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擇

字數:4058   加入書籤

A+A-


    “自然不是。”
    崔三郎莞爾一笑,“我等雖有私心,比之那等屍位素餐之輩卻好得多,便是稱上一句替天行道也不為過,自然與尋常邪魔不同。”
    陸停雲目光微閃,眨眼間便將崔三郎命數過望瞧得分明。
    此人名喚崔安,出身博陵崔氏,其祖父與崔氏上代族長同胞所生,並非什麽遠房旁支,與崔氏主脈乃是未出五服的近親。
    須知這崔氏不是尋常望族,源自薑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崔氏自漢代起,稱盛於東武城、安平兩地。其中居於安平的崔氏發跡較早,因安平縣初屬涿郡,魏晉後歸屬博陵郡管轄,故安平諸崔多稱“博陵崔氏”。
    曆朝曆代,博陵崔氏出身的宰輔浩如星海,氏族誌中排在第一等第一名,便是皇族李氏也難蓋過。
    太宗曾欲重修氏族誌,卻因世家以氏族不以官位列序為由阻撓而不得,惹的太宗大為不悅。
    按理說,這等門閥大族出身的世家子,不愁吃穿用度,隻安心等著求取官職就是了。
    隻可惜運勢不濟,其父早亡,其母受驚難產,生下三郎便撒手而去。
    因母喪,又是生在五月五九惡月毒日,極為不詳。《論衡》言五月五日生子不舉。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
    譬如孟嚐君,便是因生在這惡日,被其父田嬰以‘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理由遺棄。
    家中驟遭大變,又趕上不祥的由頭,這五月五所生子便被視為災禍之因由。
    長兄二兄厭他,將這不得不養的幼弟扔給老仆撫養,待他冷漠如冰。
    及至長成,又逢世家皇族相爭。
    崔氏等士族皆仰仗傳承久遠,自詡世家風範而傲王侯,便是皇族李氏也被指底蘊淺薄,更暗暗抓著太宗納巢王妃、殺兄滅侄囚父之事大放厥詞,大有動搖根基之意。
    卻不知太宗是何等人物,玄武門前血腥猶存,哪裏能容這等酸儒逞口舌之利搬弄是非。
    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氏族誌,並言道“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而靠以婚姻得財,不解人間何為重之?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
    新修訂的氏族誌,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皆依太宗之意,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盧鄭李王五姓被降為第三等。
    如此動蕩之下,自然無人在意崔氏幼子,這崔三郎年至弱冠,卻無人記得為他加冠賜表字。
    陸停雲心中一沉,雖不知他化自在天子如何引他入局,可崔氏源自薑姓,其先出於炎帝,至裔孫穆伯,受封於崔,因而命氏。
    火雲洞炎帝一脈的諸聖賢中不少出身崔氏,歲歲除夕、清明、重陽、中元都需祭祖,要說崔氏先祖沒有半點察覺,陸停雲是斷不相信的。
    如此看來,恐怕是有人默許了他化自在天子奪人道氣數!
    三祖三皇意欲何為?
    陸停雲心中凜然,如若人道之劫乃是三皇順水推舟而為,那這裏頭究竟有多少意料之外的東西就難說了。
    但陸停雲很肯定,本尊和幾位摘得道果的麵相化身必定清楚其中的彎繞!
    恐怕連本尊選在此刻推她曆劫,也隻是放出去的香餌,至於願者上鉤的魚,隻怕不僅僅是他化自在天子。
    陸停雲也有些回過味來,以清虛帝君承載六道輪回的位格,他化自在天子焉能壓製地脈龍氣所化的國靈?
    念及此處,陸停雲便將心中訝異按下,隻看眼前他化自在天子所設的魔劫。
    那一枚大智慧珠火候已趨圓滿,圓坨坨金燦燦,絕不是取席上數十人性光能成!必得窮盡三千文華俊彥之靈慧方能成就這一顆大智慧珠!
    若能得了,隻怕陸停雲立地就可證就菩薩果位!
    那麽此刻的問題就是,該不該取這魔道成果?
    此物毀之無益,若毀了,其中性光靈慧便也自行消散,被奪走文華慧光的生靈便再無解脫之機!
    取之又不詳,這智慧珠牽連大因果,與吞魂奪魄無異!且若陸停雲如此做了,焉知後來之人不會扯著大旗,先引邪魔血祭煉丹,再打著除魔衛道的名號奪丹己用?
    今日陸停雲取了這大智慧珠,便是開了假借道德之名謀私的口子!如此一來,造下罪孽不可估量!
    豢人為食,豈不可怖!其中因果都有陸停雲一份,便是證就菩薩果,隻怕連本尊也要受牽連!
    可若是不取,三千文士便要永生永世淪為朝生暮死的蟲豸,他們雖身有罪孽,卻也有功,罪不至此。
    若陸停雲棄了這大智慧珠,便也絕了他們悔過之機!如同將自己與他們做了個權衡,心境之缺再難圓滿,往後又如何能口稱眾生平等?
    這比丘尼思量良久,卻遲遲難決斷,眼見這大智慧珠便要功成,容不得她再思慮了。
    崔三郎見她難以決斷,卻道“你這又是何苦?既不曾阻我等取其靈慧煉藥,便已是認定因果報應有理,怎的又做這般姿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陸停雲麵有苦色,歎道“是了是了,我心中本就有了主意,這才不曾阻你。”
    金剛經有言內破執則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已有了主意,實在不必躊躇。
    當下收攝雜念,澄心不動,頂上一盞心燈寂湛生光;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
    心燈與大智慧珠相合,化作一尊圓融大光相,證就一顆妙覺圓明大歡喜心,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
    佛光普照,一切圓妙淨樂,淨德成就,殊勝依托現前,歸於至極靜妙的妙樂之境,具有大隨順自在,身心至極寂靜安穩,得無量妙樂,成就喜心消滅、至極靜妙的妙樂之境。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剛證就菩薩果位,便有諸天魔趕來阻道。
    他化自在天子大喜過望,叫囂道“你可知已犯下大錯,便是身死道消也難贖!”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隻垂眸不言,周身佛光遍照,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阻不住眾天魔近身。
    他化自在天子引動未來因果化入魔劫,將未來果報提前示現。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仍是寂寂不言,隻聞無數冤魂哭嚎呐喊,欲要奪回靈慧,一齊撲上來撕咬菩薩法身,生生將這新證就的菩薩肉身吃淨,隻餘一顆蒙塵佛心!
    佛心黯淡,似有墮入欲界魔染之跡象。
    他化自在天子正要取來,這蒙塵佛心忽的澄露皎徹,內光發明!頓時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同時遍滿,不相留礙。
    這便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主意。
    她願承接因果,隻待眾魂洗淨罪孽後便將靈慧歸還,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果位退返跌落,複又證就無掛礙清淨之心。
    喜歡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