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捷報2

字數:8577   加入書籤

A+A-


    夜晚,翠微宮,含風殿。
    “報~~四百裏加急!”
    殿外傳來紅翎信使的長喝聲。
    緊接著,殿外風塵仆仆普的信使一路奔跑,進入含風殿,單膝跪地,雙手捧著一封羊皮卷。
    “啟奏陛下,四百裏加急,邊關捷報!”
    雖然身體疲憊,但是信使的精神依舊昂揚。
    滅國之戰啊。
    這潑天的功勞。
    李世民起身來到信使麵前,不等王德轉呈,他自己接過了羊皮卷,展開,拿出裏麵竹筒,驗過了火漆,而後拆開來看。
    信使騰出雙手,取下護在懷中的包裹。
    “陛下,高昌王印綬信物在此。”
    李世民依舊在看捷報,王德上前,接過了印綬,捧在手裏,候在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看完捷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並沒有多麽的欣喜若狂。
    這是預料之內的結果。
    若是此時的大唐連一個小小的高昌都滅不了,那如此苦心經營朝堂,有什麽用?
    還是將這身衣裳脫下來,洗洗送給別人穿好了。
    “不錯,高昌已經平定,西域之路,自此暢通。”
    “恭賀陛下。”王德很是有眼力見的道喜。
    李世民的目光這才看向王德手裏捧著的高昌王的印綬。
    這印綬,才賜給他兩年的光景,這就回來了?
    作死。
    李世民揮了揮手,這印綬,就交給禮部去處理了吧。
    往後,就沒有什麽高昌國了。
    “王德,著人帶他下去好好休息,另外,召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過來。”
    “是。”王德應聲。
    一刻鍾後,含風殿內,眾人齊聚。
    李世民將侯君集送來的捷報傳閱眾人。
    諸多重臣紛紛麵露喜色,躬身賀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佑大唐啊。”
    眾人相視而笑。
    “好了,仗打贏了,到時候鞠文泰父子會被帶到長安來,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他們,另外,原本的高昌,現如今已經是大唐的土地,此地乃西域咽喉,諸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房玄齡率先開口“陛下,高昌之地,民風迥異,又處四戰之地。臣以為,當效仿當年平定東突厥之舊例,設立都護府,派遣重臣鎮守,統轄軍政,撫慰新附,方可保長治久安。”
    長孫無忌立即附和“房相所言極是,這麽重要的地方,要牢牢地掌握在大唐的手裏,設立都護府,以彰顯此地主權在我大唐,二則能夠更好的管理當地民眾及往來商旅,三則,西突厥剛剛對大唐稱臣,局勢不算穩定,若此時設立都護府,也能震懾西突厥,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在那裏養牛放羊,不敢有異動。”
    杜如晦想了想,隨即開口“不僅僅是設立都護府,更需要移民實邊,派遣官吏,推行大唐律法,教化當地百姓,使其漸染華風,從根本上,真正的讓其成為大唐的領土。”
    李世民一邊聽一邊點頭。
    “恩,該是如此。”
    “這樣,即日起,於高昌故地設西州都護府,左驍衛大將軍、潞國公侯君集暫領官職,待其班師回朝敘功後,再派遣其他幹練之臣前往。”
    “陛下聖明!”眾臣齊聲應和。
    大唐軍隊滅高昌的捷報很快就傳開了,這是一件好事,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了長安,傳到了莊子上。
    朝廷的露布飛騎,背著插有羽毛的告捷文書,一路高呼著“高昌大捷!”,風馳電掣般衝入明德門。
    緊接著,市井之間便如同燒開的滾水般沸騰起來。
    茶樓酒肆、街談巷議,所有人都在興奮地談論著這場遙遠的勝利。
    “聽說了嗎?侯大將軍把高昌給滅啦!”
    “真的假的?這麽快?這才多久?”
    “千真萬確!告捷的騎兵都進城了!高昌王都被活捉了!”
    “太好了!讓那麹文泰再敢囂張!封鎖貢道?這就是下場!”
    “大唐萬勝!陛下萬歲!”
    番邦胡人在大唐地位低下,如此一來所造就的,就是身為大唐子民的驕傲感。
    沒錯,大唐國力強盛,大唐軍隊威武,大唐子民就是高人一等!
    這不,朝中大將,又滅一國。
    百姓們不懂什麽西域有多麽的重要,最直觀的就是,大唐打勝仗了。
    大唐周圍安穩,沒有敢鬧事的,哪個國家鬧事,大唐就能平了他。
    軍報的抄件也送到了莊子上。
    李承乾在看過捷報之後,激動的直接從書案後站起來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好,太好了,侯將軍果然不負眾望,這場仗,打的真是兵貴神速,這就已經定下乾坤了。”
    李承乾拿著捷報,往後院奔去。
    這會兒王叔正在後院裏帶狸奴玩耍。
    “王叔。”李承乾腳下生風,直接來到李複這邊。
    “恩?怎麽了?”李複問道“什麽事?這麽高興。”
    “侯將軍,拿下高昌了,自此,西域咽喉之地在大唐,貢道暢通,心心念念的棉花地,也到手了。”李承乾滿臉笑意的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複聞言,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
    快,實在是太快了。
    “侯將軍還真是快啊,這下,西域總算是能安穩一陣子了。”
    “沒錯,阿耶已經與幾位相公商議過了,要設立西州都護府,暫時由侯將軍代領。”李承乾說道“既然地盤拿到手了,自然是要好好經營,徹底劃入大唐。”
    兩人正說著,李泰和李恪兩人也風塵仆仆的跑回來了,看這架勢,是從書院一路跑回來的。
    “王叔王叔!!”
    “高昌被拿下了,是真的嗎?”
    謔,消息都傳到書院了嗎?
    “是真的,這等軍國大事,沒有人敢亂傳。”李承乾晃了晃手裏的捷報“看,這是抄送過來的。”
    李恪和李泰兩人湊到一塊,去看那捷報。
    兄弟仨湊在一起,討論著西域的形勢。
    拿下來容易,想要經營好,這才是難事。
    侯君集在那裏能穩住形勢,但是他不善經營。
    所以,朝廷最好還是要派個官員過去。
    當然,這些,李世民身邊的那些朝臣們一定能夠想得到,自己用不著瞎操心。
    不過侯君集打高昌,聽說,他在高昌刮地皮了
    恐怕就這一條,彈劾侯君集的人就不少。
    李複看了一眼李承乾。
    那侯君集,將來可是李承乾的老丈人。
    是李承乾造反的鐵杆支持者。
    “高明。”李複看向李承乾。
    “恩?王叔。”李承乾應聲。
    “你與那侯將軍,可熟悉?有交情?”李複問道。
    李承乾聞言,怔愣一瞬,隨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王叔,雖然這件事我也隻是聽母親提了一嘴,但是最終結果還沒有定下來呢。”
    “先前阿耶與母後,為我相看合適的定親人選,這當中,就有侯將軍的女兒。”
    李承乾已經加冠了,宮中勢必要為他將來的婚事提早做打算,畢竟太子成婚,禮儀流程什麽的,都頗為複雜,這個時候相看,定下來人選,皇帝賜婚,可能也要等個年之後才能正式成親。
    年之後,李承乾也就十七八歲了。
    剛剛好。
    李複聽到李承乾這般說,心中暗道一聲。
    果然如此。
    為李承乾挑選太子妃以及側妃,最終還是與侯君集有交集的。
    侯君集的女兒侯氏,依舊被列為了選擇對象之一。
    而看李承乾的表情,也知道,他對婚事這方麵,本身也沒有太多的想法,更多的是聽從李二鳳兩口子的安排。
    太子的親事,向來如此。
    莫說是太子了,便是李恪,李泰他們的親事,也由不得他們自己來決定。
    皇室子弟的親事,背後都是政治紐帶。
    “高明。”李複語氣平和“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是身份,更是如此,你阿耶和母親為你挑選的,必然都是家世,品性上佳的貴女,這一點王叔絲毫不懷疑。”
    “但是親事背後所呈現出的東西,你心裏也要有個數。”
    李承乾認真點頭。
    “侯將軍是一員悍將,王叔雖然不在朝中,但是多少也聽說過一些。”
    “侯將軍帶兵彪悍,是一把快刀,用好了,無往不利,但是若稍有疏忽,恐刀亦會傷及自身。”
    李承乾認真點頭。
    “他此番在高昌征戰,刮地皮的事情,你應該也有所耳聞,因此,朝中參奏他的,不會在少數。”
    “此舉雖於戰事有利,卻也極易授人以柄,惹來清流非議,有損其自身官聲。”
    李承乾蹙眉。
    “那他此舉”
    “切要看他如何用了。”李複說道“在哪兒取的,在哪兒用,或者是,你阿耶自有安排,那就是一切以你阿耶為準則了。”
    刮地皮這事兒,不算大。
    畢竟又不是刮自家地皮。
    但是刮完了,你自己留下了,那事情就大了。
    這叫貪汙。
    曆史上,侯君集在打高昌的時候,因為搜刮財貨,自己藏起來了,可是吃過大虧的。
    如今,侯君集又成了李承乾的老丈人候選人,甚至可能在李二鳳兩口子心裏已經定下來了。
    尤其是侯君集如今有了高昌的滅國之功在身上,等他回來,賜婚的詔書在這個時候下達,不是剛剛好嗎?
    也算是獎賞了侯君集的軍功。
    讓侯君集這個武將,歸在了太子東宮的陣營。
    或許,曆史上的李世民,也是這般打算的,隻是後續,出了大岔子。
    而侯君集的利益,跟東宮綁在了一起,一旦李承乾被廢,那他這個太子的老丈人又會有什麽下場?
    所以,即便是造反,他也要死保李承乾。
    李承乾思索著,低聲問道。
    “那我,是否需要,寫封信給侯將軍?”
    李複搖了搖頭。
    “太過於明顯了。”李複說道“況且,現在你與侯將軍女兒的親事還沒有定下來呢,你以什麽身份去寫呢?”
    “所以,你即便是心裏有數,也不能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有時候,還是要看著身邊的一些人去撞南牆,去頭破血流的,不吃虧,就不會長教訓。”
    眼下李承乾要是寫信給侯君集,那就是純屬多餘了。
    所以隻能寄希望於,侯君集現在可千萬別飄。
    刮地皮的事情,早就傳回來了,彈劾的事情,之所以到現在留中未發,也是李世民強行按著的,但凡侯君集在西域行將踏錯,那李世民桌案上彈劾他的奏章,可真就有用武之地了。
    現在的侯君集,還沒有成為太子的老丈人,所以,倒也不用提前擔心,他的一舉一動會為東宮帶來什麽影響,東宮的聲譽如何如何,跟他還不掛鉤。
    但是如果刮地皮的事情真的對侯君集造成影響,那侯家跟皇室的這門親事,李二鳳兩口子恐怕就要考慮考慮了。
    李二鳳念情誼,或許不會輕易放棄。
    但是長孫皇後在旁,是清醒的,會提醒李二鳳。
    長孫皇後的意見,李二鳳還是會聽的,尤其是會影響到太子的事情,那李二鳳,也要做個取舍了。
    外人再怎麽樣,情誼再深厚,相比起自家兒子來,如果隻是個普通的兒子,那不一定會改變結果。
    可是這個兒子,是太子呢?是他的繼任者呢?
    李承乾聽過李複的話,麵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聰慧過人,自然聽出了自家王叔的弦外之音。
    與侯家的親事成不成,這裏頭還有變數,這變數就是侯君集在西域的所作所為。
    當然,即便是成了,這裏頭,除卻利益之外,也是有風險的。
    侯君集身為領兵之人的性格缺陷,就是隱藏在聯姻背後的風險。
    不是不能用,而是如何用,謹慎用。
    李承乾對著李複拱手一禮。
    “多謝王叔提醒,小侄明白了。”
    李複笑了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王叔沒有什麽別的意思,隻是作為長輩,多嘴幾句,你心裏也要有自己的判斷,最終人選,陛下和皇後娘娘自有聖裁。”
    “無論將來東宮之中有多少人,各自出身如何,什麽樣的身份,在什麽樣的位置上,其關聯之人,用之亦需謹慎。
    近之,則需察之。儲君之道,在於平衡,在於明察,切不可因私誼而廢公義,更不可被外戚之勢所裹挾。”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