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德與險不可偏廢

字數:4656   加入書籤

A+A-




    一年以後,先是遷都以擺脫晉王的勢力影響未果,再接著就是“斧聲燭影”趙匡胤突然駕崩。
    以至於幽雲十六州成為永遠的痛,也為一百五十年後“靖康之恥”的發生埋下禍根。
    東京汴梁城裏麵那些達官貴人,人家京官做的好好的,去了洛陽怎樣安置?遷都損害了幾乎所有人的利益,其結果必然是支持者少,反對者多。
    而同時,發現風頭不對勁的趙二也加緊實施了自己不可告人的計劃。
    “斧聲燭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注定地發生了。
    “在德不在險”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事魏武侯。
    武侯曰“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吳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這個德是“君王之德”,而不是民間純粹的“道德”。
    君王之德指的是政治軍事上的銳意進取,而不能僅僅理解為禮貌道德。
    然而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或者說是一種理想化的想法。
    所謂天險常在,而君王之德豈能長久不虧?
    誰能保證君王之德常在?倘若德行永恒,夏、商、周便不會滅亡了。
    即便是帶領趙國崛起,可以和強悍的秦國掰掰手腕,甚至打算繞道直接奔襲鹹陽一舉滅掉秦國的趙武靈王那也是先明後暗。
    封建王朝這種君王的例子比比皆是。
    把一個王朝的前途命運寄托在君王的德行上,本身就是不靠譜的事情。
    反過來也一樣,即便東京汴梁城山河險固,遇見那位重用神棍郭京這種跳大繩的宋欽宗,那也是完蛋的結局。
    夏桀之居,殷紂之國哪一個不是地勢險峻?
    沒有地勢上的險峻,犯了兵家大忌;同樣,沒有德政,也難逃一劫。
    “興王,倘若太祖當年遷都洛陽成功,我大宋又會是另一番什麽景象?”趙昺繼續發問趙與珞。
    已經有了跑路打算的趙與珞,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思索著如何回答趙昺的問話。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很多事不是想逃避就能逃避的。況且作為宗室的趙與珞也沒有了任何退路,隻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
    略微思考一番的趙與珞答曰“陛下,天險與君王之德當並重。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這個道理。我朝缺馬,平原之中硬抗韃子騎兵,必將陷於苦戰。倘若以山河之固,輔以地利之優勢,與韃子作戰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錯,興王講的很中肯,遷都洛陽雖有地利,卻沒有漕運之便。定都東京又缺少了地利。待到我朝恢複中原之後,定都於何處,以後再議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隻有邁好第一步,才能為以後打下基礎。而不是好高騖遠隻想著將來,而不顧及當下。
    人啊,跑得太快了,三步並做兩步,那是要扯住蛋的。
    “陛下聖明,阿裏海牙兵敗瓊州,呂文煥那廝倉皇逃竄,用不了多久虜酋忽必烈就會得到消息。那是必然又是一番惡戰,臣以為我朝當務之急如何積蓄實力站穩腳跟。其他的事情到也不急於一時。”
    “興王分析的很有道理,驅狼引虎的道理我還是知道的。興王覺得韃子下一次出兵最快大概需要多久?”
    “臣以為,元日之前我朝和韃子之間大概率是不會再有大的戰事了。”趙與珞想了想又說道。
    (宋代稱春節為元日,“元日”即陰曆每年正月初一。)
    有詩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哦,何以見得?”趙昺望著趙與珞問道。
    “回陛下,此去大都千山萬水,消息傳到大都至少一個月之久,虜酋忽必烈得到消息後再進行一番朝議,然後再傳來虜酋的命令,兩個月都不夠。這還不包括征調兵馬所需的時間。”
    “另外,蒙元雷州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想渡海攻我大宋也是需要重新準備船隻的。”趙與珞分析道。
    趙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連忙招呼幾人趕緊吃飯,再不吃這兔肉可就要煮爛了,羊肉串放涼了那也是沒有味道了。
    吃了一會的趙與珞放下筷子,望了望北方泉州方向,然後說道“陛下,我朝當防範泉州狗賊蒲壽庚!”
    “嗯,朕知。興王,你的北鎮撫司一定要發揮必要的作用。錦衣衛要人朕給人,要錢糧朕給錢糧,一定要把北地的情況摸清楚。告訴弟兄們隻要不負朕,朕絕不會虧待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趙昺一臉肅然。
    “回陛下,錦衣衛上下唯陛下馬首是瞻。情報一事,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
    趙昺想到了那後世,在那條特殊的戰場上,我軍真的是前無古人的存在。
    “陛下,錢真孫那狗賊如何處置?”
    “這等賣主求榮的叛徒,搞死算了,難道留著過年麽?不過搞死之前也要先審問一番的。”
    一個曆史上主動投降的,然後裏應外合坑死趙與珞的叛徒,還有什麽好說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先問問有什麽重要情報,然後在市麵上公開審理一番,讓百姓們知道朝廷為什麽這樣,這樣做是為了誰。
    最大程度地讓百姓們懂得保衛家園的重要性,爭取民心,組成最廣泛的戰線。這也是錢真孫死之前最後的價值了。
    廢物也可以利用一下的。
    “興王,讓軍民百姓擁護朝廷的決策,支持朝廷的決策,跟朝廷站在一起,或許這就是君王之德吧。”
    “陛下聖明,臣會處理好這件事的。”趙與珞點點頭說道。
    “興王辦事,朕放心。”
    “陛下過讚了,臣隻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不能這樣說,倘若人人都盡一份力量,匯聚起來是何等的強大。就比如以山河之固地利優勢,君王之德民心所向,再配合以火器之威堅船利炮,假以時日四海之內,何人能與朕爭鋒。”
    “臣堅信,終有一日陛下一定能帶領大宋臣民中興大宋,臣願追隨陛下腳步,讓我朝恢複太祖皇帝時期的榮耀。”趙與珞站起來行了禮說道。
    一旁的黃鶴、武壘也趕緊站起來表表忠心。
    “興王,咱們大宋自太祖立國以後將士們的政治地位急劇下降。現如今國事艱難,唯有提高軍人地位,才能激勵將士們的士氣。”
    太祖皇帝為了打破五代十國走馬燈似的更換皇帝,采用崇文抑武的國策。
    所謂的崇文抑武就是抬舉尊崇文官,貶低抑製武將。
    每一個政策的製定都是和所處的時代分不開的。所以說太祖皇帝時期,崇文抑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老趙想的是如何保住江山,但後世的皇帝一成不變地保持下去那就有問題了。
    宋朝設置“中書”和樞密院分掌文武(行政和軍務),也就是兩府製,又被稱為東府和西府。
    東府管行政的,西府管軍政。西府也就是俗稱的樞密院。
    事實上無論是東府還是西府,最高領導都是文官。
    哪怕強如狄青也隻是樞密副使。
    哪怕是名將韓世忠、劉琦那也是樞密院副使。
    哪怕是有著巨大聲望和影響力的嶽飛,也不能免俗。
    “回陛下,的確如此。在我朝如此危機時刻,倘若再把將士們視為丘八一般對待,何人願意為大宋出生入死?臣一定嚴令屬下監管,若有損害將士利益者嚴懲不貸。”趙與珞回答道。
    “既要不能損害將士們的利益,又要約束好將士們的軍紀,兩者不可偏廢。”
    “臣遵旨。”趙與珞道。
    喜歡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