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公主文成

字數:956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第194章公主文成
    “朱公子,前麵再翻過一座山,就到加薩公主廟了,就是你們漢人說的文成公主的廟。”洛桑一邊趕車吆喝一邊大聲對馬上的朱文琅道。(見本章史實貼片【文成公主廟】)
    雖說這一行的客人,算是張無忌年紀最大,聽起來還是那位朱公子的師父,但張無忌大多時候沉默寡言,倒是朱文琅年輕好動,話更多些,於是這一路上,洛桑大多是和朱文琅招呼。
    過了日月山便是青海湖,唐玥雖說身受重傷,但賴張無忌用金針壓住傷勢,倒也還是能簡單地出來活動活動,隻是很容易疲累,歇上一個時辰便感到支撐不住,需要回到馬車中休息。
    過青海湖的時候,唐玥愛那無邊浩渺的水色,聽洛桑說天氣暖和的時候,湖上會有數不清的水鳥,起伏翻飛啄魚而食,十分漂亮,可惜如今仍是冬季,景色便有些蕭條,但縱是如此,看到那延綿到天際,一眼望不到邊的青海湖,也實是十分暢意的感覺。
    依著唐玥的意思,眾人在湖邊落了帳篷,歇息了一個晚上才繼續朝前趕路。
    麗娜的心情已舒緩了許多。
    之前因為師姐師兄們的死,麗娜傷心不已,總是沉淪於一種恍惚的情緒中,幸得唐玥百般照顧。而如今唐玥受傷,麗娜關心之下,倒是放下了之前的傷痛,一心顧著眼前姐姐般的唐玥的傷勢。
    好在有張無忌這樣的醫國聖手在,以金針壓住,唐玥的傷看起來並沒有那麽嚴重,再說大家此行遠赴西域雪原,便是為了想辦法替唐玥治傷,故而麗娜心情放鬆了許多,便也恢複了不少之前小女孩家的那種活潑可愛的性子,在湖邊玩個不亦樂乎,還纏著唐玥學了幾招暗器功夫,居然用小石子打了幾條遊到湖邊的魚兒上來。
    冬天的冷水魚雖不算肥碩,肉質卻是十分鮮美,尤其是在湖邊生起篝火,架在火上烤魚吃,再加上趙敏的包袱中不少不知名的香料之類灑在魚上,令麗娜大快朵頤,歡叫不已。
    馬車中陪著正昏睡的唐玥的麗娜聽到洛桑的話,掀起車簾探出個頭來:“洛桑哥哥,你說的是那個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的廟嗎?”
    “是啊,麗娜姑娘,就是那個文成公主,聽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嫁給了烏斯藏的讚普鬆讚幹布,不過那個時候,烏斯藏還叫做吐蕃國。”洛桑一邊趕車一邊應道:“聽說文成公主嫁過來的時候,帶了好多漢人的書,還有好幾千的能工巧匠隨行,那些匠人教吐蕃國的臣民識字、種地、紡織,吐蕃國的子民很念文成公主的好,就修了這座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不過一般的牧民都稱它作文成公主廟。”
    “嫁這麽遠,文成公主她不想家嗎?”麗娜的想法天馬行空。
    “洛桑大哥,聽說後來還有個金成公主?”後麵那輛馬車中探出張明武的腦袋,也高聲問道。
    “正是,後來還有個金成公主,據說是文成公主的外甥女,也嫁給了吐蕃國的讚普赤德祖讚。兩代前唐的公主都嫁給了吐蕃國的讚普。”洛桑揚聲應道。
    “麗娜,文成公主嫁給鬆讚幹布,還有個好玩的故事,想不想聽?”後邊馬車內的趙敏顯然也是心情不錯,故意在車中抬聲道。
    “想聽想聽。”麗娜忙應道,急急從馬車中躍出來,要上後邊那輛馬車。
    “我也要聽!娘~~我也要聽!”前邊馬車中鑽出一個小小的身影,也歡叫著躍了起來,正是張明昭。
    “好了好了,天氣好,都出來走走吧,活動活動,老坐在車裏,手腳都坐麻了。”趙敏也從後邊馬車中鑽了出來,跳下馬車,站在地上伸了伸懶腰,活動活動手腳。
    張明武張明遜自然也跳了下來。
    格桑和洛桑連忙收住馬韁,放慢車速,隻是趕著車緩緩而行,抽空還從車尾處抓過一把幹草,湊到馬嘴邊,讓馬一邊吃一邊慢慢拉著車走。
    張無忌見狀,也是微微一笑,翻身下馬,牽著馬韁陪著妻女一道步行。
    “娘,快說快說,什麽好玩的故事?”張明昭早就奔到母親身邊,扯著趙敏的衣袖搖來搖去,纏著她快講故事。
    麗娜也湊了過來,就連明武明遜兩兄弟也是露出希望的神色,準備聽母親講有趣的故事。
    “據說啊,那時候吐蕃國有個很厲害的丞相,叫祿東讚,他奉了鬆讚幹布之命,帶了黃金五千兩,還有許多珠寶,率領求婚使團,去往唐都長安請婚,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哪知道,大唐周圍還有好幾個小國,有天竺、格薩、大食、霍爾,他們的國王也派了使者向唐太宗求婚,都希望迎娶賢惠的文成公主。唐太宗很為難,不知道答應誰才好。唐太宗手下有個很厲害的大臣,叫做長孫無忌,就給唐太宗出了個主意,說是讓幾國的求婚使們互相比賽,看誰更聰明更智慧,誰勝利了,便可以把文成公主迎娶回去,這便是史上有名的‘五試婚使’。”趙敏笑道。
    趙敏原本是汝陽王察罕特穆爾之女,堂堂郡主,自小聰穎,機敏靈俐,否則也不會帶著玄冥二老、苦頭陀、神箭八雄等人,將中原武林攪了個天翻地覆,隻是後來情根深種,一顆心都放到了張無忌身上,才甘願放棄榮華富貴,跟隨張無忌隱居山野二十餘年。但她自小好學,讀書無數,這種野史上的有趣故事自然知道不少,此時無事,說出來逗一逗閨女和麗娜,放鬆放鬆心情,打發一下無聊的行程倒也不錯。
    “娘,快說,快說呀,什麽五試婚使?怎麽試的?”張明昭搖著趙敏的胳膊不住催促。
    “小丫頭你輕點,把娘都快搖散架了。”趙敏自然不是真的罵明昭,笑著摸摸小女兒光亮的頭發:“就是那個長孫無忌給唐太宗出主意,給幾國的求婚使出了幾道難題,哪國的求婚使要是能答了出來,便把文成公主嫁到哪國。”
    “娘,是什麽難題?”旁邊的張明武聽到這話,也不禁來了興趣,插話問道。
    “這第一道題啊,便是一顆寶珠,寶珠裏有彎彎曲曲的洞,要那求婚使在一炷香的時間內,將一根線穿過寶珠,把寶珠串起來。”趙敏道。
    “那還不容易?用針穿過去就行啊。”張明昭連忙叫道。
    “明昭啊,你聽明白了沒有?寶珠裏的洞是彎彎曲曲的,橫七豎八四通八達,而且十分細小,用針根本穿不過去啊。”趙敏歎道。
    “這……那就不用針,直接穿線,就和穿針一樣啊。”明昭依舊嘴硬。
    “不行的,妹妹,線是軟的,洞是彎的,根本穿不進去。”一邊的張明武道。
    “哦……”張明昭嘟起了嘴,皺著可愛的小眉頭,使勁想著辦法。
    一旁也已躍下馬,牽著馬繩與眾人並行的朱文琅含笑不語,他在宮中之時,在文淵樓裏看書,文淵樓存書上萬,有正史也有野史,朱文琅看過野史裏提過的“五試婚使”的故事,自然知曉答案,隻是此時,卻是不能隨便說出來,攪了大家的興致。
    “那怎麽穿線啊?”張明昭哀叫著:“麗娜姐姐,你想出來了沒有?”
    “沒有,我也想不出辦法來。”麗娜也是凝神思索了半天,搖頭道。
    “娘,你快說,快說,怎麽穿線的?是那個叫?東讚的人想出來的?快說嘛。”張明昭閃著急切的神情,使勁搖著趙敏的胳膊。
    “是啊,那個吐蕃的丞相?東讚,真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他拿了一根最細的絲線,綁在一隻身上,將放在寶珠的一個洞口,又在另一邊的洞口塗抹了蜂蜜。那聞後蜂蜜的香甜,就從寶珠裏的那些彎彎曲曲的洞裏穿過去,一直爬到另一邊出來吃蜂蜜,這樣纏在身上的細絲就穿過了寶珠,再用那細絲綁住粗一些的線,就可以從另一頭將粗線抽著穿過寶珠了。”趙敏撫著女兒的頭發說出答案。
    “呀~~~我怎麽想不到?這個?東讚確實聰明,厲害厲害……那第二道難題是什麽?”張明昭追問。
    “那?東讚乃是吐蕃國十分有名的大臣,鬆讚幹布最為倚重的丞相,自然絕不會是簡單人物,吐蕃國在他和鬆讚幹布的治理下,國力日益強大,連大唐都隻能與他們和親相好。”趙敏點點頭。
    “第二題是什麽?娘快說,快說,第二題,第二題是什麽?”張明昭哪會管?東讚是什麽人?隻是對有趣的難題感興趣。
    “這第二題啊,就是拉過來一百隻母羊,還有這一百隻母羊所生的一百隻羊羔,母羊和羊羔分作兩群,要各國的求婚使分出來,哪隻羊羔是哪隻母羊所生的。”趙敏說出來第二道題。
    “母羊,羊羔……”張明昭目瞪口呆。
    原本聽到題目,她便想搶著說自然會知道,她在山中養的幾對兔子,哪隻小兔是哪隻母兔生的,她一清二楚,這題太容易了。可剛要開口便知不對了,那些母羊可不是她一直喂養的兔子,都是第一次見到的,哪會知道誰是誰生下來的羊羔?
    在山中的時候,兩個哥哥便分不出來她養的小兔子,哪隻母兔是哪隻小兔的媽媽。
    可以說,除非是一手喂養了這一百頭羊,而且還親眼看到每隻小羊出生的牧民,其他人不可能分得出來,更別說那些從異國來的求婚使了。
    張明昭皺著眉頭,攪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答案。
    “娘,娘,你就說嘛,到底怎麽才能知道哪隻小羊羔是哪隻母羊生的?”明昭無奈,隻好繼續搖著母親的胳膊,用可憐巴巴的語氣問答案。
    “嗬嗬,你文琅哥哥知道,你問他去。”趙敏何等聰明,瞥了一眼旁邊含笑的朱文琅,便知道朱文琅肯定之前在什麽書上看過這故事,對著明昭努努嘴,示意她去纏朱文琅。
    “文琅哥哥,文琅哥哥,你知道?你快說,快說,快說嘛。”張明昭果然轉過去開始纏著朱文琅。
    母親趙敏雖寵著她,但有時候卻也有些嚴厲,催著她修習武功,故而有時候還不敢太放肆。而對著朱文琅,張明昭則辦法多了,隨便撒個嬌,懇求幾句,文琅哥哥自然便會滿足她的一切願望。
    “嗬嗬,行行行,我說我說。”朱文琅果然告饒,笑道:“不過,明昭啊,我說之前,先考你個別的問題哈。”
    “哼……行,文琅哥哥你說,我就不信你的題目還能比這個更難。”張明昭挺起小胸膛準備接受考驗。
    “我問你哈……你如果在外邊玩累了,玩餓了,回到家裏,先找誰?”
    “累了餓了?回家自然先吃飯啊,不找誰啊。”張明昭聽到這麽個“簡單”的問題,有些莫名其妙,下意識到。
    “找誰要東西吃啊?是找師娘?還是找你兩個哥哥?找師父?找你麗娜姐姐?玥姐姐?”朱文琅繼續“啟發”。
    “自然是找我娘了,家裏是娘做飯……”張明昭順口回道,突然之間眼前一亮,連忙高叫著衝回趙敏身邊,歡叫道:“娘,娘,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怎麽給小羊羔找媽媽了。”
    “哦?那你的答案是什麽?”趙敏心中讚歎朱文琅的辦法,含笑撫著女兒的頭問道。
    旁邊的明武明遜兩兄弟則一時還沒反應過來,見妹妹已知道答案,用困惑的眼神互望一眼,又轉頭盯著妹妹,看妹妹說出答案來。
    “我知道我知道,先把小羊羔餓半天,然後放出去,那些小羊羔自己就會去找自己的媽媽吃奶,自然也就知道哪隻小羊羔是哪隻母羊生了的。”張明昭得意地晃著小腦袋道。
    “嗬嗬,明昭真聰明,那個?東讚想的就是這個辦法。”趙敏愛撫著女兒的頭讚道。
    旁邊的麗娜明武等人這才恍然大悟,直讚歎這個辦法巧妙。
    “還要,娘,娘,我還要聽第三個,第三個難題是什麽?”張明昭繼續又開始搖趙敏的胳膊。
    “這第三道難題啊,是一百根圓圓的木頭,樹皮都剝掉了,木頭的兩端削得一模一樣的大小,看不出分別來,要各國的求婚使分出來,這些木頭,哪一頭是樹稍那頭的,哪一頭是靠近……”趙敏繼續給女兒出難題,還沒說完,卻突然聽到風中隱約傳過來幾聲叮叮當當的脆響。
    那脆響雖然聲音很小,但眾人皆是習武這空,尤其是張無忌和朱文琅,已是訝然抬頭,朝前望去,顯然已是聽到了那幾聲脆響傳過來的方向。
    隻見道路前方,乃是兩座光禿禿的山石,山不算高,卻是怪石嶙峋,與他們過了青海湖之後見到的山並無多少異樣,青褐色的山石在高原的風中,被吹得有些風化,隻因仍在冬日,山上隻有淺淺的枯黃雜草,腳下的小路向前延綿,在兩座山的中間轉過一道彎,隱後山後不見,而那山石之間,隱隱可以看到一小塊紅色的屋角。
    斷斷續續的脆響,正是前方那兩座山間傳過來的。
    眾人都住了口,朝前看去,這一安靜下來,便可聽到那聲聲地脆響更是清晰,中間似乎還夾雜了幾句聽不清的吆喝之聲。
    “洛桑,前邊就是文成公主廟?”朱文琅問道。
    “正是,朱公主,文成公主廟就在前麵,從這條路過去,繞到山那邊就看到了。”洛桑未修習武功,在風聲之中並未聽到那些脆響之聲,不過看到大家的神情,也覺有些不對,舉著手中的馬鞭指著前方高聲應道。
    “師父,我先過去看看。”朱文琅翻身上馬,手中馬鞍一揚,扔下一句,便縱馬朝前奔去。
    “嗯,去吧。”張無忌應了一聲,也翻身上馬,卻並未去追朱文琅,依舊隻是陪著馬車慢慢並行。
    其餘各人則紛紛開始回到各自的馬車上,準備趕路。
    +++++++++++++
    朱文琅策馬快馳,很快便轉入山道之間,果然前方便是一座褐紅色的寺院,依山而建,約有三層,廟門不大,金瓦飛簷,上有雙鹿,典型的烏斯藏的風格,廟門兩側的立柱雕刻著兩條彩龍,想來正是洛桑所說的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又稱作“文成公主廟”。
    據洛桑介紹,這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因正好地處於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半路上,鬆讚幹布親到此地迎親,夫妻二人在此朝西北方向匍匐拜倒,焚香遙望,告別文成公主的故土和宗親。
    吐蕃國第二年在此處興建寺廟之時,便將當日情景在旁邊的勒巴溝摩崖上,以岩壁浮刻的方式畫了下來,取名“藏王與公主禮佛圖”,此處還鑿刻有九尊浮雕佛像,居中的主佛像便是貝大日如來佛佛像。如來佛像高足兩丈有餘,神態端莊慈祥,頭戴朝冠,兩耳佩有垂至兩腮的金環,身著前唐盛裝,雙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雙腿盤坐,佛麵五官端正,眉目清秀,雙目正視,顯得神態端莊穩重。在主佛像的兩側,各有四尊高約丈餘的侍者佛像立在小蓮花座上。此處,便是數不清的藏經,其中便有漢文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以及章岡的十方佛和藏文的《普賢菩薩行願王經》石刻。
    此前的吐蕃國,如今的烏斯藏,原本便十分篤信佛法,因感念文成公主的恩德,借修建貝大日如來佛佛寺之名,將文成公主之事刻於崖壁之上,平日裏便有許多藏民和喇嘛常來此供奉敬拜,香火不斷,故而有時候也就直接稱呼這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為“文成公主廟”了。
    朱文琅抬眼一掃,果見寺廟周邊的小山之上,到處都掛滿了五彩的經幡,顯然是虔誠的藏民和佛徒為祈福而掛。
    隻是此時,在那文成公主廟的廟前空地之上,有數十身著藏民服飾的漢子手持兵械正在互相惡鬥,其中儼然還有幾個喇嘛,也是互相爭鬥不休,兵器用力相碰,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
    朱文琅不明爭鬥的因由,不知善惡,自然不能隨意動手,隻是在騎著馬在旁邊踱來踱去,也不知如何是好。
    卻見那互相爭鬥的人群之中有人看到朱文琅,忙高叫了幾聲,奈何說的是藏話,朱文琅根本聽不懂,還以為就是打鬥之中的吆喝。
    誰知那正在惡鬥中的一個喇嘛看到朱文琅身著漢人裝束,忙叫聲叫道:“唔那漢人,快去幫忙,寺裏有人想毀了文成公主的鑿刻畫像!”
    一聽這話,朱文琅頓時有些急了。
    這文成公主乃是唐太宗之女,正經的漢人女子,為國和親,千裏迢迢嫁入吐蕃,以至於藏人漢人之間保持了數百年的安寧,深得藏民的愛戴,這才在這文成公主廟中鑿刻畫像以供敬獻供奉,永受香火,今日卻有人想毀了文成公主的畫像,這如何使得?
    哪怕不知原由,那文成公主千年的畫像,絕不能被人所毀!
    朱文琅聞言,便要衝入寺中,奈何寺廟門口皆是正在惡鬥的人,再說廟門亦小,不可能騎馬而入。朱文琅腳下一用力,在馬上長身而起,一躍便有丈餘來高,展開身形,落地之後便是左繞右避,轉眼之間便閃身進了廟門。
    後邊的張無忌和兩輛馬車此時亦已匆匆趕到,見場中數十人鬥成一團,張無忌閃身下馬,入得場中,口中高聲叫道:“大家請先住手,有什麽事好生商量,莫弄傷人命。”
    隻見張無忌直入人群之中,左一招右一招,凡是正在相鬥的人,便都橫插進去,要麽出掌拍開,要麽直接伸手抓住兵刃,劈手奪過扔到地上,再有仍想動手的便幹脆出手點了穴道。
    不過片刻工夫,正在惡鬥不休的眾人皆已被張無忌所阻,兵器灑了一地,還有數人皆倒在地上。
    隻是張無忌隻為止鬥,將惡鬥之人分開即可,並未出手傷人,直待場中相鬥之人皆已分開,這才退回到一邊。
    那正在相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才張無忌的身形太快,一招一式之間自己的兵器便被人所奪,身子也被推開一旁,一時還弄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卻是下意識地分成兩撥聚到一起,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撥人。
    張無忌見眾人皆已罷鬥,忙拱拱手:“各位……”
    ***********史實貼片【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又稱文成公主廟,別名“加薩公主廟”。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巴塘河畔貝納溝內,是唐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寺廟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包括建築、岩壁浮雕佛像及岩刻漢藏經文三個部分。寺廟主體是三重簷、二角攢尖的一座褐紅色建築,外表看似共分三層,內部實為一堂。岩壁浮雕佛像共9尊,其主佛大日如來位居正中,施禪定印,結跏趺坐在獅子蓮花座上,嫻靜莊嚴。其餘八尊浮雕均為立像,為八大隨侍菩薩。勒巴溝摩崖石刻由古秀澤瑪、吾娜桑嘎、恰岡和澤瓊溝4處石刻組成。主要內容有古秀澤瑪“公主禮佛圖”“三轉法輪圖”摩崖線刻、吾娜桑嘎“佛誕生圖”摩崖線刻及古藏文刻經、恰岡大日如來佛浮雕、澤瓊囊108座佛塔摩崖線刻。文成公主廟為了解文成公主溝通漢藏的曆史功績、銘記民族團結的光輝曆史,提供了重要的窗口。2006年5月,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