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乾綱獨斷
字數:8617 加入書籤
“羅蒲大人,除了你們本國產出的銅錠,其他國家還有沒有銅礦資源?我們國家對於銅幣的需求量很大,需要這種重要的資源。”
“這個……我得找人問問。”
羅蒲棘多用生硬的漢語,同李俊進行交流。
“李將軍,協議簽署完成之後,還望您能來皇宮一趟,陛下想私下見您一麵。”
“不知貴國國主找我何事?”
“您去了就知道了。請將軍放心,此次會麵,不會對你我雙方的協議產生任何影響。”
羅蒲棘多見李俊有些懷疑,連忙進行補充。
“好吧。”
晚上的時候,李俊見到了三佛齊的國王,沙門勞越。
沙門勞越有五十多歲,看上去頗為慈祥,這個年紀在中古世紀,已經算是高壽之人了。
在羅蒲棘多的翻譯下,雙方開始了交流。
“李將軍,聽說你們已經攻占了占城國的國都,而且還跟吳哥人之間產生了軍事摩擦?”
“不錯,陛下的消息很靈通嘛!”
“哈哈哈,寡人身為皇帝,有些耳目也是正常的事情。”
三佛齊國主雖然看著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但其眼神明亮,望之不似昏君。
“不知陛下叫我過來所為何事?”
“不瞞你說,寡人並不喜歡吳哥王朝。要不是朱羅人絆住了我們的戰艦,可能在五十年前,寡人的祖輩就能踏平吳哥了。以貴國皇帝的誌向,既然被吳哥人打敗,將來肯定還是要打回去的吧?”
“陛下的意思,是要與我方協同作戰?”
“不錯,正有此意。”
作為區域性強權的三佛齊,最主要的安全威脅,是來自印度次大陸的朱羅王朝。
次要的敵人,則是與之接壤的吳哥王朝。
實際上,朱羅和三佛齊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之久。
朱羅帝國的航海技術也是很強悍的,大約在五十年前,他們曾經組織海軍力量,對三佛齊發動了突然襲擊。當時三佛齊的首都——巨港城,便被朱羅人直接摧毀。那次突襲對三佛齊的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原來的皇室家族一蹶不振,最終被豪強末羅瑜家族取而代之。
坐在李俊對麵的皇帝沙門勞越,正是末羅瑜家族的直屬後代。
上次大戰爆發的時候,沙門勞越隻是個繈褓之中的小嬰兒,對於那次慘烈的事件,皇帝是從宮中的典籍記載,以及史官的描述中,得知備細的。
末羅瑜家族上台後,不僅擊退了朱羅王朝的進攻,而且趁機向北發展,不斷蠶食吳哥王朝的領土。
對於古典帝國來說,進攻和占領,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三佛齊也不例外。
“陛下,此事我無法做主,需要告知我大梁帝國皇帝之後,方可定奪。”被吳哥王朝象兵擊敗的李俊,對於沙門勞越的邀約,似乎並不熱衷。
“無妨,寡人靜候貴方國主的消息。”
……
隨著國內礦產的開采,以及通過貿易,從外邦收購而來的銅錠,梁帝國軍械所用來鑄造大炮的銅儲量,終於有了保障。
多出來的銅錠,還能生產出大量的銅錢,供應百姓使用。
與此同時,皇帝王小飛也從李俊那邊,接到了三佛齊國主發來的會戰邀約。
他回複李俊,稍安勿躁,暫時不要答應三佛齊,也不要再同吳哥王朝開戰,先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說。
大梁帝國高層經過商議,最終決定,將眼下最主要的戰略方向,定在了北方。
國家在南海的征伐固然重要,但北方的敵人一日不根除,國家在北方布置的龐大國防力量就要一直存在,不能在其他的戰略方向發揮作用。
而且南邊所占的便宜已經夠多的了,那幾個大海島的產出,除了供應海軍之外,還能給南方諸省勻上一些,單單這一點,就非常令人舒適了。
再來看帝國的北方,之前經過八年的準備,傾盡全國之力,與西夏開戰。
如今河套地區的大部,終於落入了梁帝國手中。
祁連山下瘋狂奔跑的馬群,成就了新的梁國騎兵。
王小飛覺得,徹底解決北方邊患的時間,似乎很快就要來臨了。
這一次要麵臨的敵人,是比西夏更強悍的金國騎兵。
……
得到王小飛的回複之後,李俊又跑了一趟占碑城,麵見到三佛齊國主沙門勞越。
“對不起,我國的皇帝不願意介入到貴國和吳哥王朝的爭鬥中來。但……如果貴方出兵吳哥的話,我們可以從旁牽製吳哥的一部分兵力。”
“嗬嗬嗬嗬,貴國國君的算盤打得很精妙。你們的意思寡人明白了,明年的雨季結束之後,我們的軍隊就會北上,和吳哥王朝開戰,到時候希望李將軍能夠幫助我們。”
沙門勞越也是個實在人,直接將進攻的時間告知了李俊。
李俊雙眼微眯,三佛齊國主的語氣之中,似乎帶著一點警告的意味。
“希望貴國馬到功成!”
“謝李將軍吉言。棘多,你幫我送一送李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的,陛下。”
李俊走後,在一邊旁聽的三佛齊國相漢都亞特,提出疑問。
“陛下,咱們真的要與吳哥開啟新一輪的戰爭嗎?”
“唉,這並非寡人的本意,是他們的意見。”
皇帝口中的他們,正是三佛齊國內的主戰派。
很多時候,皇帝雖然擁有四海,但卻沒辦法做到乾綱獨斷。
之前提議與大梁爭奪婆羅洲,正是國內主戰派的意思。
如今婆羅洲打不了了,那就換一個地方來打。
正好消耗一下國內軍事貴族們無處安放的精力,省得這幫人天天過來煩自己。
和漢都亞特商討半個時辰之後,皇帝沙門勞越就回去休息了。
沙門勞越畢竟是老了,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不及當年了。
……
冬去春來,中原地帶的春耕工作,又開始了。
春耕向來是一件大事,關係到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朝廷的稅收。
而這一問題,隨著高粱這種作物的普及,再加上新納入的國土上的產出,已經比之前好解決的多了。至少不像那前朝時分,好些個種地的老百姓都在餓肚子。
接下來的農業計劃,農業局的鐵扇子宋清宋局長,已經同其他的國家部門進行了商議和研究,除了要在作物品種上下功夫,還要進行開源的工作。
這其中,對於帝國南方國土的開發,是下一個階段的重要工作。
南方雨水充沛,這本是農業發展非常有利的物候條件。
但問題是,南方的很多地域都是丘陵地形,能利用的平整土地隻是很少的一部分。
再加上此時的南方,人口並不算多,大部分的人口都聚集在北方的中原地帶,對於南部地域的開發不算完善。
當初正是盯上了這一點,王小飛才製定了梁山隊伍下山,向南方發展的策略。
現如今取得了天下,南部地域的發展問題,也成為了國策之一。
如果將來南方發展的好了,對於李俊、劉夢龍他們的開疆拓土,也將是一種極大的補充。
目前來講,主要的工作還是充實南方的人口,再選擇合適的地塊,開墾出更多的土地。
一些比較合適的丘陵,也要開始休整梯田了。
隻要把這些自然資源合理地利用起來,即便每畝土地的產出比那些良田少許多,但有了數量上的加持,合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這些具體的工作現在主要是中書省在協調管理,皇帝的主要的精力,最近放在了家庭上麵。
皇後紫羅如願以償,生下來一個女嬰,現在已經長到三歲了。
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女兒,王小飛自然是鞍前馬後,好生伺候,心疼的緊。
兒子王賁,現在已經被王小飛封為太子,眼下正在西北軍中,接受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指導。
這對王賁將來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至於自己的寶貝女兒,王小飛給她起名為嫣然,獲封興晨公主。
大梁帝國的皇宮本來人就少,現在終於多了這樣的一個寶貝,自然獲得了大家夥兒的喜愛。
這天,皇帝和皇後正領著小嫣然在禦花園玩耍,侍衛拿著一封重要情報,走了過來。
大梁帝國的情報部門,在大領導燕青的帶領之下,對浩如煙海的情報進行了分級處置。
其中最重要最高級的情報,要首先呈送給皇帝查看,這也是王小飛給情報部門立的規矩。
皇帝將信封拆開,看了一眼之後,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
好消息,這是好消息啊!
北邊的金國內部,出了一些問題,由此引發了動亂。
敵方陣營的壞消息,那自然是己方陣營的好消息了。
從情報所現實的情況來看,現如今的金國高層,已經沒有從前那般的團結了。
這也是遊牧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曆的陣痛,他們大多實行威權統治。
底下的那些個王公貴胄們,也都仗著手中的兵力,野心勃勃,每個都想著做皇帝。
這樣就使得他們內部的權力結構,不是很穩固。
華夏文明崛起的前夜,也是如此,經曆了千百年的權謀爭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強秦崩塌、魏晉南北,權力的運行方式才逐漸穩固下來。
“去,將吳用、聞煥章、蕭讓、燕青、朱武這幾位愛卿請來,朕有要事與他們商議。”
“諾!”
……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金國的亂局,已經醞釀了有些年份了。
皇帝與皇後之間的矛盾,大臣之間的爭權奪利,經過長時間的拉鋸,正在逐步滑入不可挽回的深淵。
實際上,在金國的上一任皇帝完顏吳乞買的執政後期,女真貴族之間的權力傾軋就已經很嚴重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與金國高層使用的“勃極烈”製度,脫不了幹係。
所謂的勃極烈製度,就是一種高級核心官員合議製,類似於內閣,用以輔佐皇帝來進行國家的治理。但與內閣不同的是,這些被稱為“勃極烈”的核心官員,對皇帝權力的牽製是很大的,因為皇帝本身,就是勃極烈之一,被稱為“都勃極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凡此種種,對皇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金國的現任皇帝完顏亶,青年即位,很想有一番作為。
他本就心向漢學,上位之後,更是對南邊皇帝那至高無上的權力頗為羨慕。
看看人家大梁的皇帝,手握雄兵,一言九鼎,厲害至極。
再看看自己,不單單要受朝中權臣的掣肘,在後宮之中也得受氣,過得很不舒服。
完顏亶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老祖宗用了上百年的製度,若想通過一句話就廢除掉,之後還想讓那些如狼似虎的大臣服自己,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完成自己集權的目的,完顏亶首先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開始暗戳戳地動手動腳。
首先,他命令百官仿照漢家製度,製定詳細的禮儀。
在宗廟、社稷、祭祀、諡法、車服、儀衛等方麵,體現出皇權的威嚴。
並且將這些製度統一匯編為《皇統製》,頒發到朝野,讓天下臣民都知道此事。
這些事情落實下去之後,盡管大的製度沒有改變,但底下的官員還是在潛移默化之間,感受到了皇帝所帶來的壓力和距離感。
接著,在完顏亶的力推之下,金國也仿效對麵,建立起了三省六部製度,規範了各位臣子的事責和權責。在沒有六部製度以前,很多勃極列權臣,都兼任多項事務。經過皇帝這麽一改,大部分都兼職都被取消了,權臣們管理的事務沒有以前那麽多了,他們手中的權力……也就比之前小了一些。
最後一步,才是對勃極烈製度,進行不著痕跡的微調。
勃極烈製度的一號人物,是皇帝本人,被稱為——都勃極烈。
勃極烈製度的二號人物,是皇儲,被稱為——諳班勃極烈。
勃極烈製度的三號人物,是國相,被稱為——國論勃極烈。
排在後麵的勃極烈,還有阿買勃極烈、昊勃極烈、忽魯勃極烈,分別可看成是國相的第一、第二、第三助手。
有一天,當國論勃極烈的那個人,死了。
排在後麵的第一、第二、第三助手,都很高興。
皇帝完顏亶,也很高興。
三大助手高興的原因是,他們中間的一個,終於可以得到那個位置了。
而皇帝高興的點在於,選誰當國論勃極烈,決定權在他的手上。
這下,終於可以好好做些文章了。
……
三大助手等了好些天,都沒等到國相的任命書。
這件事,被皇帝給拖黃了。
從今往後,金國朝廷之中的國相之位,便一直空懸在半空之中,從未落下。
位子還在,但是皇帝似乎不願意派個人再給它坐上去了。
如此一來,完顏亶得了兩個好處。
對於完顏亶來說,他的權力又多了一些,因為少了個人來跟他分權。
而底下的“三大助手”,麵對權力的誘惑,互相之間總會鬥上一鬥,他們在下麵咬起來,皇帝坐在上麵看戲拉偏架,豈不妙哉?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