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大秦帝國的市場虹吸效應!

字數:3111   加入書籤

A+A-


    商業部通過大規模地推行促銷和平價銷售策略,旨在強有力地推動大秦北方地區,迅速踏上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快速積累起財富,讓跟隨大秦帝國的人,最先享受到工業化的成果。
    然而,那些已然蛻變成為資本實業的世家殘存勢力,內心深處實際上對大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因為在大秦統治之下,他們失去了許多曾經擁有的階層特權,大秦要縮小世家與黎民百姓的差距,贏得天下民心,這是世家子所不能忍受的。
    尤其是當與南邊的南梁形成鮮明對照時,這種感受愈發強烈。在他們眼中,南梁宛如世家門閥的極樂世界一般美好,人一出生就開始高貴,不用奮鬥努力就可以享受一切。
    盡管如此,如果讓他們舍棄一切前往南梁,卻又很難達成一致意見。也許這些世家子對於工業化,這一概念並未完全領悟,但對於天下局勢的走向,他們多少還是能夠分辨清楚的,天下大勢在大秦帝國。
    畢竟,那些愚蠢而莽撞、不知順應潮流變化的世家子,早已在曆史長河中銷聲匿跡,甚至連他們自身都快要忘卻這段過往。即便如此,為了謀求生存以及自我保護,他們不得不緊跟大秦變革的步伐,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
    在大內務府大力支持之下,他們不惜傾盡全力、砸鍋賣鐵,興辦起了眾多工廠,並給自己冠以“實業家”這個嶄新的名號,以此表明不再響應舊有的號召,不再僅僅依靠從土地中收獲的那點微薄物產來維持生計,要形成新的高效剝削方式。
    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在創辦工廠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他們所賺取的財富竟然相當於,過去數百年辛苦積攢下來的財富總和!
    盡管所賺取的僅僅是一張張薄薄的紙幣,但那依然是一筆令人瞠目結舌的巨額財富,紙幣還可以通過帝國銀行兌換成金塊儲存下來。
    此時此刻,北方的那些實業家們,由於對大秦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潑天富貴,對於大秦的抵觸情緒已不再像往昔那般強烈與決絕。
    不僅如此,他們的內部甚至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分裂態勢。
    其中有一小部分實業家緊緊跟隨著大秦帝國前進的步伐,大秦帝國下達的指令,他們無一不是迅速執行、全力配合;然而,絕大部分的實業家卻隻一心想要牢牢守護住,自己現有的家業以及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
    他們既不願意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更不敢奢求能夠有所突破創新,隻求能安於當下這種穩定的狀態便足矣。
    而更為極端的則是極少數人,他們竟然還死死地攥著那堆積如山的破舊紙張紙幣)不放,絲毫不想將其花費出去改造升級工廠設備,隻想著人生在世,應該盡情享樂一番,才不枉在這世間走一趟。
    要知道,大秦工業化的發展步伐實在是快如閃電,各種新型的設備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接連湧現。
    而這些嶄新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如果不能被廣泛地推廣運用起來,就無法持續提升工業化的水平趟,以及發展的速度,為繼續推進工業化提供大量資金。
    可如今的局麵卻是,北方的眾多實業家已經與大秦帝國緊密融合在了一起,若此時再采取強硬的強製手段顯然已經不太合適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離石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果斷下令讓商業部將所有的工業產品統統降低價格對外出售。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市場銷售的壓力來迫使那些實業家們,不得不動用手中豐厚的利潤,去購置全新的技術和設備,來被動推進大秦工業化。
    為了推動國家的工業發展,離石決定加大工業投入力度,並展開首次嚴格的工業化篩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產品的銷售策略,降價出售成為了一個關鍵舉措,通過降價銷售,把產量不足、質量不行的廠子刷掉。
    需要明確的是,能夠負擔得起這些工業產品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大秦開辦工廠中的工人群體,降價不算是虧本,反正肉爛在鍋裏,工人有了消費動力,才能體現掙紙幣的價值。
    畢竟,他們所賺取的貨幣正是秦紙幣。隨著商品數量的增多,工人們麵臨著更多的選擇。而當產品供應充足而且價格相對低廉時,工人們手中持有的秦紙幣便開始悄然升值。
    這一現象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僅僅局限於經濟層麵,它更給整個社會注入了一股強大的信心力量,通過紙幣把天下人綁在一起,綁在大秦帝國身上。
    特別是在首輪平價潮掀起之際,那些對於大秦缺乏堅定信心的實業家們,在這場無聲無息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出局,黯然退出了工業化的浪潮。
    然而,那些得以幸存下來的實業家們也深刻地領悟到,如果自家的工業產品毫無特色可言,那麽在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想要單純依靠降低價格來獲取利潤幾乎是癡人說夢。
    因為同一個產品,大家比拚的無非就是誰的產量更大、價格更為便宜。所以,即使他們試圖降低價格,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更不可能長久。
    與此同時,商業部憑借自身優勢,隻要將產品價格設定得低於其他競爭對手,市場上自然會吸引大批消費者前來選購,形成市場上的虹吸效應。
    畢竟,沒有人願意花費更高的價錢去購買完全相同的商品。因此,這些實業家們不得不無奈地接受現實,將自己產品的售價調整至與商業部旗下產品相同的水平,甚至還要更低一些。
    而且,由於價格相當的情況下,顧客往往會優先考慮購買,由商業部所管理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原因很簡單,這些工廠產出的每一件產品上麵,都加蓋有大秦質檢部門,那代表著權威和質量保證的官方紅印章。
    官府在平民心中那可有地位多了,這就逼的實業家的同類產品,售價要比降價的同類產品低二三成才行,一些投機的小實業家,在第一波降價潮中,開始被清場,商業部依照指示,先通過商會,向幸存的實業家協商,如果願意購買最新工業化技術和機器設備的,商業部願意提供擔保,替資金不足的實業家去帝國銀行貸款,還可以把他們積壓的產品平價收購,讓他輕裝上陣跑步進入工業化。
    喜歡離石遊記請大家收藏:()離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