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佛門遭劫
字數:4776 加入書籤
“一幫禿驢盡耍小聰明”喬凡崴心中冷笑對此不屑一顧。
“跳梁小醜無需去管,當務之急需鏟除南原的佛門勢力”
伸手喚出一策竹簡,遞給身旁大儒“放入勤學堂供學子誦讀,以明心性固文膽”
“吾往白龍寺登門拜訪,尋勿色那老和尚也來上一場辯經,會看他們有無膽量”
淡然而笑緩步前行,腳下流光溢彩,幻化出宏偉經卷文橋。
抬腿上去,恍惚間有流光飛過不見蹤影,半柱香便抵達,九萬八千裏之外白龍寺。
“禪師勿色可在,浩然書院新任山長,喬凡崴前來拜見,望講經論道,還請不吝賜教”
聲音低沉傳遍白龍寺,任誰都能聽見,屬於赤裸裸打上門貼臉開大。
“阿彌陀佛,儒門夫子前來探討佛法,老衲不甚榮幸,有失遠迎還請見諒,善哉善哉”
佛號如醍醐灌頂,抬頭見佛光漫天,白龍寺方丈,佛門舍利境禪師勿色,身披錦蘭袈裟,持九環錫杖,步步生蓮走出大雄寶殿。
衝天空合十行禮,盤坐於地,眾寺僧散開騰出論道之所。
喬凡崴見狀緩慢落下,就站在原地,神情滿是桀驁不馴。
“禪師請了,本夫子近日讀書習文,略有困惑,煩請不吝賜教”
明目張膽砸場子,對麵如他所願接招,一聲佛號過後開始談天論地。
“敢問禪師,佛說眾生平等,為何佛門之路,還有境界區分”
“敢問施主,儒門說知行合一,那言而無信是為何”
“方丈為利益之分,廣派寺僧毀人前途,滅人滿門,可算慈悲乎”
“夫子飽讀詩書,可知為賊所偷之物,自行取回實乃物歸原主”
“佛說四大皆空,著實泯滅天理人性”
“儒家言存天理,滅人欲,怎知哪是天理,哪是人欲”
雙方辯論寸步不讓,前三日平凡秋色,從第四日起,勿色漸漸落入下風。
第七日已顯敗相,第九日拚盡全力扳回一局,消耗甚大幾乎精疲力竭。
到第十日被駁的體無完膚,正午時分當著上萬寺僧麵前,口吐鮮血顏麵盡喪。
若非白龍寺數千年佛光加持,恐心境破碎入魔道。
目的達到掃盡因果,挑釁者囂張大笑遂拂袖而去。
儒門借著這次大勝趁機反撲,伐山毀廟誅殺僧侶。
各國皇帝見風使舵,站位博取最大利益,導致佛門元氣大傷。
南原一百二十五國,稍微好一點的,多少留幾間寺廟。
情況最糟糕的,能焚燒百萬冊經書,活埋十數萬僧人。
返回白龍寺途中,處處可見破廟斷佛,僧人骸骨,即便昔年獨自造橋,受兩岸百姓供奉所建廟宇亦被拆除。
知曉外界少有佛門僧侶容身之地,便催促青象加快腳步。
要說精怪趕路的確,快短短兩個月,便走了一大半,期間還處理不少麻煩。
端坐於象背吹著小風,念誦經文悠然自得,卻不知最大的麻煩即將到來。
周國都城皇宮金鑾大殿,本為君臣議論國事之所,如今竟成血腥屠宰場。
包括皇帝在內,共計一千八百八十名皇族皆被斬首,堆在殿中做京觀。
男女老幼層層疊加,一個個死不瞑目,瞪大雙眼,景象無比恐怖,簡直駭人聽聞。
“喬凡崴,你究竟幹了什麽”
金殿之外,有白發儒士怒氣衝衝跑進來,見此情景幾近暈厥,不是被嚇的,而是氣昏了頭。
這位不是別人,正是本應該離任返回東州君子宮,閉門思過的浩然書院前任山長。
呆呆望向京觀最上方那顆皇帝頭顱,僵硬轉身看向喬凡崴,恨的咬牙切齒,硬是罵不出一個字,好半晌才把氣喘勻。
“你知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儒門要納天下諸國入麾下,可從今往後列國皇室隻會與我們不死不休,再無緩和餘地”
“那又如何”
喬凡崴雙目赤紅猶如厲鬼,做下驚天血案,絲毫未覺有何不對。
“狗皇帝殺我全家,此仇不共戴天,堂堂男兒自應為父母和姐姐報仇”
“罪魁禍首已經不在,那便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何錯之有”
扯嗓子吼完,大袖子一甩出了金殿,還留下話。
“一切後果我自行承擔,與浩然書院無關,與君子宮無關,與儒門更無關”
一口天王老子吞天下的氣概,相當張狂,但人家確實有這本事。
不計後果殺光都城皇室,出身儒門的眾臣沒辦法,隻能找其他旁支繼位。
一群人爭的麵紅耳赤,而始作俑者靜悄悄回了自己家。
剛才沒殺夠,前腳進門,後腳把乞丐、無賴、二溜子全宰光。
渾身鮮血打開後院,正房五具白骨映入眼簾,頓時痛哭流涕跪地哀嚎。
顫顫巍巍親手解下白骨,通知外邊的人送來五具棺木,收殮葬入皇陵。
原主人屍骨早就被扔進臭水溝,花半天時間重新裝潢一番,湊合著住。
眼看石門封閉,抬手放出一幅畫,乃是喬鯀一家五口人,夏日乘涼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非以畫思人,若仔細看會發現,畫中人似動非動,時而歡笑時而憎惡。
另有絲絲怨氣滲出,說明非普通畫作,卻是封印五隻厲鬼。
“爹娘、大姐、二姐、三姐,最多十年可化解怨氣,我們不會再分開了”
皇陵外邊待了好幾天,稍微冷靜一點,腳下喚出鎏金彩橋,直奔佛門魁首大菩提寺所在西域。
與南原眾多氣運皇朝有所不同,全都是尋常凡人國度。
總計六萬八千國,小則人口十餘萬,大則人口不出百萬。
一國供奉一共寺廟,每日三叩首,百姓當街跪拜,貴族可入廟焚香。
出生之際需僧侶賜福,死後還需僧侶超渡。
行火葬法骨灰存放寺廟,否則死後難安寧。
遍地小國沒皇帝一說,僅有國主和國王,一旦被選為繼承者,幼年時入廟出家,成年還俗主持朝政,老年時再出家。
可以說從上到下,從生到死,全都跟佛門綁定。
聽起來挺不錯,能過好日子,實則生活很淒慘。
貴族自然花天酒地,底層平民除了繳納官府稅收,還要承擔寺廟供佛稅。
欠債借錢,賣兒賣女成了家常便飯,六萬八千國百姓無數,卻有七成奴隸。
僧人口呼佛號,宣揚慈悲,實則多有為非作歹,喪盡天良者。
所以當喬凡崴抵達西域,出手轟塌第一座寺廟,斬盡僧侶之際,豪傑草莽之輩沸騰。
高舉救民滅佛旗幟,短短兩個月,如潮水之勢席卷三千七百國。
這還是喬凡崴怕起義軍跟不上自己速度,才刻意放慢,否則早就獨往大菩提寺踢館。
東州君子宮,也派遣大量儒士與豪傑接觸,作為軍師或參軍就地建立政權。
第七個月清晨到來時刻,三萬五千國遭顛覆,三十六皇朝建立,全部上書願歸屬儒門麾下,奉行虛君實相之製度。
“飛熊先生,怎麽樣這回沒話說了吧,即便南原列國與儒門為敵,隻要將西域拿下,一切都不是問題”
“別高興太早,大菩提寺三位禪師都是坐鎮千年的人物,加上數萬年功德,僅憑你一人恐獨木難支”
喜歡仙路苦行記請大家收藏:()仙路苦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