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動亂之源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次日,當朝廷官員們收到浩宇邀請,得知夜晚將在巡撫府邸共聚一堂,心中無不彌漫著疑慮。他們無法揣測浩宇從孟清國口中探知的秘密,亦不知曉是否還有人暗中效忠白蓮教,擔心在絕境中的孟清國會牽連無辜。然而,既然欽差發出了召喚,眾人自不好推辭,於是夜幕降臨,他們紛紛步入了神秘的巡撫衙門。
踏入後院,看見擺設精致的宴席,官員們的臉色方才稍有緩和。浩大人若已為他們備下珍饈美酒,想必並無逮捕之意,這意味著他們並未被視為可疑之徒。接著,浩宇的熱情款待與對過往事件的沉默,更像一顆定心丸,讓大家放心品嚐這難得的美食佳釀。
然而,人群中總有幾個心思細膩之人,他們察覺到了不尋常之處——布政使何大人並未現身。欽差召集眾人,為何大人缺席?正當眾人疑惑之際,浩宇給出了答案:“何大人昨晚受到驚嚇,身體不適,故未能出席。”話音剛落,眾人又感覺今日宴席氛圍古怪,總覺得浩宇的目光中藏著難以捉摸的深意,不禁再次心生疑慮:浩大人召集我們,究竟意欲何為?
沒讓他們猜疑太久,酒過三巡,浩宇將話題從尋常政務和風花雪月轉移到了奇異之事:“各位大人,你們在濟南和魯地任職多年,可曾經曆過如今年這般紛繁複雜的事端?”
眾人被他銳利的目光一掃,聽他這般提問,不禁惶恐,紛紛搖頭回應:“今年山東的確命運多舛,這樣的變故前所未見。”
浩宇說道:“那麽,請問各位,這些變故背後的原因是什麽?白蓮教為何能輕易顛覆我濟南安寧?”
見回避不了問題,官員們緊張不已,過了片刻,才有人輕聲回應:“皆因天災所至。若非今年遭遇前所未有的蝗災浩劫,百姓也不會冒險走上叛逆之路,白蓮教也不會有機可乘。”
“哦?各位都認為是天災作祟嗎?”浩宇凝視眾人,語氣不明。此時,眾人隻求找個台階下,既然有人提出見解,自然無人反對,他們料想浩宇也是為了向朝廷交待,於是紛紛點頭附和:“正是,確因天災所致,當然,卑職等人失職也是原因之一,懇請欽差大人將我們的困境如實稟告陛下!”
浩宇心中冷哼一聲,到了這緊要關頭,這些人還想推諉,竟企圖將所有過錯歸咎於天罰。而他們口中的自責,恐怕也隻是掩飾後續陰謀的煙霧彈。果然,又有人接口:“然而,我們這些屬下隻是奉命行事,都是巡撫畢大人和知府海大人的決策……”
沒等那人說完,浩宇打斷了他:“照你們的意思,是畢、海兩位大人在應對天災時失職,才導致局麵失控?”
“不……沒錯!”幾人交換眼神,勉強點頭。同時,他們疑惑,浩大人明明已收下他們的歉疚信物,為何此時重提舊事?難道得知事件牽涉白蓮教後,他的立場轉變了嗎?現在失去領袖何昌的庇護,眾人更是心慌意亂,隻能揣測浩宇的真實意圖。
“哈哈!”浩宇幹笑兩聲:“你們真有能耐,竟想把責任推給兩位逝者和蒼穹,難道真以為帝王和本官好欺侮?來人,將我從他人口中得知的供詞拿給他們過目,讓他們了解本官掌握了多少!”浩宇麵色一沉,大聲下令。
立刻,侍衛呈上早已準備好的證詞,擺在官員們眼前。看完那些交代如何叛亂,以及白蓮教在濟南城內活動的詳盡供詞後,眾人的臉色如青灰交替。許久,才有人顫抖著哀求:“大人,饒命啊!”
這句話喚醒了驚魂未定的人群,紛紛跪在浩宇麵前,連連磕頭:“大人,饒命,我們知道錯了!”此刻他們才明白,浩宇先前接受賄賂隻是為了穩住他們,一旦這些證據上交,隻怕家破人亡的結局就在眼前。
浩宇冷漠地看著他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你們當初貪婪受賄時,難道沒想過會有今天?當百姓受蝗災之苦,盼望著減免賦稅時,你們怎麽不考慮寬恕他們?”
“我們……”眾人一時語塞,但他們覺得還有轉機,否則浩宇無需讓他們看證據,直接逮捕即可。“一定是大人需要我們重建濟南和山東的秩序,才會給予我們一線生機。”機敏之人洞察了關鍵,隨即說道:“大人有何吩咐,如何懲處我們,我們都甘願承受!”
浩宇輕輕一笑,那笑容中蘊含著深深的無奈,他深知自己無法徹底顛覆這東方大陸的權力格局,即使能,也無法確保新權貴會是公正無私的守護者。於是,他選擇了給這些涉事者戴上無形的枷鎖。等待良久,給予他們足夠的緊張氣氛後,浩宇緩緩開口:“寬恕你們並非不可能,但有些事情,你們必須如實相告。”
“大人請直言,我等必當傾盡所有!”眾人見浩宇似乎有意寬恕,連忙殷勤應答,生怕回應遲緩引來這位浩大人的不悅,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官問你們,為何在這山東之地發生如此嚴重的蟲災,你們卻未曾上報朝廷?要知道,遭受天災應減免賦稅,無需你們額外掏腰包,何以至此?”
“大人或許不知,這全是因那‘考核法則’而起。萬曆初期,張居正創立此法,卻遭眾人非議,最終擱淺。然近兩載,魏忠賢執掌大權,再度推行,明確規定,無論縣衙或州府,官員升遷皆以其三年內獻給朝廷的稅銀數額為依據,減少三成以上即為不合格,輕則降職,重則當場解職,押送京城受審。”
“原來禍根在於魏忠賢,難怪山東災情嚴重,卻不見安撫之舉。”浩宇心中暗歎,但臉上依舊平靜如水,接著問:“假設你所言屬實,稅銀之事暫且不提。據那些起義民眾所述,除了上繳朝廷的稅銀,你們還私自征收其他費用,這不是朝廷的旨意吧?”
“這個……”猶豫片刻,終於有人鼓起勇氣回應:“那是形勢所迫下的決策。我們接到高層指令,要在曲阜為魏公公修建一座宏偉的祠堂,其規模宏大,非千萬白銀無法建成。為完成此工程,我們隻得增加稅銀征收。”
此事浩宇曾從幾位豪紳口中聽說過,此刻他確信了他們的解釋:“又是為了迎合那位已故太監,才讓百姓受苦,看來他已成為民間的夢魘。”思考一番後,他又問道:“這是朝廷明文下達的命令,還是你們擅自決定的?”
"這情報來自畢巡撫和何大人的京城密友,傳聞京畿與其他幾省已建起多座供奉魏公公的聖殿,魏公公對此深感榮耀,還晉升了若幹官員。畢巡撫等人渴望在京師謀得高位,於是計劃在孔廟之側為魏公公建立一座神聖的祭殿。"既然開了口,就一五一十地道出。當然,此人也有攀附之意,因浩宇同樣是京中臣僚,明白他畏懼魏忠賢,故此將一切牽扯進來。然而他說的並非全屬虛構,故而並無絲毫謊言般的緊張。
浩宇看出他言辭十中有九真實,內心冷笑道:“這位魏宦官真是自視甚高,竟允許各地建立聖殿,連孔夫子的聖地也不避諱。”但隨即他又問:“想來你們從中也獲利頗豐吧?”
眾人頓時沉默,畢竟若無利益,他們怎會如此熱心?畢竟修建聖殿後,並非所有人能得晉升。浩宇提問隻為施壓,並非想抓住他們的把柄,於是迅速轉換話題:“盡管你們所述皆為事實,但我還有一事須告知。此次山東之事重大,非幾位逝去的官員所能承擔,你們之中必有人要為此受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