞將心事問姮娥。”
    這詩聽來便有些掩不住的女兒心事,那中年文士不由笑道“好個才貌雙全的女郎,隻這心事又何必去問月宮姮娥?席上俊彥如雲,大可選個人品樣貌、才華家世樣樣齊全的托付終身。”
    幾個年長些的文人聞言皆道“正該如此,若能湊得一對夙姻良緣,也是段佳話。”
    眾青年俊彥見謝玉貞容顏姣好,眉間一點朱砂痣襯出肌膚勝雪,顧盼間似有秋波流轉,又兼文華精妙,當下便勾起思慕之心,躍躍欲試起來。
    謝玉貞麵飛紅雲,隻避開眾人目光道“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崔三郎道“諸位皆是通曉文理的才子,不若以詩會友,供我這妹子品評如何?”
    眾人當下興致大增,各自鋪紙研墨,苦思冥想湊成佳句以娛美人,一時間倒無人在意默不作聲的陸停雲。
    愛欲之意便如薪柴,燃起爭名逐利之心,複又將眾人文華之氣熬煎幹淨。
    隻見一縷縷虛幻斑斕、清濁難分的慧光自眾人靈台逸散出。
    這慧光瀝瀝如雨,香似醍醐,味如甘露,緩緩凝成金液。
    謝玉貞與崔三郎見了,當即凝神入定,守中抱一,將這以欲火熬煎的慧光納入紫府黃庭。
    眾人性光黯淡,飄搖如風中之燭,已是難以為繼。
    這是以人身為鼎爐的還丹法門,此間眾人皆是煉丹的大藥耗材,經由謝玉貞一番引誘,玄關一竅再難守住,靈台慧光傾瀉而出。
    等到文華之氣被榨幹,燈燭中哀嚎的生魂就是他們的下場,連最後一點靈慧也難留,比之無知無覺的死物也無甚差別。
    二人淺嚐輒止,沾些油水便罷了,若損了這玄珠品秩,隻怕悔之晚矣。
    慧光所成金液甘露下降,與神火攢聚交感,隱隱結為一枚玄珠。
    玄珠存養久之,漸漸壯大。其色若丹橘,乃是神氣皈根返命而成,萬象憑虛生感化,晝夜凝神於其中。
    說來這法門與佛門摩尼珠無甚區別,隻一個為自求,一個為外索,皆有增長靈慧悟性之妙。
    不知是否是靈慧增長的滋味太過美妙,謝玉貞忽然有些難以自控。
    隻見她忽然起身,臉上泛著詭譎而瘋狂的笑,眉心朱砂痣殷紅如血。
    “來啊。”
    謝玉貞笑顏如花,隨手將桌上珍饈美酒掀翻在地,瘋狂踩踏。
    “來吃。”
    一個個靈慧盡失的行屍走肉匍匐在她腳下,目光呆滯,豬狗般舔舐地上被碾作爛泥的菜蔬,連帶著將謝玉貞沾汙的繡鞋也舔舐幹淨。
    這美人像是被這荒唐的一幕逗樂了,笑得聲嘶力竭花枝亂顫,衣襟都散開了。
    像是在逗弄小貓小狗,謝玉貞舒展小腿,將幾個爭食的輕輕推開,換上還沒吃到的湊到近前。
    “倒也不必覺得玉貞行事瘋癲。”
    崔三郎自斟自飲道“她教這些酸儒害慘了,若非家中祖母還疼惜她幾分,隻怕是早被關進祠堂自生自滅了。”
    陸停雲無言,莫看此中人一個個風度翩翩,內裏無不是道貌岸然之輩。
    便是先前那吟詩的少年手裏也有不少人命,欺壓佃農使其失田離家饑餓而死,造口業逼得良家女投河自證。
    文才不落在心懷公理之人身上,卻偏教等豺狼之輩得了,何其可悲。
    “常說善惡有報,依閣下之見,這些人該不該受這報應?”
    崔三郎笑吟吟道“我等如此作為稱得上行俠仗義否?”
    陸停雲雙目清明,隻歎道“你且捫心自問,費盡心思這般施為,當真隻為叫人曉得善惡報應之理?”
    喜歡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