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皇權與文官士紳集團的第一次正麵對決
字數:6391 加入書籤
王華陽說道:“莊愛卿,這個就沒有必要了吧,棉蘭老島上成年男子已經殺光,未成年的孩子在大宋的教育下,也會慢慢的變成漢人,一個馬盧達王子能掀起什麽樣的浪花?”
莊一凡說道:“皇上,斬草不除根,必生後患,當年一個趙氏孤兒就能重建趙家的基業,六國的後人僅憑自己是六國王族的血脈就能在秦始皇駕崩後重新建立六國,中華曆史上的種種、件件曆史告訴我們,對待敵人,一定要斬草除根,如此才能一勞永逸。”
王華陽聽著莊一凡的話,雖然覺得莊一凡有點危言聳聽,但是也覺得莊一凡的話有道理。
如果這次韓承孝將馬盧達王子直接殺了,大宋吞並棉蘭老島的事情爪哇要到猴年馬月才會知道,到時候木已成舟,並且棉蘭老島上的王族都死幹淨了,爪哇就是想幹預,也找不到借口,並且沒有了棉蘭老島王族的懇求,爪哇國王即使知道大宋吞並了棉蘭老島,也會默認這件事,畢竟棉蘭老島不是爪哇的直接領土,隻是名義上的屬地而已,爪哇是不可能為了一個名義上的屬地跟大宋開戰的。
但是樊舜當時放走馬盧達王子的目的就是讓馬盧達王子跑到爪哇的雅加達城找到爪哇國王,讓爪哇國王出麵幫助棉蘭老島複國,爪哇國是棉蘭老島名義上的宗主國,如果爪哇國王對棉蘭老島被大宋不聞不問,爪哇國王就失去了宗主國的大義名分,放走馬盧達王子的目的就是要讓爪哇國王進退兩難,為了爪哇國的國家尊嚴,爪哇國王一定會向大宋開戰。
但是如果將馬盧達王子暗殺了,爪哇國王可能就不會找大宋的麻煩了。
大宋要想吞並爪哇國,就得師出有名,如果能讓爪哇國主動攻擊大宋,那是再好不過了。這樣的話南洋中國的國家隻會認為爪哇被大宋吞並是因為爪哇招惹了大宋,隻要不招惹大宋,自己的國家就能相安無事。
於是王華陽說道:“莊愛卿所言極是,朕之後就會給兵部的謝飛下旨,讓他派出精銳力量前往雅加達伺機殺了馬盧達王子。”
王華陽嘴上這麽跟莊一凡及眾大臣這麽說,而真實的想法則是讓負責海外情報司的戴康暗中保護馬盧達,並找尋機會促成爪哇國出兵攻打大宋。
王華陽見馬盧達的事情完結,於是便說道:“諸位愛卿,想必大家已經知道,陸巡帶領的遠征日本艦隊和範毅帶領的海外貿易商隊都已經回來了,陸巡和範毅沒有辜負朕的期望,都給朕帶回來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文天祥帶頭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陸巡和範毅能夠取得今日的成功,是皇上用人得當,都是皇上英明的指揮。”
眾大臣紛紛附和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王華陽站起來說道:“陸巡艦隊和範毅商隊能夠取得今日的成功,也全賴諸位臣工的鼎力支持,這不是朕一個人的功勞,是諸位臣工與朕一起的成果,尤其是陸巡和範毅,朕準備大大的獎賞他們。”
王華陽知道,遠征日本和海外經商的成功,雖然是自己決策的,但是離不開七大家族的支持,如果自己將此次成功的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那麽就沒有辦法獎勵範毅,而為了獎勵範毅,就得將陸巡一同獎賞,雖然陸巡不是七大家族子弟,但是陸巡是陸秀夫的親軍首領,而陸秀夫雖然不屬於七大家族,但是七大家族也都支持陸秀夫,獎勵陸巡也是七大家族能夠接受的。
而眾人也聽出了王華陽的意思,獎勵陸巡和範毅便獎勵吧,誰讓他們這次給朝廷帶回來這麽多銀子呢。
王華陽接著看向吏部尚書劉敬說道:“劉愛卿,你主管吏部,對官員升遷了然於胸,陸巡此次攻破日本都城江戶,殺敵五萬,活捉日本後宇多天皇,並俘獲日本皇親國戚無數,繳獲財富折合白銀四千萬兩,並且帶回兩萬日本俘虜,此等功勞,朕該如何封賞。”
劉敬說道:“回皇上,按照祖製,殺敵過萬可封侯爵,俘虜兩萬敵軍可獲侯爵,繳獲財富千萬可獲侯爵,攻破敵國都城可封公爵,俘獲敵國郡王級以上王族可獲公爵,活捉敵國國王可獲王爵,陸巡此次的功勞封侯可以封三次,封公可以封兩次,封王可以封一次,但是大宋自開國至今,除皇子外,還沒有一位武將獲得過王爵。”
王華陽又看向趙瑞問道:“皇叔,朕年幼,有些事情不是很清楚,太祖遺訓裏有沒有非趙姓不可封王的祖訓。”
王華陽雖然是文科生,但是隻知道漢朝的劉邦頒布過“非劉姓不可封王”的詔書,至於趙匡胤有沒有頒布過類似的聖旨,自己是不清楚,隻能向趙瑞詢問了。
趙瑞說道:“回皇上,太祖遺訓裏並沒有非趙姓不可封王的祖訓,太祖立國後,先後封了當年跟隨他創建大宋的六大功臣中的五人為王,但是自太祖之後,所封的王爵都是在大臣去世後追封的,比如著名的抗金名將嶽飛被追封為鄂王,大宋已經有將近三百年沒有給活著的大臣賜封王爵的先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華陽說道:“沒有先例朕可以開先例嘛,陸巡帶領五萬水軍,遠涉重洋,攻破了日本國都,活捉了日本天皇,此等不世之功,忽必烈都沒有做到,陸巡做到了,是我大宋開國以來獨一份的吧,咱們大宋開國以來除了在統一中原的時候攻滅過幾個割據政權,這應該是第一次攻破一個國家的國都並活捉對方的國王,這也是大宋開天辟地頭一遭,此等曠世之功自然是沒有先例可循的,既然沒有先例,那就按照祖製,給陸巡封一個王爵,一來是鼓舞士氣,告訴大宋將士,隻要奮勇殺敵,就能獲得封賞,而不是等到人死了再封賞,二來也是告訴天下百姓,大宋的軍功製還在,隻要軍功達到條件,該怎麽封賞朕絕不吝嗇。”
眾人聽到王華陽要給陸巡封王,個個麵麵相覷。
還不等趙瑞回話,吏部尚書劉敬先說話了。
劉敬說道:“皇上,陸巡攻破江戶,活捉日本天皇,確實創下了不世之功,理應受到嘉獎,但是如果給陸巡封了王爵,別的人該怎麽封賞?”
王華陽說道:“這個還不簡單,別的人按照功勞大小冊封,陸巡封王,其餘的人按照功勞,該封侯爵的封侯爵,該封伯爵的封伯爵的,士兵該晉升的晉升,總之,有功的一律獎賞。”
趙瑞聽到王華陽要大規模的獎賞遠征將士,心想這獎賞出去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名號,而是真金白銀,準備立馬給王華陽提醒。
還不等趙瑞發話,劉敬接著說道:“皇上,如果遠征日本的將士要受到嘉獎封賞,那當年跟隨皇上參加崖山海戰,在神州城複國、剿滅麻逸國叛亂、平定楊勇叛亂和土著叛亂的將士是不是也要受到嘉獎,如果隻獎賞陸巡等遠征軍將士而不獎賞大宋複國的將士,這對留守大宋的將士是不是不公平,並且根據臣所知道的消息,陸巡此次是偷襲日本的江戶,日本的主力部隊都在長崎一帶防衛忽必烈,陸巡根本就沒有遇到日本的主力部隊,殺敵過萬應該是江戶城的城防部隊,至於俘虜,根本就不是日本軍隊俘虜,而是俘虜了手無寸鐵的兩萬日本女人,所以按照原來兵部的晉升賞賜辦法,陸巡的殺敵數量和俘虜數量還有待商榷,至於說活捉日本天皇,這的確是大功一件,但是活捉日本天皇的並不是陸巡,而是阿羅約部落將領趙卓,皇上難道要封賞一個部落的將領為王爵嗎?”
刑部尚書宋安說道:“是啊,皇上,如果嘉獎遠征軍將士,那麽就得獎賞崖山海戰的將士,如果沒有崖山海戰將士拚死突圍,大宋早就在崖山亡國了,崖山海戰、麻逸國叛亂、部落叛亂,漢人將士死傷無數,如果皇上要封賞陸巡他們,那麽參加崖山海戰、參加平定麻逸國叛亂和參加平定部落叛亂的將士是不是也該封賞,尤其是參加平定麻逸國叛亂殉國的張世傑大人和平定部落叛亂的陸秀夫大人,他們的功勞可比陸巡大,如果給陸巡封王爵,那麽張世傑大人和陸秀夫大人是不是也應該封王爵?”
工部侍郎狄懷仁說道:“還有前往大琉球營救其其格公主和莊一凡大人的兩萬將士,如果獎賞的話,這兩萬將士是不是也一並獎賞?”
戶部侍郎錢福說道:“狄大人,前往大琉球的兩萬將士隻是奉命埋伏,並沒有跟安南的軍隊作戰,作戰的是錢森帶領的迎親將士,迎親將士死亡過半,要獎賞的話也是獎賞錢森的迎親將士,而不是狄繼隆的埋伏將士吧。”
工部侍郎狄懷仁說道:“錢大人,話可不能這麽說,雖然狄繼隆所部沒有參戰,但是正是因為狄繼隆的兩萬將士才給了錢森的底氣,要不然錢森敢堅守那麽長的時間嗎?”
翰林院大學士楊榮說道:“你們要是這麽說的話,楊雄當時在神州河救了皇上,並且這次楊雄還跟隨遠征日本艦隊攻打江戶,楊雄是不是也要嘉獎?”
禮部侍郎張拱說道:“楊大人,楊雄救了皇上是不假,但是皇上已經冊封楊雄的姐姐楊香香為貴人,楊香香從一個試婚宮女搖身一變成了楊貴人,這還不是嘉獎嗎?況且這次楊雄跟隨陸巡遠征日本,隻是一個普通士兵,遠征日本的士兵有五萬人,如果嘉獎了楊雄,那其餘五萬士兵是不是也要嘉獎?”
翰林院大學士楊榮說道:“一碼歸一碼,楊香香被封為貴人是因為楊香香懷有龍裔,但是楊雄救了皇上可還沒有封賞呢?”
王華陽聽著楊榮的話感覺可笑,楊香香和楊雄雖然姓楊,但是並不是楊榮家族的人,就連楊香香是太後的遠親還存在疑問,現在倒好,隻因為這兩人姓楊,楊榮便主動將楊香香和楊雄列為楊家人,並且主動給楊雄做後盾,不過這個也好理解,楊勇叛亂後,楊太後殉國,楊勇被誅殺,連帶著楊家在軍中的中高層軍官被其餘六大家族取代,楊家現在在軍中實力大減,而楊雄有救助自己的功勞,此次遠征日本除了陸巡、趙卓,七大家族的將領自己是一個也沒有用,但是唯獨讓楊雄跟隨遠征軍去了日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七大家族也看出來了,皇上這是要重點培養楊雄。
就這樣,七大家族相繼說出自己家子弟在這些年中做出的貢獻,並且還相互拆台,都希望皇上在封賞的時候能夠給與自己家族更多的封賞。
王華陽原本以為陸巡憑借這次攻破日本國都和活捉日本天皇,自己可以給陸巡封個王爵,畢竟大宋開國至今,能有此功勞的人絕無僅有,王華陽也認為眾大臣應該會同意自己的封賞。
王華陽的意圖也很明確,既然自己暫時不能撼動七大家族的勢力,那麽就得扶植另一股或者多股勢力去對抗七大家族的勢力,從而達到大宋朝局勢力的平衡,隻有這樣王華陽這個皇帝才能真正的掌權。
七大家族是文官集團和地主集團的代表,而能製衡文官士紳集團的,王華陽回憶所學曆史,恐怕隻有明朝的武勳集團和宦官集團了。
宦官幹政這是王華陽所不能容忍的,並且神州城的太監隻有三百人,根本形不成氣候,要想製衡文官士紳集團,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快速扶植非七大家族掌控的武勳集團,將兵部剝離六部隻是王華陽扶植武勳集團的第一步,讓非七大家族將領獲得軍功則是第二部。
為此,王華陽吞並棉蘭老島,遠征日本,目的就是讓韓承孝、陸巡等將領獲得軍功,這樣的話王華陽便有理由扶植他們。
但是王華陽沒有想到自己剛剛提出要嘉獎陸巡,劉敬便提出要一同嘉獎參加崖山海戰、平定麻逸國叛亂、平定楊勇叛亂和平定部落叛亂的將士。
而參加崖山海戰等戰役的主力則是七大家族子弟,如果一並獎賞,獎賞的還是七大家族,那麽新扶植的武勳集團還是七大家族的人,如果這樣的話也就失去了嘉獎的意義。
王華陽看著議政殿裏七嘴八舌的大臣,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收場了,說嘉獎陸巡的是自己,如果再說不嘉獎陸巡的還是自己,那麽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的身份算是徹底坐實了。
正在這時,文天祥站了出來。
文天祥示意大家都安靜。
文天祥說道:“皇上,臣以為現在進行大規模的封賞不妥。”
王華陽連忙說道:“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陸巡立下如此大功而不進行封賞,則失去了賞罰分明的意義了。”
文天祥說道:‘皇上,大宋在神州城複國是二十萬軍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並不是一家一姓之功勞,並且皇上剛剛親政,又要進行大婚,現在進行大規模的封賞時間也來不及,並且皇上大婚之後大宋還要出兵協助大元攻打安南,到時候還會有眾多將士獲得功勞,臣以為,等皇上大婚結束,安南戰事結束,大宋周邊環境安定了再行封賞也不遲,但是諸位將士獲得的功勞也不能就這麽算了,吏部要將每個將士獲得的功勞分門別類記錄在案,等他日封賞時機到了的時候,皇上再行封賞也不遲。’
王華陽聽了文天祥的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王華陽說道:“就依文丞相所說,吏部將各位將士所獲得的功勞記錄在案,等時機成熟的時候一並封賞。”
眾大臣聽了王華陽的話,也無可奈何,隻得悻悻的同意了。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