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統籌善保沿河要隘

字數:4564   加入書籤

A+A-


    張鹿安卻並沒有等來所謂的好消息。
    這一點令申定邦非常的尷尬。
    他所派出去的各路人馬很快返回到正陽關,報告清軍石廷柱所部太過於強悍,兵精將勇加上火器精良,四部人馬都沒有討到好,全都灰溜溜的回來了。
    張鹿安看到申定邦所屬各部人馬看上去還算身強體壯,估摸著就是訓練和裝備上有所不足,便出言安撫了各部,讓他們先行一步隨著水師船隊離開,前往海州府集中,從陸路沿海返回登萊。
    張鹿安則是從整支大軍的角度考量,來到壽州,見到了幕僚長閻爾梅。
    閻爾梅因為忙碌於調遣人力進行大轉運,早已經身心俱疲、形容憔悴,見到張鹿安後,表示至少還得半個月才能讓整支大軍撤離至泗州。
    “泗州以下的河麵安全嗎?”
    麵對著張鹿安的關切,閻爾梅信心十足地說道:
    “大帥自管放心,我們的沿河各處要隘,最起碼短期內還是安全的。
    張應舉總兵不愧為我蓼軍第一善守之將,除了沒有攻下淮安府城外,大河南麵的重要據點烏頭鎮、武家墩、清江浦、劉伶台、蘇咀口、馬邏鄉和羊寨鄉目前都是牢牢掌控在我方手裏,大帥可將新加入的人馬比如商城軍、梅山營、萃軍餘部等派去增援,堅持個把月應該不成問題。”
    “嗯,那就好,盱眙以下交給張應舉我放心,但是接下來清軍必將加大反撲力度,張應舉所部兵力有限,可派兵接手盱眙,盱眙以上均由我們大軍本部負責防守。這件事必須統籌安排好,一定要確保沿河的重要隘口的安全。”
    “明白。其實屬下心中已有大帥,還請大帥過目。”
    張鹿安對於閻爾梅的未雨綢繆非常滿意,接過閻爾梅遞交過來的報告,打開了看一下,按照閻爾梅的意見:
    調於七前往泗州主持軍事,以曹良臣所部謹守盱眙城,李應詳所部守虹縣,謝遷所部守五河;
    調裴守政前往臨淮關主持軍事,以麾下將領馬瑞恒守塗山、劉桐湘守鳳陽、楊之華所部守懷遠;
    蓼軍本部以丁維嶽所部殿後,其餘各部按照先後順序快速地乘船東行。
    並以黃蜚帶領薛去疾和周朝瑞兩協水師執行海運任務,以牟國卿水師協執行內河人員和武器運輸任務,以孟大江水師協輔助執行糧草和彈藥的運輸和調劑任務,以孟大廣率領的炮艇艦隊執行護衛任務。
    張鹿安對於閻爾梅所述基本認可,合上了文書後說道:
    “嗯,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辦,這下我回來了,你可以多休息休息,不要總是那麽勞累,當心身子垮了,有任務了,完全可以交給張撿、王彥超和新過來的申靖邦他們去做。”
    “屬下多謝大帥的關心,屬下明白……”
    “報……”
    突然出現的張撿打斷了兩人之間的談話,張撿匯報清軍已經將張可至給送到了正陽關城外,這次直接要求將遏必隆給換回去。
    張鹿安聽完後,帶著張鹿聲和張鹿遠一起,騎著快馬返回到正陽關,在正陽關城以南的高阜之上,用清軍俘虜遏必隆交換了張可至。
    扶著張可至返回的張榮,還掏出了一封“宣戰書”,清軍要求三日後在正陽關下決戰。
    張鹿安讓張鹿聲把張可至給帶下去休息,然後親手在宣戰書上批複“同意在五月初六與清軍決戰”,讓張榮返回清營回複咯咯木。
    隻是張鹿安在正陽關後,僅留下了蔡慶國部留守正陽關,然後將其餘各部人馬趁著夜色悉數撤往壽州城。
    麵對著手下人的不解,張鹿安解釋道:
    “兵者,詭道也。你們以為咯咯木就會信守承諾?”
    果然如同張鹿安所料,清軍將領咯咯木竟然在端午節當天提前發動了進攻,隻是令咯咯木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原本防備森嚴的明軍外圍大營除了數麵“懸羊擊鼓”以外,已經空無一人。
    “大騙子!”
    清將咯咯木咒罵道,隨即命令郭朝忠率領滿漢大軍推著雲梯對正陽關發動了猛攻;
    令耿仲明部北上進攻壽州;
    命劉良佐集中本部人馬進攻塗山和臨淮關。
    同時奏請洪承疇加大對洪澤湖以下地區的進攻力度。
    明末清初的洪澤湖還是一個龐大的橢圓形的湖泊,從北麵的泗州城和南麵的盱眙城,都可以直接通過湖中水路到達淮安府城,而淮安府城外圍的三處掌控水路的據點被稱為烏頭鎮、武家墩和清江浦。
    洪承疇命令江南綠營總兵於永綬率兵攻盱眙城,以總兵丘鉞攻武家墩,以總兵陳獻策和黃名攻打烏頭鎮和清江浦。
    可以說仗打到這個份上,明軍上下已經是疲憊不堪,清軍方麵雖然不斷有生力軍被推上前線,但是戰鬥力肯定是無法和之前的那種久經戰場的老兵相比。
    按照張鹿安的想法,接下來的堅守的目的完全就是為了掩護老百姓從水路撤離,隻要控製住了淮河沿岸幾處狹窄的地方的據點安全,尚有水師優勢的明軍就可以全身而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是很快就有化妝成和尚模樣的故友方以智,帶著同樣裝扮的方文和王家琦來到了壽州城,他們倆受了好友劉體仁的委托,前來告訴張鹿安,清廷已經拿下了廣東全域,準備調遣部分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北上,到時候蓼軍的優勢恐怕不再。
    張鹿安對於方以智的到來非常高興,想要留下方以智為自己效力:
    “密之,留下吧,幫我完善秘密戰線。”
    “大帥,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能你還不知道吧?孫武公在清軍南下時,帶兵抗清身亡……”
    “孫臨死了?”
    “嗯,為國犧牲的不止有他,還有更多的江南士紳們,比如先師和名宦劉宗周、黃道周、鄭二陽、葉廷桂、劉宇亮、袁繼賢、廖大亨、蔣德璟、呂大器、高弘圖、夏允彝、夏完淳、王瑞栴等等,這些讀書種子的隕落,對於天下士民的影響極其重大……”
    其實方以智所舉的例子,很多人並非因為抗清而死,真正能夠稱的上為國為民而死的隻有黃道周、夏完淳、袁繼賢和王瑞栴。
    “對了,王瑞旃王大人是怎麽死的?”
    麵對著張鹿安的詢問,一旁的王家琦回答道:
    “清軍來臨,家父不願剃發而被殺……父親他臨終前,叮囑學生來找弟弟,讓我們兄弟倆在一塊,為大帥效力。學生輾轉於道,遇到方密之,這才跟到了這裏。”
    張鹿安對於大清官王瑞栴的遭遇唏噓不已,一旁的方文卻出言問道:
    “張大帥,如今的江南已經被清廷攪和的不成樣子,數十萬讀書人和家眷被清廷殘害致死。
    在下實在想不通,為何大帥有如此實力,還不去攻略江南?
    須知整個江南大地,何人不是對大帥你的到來翹首以盼?”
    方文的這個問題,張鹿安不好回答,一旁的閻爾梅出言為張鹿安解圍,便將蓼軍麵臨的嚴重局勢作了簡要介紹,按照目前的情況,別說是南下江南,就算是堅守江淮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閻爾梅還問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
    “不知即將北上的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實力如何?”
    “公勇查到的消息,廣東水師先不去說,光是福建這邊便不容小覷,當初六省經略熊文燦被先帝處死後,鄭芝龍即對我大明離心離德。
    待清軍南下後,鄭芝龍才會選擇果斷投清,他的一半部屬跟隨他一起降清,後來屢降屢叛者有之,但是大體三分投清,三分追隨國姓爺,三分掌握在鄭鴻逵、鄭彩手裏。
    就是這三分海船,至少也有三百餘艘,水兵至少數萬人,主要由鄭芝豹和施福二將統領。
    而且福建海船為福船,吃水很深,船隻特別堅固,能夠耐得住大風大浪,中型以上船隻上麵配備有各種火器,戰鬥力不容小覷。”
    本章完)
    喜歡明末之白衣天子請大家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