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爪哇要求歸還棉蘭老島
字數:7710 加入書籤
王華陽看著範毅說道:“範愛卿,如果朕讓你做這個商務部尚書,你該如何施展你的才華?”
範毅說道:“皇上,得您的賞識,微臣是以商人身份入仕,商人入仕,自然是講究如何賺錢,治理百姓那是讀書人的事情,如果您讓微臣做這個商務部尚書,臣能保證商務部每年能給皇上帶來至少三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哦?”王華陽好奇的問道:“範愛卿,你可知道大宋戶部現在一年的稅收收入是多少?”
範毅說道:“回皇上,大宋現在一年的稅收是六百萬兩銀子。”
王華陽接著說道:“你既然知道大宋一年的稅收是六百萬兩,三千萬兩銀子可是大宋五年的收入了,即使是將大宋農民的賦稅由現在的三十稅一改為十五稅一,那也才僅僅一千二百萬兩銀子,朕允許你為朕賺錢,但是朕不希望你把手伸向百姓,增加農民賦稅這條路你是不能走的。”
範毅說道:“皇上,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朝代是因為農業稅發達而國富民強的,縱觀夏、商、周、秦、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等,農業稅都發達,但是卻算不上國富民強,朝代的後期更是因為農業稅繁重從而導致內憂外患,國家分崩離析,隻有我大宋朝,從立國之初一直堅持三十稅一的農業稅製度,國家的主要收入是鹽稅和商業稅,大宋在神州城複國後,大宋偏居海外,商業不興,陸秀夫一直體恤百姓,故而鹽稅和商業稅一直沒有征收,而食鹽專營皇上已經施行,臣的下一步計劃則是重新製定商業發展計劃,征收商業稅。”
王華陽說道:“說來聽聽。”
範毅說道:“臣此次前往阿拉伯貿易,發現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最喜歡的中原商品依次是陶瓷、絲綢、茶葉、漆器和金屬製品,但是目前在大宋三島隻有一個陶瓷廠、數家絲綢作坊,茶葉、漆器和金屬製品基本都要從大元進口,皇上知道,陶瓷、絲綢、茶葉、漆器和金屬製品的製作成本都很低,大元是按照十倍成本的價格給於大宋的,當然了,這個價格也是大宋當年指定的,大元隻是繼承了大宋的價格體係罷了,但是大宋當年製定這個價格體係是因為周邊蠻夷都不會製作陶瓷、絲綢、茶葉等商品,大宋將價格定的超高為了更好的賺取利潤,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大宋成了大元口中的蠻夷,咱們成為了價格體係的受害者。”
王華陽示意範毅喝口茶。
範毅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據臣所知,大宋從中原來到神州城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書籍,並且從泉州、福州兩地搶來了十萬百姓,之後沿海主動歸附大宋的漢人也有數十萬之多,加上崖山海戰時的二十萬軍民,當年來到神州城的漢人有將近百萬,而這其中就有眾多的能工巧匠,當年為了維持漢人的統治,同時也為了震懾三島的土著,並且陸秀夫大人和張世傑大人都是出身書香世家,書香世家自幼習讀儒家經典,而儒家經典重視農業輕視商人,兩位大人便將這些漢人分配到三島各地的漢人定居點,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大宋三島現在連年豐收,百姓家裏的大米存糧三年都吃不完,並且臣還聽說皇上又在海東省大規模的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如此以來,大宋的糧食根本就吃不完。既然生產的糧食吃不完,也就說明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過多。皇上完全可以將分散在三島各地的陶瓷工匠、紡織工匠、種茶采茶工匠、漆器工匠和金屬製品工匠召回神州城,讓這些工匠發揮自己的特長,重新幹自己的老本行,至於種地,則完全可以交給沒有手藝的人來種地,農民種地,糧食豐收了,就會把糧食換成錢,農民拿著這些錢就需要購買商品,而大宋現在自身並不生產商品,全部依賴從中原進口,如果大宋自己能生產商品,那麽工匠生產出來的商品,一部分可以用於出售給百姓,另一部分可以出海出售給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還能返銷回中原,而商品一旦流通起來,朝廷就能源源不斷的收取商業稅,白花花的銀子也會流到大宋,如此,大宋就能用這些銀子招兵買馬,光複中原也就指日可待。”
王華陽點了點頭,對範毅的方法表示讚同。
王華陽說道:“範毅,剛才這些話,你明日可敢在朝堂上對眾大臣說。”
範毅說道:“回皇上,隻要皇上讓臣登殿,臣一定能說服大臣們同意皇上設立商務部。”
王華陽說道:“好,朕就喜歡你這樣的做事風格,明日你我君臣聯手,隻要你能說服大臣們設立這個商務部,朕就封你為首任商務部尚書,全權管理大宋的一切商業事務。”
次日一早,王華陽早早的來到了議政殿,而範毅在小寶的安排下,也早早的來到了偏殿等候召見。
議政殿內,五部大臣也按照品級早早的站立兩側。
隨著小寶例行的一聲:“有本啟奏,無事退朝,”朝會正式開始。
丞相文天祥率先站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天祥說道:“皇上,爪哇國派來國王特使,已於昨夜抵達神州城。”
王華陽說道:“朕記得朕大婚禮部發出的請帖沒有爪哇國吧,這爪哇國怎麽還自己來了,遠來都是客,我大宋乃禮儀之邦,丞相一定要好生安置爪哇的特使,免得失了大宋天朝上國的麵子。”
文天祥說道:“回皇上,臣已經著禮部妥善安置了,一同安置的還有安南國國王特使,占城國國王特使,寮國國王特使、柔佛國國王特使、麻六甲國國王特使、渤泥國國王特使和新柯裏沙國王特使。”
王華陽問道:“這些都是大宋發了請帖才來的嗎?”
文天祥並不清楚哪些是自己來的,哪些是發了請帖來的,於是便讓主管禮部的莊一凡回話。
禮部尚書莊一凡站出來說道:“回稟皇上,安南、占城、寮國、柔佛、渤泥國是收到大宋請帖後來的,爪哇國、麻六甲國、新柯裏沙國是自己主動來的,緬甸、暹羅、阿薩姆、高麗四國大宋發了請帖,至今沒有見四國特使前來。”
王華陽說道:“暹羅、緬甸、阿薩姆三國山高路遠,尤其是阿薩姆王國,本來就與大宋的關係沒有那麽密切,不來也情有可原,這高麗國一直是大宋的藩屬國,現在大宋沒落了,這高麗國國王連朕的大婚都敢不來參加了。高麗人真是妥妥的三姓家奴。”
莊一凡說道:“高麗人跟日本人一樣,自古就是畏威不畏德,現在蒙古人占據中原,高麗人傍上了蒙古人的大腿,自然不把咱們大宋看在眼裏了,若是放在以前,別說是皇上大婚,即使是王子、公主大婚,高麗都會派出國王特使以表臣子之心的。”
王華陽笑了笑說道:“罷了,誰讓大宋現在隻有三島之地呢,高麗國現在是大元的藩屬國,自然要看忽必烈的臉色,如果高麗國王真給朕送來了賀禮,恐怕忽必烈也會不高興的。”
文天祥說道:“皇上,別的國家都是來給您賀禮的,但是這個爪哇國國王來者不善啊。”
“哦?”王華陽故作詫異的問道:“爪哇國國王不是來賀禮的,莫不成是來找茬的?”
文天祥說道:“回皇上,韓承孝攻占了棉蘭老島,並且設計殺了桑托斯部落、卡加延部落、迪奧多部落和達沃部落的領導集團,但是桑托斯部落的馬盧達王子當時逃脫了,至今沒有找到,誰知道這個馬盧達王子竟然乘船跑到了他們的宗主國爪哇國,向爪哇國國王控訴了大宋派軍隊侵占了棉蘭老島的事情,棉蘭老島曆來向爪哇國國王進貢,是爪哇國的屬地,這個是不爭的事實,爪哇國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派出特使來到大宋,希望大宋皇帝命令韓承孝的軍隊撤出棉蘭老島,並且賠償爪哇國損失三百萬兩白銀。”
王華陽聽後哈哈大笑。
王華陽說道:“文丞相,朕沒有聽錯吧,爪哇國讓大宋賠償給他三百萬兩白銀?”
隨著王華陽哈哈大笑,其他的大臣也大笑了起來。
如果蒙古人說讓大宋賠償三百萬兩銀子,大宋朝堂會認真對待,也會認真考慮,畢竟大宋是真打不過蒙古人。
但是一個小小的爪哇國,張口就要大宋賠償他三百萬兩銀子,他以為他是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嗎?讓大宋給他三百萬兩銀子,這不是開玩笑嗎?
戶部尚書趙瑞說道:“文大人,你就告訴爪哇國國王特使,大宋國庫裏有的是銀子,有本事讓他自己駕著船來拿啊。”
眾人聽到趙瑞的話,再次哈哈大笑。
文天祥說道:“趙大人,外交無小事,咱們大宋吞並棉蘭老島的事情既然被爪哇國國王知道了,咱們就應該想個辦法,而不是簡單的說句話就能解決的。”
眾人聽了文天祥的話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王華陽說道:“文愛卿,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文天祥說道:“皇上,棉蘭老島現在已經是大宋的海東省,並且戶部近半年已經往棉蘭老島移民了二十萬,開墾的第一批土地也已經獲得了豐收,讓大宋將到手的土地再讓出來,這是斷不可能的,爪哇國想要要回棉蘭老島,除非能打贏大宋,否則想都不要想。”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大宋官兵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土地,爪哇國國王一句話就想讓大宋把土地讓出去,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但是棉蘭老島確實也是人家爪哇國的屬地,大宋占領畢竟也是輸了大義名分,大宋乃禮儀之邦,總不能就這麽赤裸裸的威脅爪哇國吧,如果這樣的話,周邊國家就會認為大宋恃強淩弱,周邊國家該怎麽想大宋呢?並且大宋和爪哇國都是大元的藩屬國,如果忽必烈向大宋發難,大宋該如何應對,這麽多年來,大宋像奴婢一樣侍奉忽必烈,若是因為一個棉蘭老島引起忽必烈的攻伐,大宋就是得不償失了。”
吏部尚書劉敬站出來說道:“皇上,當年蒙古人占領大宋的領土,也沒有考慮咱們大宋是不是願意,當今天下,就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大宋打不過蒙古人,讓蒙古人占了中原的土地,咱們拿蒙古人也沒有辦法,還得做蒙古人的藩屬國,蒙古人是最知道這種恃強淩弱的感覺的,麻逸國打不過大宋,直接被大宋取代,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大宋占領了棉蘭老島,爪哇國若是不願意,可以自己派兵從大宋手上搶,咱們大宋打不過蒙古人,收拾這些蠻夷還不是砍瓜切菜般容易,若不是大宋現在和爪哇一樣都是蒙古人的藩屬國,大宋早就該出兵統一南洋這些國家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戶部尚書趙瑞說道:“文大人,我看你就這樣說,大宋的銀子多的是,想要自己來拿,棉蘭老島現在已經是大宋的海東省,大宋的領土是不可能割讓的,若想要海東省,自己派兵攻打,如果爪哇國執意要向忽必烈告狀,大宋就出兵滅了爪哇國。”
眾大臣聽了趙瑞的話,紛紛附和。
工部尚書展四平說道:“別的不知道,但是我掌管工部,大宋海船建造技術天下第一,大宋遠在海外,蒙古人沒有渡海的海船,中原現在也沒有了建造海船的能力,咱們大宋就是真的吞並了爪哇國,想來忽必烈拿咱們也沒有辦法,咱們完全不用在乎爪哇國的想法,就讓爪哇國國王去大都告狀,我就不相信忽必烈會為了一個名義上的藩屬國跟大宋開戰,忽必烈現在的目標是安南,即使大宋吞並了爪哇國、渤泥國、麻六甲國、新柯沙裏王國等不與陸地接壤的國家,忽必烈拿大宋也沒有辦法。”
王華陽聽著眾大臣的話,眾人是一邊倒的支持不用理會爪哇國的訴求,而展四平甚至直接提出吞並這幾個不與陸地接壤的小國。
這些小國中,除了爪哇國人口多於五百萬之外,其餘國家人口大多數不滿百萬,吞並這些國家的意義不大,對大宋的綜合國力不會有大的提升,相反,如果吞並這些國家,忽必烈一定不會輕易放過大宋。
而現在大宋缺少的是一個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不能因小失大。
王華陽看了一眼小寶,小寶立刻出聲製止了混亂的朝堂。
王華陽站起來說道:‘眾愛卿所說的確有道理,吞並爪哇國大宋現在是有這個實力的,如果吞並了爪哇國,大元估計頂多也就是派出使節譴責一下大宋,最後也會默認大宋吞並爪哇國的事實,但是大家別忘了,後天就是朕與其其格公主的大婚,忽必烈將其其格公主嫁給朕,就是想終結蒙古人與漢人的百年恩怨,再此緊要關頭,咱們大宋吞並周邊大元的藩屬國,忽必烈對大元朝野是沒有辦法交代的,朕作為忽必烈的孫女婿,自然不能讓朕這個爺爺為難,所以大家還是再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安撫住爪哇國國王,讓大宋安心的管理海東省,還能讓大都那邊的人找不出大宋的毛病。’
眾人聽了王華陽的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如何回答。
王華陽原本的計劃是等自己和其其格大婚之後,讓韓承孝在棉蘭老島建立大韓帝國,大宋在於大韓打一仗,然後就是大宋打輸了,這樣的話大宋就有借口不向安南派兵,但是現在看來,必須得提前執行大韓帝國建國的方案了,隻有棉蘭老島建立大韓帝國,爪哇國就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向大宋要地了,忽必烈那邊也有的交代了。
但是建立大韓帝國是大宋的核心機密,目前知道的人除了自己隻有文天祥、樊舜、莊一凡和小寶知道,韓承孝本人現在還不知道呢,並且議政殿上還有眾多官員,王華陽並不想讓五部尚書之外的人知道這些機密。
莊一凡聽了王華陽的話,直接猜出了王華陽的意圖。
莊一凡說道:“皇上,大宋作為大元的藩屬國,去吞並大元另一個藩屬國的領土,這件事本身就是對宗主國大元權威的挑釁,這件事處理好了就是大宋與爪哇的事情,處理不好就是大宋與大元的事情了,此事涉及到大元宗主國的尊嚴,忽必烈如果知道了這件事,不可能不管的。所以臣認為,朝廷還是謹慎處理為好,以免給大元留下口實。現在大元集結數十萬兵力在湖廣行省的兩廣一帶,離安南很近,但是離神州城也隻有一千三百公裏,快船三天就可以到達神州城,全副武裝的戰艦隻需要一周就能從廣州行駛到神州城,展大人說大元現在沒有建造海船的能力,這點臣不否認,但是大元不會造海船,不等於不會造船,假以時日,大元還會擁有建造海船的能力的,所以,臣認為咱們還是要妥善處理此事。”
戶部尚書趙瑞站出來說道:“莊大人,漂亮話誰都會說,但是你說的妥善處理究竟該怎麽處理,你得拿出個辦法,而不是侃侃而談。”
莊一凡並沒有理會趙瑞,而是看向了王華陽。
莊一凡說道:“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出兩路使節,一路前往大都,主動向忽必烈匯報棉蘭老島的事情,韓承孝當時是以叛軍的名義攻占的棉蘭老島,而大宋發生叛亂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咱們就直接說是叛軍占領了棉蘭老島,並告訴忽必烈大宋將會派遣大軍去征討韓承孝叛軍,等征討了叛軍,便將棉蘭老島歸還給爪哇國,另一路使節則前往爪哇國的國都雅加達,采用劉備借荊州的策略,告訴爪哇國國王,等大宋滅了韓承孝叛軍就歸還棉蘭老島,至於什麽時候剿滅韓承孝,那就是後話了,這樣的話就能同時穩住大元和爪哇,並且還不會讓這兩個國家找到借口。”
王華陽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莊愛卿此計甚妙啊。”
莊一凡接著說道:“皇上,棉蘭老島上的土著男人基本已經被殺光,女人也已經分配給漢人男子,歸還給爪哇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大宋還是要將棉蘭老島的事情做的再細致一點。”
“哦?”王華陽詫異的說道:“愛卿還有更細致的辦法?”
莊一凡說道:“馬盧達王子現在是棉蘭老島唯一的王族後人,此人不殺,將來會給大宋留下巨大的麻煩,殺了馬盧達王子,棉蘭老島就成了無主之地,將來任何人都不會再打著棉蘭老島王族的名義複國或者索要棉蘭老島了。”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