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皇帝下旨,誅殺晉王

字數:5656   加入書籤

A+A-




    “報——”
    “啟稟皇上,大唐王朝水師副都督、靖遠伯唐子義來報,水師艦隊於江陰一帶水域與晉王殿下所乘坐的滅倭號發生激戰;”
    “大唐水師艦隊的十餘艘戰船,因船體噸位和炮火數量處於絕對弱勢,最終力戰不竭,錯失將晉王殿下截擊還朝的良機;”
    “隻得,隻得目送滅倭號沿江而去,自長江入海口進入東海東渡!”
    刷!
    禦書房內,正處於朝會休會期的大唐昭武帝陳懷安,接到了來自水師官兵最前線的消息,告知了胞弟陳龍象的最新情況。
    關心則亂的陳懷安,禁不住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又重新坐了回去。
    強撐著保持著麵無表情的做派,不讓在場的隨從琢磨透自己的心思。
    平心而論,昭武帝陳懷安的感性思想,是希望弟弟陳龍象能逃出大唐水師艦隊的截擊,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
    但,從大唐王朝的締造者、開國皇帝的理性角度出發,他是希望靖遠伯唐子義所率領的水師艦隊,能將迷途中的弟弟陳龍象給帶回金陵城,能讓他這個當哥哥的能有一個當麵教育弟弟的機會。
    最終,水師艦隊那邊所傳來的消息卻是,在一番激戰過後、大唐水師艦隊力戰不竭,隻得眼睜睜的看著晉王陳龍象所乘坐的滅倭號戰船逃出生天。
    昭武帝陳懷安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一顆心又重新提了起來。
    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從今日起,弟弟陳龍象將徹底被扣上舉兵謀反的那一頂帽子,自己這個身為當朝皇帝的哥哥,與弟弟陳龍象的再次相見,將是不死不休的敵對局麵。
    不曾想,自己曾經最不願意看到的兄弟反目,同室操戈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誒——
    禦書房內,枯坐椅子上的陳懷安,終於還是忍不住一聲長歎出來。
    在今日的朝會之上,以監察院禦史劉懷義為首的數十文官集體上奏,要求以謀反罪對弟弟陳龍象論處;
    而以韓國公陳慶之為首的一幫武將,卻是據理力爭盡可能的想要將此事,控製在晉王任性、耍脾氣的範圍內,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在朝中文武兩派的爭執中,昭武帝陳懷安也遲遲未對此事定論。
    可現在,當追擊而去的大唐水師艦隊的一線戰報傳回朝中;
    未來,還有可能將前朝妖後蘇婉兒、乃是新朝第一親王的“嬪妃”一事消息泄露;
    身為當朝皇帝的陳懷安,即便是再不願意麵對此事,也不得不將此事擺在台麵之上處理。
    與其,讓朝中的一幫文官以此發難;
    倒不如,自己在朝會之上當庭宣布,晉王陳龍象此舉乃是謀反,一切應當以《大唐律例》論處。
    所幸,自己還落得個耳根清靜。
    至於母後徐若雲那邊,想必她老人家也是能理解自己的吧?
    呼——
    一想到這兒,禦書房內的昭武帝陳懷安,終於是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濁氣。
    事已至此,就這麽處理了吧!
    身為帝王,身為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本就該摒棄一切的個人情感,所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應該是建立在大唐王朝江山社稷的千秋萬代之上。
    陳懷安決議,朝會之上下旨,以謀反罪論處晉王陳龍象。
    若能生擒,就給他一個禁足圈禁的處理;
    若不能,那也便是陳龍象的宿命。
    “報——”
    “啟稟皇上,休會時辰已到,該上朝了!”
    這時,禦書房外傳來了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的通報聲。
    嗯——
    禦書房內,昭武帝陳懷安點了點頭。
    再一次深呼吸、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之後,他便起身離開了禦書房,去往金鑾殿。
    同一時間。
    金鑾殿內,朝中的文武百官已經在金鑾殿內站定完畢,隻等昭武帝陳懷安的到來,便可繼續休會前暫停的議題。
    趁著休會的空檔,以監察院禦史劉懷義為首的一眾文官,再一次重申了相互間的立場:今日的朝會之上,一定要達成對晉王陳龍象治罪和反對皇上封王的目的;
    這二者之間,最少要達成其中一個目標。
    “皇上駕到——”
    當金鑾殿外傳來,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的通報聲之時,金鑾殿內的監察院禦史劉懷義,懷著誌在必得的心情,開始跟隨滿朝文武一起,對剛剛在金鑾殿的龍椅之上坐定的昭武帝陳懷安行跪拜之禮。
    隻等著,那一句“有事啟奏”之後,便開始再一次引經據典的重申自己的態度和觀點。
    卻不曾想,這一次監察院禦史劉懷義的算盤落空了。
    金鑾殿上端坐龍椅的昭武帝陳懷安,根本沒有給劉懷義發言的機會,便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陳懷安道:“諸位愛卿,朕剛剛接到大唐水師副提督唐子義的奏報,那晉王陳龍象所指揮的大唐水師滅倭號戰船;”
    “在江陰一帶的長江航道之上,不顧朝廷的勸阻和朕的旨意,竟公然對我大唐水師艦隊進行炮擊;”
    “此舉,可視為公然謀反!”
    頓了頓,陳懷安繼續道:“朕決議,對於晉王陳龍象在金陵城內大開殺戒和炮轟大唐水師艦隊戰船一事,定性為舉兵謀反,按律當誅之!”
    嘩!
    昭武帝陳懷安此話一出,偌大的金鑾殿內頓時一片嘩然,滿朝文武皆震驚。
    以監察院禦史劉懷義為首的一眾文官,都已經做好了“據理力爭,拚死勸諫”的準備,更是在休會之時群策群力,寫下了長達上萬字的“平叛策論”;
    其目的就是為了以此脅迫昭武帝陳懷安,從而增加文官集團在大唐王朝朝堂之上的話語權。
    自前朝大新開始,整個中原王朝的君王都是采用“重武輕文”的治國方針,大大削弱了文官集團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
    而今,蟄伏了“兩朝四帝”的朝中文官,終於看到了可以直麵皇權的機會,又豈能放過?
    縱然是一死,也要為後世文官在朝堂之上爭取一席之地。
    怎奈何,就當監察院禦史劉懷義,都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龍顏大怒的準備,也要勸諫皇上以謀反罪誅殺胞弟陳龍象,更要以此為鑒,從此不再行封王之事時;
    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竟然搶先一步對“晉王謀反”一事做了定論;
    如此一來,卻是讓以劉懷義為首的一眾文官,有種重拳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那手中洋洋灑灑上萬字的“平叛策論”,此時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喉嚨之中,更是感覺好像卡了一根魚刺,咽不下又吐不出。
    相比起朝中文官集團的“無可奈何”,以大唐王朝開國五國公為首的武將集團,在聽到昭武帝陳懷安的這一決定之時,無不一聲哀歎、卻又找不到正當的理由勸諫皇上收回成命。
    一眾武將的心中,都深知這一次,大唐王朝即將麵臨建國以來最嚴峻的一次考驗,數以百萬計的大唐軍隊,將有無數人戰死沙場,卻不是死在為大唐王朝建立功勳、為大漢民族開疆拓土的戰場之上;
    而是戰死在王朝內亂、同室操戈的戰場之上。
    這,將是對大唐王朝的軍事實力和國防力量的一次削弱,鬧不好那西域以外的阿拉伯帝國也將借此良機,再舉大軍東進,犯我大唐邊關。
    更讓一眾大唐武將擔憂的是,那晉王陳龍象本就天生神勇,更有四象不敵之力,再加上在東征高句麗之時,其在軍中的曆練和成長;
    現如今的晉王陳龍象,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尖嘴猴腮、嘴上無毛的單純少年,而是一個在戰火的洗禮下迅速成長起來的一員悍將;
    放眼大唐王朝武將集團中的“五國公,九侯爵和二十七伯爵”,似乎都找不出一人,能在戰場之上與之抗衡。
    即便是皇上大義滅親,下旨平叛誅殺晉王;
    可,可這偌大的大唐王朝之中,又有誰能勝任那統兵主將啊!
    一時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心思各異、各懷鬼胎,竟出奇一致的保持緘默。
    金鑾殿內的龍椅之上,昭武帝陳懷安看著朝堂之上一言不發的文武百官,禁不住眉頭微蹙。
    最終,卻也不得不將這個決議繼續下去。
    陳懷安道:“眾愛卿,晉王陳龍象此番舉兵謀反,置皇室宗親、江山社稷於不顧,於公於私、於情於理,他都已經走到了大唐王朝的對立麵之上;”
    “故而,眾愛卿對於平定晉王叛亂一事,也無需任任何心理負擔!”
    頓了頓,陳懷安開始直接點名道:“李大人,你是主管兵部的尚書大人,此番平定晉王叛亂一事,理應由你們兵部牽頭,其餘朝中各部負責配合協調;”
    “朕,給你們兵部三日的時間,拿出一個具體的平叛章程出來,由誰領兵,何時出征,多久平定叛亂等務必事無巨細,萬不能有模棱兩可之答複;”
    “朕,等著你們兵部的折子!”
    說完,陳懷安擺了擺手,繼續道:“針對晉王叛亂一事,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意見要啟奏?”
    金鑾殿內,一片死寂,鴉雀無聲。
    陳懷安道:“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退朝——”
    :..cc00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