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商業部在向北方的實業家發出嚴厲警告之後,一場轟轟烈烈的平價促銷浪潮正式拉開帷幕。
這場平價浪潮來勢洶洶,降價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幾乎將價格打壓到了極限。如果在這種平價浪潮下仍執意繼續降價,那麽廠家必然麵臨虧損的風險。而且,一旦持續時間超過十天,那些對商業部規劃和命令置若罔聞的實業家,將會遭遇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要知道,對於銷售商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是否實現工業化生產,他們唯一關注的隻有手裏商品的銷量,自己的銷售利潤,廠家的生死存亡他們才不會在乎。
在之前的降價浪潮中有一部分銷售商,其實是由世家“分家析產”後的本家人所經營的產業。在那種情況下,彼此之間尚能夠憑借著親情關係,相互幫扶支持一把。
然而,此次平價促銷浪潮的襲卷下,銷售商卻不敢完全顧念世家利益,舍棄低價商品反而去售賣高價商品,商家自古以來都是低買高賣囤積居奇,可不是為了做善事,新出現的實業家,完全是一種新的經營方式,與舊的商人是兩回事情。
北方世家蛻變成實業家,卻想不服從大秦帝國的命令,可大秦掌握了最終武力,還掌控著工業化的關鍵技術,建立了初步的產業體係,在發現蛻變的實業家,居然想擺脫大秦帝國的控製,大秦商部可不能讓蛻變的實業家,為了目光短淺的私利,而影響大秦工業化進程的整體布局,隻能命令大秦國營廠家敝開生產物資,然後平價賣出,盡可能的降,用價格將利潤空間統統擠壓掉,讓利給支持大秦帝國的天下人,反正是肉爛在鍋裏,藏富於民讓天下人率先感受到大秦工業化的好處。
那些曾經對商業部心存疑慮、不肯聽從大秦帝國統一指揮的實業家們,最終在殘酷的降價競爭中隻能黯然淘汰出局,被無情地清退出工業化的競技市場。
而那些緊跟商業部步伐、順勢而為的實業家,則趁機迅速擴張,通過吞並那些退出市場的落伍者,實力得以大幅提升。短短時間內,他們的實力連上數個台階,已經具備了獨擋一麵的能力。
與此同時,這批新興崛起的實業家也成為了采購新技術、新機器的主力軍,引領著整個行業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成功地避開了內務府名下的工廠擠壓之後,工業化進程得以依靠自身力量獨立向前推進,迭代速度越來越快。
緊接著,第二波力度驚人的“買一送一”促銷浪潮,竟然是由北方的眾多實業家們主動發起的,他們學習能力非常快,很快學會了這種不見血的激烈競爭,更是癡迷上了這種翻倍擴張的家業積累方式。
原來,這些精明的商人在經曆過第一波平價浪潮後,已經深深嚐到了其中的甜頭。
經過一番摸索與嚐試,他們驚喜地發現:隻要緊緊跟隨內務府名下的工廠步伐,將自家原有的機器設備更新換代成與之同等數量、同等規格型號的先進裝備,那麽便能夠輕而易舉地製造出品質和產量都毫不遜色的產品來。
更讓人振奮的是,就連素來以嚴苛著稱、專門負責核驗軍用物資的大秦質檢部門,對於他們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讚譽有加,並毫不猶豫地給予蓋上代表著官方認證的紅印章。
要知道,這大秦質檢部門可是整個行業內響當當的權威機構啊,其所出具的檢驗報告,無疑就是對產品質量最有力的保障,簡直成為了“皮實耐用”的代名詞!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風起雲湧的降價和平價浪潮當中,這些北方實業家們的利潤,非但沒有像人們預想中的那樣縮水減少,相反還借助薄利多銷的策略實現了大幅增長。
畢竟,銷量上去了,即使單個產品的利潤空間相對變小,但總體利潤卻依然十分龐大。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內務府在此番產業變革之中,並未選擇獨吞所有利益。
當他們完成了最初的示範標準製定工作之後,便果斷地將後續廣闊的發展空間拱手相讓,留待其他有實力的企業去進一步拓展和吞並。
至於那些因跟不上時代潮流而黯然離場的落伍實業家們,雖然不得不忍痛割愛出售自己的產業,但好在內務府給出的收購價格還算公道合理,至少不至於讓他們落得個傾家蕩產的淒慘下場。
收購價格竟然高達實際價值的一倍左右!如此高昂的收購價,使得那些被迫離場的實業家們並沒有陷入絕望的深淵,更不至於發生令人痛心疾首的上吊自殺等慘案發生。
因為他們手中握著賣掉工廠所得到的豐厚本金,可以自由地做出抉擇,大秦帝國也沒有吃虧,收購價格全部用秦紙幣支付,擴大了秦紙幣的範圍,還綑綁更多人與大秦帝國一起共同進退、與國同休。
這些精明的實業家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至於是否要繼續投身於工業化進程謀求財富,那還用考慮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畢竟,眼前這套快速的淘汰示範,猶如一把神奇的點金術,讓實業家看到了迅速發展和壯大家族產業的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北方地區,情況卻有所不同。由於大家彼此之間太過熟悉,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會有些顧慮和情麵,因此不太好直接對競爭對手痛下狠手。
但是,南方可就大不一樣了。盡管南梁朝廷尚未公然反對或否認大秦的統一,但實際上,大秦已然實現了名義上的大一統。而且,天下人的心中早已認定,大秦的統一乃是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
如今,大秦之所以暫未采取武力手段來完成統一大業,無非是顧及到南北本屬同文同種之故,而是為了不打斷大秦工業化進程。
不過,各大報紙早已紛紛刊載出了大秦帝國的宏偉版圖,從地圖上來看,南方所占地域麵積僅為極小的一部分而已。此時此刻,北方的實業家們看準了時機,一心想要趁南方尚未回歸之際,盡可能快地擴張自身實力,從而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統一後的大秦帝國可以憑借著巨額財富,碾壓南方的世家門閥。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之上,南方的豪門世家宛如璀璨星辰般閃耀奪目。這些家族曆經數代傳承,積累下了令人咋舌的巨額財富,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富豪閥,晉級成了門閥,離皇權隻差最後一步篡位奪權。
與之相比,北方的世家雖然也有著一定的曆史底蘊,但在財力和資源方麵卻顯得相形見絀。
南方的豪門世家知道自身的強大實力,對於自家所開辦的工廠在北方市場采取的降價和平價促銷策略,打壓下退出北方市場,可他們家大業大胸有成竹。
畢竟,他們雄厚的資本和深厚的家底使得這種競爭手段,難以對其造成實質性的衝擊。麵對這一情況,北方的世家們經過深思熟慮後發現,僅僅依靠常規的價格戰,並不能有效應對來自南方的挑戰。
最終,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北方的世家們決定采取一種相對溫和但同樣具有殺傷力的策略——買一送一的平價促銷活動。
他們希望借助工業化生產帶來的巨大產量優勢,迅速占領市場份額,並借此機會首先吞並那些實力較為薄弱的競爭對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先讓自己成為大魚。
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擴張自身規模,待實力得到顯著增強之後,再與南方的世家門閥展開更為激烈的角逐,力求在這場商業鏖戰中率先勝出,一舉將那些豪門世家吞噬,要是能吞噬門閥,那就算是魚躍龍門成為頂尖階層。
從而確立自己家族在商界的霸主地位,成長為比門閥更厲害的大實業家,成為秦皇口中所說的工業寡頭。
喜歡離石遊記請大家收藏:()離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