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夫子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辭別妓女離開隆恩巷,現在改叫汙水巷,一步三回頭,看的不是忠武侯府,而是射陽侯府。
    後者拋開環境不談,總算幹幹淨淨,而前者怨氣橫生,經百餘年沉澱,幾乎要凝聚成實質。
    行走紅塵抓鬼鎮宅,斬妖邪不知凡幾,哪兒還能看不出來,這定是有驚天厲鬼出世之相。
    按說身為佛門弟子,該去念念經文超度往生,奈何他半點不同情這家人,拍拍青象筆直朝前再也沒回頭。
    隻在心裏默默說道“既斷絕親情,那與我何幹,或許人家最不想讓我去幫忙,倒順了他們的意”
    眼不見心不煩,沒必要為外人勞心費神,緊接著去城外三十裏祭拜,碑文寫的很清楚,在他離去三十年後,楚元宜盡壽逝世。
    香燭果品,念誦經文,雖說遲到一百來年,但真心永不變。
    足足過去兩日,再次乘坐青象進城,皇帝直接出麵歡迎。
    排場非常足,甚至有些不必要,卻也不好拂了別人麵子。
    繁瑣無聊的歡迎結束,接著又進宮赴宴,順便當著滿朝文武麵前,定下辯經會時間。
    看到眾多儒門弟子臉色,不是很平靜略有些鐵青。
    可以理解,畢竟這段時間被佛門逼得太緊,生出意見是正常的。
    顯然他們準備不足,硬著頭皮應戰,似乎很悲壯卻不值得同情。
    種什麽因得什麽果,浩然書院毀約在先,縱使天大的委屈,也得慢慢受著。
    關於辯經會各項準備,全交由朝廷負責,儒門也隨他們去折騰。
    不說沒把一群貪官汙吏放眼裏,起碼覺得可有可無,另外本身就對所謂辯經會深惡痛絕。
    大老遠來走個過場,揭發醜聞就算了,等流程結束,能有交代就趕緊回寺。
    至於會不會被訓,或者遭到嘲諷謾罵便無關緊要,多少年都這麽過來的,耳邊早聽出繭子。
    國之盛大典禮全城轟動,萬眾矚目下正主卻閉門謝客,每天趁夜色悄悄跑進皇家藏書樓。
    翻箱倒櫃,手忙腳亂查了有兩天,終於三層左側屏風後麵,發現一排小暗格。
    從左到右一共十八個,取出總共五十七本手劄,以蠅頭小楷草書寫。
    內容不多字體很秀氣,首頁還落款寫名字,立馬結合其餘書籍調查。
    很快知道這些並非皇帝所錄,而是他們身邊的貼身太監。
    從上一代往前數有十七位,共伺候了十五位皇帝,將許多見不得光的隱秘醜事全記下來。
    要說出於什麽心態,其中一本書也寫明了,就是想給主子找點惡心,其它啥也沒有。
    於此事沒尋根究底,隻快速翻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果然見一本寒充錄記載清晰。
    九家公侯被抄家下獄,純屬自己找死,皆因他們沒搞清楚,自己該站什麽立場。
    周國境內儒門、佛門分庭抗禮,然則一千三百年前,非是依靠兩方勢力立國,而是太祖皇帝率軍征戰打下江山。
    登基之日迅速聯絡諸國,表示願意派兵加入烽火鐵血營,共保南原河山。
    過程相當曲折,好在十年堅持終有回應,結果非常如人意。
    派兵遣將的聖旨和名單都擬好了,隻等第二日宣告天下。
    誰知早朝時一條重磅消息,讓周國太祖險些暈厥。
    本該為國之柱石的九家公侯,集體倒戈儒門,成為其附庸,致使朝堂淪陷大半,皇權幾乎旁落。
    太祖皇帝與之相抗衡近十年,最終心力交瘁駕崩。
    臨死前誅殺太子,傳皇位給最不受待見的七皇子。
    因未受到儒門控製,敢拚盡一切全力交鋒,幾個回合打成平手。
    登基第三年釜底抽薪,冒險引入佛門勢力,形成三足鼎立局麵。
    相互之間形同仇敵,導致國朝實力分散,大半軍隊不聽調動。
    太宗皇帝為完成諸國盟約,登基第七年親率大軍,前往烽火鐵血營參戰。
    其後曆代皇帝多有效防者,即便自己不來,也要派皇族親眷。
    過往歲月中,九家公侯袖手旁觀不說,還屢屢使絆子下暗手。
    兩位皇帝,三名親王,一名郡王因此而死,相互可謂仇深似海。
    千餘年過去,儒門沒實現預期收獲,幾家吃裏扒外的,除了一個喬凡崴,再無能拿出手的人才。
    所以逐漸無視甚至拋棄,這才給了皇帝動手的機會。
    “真慘,也真活該”合上書冊放回原位,打掃痕跡確保不被發現。
    “阿彌陀佛”
    口中呼了一聲佛號,內心慘笑不止,也終於搞懂,究竟什麽原因,令他昔年無比淒涼。
    “迫害親子,寵愛養子,隻為延續爵位,可惜天不隨人願,終究要為先祖過錯承擔代價”
    “八家人能平安過日子,是做給朝堂諸公看的,表示皇帝沒那麽絕情,不趕盡殺絕”
    “忠武侯府慘絕人寰,怕是做給佛門看,表示喬凡軒即便還活著,也與他勢不兩立”
    “可憐一家五口成了籌碼,活該,活該呀”
    感慨之餘真沒打算去收屍,不為別的確實嫌惡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到住處便不再外出,開始準備七日後的辯經會。
    他這忙的緊鑼密鼓,南原邊境浩然書院裏,喬凡崴照樣沒閑著。
    文廟中凝神靜氣,麵對十三尊聖賢像,手握書簡狼毫,身後先天悟道圖。
    古之聖賢似有所感,盡皆顯化虛影,開始傳道授業解惑。
    第一日過後剩十二尊,第二日過後剩餘十尊,第三日餘五尊,到第四日僅有一尊留下。
    所言所教所授,與喬凡崴所著之書相輔相成,最終在第十七日融為一體。
    重新成書那一刻,浩然正氣衝天而起急劇增加,於文廟上空匯聚成一座夫子像。
    書院眾弟子見之,皆頂禮膜拜,大儒見之持弟子禮。
    兩位著書立說的儒士,也行大禮參拜,一度激動到熱淚盈眶。
    先天悟道圖畫中,醉鬼見狀舉杯相慶,還耍了段劍舞,足見非尋常靈寶。
    東州君子宮,聳立於千丈書山頂峰,從上到下至地麵延綿百裏。
    樓閣長廊,庭院宮殿,房屋宿舍絡繹不絕,匯聚學子不下十萬,乃儒道之精英。
    每日吟詩作賦,探討學問,無心其它瑣事,這一日忽聞山頂浩然鍾連響七次。
    全都不約而同朝山頂鞠躬,山呼海嘯道“拜見喬夫子”
    時隔數千年,儒門終於又迎來一尊大能,君子宮當代大賢,吩咐去準備慶典。
    這場盛事的主角,此時收了先天悟道圖,起身離開文廟,抬眼了望周國方向。
    “一百多年了,是時候該回家看看,服用我寄去的丹藥,父親母親姐姐們,肯定比以前更加容光煥發”
    隨手向遠處招了招,喚來一名大儒詢問道。
    “周國的情況怎麽樣”
    “回稟夫子,妖僧虛慶入國都開辯經會,於半日前將我儒門勢力盡數拔除”
    “禿驢大膽”喬凡崴微微發怒又問道“可知他是什麽來曆”
    “不知”大儒搖搖頭甚為苦悶“我們隻查到他在列國遊曆百餘年”
    “師承何處,修煉何法,以及俗家身份都沒有痕跡,仿佛被人抹去”
    喜歡仙路苦行記請大家收藏:()仙路苦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