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國家意誌
字數:1939 加入書籤
站在人群中的鄧南兆,和大多數百姓一起,看向衙門門口。
戰爭對於百姓而言,都不是什麽好事,身為拜占庭主教的鄧南兆,對此深有體會。
帝國的戰爭本來就和百姓沒有關係,完全就是貴族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就算拜占庭和奧斯曼,多數也是以抓壯丁的方式讓百姓上戰場。
百姓隻會擔心換了個統治者,會不會剝削更加嚴重。
真正動員群眾,就如現在大明這樣,因為戰事失利而百姓群情激憤的,少之又少。
鄧南兆為了自己新教的教義,深入人群,了解大明百姓的需求。
一輛馬車從馬路上緩緩行駛過來,車廂的燈籠,表明了這是兵部尚書於謙的座駕,所以本擋在前方的百姓,很自覺讓出了一條道來。
剛下朝的於謙,雖說身軀疲憊,但當看到這麽多的百姓,自發聚集在衙門口,有序且有條理的要求朝廷必須向察合台開戰。
不得不說,於謙的精神被打了一劑強心針。
上下一心的國家意誌,猶如上天睜開了一枚巨大的眼珠子,以一種俯視眾生的姿態,垂眸看著底下的人。
馬車在衙門前停下,於謙從馬車內走了出來,邁出步伐,一步一步走上台階,直到最後一階,於謙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向人群。
眾人都在注視著於謙,發現於謙轉過來後,不自覺就靠近了一些。
“諸位鄉親,諸位父老。”
於謙用胸腔發出沉穩有力的聲音,道:“朝廷不會讓將士的血白流,敵人必將付出代價。”
話音落下,站在人群中的鄧南兆,隱隱感覺身邊的溫度有些上升,那是一股戰意正在凝聚。
若是百姓欲戰,而聖人不願,那麽百姓很可能就會壓下那洶湧的情緒,畢竟聖人有聖人的考量,而廣大的百姓,並非不知道戰爭不能輕易啟動。
可現在,兵部尚書告訴他們,聖人要戰,那麽他們自然便戰。
“血債血償!”
突然喊出的聲音,就在鄧南兆的耳邊響起,讓他整個人都顫栗了一下。
“血債血償!”
大明百姓十分包容,但是,並不代表著,大明百姓人人可欺,特別是在場的人,放在以前,那都算得上知識分子,每個人都能準確寫出自己的名字,而不是隻能留下手印。
百姓異口同聲,匯集起來的聲音,從兵部衙門傳播出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
於謙放任百姓發泄,百姓心係朝廷,這是好事,不能連發泄都不讓他們發泄。
會同館中,留在大明的外邦使者,每個人的眉頭都皺著,本身大明就是壓在他們頭頂上的龐然大物,以往的華夏,猶如彬彬有禮的儒生,可現在,那儒生正麵不改色地拔出了佩在腰間的君子劍。
所有人都知道,雖說是君子劍,可這把劍,染過了不知道多少周邊邦國的血,不知道多少小國,在這把劍下覆滅。
以前,這個形象是朝廷,是統治這片土地的人,可現在,這樣的形象,就要覆蓋到大明上下百姓。
如此的大明,就不再是文質彬彬的人,更像是一頭睜開眼的巨龍,那年邁的身軀正在蛻變,殘破的鱗片正在脫落。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請登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