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末日裏的西西弗斯2)

字數:5530   加入書籤

A+A-


    末世曆五年元旦,我·武廿無,正看著李潔已經高高隆起的小腹,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現在她原本平坦的小腹,現在已經微微隆起,當我的指尖觸碰上去能感覺到很緊實也很重。甚至我還能看到她那原本嬌嫩的皮層下,原本若隱若現的藍色皮下靜脈,那一條條脈絡紋理也似乎更加明顯了。
    她就那麽靠在我的肩頭,那冰涼的指尖搭在我的手腕上,笑著問:”喜不喜歡?”當她聽到我肯定的回答後,柔聲在我耳畔說,”我見你第一天就答應你的事,我可是做到了。你放心等他生下來,你就知道他有多聰明,多像你。”
    一時間我竟有些恍惚,她第一次見我就說要給我生兒子,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事。那時我們剛剛清理幹淨,入侵襄城號戰列艦的大蟲子。當時的側舷甲板上水手的血跡和蟲子們腐蝕性的粘液都沒有清理幹淨。那時的江風都帶著一股刺鼻的腥臭。
    我回過神來,看著這個一直將我的每個想法,都轉換為作戰計劃和一條條命令的女人,用手將她的頭靠得更近一些。她一直都很忠誠,也很聰明。但她的建議我卻不是每一條都會聽,就比如登基稱帝的事,我至今都沒有那麽做。並不是因為呂修良還活著登基稱帝需要給他安排個太上皇,那種簡單的技術細節。而是我真的沒有機會,停下來腳步,整理很多的細節。
    “喂,武廿無。你在想什麽?”她聲音柔軟的就像是水,聽到的瞬間就已經浸潤了我的每一個毛孔,“最近我爸爸那邊的事恐怕,沒少讓你煩心吧。”
    我聽到她提起李玄,雖然有點別扭,但還是笑著湊過去,“幹嘛這麽說?現在他又沒有幹政,老老實實做生意挺好的。”
    “他原本就不聽我的勸,”李潔頓了頓拉起棉被的邊緣蓋在肚子上,才繼續說,“他身體也不好,很多事等他走了再計較吧。好不好?”
    房間內的恒溫係統,將臥室的室溫維持在24c,可我指尖觸到李潔小腹時,仍能感受到隔著羊絨睡衣的體溫——比常人高0.3c,是胎兒在母體內重構基因鏈時產生的代謝熱。她視線看向了漂浮在廬州蒼穹之上,那宛如瑰麗極光般的量子屏障。
    “夏薇居然有量子屏障技術,我是真的想不到。”李潔說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嫉妒那麽簡單,話中夾雜著看到這屏障的安心,以及隱隱的不甘,“你這手怎麽總是那麽碎啊。”說著就把,我剛捏了沒兩下的手挪開。
    手機“叮鈴”一聲提示,她拿起來一看就笑道,“喂,你關注的那個大張,來直播了。你不看看嗎?”
    提起這個大張,我就有些無奈了,原本我以為他寫《十八體》是寫著玩的,不代表他的能力上限。可誰知道我讓劉三維培訓給他進行了一次科學常識測試,才發現他的認知隻局限在牛頓時代,甚至是哥白尼時代。
    對於光的理解也隻是有,光速是,兩億九千九百七十九萬二千四百五十八米每秒。以及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兩個基本概念。
    所以他寫那張考卷時,就連一個最簡單的填空題都會錯。我現在還記得那個填空題是這樣的:公交車時速50公裏,你以 時速10公裏追,相對速度是40)公裏小時,那麽公交車離你越來越遠)。【注:這裏還算是中規中矩。】
    可是到了這道題後半部分,就開始離譜了: 如果公交車是“光速公交車”,你開著一輛時速三百公裏的跑車追公交,那麽相對速度是多少?張北海居然直接寫出了光速減三百——那麽一個堂堂的科幻作家,居然不知道光速不變。
    看來他小說裏,十八體人坐著亞光速飛船和光速坍塌的宇宙保持一個相對速度,就可以沒事。那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光速不變的基本特性啊。他難道不知道坐亞光速飛船還是坐在北美陸龜的背上,光追上你的速度都是一樣的!
    我是真不懷疑,如果他成書的時候,如果和我上初中時那樣,經曆了龍國把榮克第三定律列入九年義務教育體係。那麽他也許還真的會機械的把那個計算維度穿梭公式直接套用過來,描寫十八體人穿越時空的劇情。
    不過也有可能是他聽說過那個公式,但是那個公式的推導過程極端複雜,涉及到希的也不止是格斯場理論,以及暗能量,還有各種微觀條件和極端情況下的異常變量。更重要的是末世前龍國允許科幻小說,不允許偽科學小說,一旦亂用就有可能踩到偽科學的紅線。
    所以正因如此,現在每次他開直播之前都要讓劉三維寫了稿子讓他背熟,然後才能直播。其實我這個時空,並不像是妙覺和尚認為的那樣沒有艾爾伯特愛因斯坦,更不是沒有相對論。
    那是教材選取的問題,就像是物理學課本會記載艾薩克·牛頓,而不記載同樣在力學和光學有貢獻的羅伯特·胡克。在義務教育的曆史書上也有記載劉邦和項羽,不記載魏國的魏咎、魏豹,燕王韓廣、燕王臧荼。這都是要麽自己上網找,要麽上大學報考相關學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甚至說得極端一點,即使網上找你會知道胡克是研究彈簧的。當然也可以問ai 但是吧,你就沒從物理書上聽說過胡克,沒從聽說過魏王豹,隻是在破釜沉舟聽說過張耳。又怎麽會想到問自己的a. i這些問題呢?        再轉回張北海這裏,他工科出身讓人們誤以為是科學家。但這個可憐人,他在末世前上大學,學的是工科。在前沿物理家眼裏,工科也隻是一個牛頓力學輔導班而已。
    末世前的科學愛好者,他們厲害一點的聽說過從網上,聽說過榮克第三定律是e = c2+12v2,而v_蒙 = (e) x(dc)是什麽玩意都搞不清楚,更遑論20世紀時候的質能方程和再往前的洛倫茲方程。更別說這群沒聽說過質能方程的人,能明白質能方程的前提就是光速不變了。
    李潔看我在那兒發呆,直接挺著大肚子坐在我身上,噘著嘴問道:“幹嘛呀你,我給我爸求情你不高興了?我知道我爸不怎麽給你長臉,張玉潔他爸爸張亞洲拿宋省當嫁妝嫁過來。我比玉潔嫁過來還早,可爸是被你抓住才投降的。可他真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你就不能等他走了再處理我家的事嗎?”
    我一聽她說這個,就知道她想歪了,於是趕忙解釋道:“不是這個意思,我是真怕那個傻子把這場直播搞砸了。大過年的,多敗興啊。”
    “哎呀,有什麽呀。普通大學畢業的工科生而已,有點技術失誤很正常。你不是讓‘劉三妹’寫的稿子嗎?”李潔這個不到十歲就進入龍國科學院天才班的人,也難怪他能把重點大學的工科畢業生當傻瓜。至於劉三維被叫成劉三妹,則是劉三維那副三百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慢性子。
    於是我重重的歎了口氣,說道:“罷了,就看看這個你們眼裏牛頓力學輔導班的尖子生怎麽科普科幻和科學的區別吧。畢竟講解二向箔之類的東西和科學的區別,估計也不會難為他。”
    李潔看我不是真的難為李玄,開心的靠了過來,可我卻趕緊支住她的身子,提醒道:“哎呀姑奶奶啊,看著點肚子。”
    她聽了我的話,挪開身子繼續躺在我身邊並且把腦袋搭在我的肩膀上,笑道:“看直播吧。”
    我看到馬蘭彩掌管的內務部資源分配局,給張北海在家搭建的高配直播間,以及那環形補光燈的光輝,在張北海的額角鑿出三道慘白的光斑,他盯著提詞器的視線每隔七秒就會飄向鏡頭右上角的實時彈幕——那裏正以每秒二十條的速度刷新,“大張的領帶歪啦”“袖口沾著昨天的麵條湯”之類的無關評論,像群啄食腐肉的麻雀,讓他後頸的冷汗把挺括的襯衫黏成了第二層皮膚。
    “各位觀眾朋友們,”他的喉結在領帶結下劇烈滾動,“今天咱們聊聊《十八體》裏的‘二向箔’和現實中的‘二維材料’有什麽區別……”提詞器上劉三維寫的“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剛蹦出半個音節,他突然瞥見彈幕裏閃過一條:“大張你居然自己反自己的小說設定?是不是被外星人綁架了?是的話,就眨眨眼!”
    我看到手機屏幕中,張北海的手指在實木講台上掐出月牙形的凹痕,想必是他想起我親自簽發的聘書上那35萬月薪的燙金字,讓他硬生生把眨眼的衝動咽了回去。眼球幹澀得像生鏽的齒輪,卻不得不繼續盯著提詞器:“二維材料呢,比如石墨烯,它隻有一個原子厚度,三戰前我們用它做……做柔性電池……”
    “錯啦!”突然有個童聲從直播間背景音裏炸響——是他最小的妾室在隔壁打罵孩子,“《十八體》裏二向箔能把人壓成畫!”張北海的瞳孔猛地收縮,提詞器上的字突然變成重影,那些“碳原子”“量子隧穿”的術語在視網膜上熔成一鍋漿糊。
    彈幕瞬間沸騰:“大張卡殼是因為被二向箔攻擊了吧!”“快發送十八體人的坐標反擊啊!”他機械地伸手去翻講稿,袖口的麵條湯漬恰好蹭到鏡頭,在直播畫麵上暈開淺黃的汙漬,像極了《十八體》封麵那艘被降維的星艦。
    “榮克第三定律呢,”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在發抖,“是說當v接近光速時,e等於c平方加二分之一v平方……”話未說完,後頸突然被冷汗浸透——他想起劉三維反複強調的“光速不變原理”,卻無論如何記不起那公式該怎麽圓回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直播間右下角突然彈出打賞特效,一艘像素化的“光速公交車”劃過屏幕,乘客欄裏擠滿戴著張北海頭像的卡通小人。他盯著那些蹦跳的像素,突然鬼使神差地說:“就像咱們開著時速三百公裏的汽車追光速公交車,相對速度還是光速減三百……”
    彈幕徹底炸鍋:“大張實錘被外星人改腦子了!”“原來《十八體》是紀實文學!”他看見提詞器上劉三維用紅筆標紅的“嚴禁提及經典力學速度疊加”,屏幕那頭張北海先生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鏡頭突然掃過他腳邊——那裏躺著半本揉皺的《物理學通識》,“光速不變”四個字被他的皮鞋跟碾出裂痕。他想起武廿無遞書時說的“別把科幻當聖經”,此刻卻覺得每個字都在視網膜上燃燒。
    “咳咳,”他強行扯出笑臉,領帶結已經滑到鎖骨,“其實呢,現實中的量子屏障和二向箔最大的區別是……”話到半途突然卡住,因為他看見李潔的直播間id“量子玫瑰”正在彈幕裏飄:“大張,你袖口的湯漬和我家狗碗花紋一樣呢。”
    我看到這裏直接鎖屏,再不去看這場鬧心的直播了。好家夥,張北海這是要死啊,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有人拿槍逼著他呢。李潔看我悶悶不樂於是笑道:“怎麽啦?科普嘛,一次不行就兩次。畢竟這次直播事故,也能炒作出一些熱度。到時候讓劉三維以大張的口吻寫個澄清的文章。說自己第一次搞直播讓大家失望了。也就是個,接下來會繼續努力的事而已。”
    喜歡海平線的末日掙紮請大家收藏:()海平線的末日掙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