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改革暢想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張俊對皮革集團的組建和改製,已經有了全盤的設想。
    “書記,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政府隻起到協調和引導的作用,不能再幹預到皮革廠的經營和決策中去。一個錯誤的決策,很有可能把企業推向萬不複的深淵。”
    徐沛生點頭說道:“想法是好的,但最重要的執行。隻要政府還能幹預到企業的運作中去,那就避免不了有人會指指點點。”
    張俊無奈的說道:“所以監督管理很重要。”
    徐沛生擺了擺手,問道:“先不說這些,你對成立皮革集團有什麽好的想法嗎?”
    張俊挺了挺腰身,說出一番道理來。
    他決定采用皮包公司模式,也就是輕資產運營,通過資源整合、谘詢服務或代理服務盈利。例如,利用人脈資源促成商業合作或提供專業策劃方案獲取收益。
    同時將製皮、設計、銷售等環節,通過政府部門的協調,整合形成完整產業鏈,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比如說,通過整合資源形成規模化生產,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皮革製品行業門檻較低,但競爭激烈,需通過創新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
    因此,皮革集團必須推出定製化皮革製品滿足個性化需求,同時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確保符合甚至超越消費者預期,樹立品牌形象。
    張俊具體的做法,就是成立皮革集團,以臨革廠為主體,聯合本市其他皮革企業,省內其他皮革企業,如果有想法,也可以加入進來。
    然後通過政府的協調,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
    有專門生產豬皮革、牛皮革、羊皮革的,有養殖各種豬牛羊的,有代工生產的,有負責設計的,有負責銷售的。
    如此一來,可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
    每個環節,都有相關企業從事相關工作,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家分工合作,共創輝煌。
    張俊講完自己的理念之後,又說道:“一根筷子容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我的這種做法,就是把分散的零散企業,組合起來,讓他們抱團經營。”
    徐沛生說道:“那管理呢?怎麽做?”
    張俊說道:“我暫時的想法是各個企業還是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說,臨革廠主要還是做代理,皮革廠就是生產皮革,養殖戶還是隻做養殖。新成立的皮革集團,隻是整合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另外,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皮革品牌。像臨革廠原有的品牌,就可以剝離出來,交給專門的品牌運營公司去做。”
    徐沛生聽明白了,說道:“那政府從中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協調各種資源?這也是個好辦法!”
    張俊說道:“是的,各家企業,仍然歸各家自己管理。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某個環節,某個企業,一旦經營不善倒閉了,那我們可以吸引其他廠家加入,可以確保整個皮革集團的正常運轉。”
    徐沛生想了想,問道:“皮革集團怎麽盈利呢?”
    張俊笑道:“有運營就有流水,有資金的流動,就能產生利益。一個銀行家的兒子,問他父親,銀行裏的錢,是客人存進去的,也是客人拿出去用的,銀行隻是幫忙保管,靠什麽賺錢呢?銀行家把一塊肥肉放在冰箱裏,讓兒子去拿出來,然後再放進去,然後問兒子,肉減少了嗎?兒子回答說沒有。銀行家又問,你手上有什麽?兒子回答說有油水。”
    徐沛生哈哈大笑道:“這個比喻很體貼,很形象啊!你說得對,隻要有資金,有流水,就能產生利潤!金錢隻要過了手,就有利息!”
    張俊笑道:“所以說,皮革集團的利潤,主要來自幾個方麵,一是介紹業務,他拉到業務,交給其他企業去做,肯定能獲得傭金,再把產品從東家賣到西家,中間又要產生運輸費、交通費,也會有傭金的存在。二是資金過手,他可以用這筆資金做其他的穩妥投資,產生新的收益。皮革集團相當於一個服務性質,賺取的就是服務費和手續費。而且這些費用,都是公開透明的,也很方便查賬。”
    徐沛生眼睛裏精光一閃,很讚賞張俊的才思敏捷。
    很多事情,別人說出來,感覺不過爾爾,但真要自己去想,卻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這就好比魔術。
    誰都知道魔術是假的,當觀眾麻痹大意的時候,魔術師就在下麵搞鬼。
    可是,這個鬼是什麽樣的?這個假是怎麽做的?
    如果沒有人揭秘,觀眾想破天也想不明白。
    大多數魔術的原理,都是很簡單的,不是這裏埋了線,就是那邊裝了機關,或者用了道具,一旦被人說破,也就不過如此了。
    企業的改革也是如此。
    很多想法,別人提出來後,覺得很平常,可是讓你去想去做,卻又跟個呆瓜似的。
    有的人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像徐沛生等人,就能做到見賢思齊。
    而有的人則不然,明知道你說得對,但他就是不聽,不但不聽,還要反唇相譏,罵你不過如此。章明華就是這類人的代表。
    徐沛生同意了張俊的想法,說道:“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張俊說道:“好的,感謝書記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徐沛生沉吟道:“張俊,你說有沒有辦法查到郭明濤的隱秘賬戶信息呢?”
    張俊知道,徐沛生還是沒有死心,仍然想通過郭明濤案,查出對章明華不利的證據來。
    對此,張俊和徐沛生的訴求和利益是一致的。
    隻不過,張俊扳倒章明華的心思,並沒有徐沛生那麽強烈。
    不管是誰來當這個市長,張俊都隻需要管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章明華不支持的事情,張俊可以通過徐沛生,或者其他省委領導來達到目的。
    而且就算章明華現在倒台,市長的寶座也輪不到他張俊來坐。
    但是徐沛生不同,他想盡快掌控省城全市的權力,就必須盡快扳倒章明華。
    徐沛生在這屆市委書記任上,行程過半,他要做出一番成就來,也需要有一個聽話的副手。
    因此,徐沛生對扳倒章明華的願望,遠比張俊更深。
    張俊想了想,說道:“書記,我們調查過郭明濤及其家屬所有的銀行信息,沒有別的發現。”
    徐沛生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我總覺得,郭明濤肯定還有事情隱瞞,沒有招供出來!”
    張俊苦笑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