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三佛齊國
字數:8374 加入書籤
這兩年之間,連接濟州府、大名府的寬大碎石馬路,堪堪建成。
此種路麵,因為修築技術的種種限製,實際上根本達不到今日修造柏油路麵的水平。
但放在千年之前,已經是非常厲害的超級國家工程了。
有了這條路麵,帝國北境的兩大經濟、政治中心,也聯通起來,這將極大地方便貨物、人員的溝通。
但是預計建成的大名府、洛陽府、汴梁府之間的馬路,並未完工。
一方麵是技術的限製,另一方麵也是上層所做出的取舍。
畢竟除了修路之外,其他方麵也是要花錢的,而且是好大一筆錢。
自從中書令製定了“統籌兼顧”的國策之後,很多事情都做的慢了下來,寧可時間拖久一些,也不能超過最初的預算,這也是為國家整體的財政健康打預防針。
好在雖然未能完工,但也沒有發生停工的事情,預計再過幾年,總能將其修好的。
而且,一旦軍械所那邊的“水泥”橫空出世,築路的困難,將最終得以完美解決。
到那個時候,就別說是修路了,帝國各大城市都市容市貌,估計也得重新邁入一個新的境界。
……
兩年的時間,雖然不長,卻也不短了。
皇帝膝下的長子王賁,也長成了一位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君。
也許是皇帝夫婦常年習武的緣故,王賁的體格頗為健壯,身體素質杠杠的。
為了培養他,王小飛特意在宮中設立書院,請了各路的頂級人才,來為王賁上課。
除了請得名師之外,還從功臣貴胄家中,選出了與王賁年齡相仿的少年,作為他的伴讀。
這其中,就包括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兒子趙書雲、蕭讓的二兒子蕭處峰、辛大學士的孫兒辛棄疾、嶽飛的孫兒嶽珂等人。
尤其是辛棄疾,這孩子出生的時候,皇帝還專門給賞賜了一匹上乘寶馬。
很多大臣聽說此事之後,紛紛來找皇帝說情,希望把自家的娃也塞進宮裏讀書。
這陪太子讀書的事情,那可是件美差啊!
皇帝王小飛自然是深明其意,為了不拂諸位臣工的麵子,最後也是遴選了二十多位少年,湊成了一個班級,共同在宮中進學。
這個學堂,算是大梁帝國最重要的一個學堂了,有時候皇帝閑來無事,也會親自跑去,給孩子們上課。
前朝時皇子們讀書的地方叫做谘善堂,而其餘的貴胄子弟,多集中在國子監讀書。
國子監最早叫做國子寺,始創於西晉,於隋唐時改為國子監。
北宋承襲隋唐製度,總共設有兩個國子監,分別是西京國子監、東京國子監。這裏的西京是洛陽,東京就是汴梁了。兩座國子監的學生,加起來大概200多名。這些學員,主要從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之中遴選。
大梁立國之後,廢除了國子監,不再對官員的子弟統一教育。在皇帝的命令下,興建了政務學院,對上任之前的官員們進行培訓。後來重開科舉,列年上榜的進士也進入政務學院參加培訓。
國子監這種機構,看似是國家的最高學府,但教授的都是些大而無用的東西,開了幾百年,也沒見教出來多少忠臣良相,對國家的貢獻近乎於無。對於這種沒用的東西,王小飛向來是深惡痛絕。
華夏族自古以來重視教育,中央和皇室自然要做出表率。
皇帝王小飛和中書令吳用商議之後,決定在各地大書院的基礎之上,興辦起大型學院,用以弘揚文化,培養為國有用的人才。這些新學院畢業的人才,不一定非得都去做官,梁帝國的國土越來越廣袤,麵臨的發展問題也越來越複雜,需要各種各樣的頭腦和思維。
在開源節流的背景之下,財政方麵的問題終於有所緩解了,國家也能撥出錢來,落實一些新的政策。尤其是民間經過休養生息,經濟出現了複蘇的景象,再加上宋末的動亂逐漸消弭,百姓能上繳的賦稅逐漸穩定,整個社會的頹勢被遏製,終於開始往上走了。
很多時候,國家對外所展現出來的強勢和勝利,實際上是國家內部力量的外延。這就好比兩個人打架,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與一個虛弱的人對打,在技戰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肯定是虛弱者最先堅持不住,要麽用投降的方式苟延殘喘,要麽直接走向滅亡。
隨著大梁帝國的日益強盛,周邊的國家就像虛弱的人一樣,開始感覺到了威脅和恐懼。
“陛下,南方諸國的使節都到了,什麽時候去見一見?”
外交部長,鐵算子蔣敬,來跟皇帝王小飛約時間了。
這種會見外交使節的活動,王小飛實際上並不願意出席,但在這些鄰居麵前展示梁帝國的威嚴,還是很有震懾作用的。當然,在不久的將來,等國內的建設完善之後,將這些南方的撮爾小國盡數消滅,使其納入帝國的文化圈之中,皇帝也就不用再來見這些奇奇怪怪的使節了。
“下午吧,三佛齊的使團來了沒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來了,前天下午到的。”
下午時分,皇帝出現在了外交活動之中。
活動舉行得很隆重,但沒花多少錢,開支被控製在預算之內。
怎樣在隆重的同時又節省經費,就是外交部所要考慮的問題了。
當然,國家最高首腦的出席,尤其是區域最強帝國的老大的出席,已經足夠隆重,足夠給麵子了。
各國使節輪流來向王小飛致意,他們身著各色服飾,倒也顯得豐富多彩。
“這是三佛齊使節。”
“這是朱羅王國的使節。”
“這是吳哥王朝的使節。”
……
大大小小的勢力,加起來足有三十多個。
“這是大理國的使節。”
“小人是大理使節段義鴻,恭祝陛下萬福金安。”
段義鴻是在場唯一一個會說流利華夏語言的使節,因為他本就是漢族苗裔。
大理國始於唐代,其前身為南詔國,國主是鄭氏家族,後又歸於段氏,其國境內有很多少數民族,但統治階級始終是華夏族。大理國強盛時曾經攻入唐帝國的四川境內,北宋建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不錯,並未發生戰爭。
現在中原地帶換主人了,大理段氏還是想延續之前的睦鄰友好局麵,便與大梁建立了外交關係。
在大理使節段義鴻旁邊,還跟著一位小正太小,正用黑漆漆的眸子,好奇地打量著梁帝國的皇帝陛下。
小家夥長得頗為英俊,皇帝笑著摸了摸他的腦袋。
“這是你的孩子?”
“呃……回陛下,這是我大理國的王子。我國國主命小人帶他過來,見識一番大國氣象。”
“哦,是這樣啊。朕聽說你們大理國氣候不錯,四季如春,有這回事嗎?”
“陛下所言非虛,小人習慣了我們那裏溫暖的氣候,所以初到濟州府時,真是被凍的不輕。可見這南北的氣候,確實差異巨大。”
段義鴻一邊回話,一邊用左手輕輕拍了拍他家的小王子。
小王子會過意來,趕緊給帝國皇帝作揖行禮。
“大理王子段譽,見過皇帝陛下。”
王小飛微微一愣:“段譽?你就是段譽?”
段譽也愣了:“陛下知道我嗎?”
王小飛哈哈大笑:“估計是重名吧。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做木婉清的女孩子?”
段譽撓撓腦袋:“木婉清?不知道啊。”
旁邊的他國使節們,見段家的兩人同皇帝流利地交流,都覺得有些羨慕。
羨慕之餘,便決定回去之後,自己也要好好學習華夏文字和語言了。
“皇帝陛下,我可以在濟州府多玩一些時間嗎?”段譽希冀地問道。
“殿下,咱們明天就要回去了。”
“可是咱們大理沒有這麽多好玩的呀,我還沒玩夠呢!”
王小飛笑道:“孩子既然想玩,就多留幾日也無妨。”
段譽聞言,非常開心,覺得這位梁帝國的皇帝,真是個大好人呢。
他現在還小,等七八年後,大理國被梁帝國順利拿下的時候,他就會改變兒時的看法。
人,終究是會變的嘛。
……
與大理國使節的交流輕鬆愉快,因為兩國之間並沒有爆發衝突。
與之相比,其他南方國度使節的眼中,還是對梁帝國皇帝,帶有幾分戒備和忌憚的。
隨著大梁海軍羽翼漸豐,在南海有利益訴求的國家,都感覺到了壓力。
這些使節不遠萬裏來到濟州府,一是與大梁建立聯絡,二是受他們國君的委托,來看看這個大梁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國家,為什麽一定要在南海攪動風雲。
過來之後打聽到的情況,原來這個國家創立不久,而她的締造者,原本是一夥土匪山賊。
剛剛創立的國家,就宛如剛學會走路的嬰孩,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實際上,在古笪羅城默默發育了兩年之久的李俊,已經對旁邊吳哥王朝的領土,展開了較為克製的蠶食。
其目的,自然是試探吳哥王朝的底線。
不同於占城國,吳哥王朝信仰佛教,國民內部較為團結,國土麵積也是占城國的數倍,算得上是中南半島此時最為強盛的國家。
麵對大梁海軍的挑釁,吳哥王朝的反應非常激烈。
上層直接派出了五萬騎著戰象的象兵,來與大梁帝國的軍隊作戰。
對方馴養的這種巨獸,給李俊他們看懵了,由於沒有心理準備,這一戰最後打輸了,傷亡還較為慘重。
李俊無奈,隻能暫時退出吳哥王朝的領地。
……
與吳哥戰象兵的作戰雖然失利,但也積累了寶貴的戰鬥經驗。
李俊吸取教訓,休整隊伍的同時,還耗費重金,聘請了會馴養大象的當地人,幫助己方士卒與這種新的戰爭機器建立聯係。
如果說當時的騎兵是陸戰坦克的話,那大象兵就是陸戰高達了。
不過,這種象兵雖然強悍,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大象怕辣的東西。
大象的嗅覺對那些重口味的氣體特別敏感,當地人利用這一點,會使用花椒等物來驅除象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知道了大象的弱點之後,李俊及其麾下的官兵,就對這種巨物不再那麽恐懼了。
但李俊並不急於再次發動攻擊,反而是派出信使,來到美麗的吳哥城,向吳哥國王表達了歉意,並提出願意進行雙邊貿易的設想。
大梁帝國繼承了前朝的商業氛圍,其生產的貨物總量,放在整個世界中來看,都是名列前幾的存在。
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吳哥國王非常強硬,他很想把這些野心勃勃的梁國人,趕到海裏喂魚。
經過麾下大臣的勸諫,吳哥國王終於明白,他麵對的是一種全新級別的對手。
論綜合實力,自己的國家,是比不上擁有萬裏國土的大梁帝國的。
經過慎重考慮,吳哥人的高層最終決定,既往不咎,與大梁的占城殖民地,暫時保持良好關係。
……
至於更南邊的三佛齊,李俊和劉夢龍遵照皇帝的旨意,向對方派出了做生意的商船,希望與那邊達成銅礦石的貿易協定。
經過與大梁所建立的外交聯絡,三佛齊國的高層接納了這些來自北方的商船。
其實雙方早先的關係並不怎麽融洽。
之前在婆羅洲的時候,雙方發生了很多摩擦,死了不少人。
與吳哥王朝一樣,三佛齊人對北邊的那個龐大帝國,有一種很複雜的心情。
當這個強悍的帝國,將魔爪升入海洋之後,他們心中的忌憚,就更為濃烈了。
要知道,當時的三佛齊,乃是當前南海和印度洋的霸主,海洋是三佛齊國的命脈。
有相當多的三佛齊高層,覺得不應該同梁國達成和平協議,而是應當立即發兵,向對方發起凶狠的進攻,將他們的海軍基地和艦隊全部燒掉。
別的不說,就是那麵積廣大的婆羅洲,完全應當牢牢掌控在三佛齊手中。
三佛齊國的皇帝沙門勞越,經過慎重考慮,最後還是把主戰派壓了下去。
跟大梁帝國鬧翻,對三佛齊沒有任何好處。
中原王朝生產的茶葉、布匹、絲綢、瓷器,向來都是非常緊俏的貨品。
而這些貨物,必須通過三佛齊控製的馬六甲海峽,才能銷往印度洋、地中海、阿拉伯海等地。
三佛齊之所以如此強盛,正是因為控製了古代歐亞大陸上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路。
往來馬六甲海峽的各國貨船,都要給三佛齊上繳非常昂貴的商業稅費,才能予以放行。
這才是三佛齊成為南海地區最強勢力的原因。
如果大梁和三佛齊交惡,海上貿易肯定會大受影響,對雙方來說,都是重大打擊。
三佛齊收不上稅。
大梁的貨品也會滯銷。
長此以往,兩個國家非打起來不可。
最終,通過緊張的談判,雙邊的貿易合作協定,正式簽訂了。
雙方采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以絲綢作為一般等價物,按照比例,換取三佛齊國出產的銅錠。
三佛齊的外交官羅蒲棘多,親自前來與李俊談判。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