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謀略:航海貿易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邱山、孫寶德等人深深看著朱厚照。
    誰也不想整日在洗臉盆裏撲騰,想換水缸、換池塘,可問題是,商業做大做強並不容易,買賣就這件事,買家就這麽多,如何能做大做強?
    朱厚照沉默。
    北京城內的商業看似繁榮,實則遠遠達不到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買賣有利,但又沒有出現真正富甲一方、家產百萬的巨商。
    刨根究底,撥開雲霧,朱厚照看到了掛在商人腳下的兩根鎖鏈,一根寫著“官員”,一根寫著“吏員”。
    現在,是時候拔刀,劈斷這鎖鏈了。
    朱厚照走了兩步,沉聲道:“在座的都是大商人,想要將買賣做大做強,我有一個對策,一個提議。”
    “朱老爺請說。”
    周華山等人齊聲。
    朱厚照抬起手,伸出手指:“一個對策,指的是商人呼籲朝廷,統一設置稅製,重新梳理繳稅流程,杜絕重複收稅,杜絕官吏伸手討要規定外商稅。隻要朝廷做到這些,我相信諸位走貨的成本會大幅降低,所得利也可大幅增加。”
    付利、周華山等人連連點頭。
    按照正常商稅來算,一百兩貨物,三十抽一,不過是三兩餘,可關稅實在是太多、太頻,更可惡的是,有些地方空船經過還需要繳稅,以至於一百兩貨物,需要繳納二十兩以上的稅。
    這就相當於將原本十分寬鬆的三十稅一,硬生生調整到了五稅一的苛稅。若沒了重複繳稅,即便是走一遍關津,那這稅也會少繳納一半左右,這就輕鬆多了。
    虞稻沉吟一番,問道:“這個對策是好,可朝廷未必會聽吧?底下那麽多官吏盤削早就習以為常,哪那麽容易改正。”
    付利苦澀一笑,附和道:“官吏就好比那螞蟥,趴腿上咬一口,如何都不會輕易鬆口。”
    “是啊。”
    孫寶德、王宇等人連聲哀歎。
    這是事實。
    官吏吸血商人,損公肥己這事幹太久了,突然之間讓這群人不肥己,隻利公,必然是不樂意的。
    就像一些人,眼睜睜地考上公務員盼的就是發財致富,誰知組織要派到敦煌或什麽山區,沒油水可撈,沒好處可得,還得過苦日子,這還不得撂挑子不幹?
    朱厚照微微搖頭,笑道:“螞蟥這東西,遇到火就知道疼了,知道疼就會鬆口。隻要朝廷點一把火,螞蟥自然而然會老實。”
    付利起身:“可是朱老爺,且不論朝廷會不會點這把火,就是點了,官官相護之下,這把火能燒得起來嗎?”
    朱厚照肅然道:“我認為,能。”
    王通添站出來,嚴肅地看著眾人,道:“朱老爺說能,那我們拭目以待便是。”
    邱山也站出來說話。
    眾商人見此,也不好多問。
    虞稻看著朱厚照,言道:“說完了對策,那你的提議是?”
    朱厚照轉身坐了回去,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輕聲道:“做大買賣,除了朝廷出力外,自然還需要商人自己努力。諸位經商多是耳聰目明,想來應該聽說金陵龍江船廠開始造寶船的消息了吧?”
    “寶船?”
    一時之間,眾人議論紛紛。
    此事許多人都聽聞過,畢竟重建寶船是一個大動作,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永樂朝時期的三寶太監下西洋之事。
    孫寶德疑惑地問道:“寶船之事我們多少聽聞過一些,可這與我們商人有何關係?”
    寶船是朝廷的,官軍也是朝廷的。
    商人登不了寶船。
    朱厚照將茶碗放下,嘴角浮出一抹淺笑,指了指洗臉盆與水缸:“寶船在營造,營造之後必然出海,到時候下南洋、西洋,是必然之事。若是商人可以搭上寶船,進行海洋貿易,這洗臉盆說不得就會成為水缸。”
    孫寶德、付利等人目瞪口呆。
    航海貿易!
    哪個商人不想做航海貿易?
    這東西賺錢可比販賣鹽、茶等賺多了,弄來貨物,基本上是七八倍的利,運氣好,十幾倍的利,若是弄到龍涎香、珍珠瑪瑙、極品珊瑚等,可不就是臉盆換水缸嗎?
    可問題是,朝廷禁海,片板不得下海。
    沒有誰能光明正大地下海經商,沿海倒是有走私的商人,但這些人也是提著腦袋的,一旦被朝廷水軍發現,不死也會被發配充軍,基本上是破家的下場。
    邱山、王通添呼吸有些急促,看著朱厚照的目光有些熱切。
    搭上寶船,海洋貿易?
    他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必有盤算,絕不是隨口一說。
    虞稻搖了搖頭,苦澀地說:“朝廷不會答應。”
    朱厚照指了指王通添,正色道:“此人認識宮裏的張永張公公,或許可成此事。”
    眾人看向王通添的目光變得不同起來。
    就連之前看不起王通添的付利等人,也不由得慎重對待。這人雖不起眼,崛起得也快,但人家關係硬,能用宮裏的頭號太監牽上線,這可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一旦此人可以說成此事,那就掌握了誰能不能登上寶船的決定權,得罪他,很可能會失去出海的機會。
    “王東家。”
    “王老爺。”
    身旁已有人巴結逢迎。
    王通添沒想到朱厚照竟公然將自己推了出來,這一推,自己就不再是單純的商人,而是能與宮裏聯係、有大內背景的大商人!
    這會幫助自己徹底站穩京師,也會少去許多麻煩。
    但同時,也將自己綁在了朱厚照身邊,一個辦事不力,很可能就是掉腦袋的結果!
    有利,有弊。
    但終究是利大於弊,隻要自己忠於皇室,未必不能讓王家成為真正的大富翁。
    機遇麵前,是炙熱的前路。
    王通添昂起頭,挺直胸膛:“我會竭盡全力,做成此事!”
    這話在其他商人耳中,是找張公公疏通關係,好讓商人登上寶船做買賣,但朱厚照清楚,這話是告訴自己,他會聽自己的命令與安排,促成商人登寶船遠航貿易之事。
    朱厚照見房間裏的氛圍有些熱烈,便不再多說,讓王通添、邱山安排討論商策之事。
    沒有了“確保朝廷商稅增加三至五成”問題束縛,接下來的問題迎刃而解,當天晚上便形成了完整商策,並提出了諸多意見,直指朝廷商策弊病。
    待一眾商人踏月而歸時,朱厚照則被邱山邀請到了書房,帶兒子邱茗大禮參拜,然後喊了一嗓子:“陛下若想開海禁,有一事不得不先行,草民鬥膽進言……”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