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鳳姐家故事(搬文,看過勿點

字數:1569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紅樓之鳳還巢 !
    卻說黛玉再產雙胞胎,依然不能平息賈政林如海的紛爭,這事兒不能責怪林如海,他原本要招贅的,倘如願,混不存在這個問題,如今被迫與人平分子嗣,願不開心,誰料賈政還想獨占,當然更不開心。
    反之,若怪賈政,且也怪不著,他的孫子原該姓賈的,老小老小,這話不錯,林如海賈政這兩個老小孩就杠上了。最後,寶玉最後一女名字成了懸疑,林如海回家落上族譜,二孫女林芝。
    賈政也開祠堂,自從分宗,賈赦不能理事,他是當然的族長,也在族譜上寫下了二孫女賈芙,有一點兩人寫得頗一致,父母姓名並無爭議。
    這之後,賈政林如海蠻長一段時間也不湊一起下棋談詩詞了,林如海甚至生氣了,也不上賈府門了,害得賈莛林菡請安兩邊府裏往返,倒也喜歡。
    很快就是滿月宴,這下子非得調和矛盾不可了,上次一起辦,這次不光不一起辦了,林如海還把寶玉叫去說了,林挺林芝滿月宴在林府辦。回頭又被賈政叫去說一頓,滿月宴須在賈府辦,且都爭滿月第一天擺酒,誰也不讓誰。
    寶玉兩邊惹不起,兩邊被指著鼻子挨罵,遭受風箱氣,愁得要死,隻得到鳳姐麵前來作揖,還威脅鳳姐:“鳳姐姐倘不管,我與妹妹悄悄帶著孩子遠走高飛去,哪裏水土不養人!”
    鳳姐恨得直銼牙,手指在寶玉額上連戳直戳:“你們就會欺負我,你不敢惹二叔林姑父,我就敢了?我好有麵子呢?”
    寶玉還是那話:“姐姐你看著辦,實在辦不來,我們惹不起躲得起!”
    莫奈何,鳳姐與賈璉兩口子隻得出麵調和,林如海是不能勸的,人家有理啊!
    這不,兩口兒嘀嘀咕咕商量大半夜,終於定下計策,隔天賈璉下了早朝,捱捱蹭蹭來到賈政書房,鳳姐丹鳳眼連眨隻眨,賈璉皺眉不理這茬,隻跟賈政說些天氣,部裏某人請酒之類閑話。反倒惹起賈政熱情,叫賈璉幫著往工部舊僚下帖子,邀請滿月酒。賈璉忙著退縮:“這事兒還是叫鳳哥去辦合適些,我兵部到工部亂竄,人家還以為我拉幫結派呢!”
    賈政點頭,把帖子遞與鳳姐:“嗯,璉兒媳婦,你就去吧!”
    鳳姐死盯賈璉一眼,隻得訕訕一笑,親自上陣勸說賈政:“就這事兒啊,不是我侄媳婦不知尊卑,倒想駁一駁二叔,您這跟姑父較什麽勁兒呢,有事還是坐下來談談,談出了章程,我連夜置酒也來得及,何必急在一時呢!這帖子還是緩緩吧,反正還有七八天呢!”
    賈政把帖子往案上一擲,頓時惱了:“你這是要教訓我囉?”
    鳳姐忙著賠笑:“這就借侄兒媳婦一個膽子,也不敢起這個心呢,我這也是想把挺哥兒滿月宴辦得紅紅火火,您說,若到了那天,您與林姑父親家們鬧起來,還不讓人笑話呢。我知道您心裏不舒坦,好好的孫子姓了林了,擱誰也生氣。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事兒當初是由皇後娘娘做得保,老太太也答應了,人林姑父還覺得委屈呢。再說呢,林姑父雖然不高興,還是很為二叔著想了,當初莛哥兒出世,叔父遠在金陵守孝,鞭長莫及,姑父可是高風亮節,寶玉長子起名賈莛,倘若姑父當初就起名林挺,二叔您也沒法子不是?林挺這名字可是老太太起得,姑父就把長子命名林挺也不算逾越,您說是不是?”
    賈政怒道:“嘟,你這還是怪我來?我都已經讓了,孫子也叫林挺了,他好要跟我爭孫女,爭滿月酒,你倒說說,這是誰的不是?”賈璉一邊給鳳姐使眼色,一邊和稀泥:“二叔您息怒,她一個婦道人懂什麽?這事兒啊,您自己掂量著辦吧!”
    鳳姐這回之差臨門一腳了,且已經得罪了賈政,如何能半途而廢,馬上笑嘻嘻再此指出賈政之過:“這也怪不得姑父,您想啊,姑父那時候可是讓了您了,並未與您爭取嫡長子,想著讓第二子還宗。如今可喜有了次子了,正在高興,您又爭這第二孫子,這無疑當頭一盆冷水,難怪姑父要生氣了。您倘若一上來就學林姑父,高風亮節,主動把二孫子叫林挺,姑父且不會跟您爭二孫女,更不會爭這滿月酒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賈政吹胡子瞪眼:“你這話還是我錯囉?”
    賈璉忙拉鳳姐,暗示鳳姐別逼急了。鳳姐自有後招,笑盈盈上前攙扶賈政坐下,又道:“這也不怪您,您的孫子孫女理所當然該姓賈,要怪就怪忠順王,他不該要求賜婚,逼得林姑父與他打官司,最後皇後出麵作美,不得不把女兒許了寶玉,倘沒忠順王從中作梗,就沒這事兒了,林姑父自去招贅,生下孩子憑他高興著,愛叫啥名兒都成。而寶玉憑娶誰,也是跟您姓賈,再沒人敢爭。”
    賈政撫手道:“著啊!”
    鳳姐卻一邊附和,一邊示意賈璉按既定策略行事。
    賈璉咳嗽一聲道:“你這話說不通,寶玉當初可說了,林姑父招贅別人,他就做和尚去了,這也沒孩子可言了。”
    賈政頓時就要暴虐:“你這是什麽混賬話,真正豈有此理!”鳳姐馬上接口歎息:“唉,沒孩子也比讓叔父生氣好啊,我們也不跟著為難了。”
    賈政這回聽懂了,這兩口子說來說去,就說得自己不懂事,頓時火星亂逬,因一拍桌子,卻也不好罵得鳳姐,轉頭就罵賈璉:“璉兒你個不爭氣的東西,凡事聽夫人,你給我滾,快些離了這裏,再敢囉嗦,我打斷你狗腿。”
    賈璉忙拉著鳳姐退出去,口裏隻埋怨鳳姐:“好懸乎,都是你,我說誰不得,說不得,你偏叫我說,害得我差點又挨板子,你說我都要做公爹的人了,倘若挨打,我可活不成了。”
    鳳姐笑道:“這不是沒打成呢,嚷嚷什麽?”
    賈璉道:“沒打成,你還真像我挨打呀?你你你,真是最毒婦人心,哼!”
    鳳姐忙著安撫賈璉:“看你,我在場,就是打我,且不會讓你挨打呢!”
    賈璉這才回轉臉色道:“算你有點良心,可是這事兒也沒辦好啊,如今惹得二叔惱羞成怒,我是不敢再去了,還有啊,這事兒我是不管了,憑你再要勸誰,你自己去。”
    鳳姐笑道:“依我說,惱羞成怒才好呢,說明二叔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且等三天再說吧。”
    隨即鳳姐讓賈莛林菡出麵,假作懵懂,把寶玉之話無意之間透露給賈政知道。
    賈政一聽,愣了,心道,這可了不得啊,自己三個兒子,賈珠死得早,賈環不成器,唯有寶玉翰林出身,又有林如海清流的賞識,將來必定有所成就,說不得老賈家祖墳就冒股青煙,出了閣臣了。賈家二房出人頭地就看寶玉了,且不能讓他掛冠而去。
    這一想,也想通了,罷了,罷了,我隻要有佳兒佳婦在堂,還怕不能生出更多的孫子來!
    這一想通啊,就使彩霞去告訴鳳姐:“第一天在林府,第二天回賈府!”
    鳳姐聞言喜顛顛親自去了林府告之這個好消息,林如海聞言半晌方道:“嗨,這倒沒意思,罷了,一起吧!”
    一時皆大歡喜,賈府高朋滿座,林如海賈政暫時和解,想必在下一個孫子出生之前,應該和平了。
    忙完這好事兒,鳳姐舒一口氣,接著忙年了。今年有巧姐兒這個能幹女兒打下手,又有平兒一邊幫著照應,鳳姐就輕鬆多了,隻是心裏擱著事兒,卻是越發不安生,吃不好睡不寧,隻發愁。沒事兒的時候,避過巧姐兒就與平兒嘀咕:“唉,真希望巧姐兒有她林姑姑的好命,夫君帥氣又有才,又無姬妾使壞。偏你二爺早不升官晚不升官,如今倒升了二品了,這回我巧姐兒要免選,越發難了,也不知道我們巧姐兒落個什麽人家。”說完這串子話,又是那麽一聲歎。
    平兒知道她這是嶽母心結,隻覺得天下男兒都不可靠。平兒原要不理會,無奈何,鳳姐一聲聲歎,隻把平兒心歎得一抽一抽的之慌張,也不得安生了。
    唉,平兒也是母親啊,蔻姐兒也十三了,被鳳姐黛玉寵上了天,才學性情兒比三姑姑探春有過之而無不及。平兒也擔心,這蔻姐兒不知花落誰家呢!
    平兒跟著歎了幾聲,反回頭來笑著勸慰鳳姐:“依我說,憑我們巧姐兒人品,落在誰家裏也能鋪排的開,再說啦,能得聖上指婚之人,且錯不離兒。”
    鳳姐歎道:“這話我焉能不知,我隻想著,十五歲委實小點,再等幾年她大些,像林妹妹似的,十□歲再出閣我也不憂了,你看林妹妹早先嬌滴滴風箏似的柔弱,歲數漸大些了,就不同了,一生就倆孩子,這多省事兒啊,一下子兒子女兒都有了,子嗣也不愁了,婆婆麵前也體麵。”
    平兒笑道:“依我說,像奶奶也不錯,還不是有兒有女全乎人兒。”
    這平兒永遠知道什麽時候說什麽話,這話鳳姐聽著就分外舒坦,笑道:“別光說巧姐兒,蔻姐兒也該采摸了,你倒說說,蔻姐兒想個什麽人家呢?”
    平兒笑道:“這丫頭有老太太奶奶偏疼,替她攢了那些東西,盡夠她們吃喝一輩子了,以我的心意,且無需什麽榮華富貴了,但憑奶奶瞧一戶善良本分清白人家,若像二姑老爺那般就更好了,我這也是太過貪心了,奶奶莫笑話。”
    鳳姐卻道:“什麽貪心,蔻姐兒得她二嬸教導,有才有貌,比她姐姐姑姑們絲毫不差,她那性子還有些隨著雲妹妹呢,倒比巧姐兒還活潑些,叫人看了就喜歡。既是你心疼她,我就按你的意思,嗯,這清貴人家,靠他老子還不行,得求她二叔在舉子裏長眼,或者就托付他二姑父也成了,總叫你如願。”
    平兒忙一福身:“如此多謝奶奶了!”
    鳳姐笑道:“要你謝呢,蔻姐兒聲聲叫我媽媽,那天不在我懷裏揉一揉呢!”
    平兒笑:“這都是奶奶慣得她!”
    很快就是十五,賈府張燈結彩,比之往年更加熱鬧喜慶,隻因巧姐兒過了十五要入宮了,鳳姐想著是她最後躺在娘懷裏做女兒,把親友們都下了帖子,來家裏熱鬧。一時湘雲探春邢岫煙,另有鳳姐娘家幾個姐妹也都帶著孩子來了,迎春夫妻也三年任滿回京述職來了。
    她那長子十歲,女兒八歲,小兒子六歲,在任上有生一個閨女三歲了。
    探春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長女八歲,長子六歲,次長子也三歲了。加上邢岫煙的孩子,尤氏養子,鳳姐的萏哥兒,寶玉莛哥兒,菡姐兒。
    再有史家史正鯤的長子長女也都是七八歲年紀,真是孩子滿地跑了。
    鳳姐一個個拉著愛不夠,恨不得都是自家裏才好。迎春探春跟那邊圍著菡姐兒誇獎。
    也不是說她們不喜愛蔻姐兒,隻是個人家裏沒有匹配的孩子。隻有迎春探春的長子與寶玉菡姐兒歲數相當。且巧姐兒要入宮,縱不指給皇子,也是指給宗室大臣。各人混沒想頭,當然要為這菡姐兒去了。
    菡姐兒爹爹寶玉隻是六品官,探春迎春都有資格做她婆婆。當然,菡姐兒姓林,林家在仕林中聲望極高,將來際遇也難以預料。
    閑話休提,卻說,正月十六,鳳姐替巧姐兒收拾一個簡單的衣服包裹,入宮的女孩子不許多帶東西,賈府出過元春這個皇妃,當然知道宮裏規矩,若無銀錢開路,也不知道要吃幾多苦,除了與宮中老關係接洽了關係,讓他們照應巧姐兒。鳳姐還替巧姐兒在夾襖裏逢了一個隱蔽的錢袋,放了五十、一百的散碎銀票三千兩,另外準備一些戒指鐲子扳指,讓她打賞嬤嬤侍女,日子也好過些。
    無論鳳姐還是賈璉都不希望巧姐兒陷在宮裏,宮中慘烈,賈璉親眼得見親身經曆。他們隻希望巧姐兒不出差錯,指婚一家婆婆善良女婿能幹的人家就好。
    三月,公裏傳出消息,巧姐兒被留了牌子了。鳳姐聞言心裏疼得一抽抽的,她不想女兒嫁給皇子,更不想女兒少女伴老樹。天天嘀咕賈璉,問他能否想法子,讓巧姐兒指婚出宮。她受不了娘兒們幾年不見一次麵。
    終於,四月初,皇帝小主圈定了,還好,沒有巧姐兒。
    又半月,皇子妃定了,也沒有巧姐兒。
    鳳姐聞訊大喜,隻給祖宗磕頭,開始為巧姐兒準備房間,以備她回家居住。
    四月底,巧姐兒歸家,鳳姐摟著巧姐兒歡喜不盡,以為這下子最多與大臣聯姻,心裏盤算,等撂了牌子,好好給巧姐兒尋摸個好婆婆好女婿。再跟親家商議,看能不能讓巧姐兒在家多留些日子了。
    熟料五月初,宮中忽然有太監來傳旨意,巧姐兒被指婚給鐵帽子安王的玄孫,安王府世子水湰為妃。
    且說最早一代安王,乃是高祖皇帝弟弟,曾經隨高祖開國,南征北戰立下大功,高祖稱帝便封了自己弟弟鐵帽子王,至今已經傳了四代,安王如今雖然與當今皇帝已經出了五服,明麵上不及北靜王受寵,也不及忠順王曾經權勢熏天,卻因為曆代王爺低調行事,鮮少與大臣豪門參合,曆代皇帝對他們十分禮遇,安王府一直四平八穩,雖然沒有實權在握,卻在宗室中自有威望,無人撼動。
    賈璉乃至林如海,對於巧姐兒這門親事卻極力看好,這樣人家,隻要不行謀反事,隻要王朝一日存在,便會富貴延綿。並且林如海賈璉都見過安王世子,是個謙謙君子,混沒有一般紈絝驕橫氣息。
    女兒高嫁雖是父母的心願,可是鳳姐總覺得王府世子有些齊大非偶,聞聽女婿人品不錯,倒也滿意。唯一不足,世子已經年滿十八,屋裏有了侍妾,雖然沒有孩子出世,可是王府繼承人,不可能隻有正妃,一旦世子正妃入門,最多一年,少則不過三五月,無論有孕無孕,都要再納偏妃,光求子嗣。
    一旦正室無出,庶子可襲爵位,這就是禍害的根源,也是世子幾次差點掛落的緣故。
    自巧姐兒指婚,鳳姐每日被這些問題纏繞,難免鬱悶,患得患失。
    尤氏李紈黛玉平兒,隻得輪番勸慰,言說隻要巧姐兒搶先產下小世子也就是了。
    雖然如此,有了這樣女婿,丈母娘見了女婿,還要行禮,鳳姐到底有些膈應。
    賈璉也不知這樁婚事從何而起,後經林如海從皇帝處探聽消息,原來是現任安王妃太過柔順,不能彈壓內闈,竟然被偏妃拿捏,世子幼時幾次差點喪命,都是老安王妃設法護佑,如今偏妃作祟,蠱惑安王幾次想奪世子名分,還要老安王妃出麵整飭安王後院,方才保住世子位。
    老安王妃年歲逐漸大了,這才求了皇後娘娘,請求給指婚一位有才有德有魄力的孫媳婦,也免得將來內闈失序,被人拿捏。
    皇後見識過鳳姐膽略,見巧姐兒精通琴棋書畫,便注意觀察巧姐兒的行止,隻見她進退有據,不媚不俗,很有大家風範,又打聽得在家曾經襄助母親打理府務,管理的整個賈府井井有條。
    巧姐兒這樣身份,與太子以外皇子做正妃最好不過,本人能幹,身份不高不低,外家沒有強勁助力,不會威脅太子不穩。皇後娘娘幾次後悔要留給三皇兒,架不過老安王妃盯著,隻得指給了安王府世子。
    鳳姐聞聽這一說,更加憂心忡忡,婆婆樹不起,媳婦更難立,王府不必一般人家,偏妃也是妃,那可是皇家玉碟上的人物,公公寵妃可不好惹,深不得淺不得。
    平兒也覺得麻煩,可是皇後賜婚,誰能更改,隻得好言勸慰鳳姐:“皇後賜婚,賞賜半幅嫁妝,這在別人求也求不來,那個不高看一眼,奶奶倒擔心什麽,不是還有老王妃在嗎,奶奶忘記我們老太太呢?”
    鳳姐至此,也隻能寄希望於老安王妃多活些時日,最好活到世子封王,想到此處,遂覺不妥,忙暗自呸呸幾聲。
    隨著賜婚旨意下達,兩府開始接洽小定日期,最後安王府請了欽天監測定最近吉日,隻有八月初八上上大吉,小定便定在這一日。
    卻說黛玉再產雙胞胎,依然不能平息賈政林如海的紛爭,這事兒不能責怪林如海,他原本要招贅的,倘如願,混不存在這個問題,如今被迫與人平分子嗣,願不開心,誰料賈政還想獨占,當然更不開心。
    反之,若怪賈政,且也怪不著,他的孫子原該姓賈的,老小老小,這話不錯,林如海賈政這兩個老小孩就杠上了。最後,寶玉最後一女名字成了懸疑,林如海回家落上族譜,二孫女林芝。
    賈政也開祠堂,自從分宗,賈赦不能理事,他是當然的族長,也在族譜上寫下了二孫女賈芙,有一點兩人寫得頗一致,父母姓名並無爭議。
    這之後,賈政林如海蠻長一段時間也不湊一起下棋談詩詞了,林如海甚至生氣了,也不上賈府門了,害得賈莛林菡請安兩邊府裏往返,倒也喜歡。
    很快就是滿月宴,這下子非得調和矛盾不可了,上次一起辦,這次不光不一起辦了,林如海還把寶玉叫去說了,林挺林芝滿月宴在林府辦。回頭又被賈政叫去說一頓,滿月宴須在賈府辦,且都爭滿月第一天擺酒,誰也不讓誰。
    寶玉兩邊惹不起,兩邊被指著鼻子挨罵,遭受風箱氣,愁得要死,隻得到鳳姐麵前來作揖,還威脅鳳姐:“鳳姐姐倘不管,我與妹妹悄悄帶著孩子遠走高飛去,哪裏水土不養人!”
    鳳姐恨得直銼牙,手指在寶玉額上連戳直戳:“你們就會欺負我,你不敢惹二叔林姑父,我就敢了?我好有麵子呢?”
    寶玉還是那話:“姐姐你看著辦,實在辦不來,我們惹不起躲得起!”
    莫奈何,鳳姐與賈璉兩口子隻得出麵調和,林如海是不能勸的,人家有理啊!
    這不,兩口兒嘀嘀咕咕商量大半夜,終於定下計策,隔天賈璉下了早朝,捱捱蹭蹭來到賈政書房,鳳姐丹鳳眼連眨隻眨,賈璉皺眉不理這茬,隻跟賈政說些天氣,部裏某人請酒之類閑話。反倒惹起賈政熱情,叫賈璉幫著往工部舊僚下帖子,邀請滿月酒。賈璉忙著退縮:“這事兒還是叫鳳哥去辦合適些,我兵部到工部亂竄,人家還以為我拉幫結派呢!”
    賈政點頭,把帖子遞與鳳姐:“嗯,璉兒媳婦,你就去吧!”
    鳳姐死盯賈璉一眼,隻得訕訕一笑,親自上陣勸說賈政:“就這事兒啊,不是我侄媳婦不知尊卑,倒想駁一駁二叔,您這跟姑父較什麽勁兒呢,有事還是坐下來談談,談出了章程,我連夜置酒也來得及,何必急在一時呢!這帖子還是緩緩吧,反正還有七八天呢!”
    賈政把帖子往案上一擲,頓時惱了:“你這是要教訓我囉?”
    鳳姐忙著賠笑:“這就借侄兒媳婦一個膽子,也不敢起這個心呢,我這也是想把挺哥兒滿月宴辦得紅紅火火,您說,若到了那天,您與林姑父親家們鬧起來,還不讓人笑話呢。我知道您心裏不舒坦,好好的孫子姓了林了,擱誰也生氣。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事兒當初是由皇後娘娘做得保,老太太也答應了,人林姑父還覺得委屈呢。再說呢,林姑父雖然不高興,還是很為二叔著想了,當初莛哥兒出世,叔父遠在金陵守孝,鞭長莫及,姑父可是高風亮節,寶玉長子起名賈莛,倘若姑父當初就起名林挺,二叔您也沒法子不是?林挺這名字可是老太太起得,姑父就把長子命名林挺也不算逾越,您說是不是?”
    賈政怒道:“嘟,你這還是怪我來?我都已經讓了,孫子也叫林挺了,他好要跟我爭孫女,爭滿月酒,你倒說說,這是誰的不是?”賈璉一邊給鳳姐使眼色,一邊和稀泥:“二叔您息怒,她一個婦道人懂什麽?這事兒啊,您自己掂量著辦吧!”
    鳳姐這回之差臨門一腳了,且已經得罪了賈政,如何能半途而廢,馬上笑嘻嘻再此指出賈政之過:“這也怪不得姑父,您想啊,姑父那時候可是讓了您了,並未與您爭取嫡長子,想著讓第二子還宗。如今可喜有了次子了,正在高興,您又爭這第二孫子,這無疑當頭一盆冷水,難怪姑父要生氣了。您倘若一上來就學林姑父,高風亮節,主動把二孫子叫林挺,姑父且不會跟您爭二孫女,更不會爭這滿月酒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賈政吹胡子瞪眼:“你這話還是我錯囉?”
    賈璉忙拉鳳姐,暗示鳳姐別逼急了。鳳姐自有後招,笑盈盈上前攙扶賈政坐下,又道:“這也不怪您,您的孫子孫女理所當然該姓賈,要怪就怪忠順王,他不該要求賜婚,逼得林姑父與他打官司,最後皇後出麵作美,不得不把女兒許了寶玉,倘沒忠順王從中作梗,就沒這事兒了,林姑父自去招贅,生下孩子憑他高興著,愛叫啥名兒都成。而寶玉憑娶誰,也是跟您姓賈,再沒人敢爭。”
    賈政撫手道:“著啊!”
    鳳姐卻一邊附和,一邊示意賈璉按既定策略行事。
    賈璉咳嗽一聲道:“你這話說不通,寶玉當初可說了,林姑父招贅別人,他就做和尚去了,這也沒孩子可言了。”
    賈政頓時就要暴虐:“你這是什麽混賬話,真正豈有此理!”鳳姐馬上接口歎息:“唉,沒孩子也比讓叔父生氣好啊,我們也不跟著為難了。”
    賈政這回聽懂了,這兩口子說來說去,就說得自己不懂事,頓時火星亂逬,因一拍桌子,卻也不好罵得鳳姐,轉頭就罵賈璉:“璉兒你個不爭氣的東西,凡事聽夫人,你給我滾,快些離了這裏,再敢囉嗦,我打斷你狗腿。”
    賈璉忙拉著鳳姐退出去,口裏隻埋怨鳳姐:“好懸乎,都是你,我說誰不得,說不得,你偏叫我說,害得我差點又挨板子,你說我都要做公爹的人了,倘若挨打,我可活不成了。”
    鳳姐笑道:“這不是沒打成呢,嚷嚷什麽?”
    賈璉道:“沒打成,你還真像我挨打呀?你你你,真是最毒婦人心,哼!”
    鳳姐忙著安撫賈璉:“看你,我在場,就是打我,且不會讓你挨打呢!”
    賈璉這才回轉臉色道:“算你有點良心,可是這事兒也沒辦好啊,如今惹得二叔惱羞成怒,我是不敢再去了,還有啊,這事兒我是不管了,憑你再要勸誰,你自己去。”
    鳳姐笑道:“依我說,惱羞成怒才好呢,說明二叔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且等三天再說吧。”
    隨即鳳姐讓賈莛林菡出麵,假作懵懂,把寶玉之話無意之間透露給賈政知道。
    賈政一聽,愣了,心道,這可了不得啊,自己三個兒子,賈珠死得早,賈環不成器,唯有寶玉翰林出身,又有林如海清流的賞識,將來必定有所成就,說不得老賈家祖墳就冒股青煙,出了閣臣了。賈家二房出人頭地就看寶玉了,且不能讓他掛冠而去。
    這一想,也想通了,罷了,罷了,我隻要有佳兒佳婦在堂,還怕不能生出更多的孫子來!
    這一想通啊,就使彩霞去告訴鳳姐:“第一天在林府,第二天回賈府!”
    鳳姐聞言喜顛顛親自去了林府告之這個好消息,林如海聞言半晌方道:“嗨,這倒沒意思,罷了,一起吧!”
    一時皆大歡喜,賈府高朋滿座,林如海賈政暫時和解,想必在下一個孫子出生之前,應該和平了。
    忙完這好事兒,鳳姐舒一口氣,接著忙年了。今年有巧姐兒這個能幹女兒打下手,又有平兒一邊幫著照應,鳳姐就輕鬆多了,隻是心裏擱著事兒,卻是越發不安生,吃不好睡不寧,隻發愁。沒事兒的時候,避過巧姐兒就與平兒嘀咕:“唉,真希望巧姐兒有她林姑姑的好命,夫君帥氣又有才,又無姬妾使壞。偏你二爺早不升官晚不升官,如今倒升了二品了,這回我巧姐兒要免選,越發難了,也不知道我們巧姐兒落個什麽人家。”說完這串子話,又是那麽一聲歎。
    平兒知道她這是嶽母心結,隻覺得天下男兒都不可靠。平兒原要不理會,無奈何,鳳姐一聲聲歎,隻把平兒心歎得一抽一抽的之慌張,也不得安生了。
    唉,平兒也是母親啊,蔻姐兒也十三了,被鳳姐黛玉寵上了天,才學性情兒比三姑姑探春有過之而無不及。平兒也擔心,這蔻姐兒不知花落誰家呢!
    平兒跟著歎了幾聲,反回頭來笑著勸慰鳳姐:“依我說,憑我們巧姐兒人品,落在誰家裏也能鋪排的開,再說啦,能得聖上指婚之人,且錯不離兒。”
    鳳姐歎道:“這話我焉能不知,我隻想著,十五歲委實小點,再等幾年她大些,像林妹妹似的,十□歲再出閣我也不憂了,你看林妹妹早先嬌滴滴風箏似的柔弱,歲數漸大些了,就不同了,一生就倆孩子,這多省事兒啊,一下子兒子女兒都有了,子嗣也不愁了,婆婆麵前也體麵。”
    平兒笑道:“依我說,像奶奶也不錯,還不是有兒有女全乎人兒。”
    這平兒永遠知道什麽時候說什麽話,這話鳳姐聽著就分外舒坦,笑道:“別光說巧姐兒,蔻姐兒也該采摸了,你倒說說,蔻姐兒想個什麽人家呢?”
    平兒笑道:“這丫頭有老太太奶奶偏疼,替她攢了那些東西,盡夠她們吃喝一輩子了,以我的心意,且無需什麽榮華富貴了,但憑奶奶瞧一戶善良本分清白人家,若像二姑老爺那般就更好了,我這也是太過貪心了,奶奶莫笑話。”
    鳳姐卻道:“什麽貪心,蔻姐兒得她二嬸教導,有才有貌,比她姐姐姑姑們絲毫不差,她那性子還有些隨著雲妹妹呢,倒比巧姐兒還活潑些,叫人看了就喜歡。既是你心疼她,我就按你的意思,嗯,這清貴人家,靠他老子還不行,得求她二叔在舉子裏長眼,或者就托付他二姑父也成了,總叫你如願。”
    平兒忙一福身:“如此多謝奶奶了!”
    鳳姐笑道:“要你謝呢,蔻姐兒聲聲叫我媽媽,那天不在我懷裏揉一揉呢!”
    平兒笑:“這都是奶奶慣得她!”
    很快就是十五,賈府張燈結彩,比之往年更加熱鬧喜慶,隻因巧姐兒過了十五要入宮了,鳳姐想著是她最後躺在娘懷裏做女兒,把親友們都下了帖子,來家裏熱鬧。一時湘雲探春邢岫煙,另有鳳姐娘家幾個姐妹也都帶著孩子來了,迎春夫妻也三年任滿回京述職來了。
    她那長子十歲,女兒八歲,小兒子六歲,在任上有生一個閨女三歲了。
    探春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長女八歲,長子六歲,次長子也三歲了。加上邢岫煙的孩子,尤氏養子,鳳姐的萏哥兒,寶玉莛哥兒,菡姐兒。
    再有史家史正鯤的長子長女也都是七八歲年紀,真是孩子滿地跑了。
    鳳姐一個個拉著愛不夠,恨不得都是自家裏才好。迎春探春跟那邊圍著菡姐兒誇獎。
    也不是說她們不喜愛蔻姐兒,隻是個人家裏沒有匹配的孩子。隻有迎春探春的長子與寶玉菡姐兒歲數相當。且巧姐兒要入宮,縱不指給皇子,也是指給宗室大臣。各人混沒想頭,當然要為這菡姐兒去了。
    菡姐兒爹爹寶玉隻是六品官,探春迎春都有資格做她婆婆。當然,菡姐兒姓林,林家在仕林中聲望極高,將來際遇也難以預料。
    閑話休提,卻說,正月十六,鳳姐替巧姐兒收拾一個簡單的衣服包裹,入宮的女孩子不許多帶東西,賈府出過元春這個皇妃,當然知道宮裏規矩,若無銀錢開路,也不知道要吃幾多苦,除了與宮中老關係接洽了關係,讓他們照應巧姐兒。鳳姐還替巧姐兒在夾襖裏逢了一個隱蔽的錢袋,放了五十、一百的散碎銀票三千兩,另外準備一些戒指鐲子扳指,讓她打賞嬤嬤侍女,日子也好過些。
    無論鳳姐還是賈璉都不希望巧姐兒陷在宮裏,宮中慘烈,賈璉親眼得見親身經曆。他們隻希望巧姐兒不出差錯,指婚一家婆婆善良女婿能幹的人家就好。
    三月,公裏傳出消息,巧姐兒被留了牌子了。鳳姐聞言心裏疼得一抽抽的,她不想女兒嫁給皇子,更不想女兒少女伴老樹。天天嘀咕賈璉,問他能否想法子,讓巧姐兒指婚出宮。她受不了娘兒們幾年不見一次麵。
    終於,四月初,皇帝小主圈定了,還好,沒有巧姐兒。
    又半月,皇子妃定了,也沒有巧姐兒。
    鳳姐聞訊大喜,隻給祖宗磕頭,開始為巧姐兒準備房間,以備她回家居住。
    四月底,巧姐兒歸家,鳳姐摟著巧姐兒歡喜不盡,以為這下子最多與大臣聯姻,心裏盤算,等撂了牌子,好好給巧姐兒尋摸個好婆婆好女婿。再跟親家商議,看能不能讓巧姐兒在家多留些日子了。
    熟料五月初,宮中忽然有太監來傳旨意,巧姐兒被指婚給鐵帽子安王的玄孫,安王府世子水湰為妃。
    且說最早一代安王,乃是高祖皇帝弟弟,曾經隨高祖開國,南征北戰立下大功,高祖稱帝便封了自己弟弟鐵帽子王,至今已經傳了四代,安王如今雖然與當今皇帝已經出了五服,明麵上不及北靜王受寵,也不及忠順王曾經權勢熏天,卻因為曆代王爺低調行事,鮮少與大臣豪門參合,曆代皇帝對他們十分禮遇,安王府一直四平八穩,雖然沒有實權在握,卻在宗室中自有威望,無人撼動。
    賈璉乃至林如海,對於巧姐兒這門親事卻極力看好,這樣人家,隻要不行謀反事,隻要王朝一日存在,便會富貴延綿。並且林如海賈璉都見過安王世子,是個謙謙君子,混沒有一般紈絝驕橫氣息。
    女兒高嫁雖是父母的心願,可是鳳姐總覺得王府世子有些齊大非偶,聞聽女婿人品不錯,倒也滿意。唯一不足,世子已經年滿十八,屋裏有了侍妾,雖然沒有孩子出世,可是王府繼承人,不可能隻有正妃,一旦世子正妃入門,最多一年,少則不過三五月,無論有孕無孕,都要再納偏妃,光求子嗣。
    一旦正室無出,庶子可襲爵位,這就是禍害的根源,也是世子幾次差點掛落的緣故。
    自巧姐兒指婚,鳳姐每日被這些問題纏繞,難免鬱悶,患得患失。
    尤氏李紈黛玉平兒,隻得輪番勸慰,言說隻要巧姐兒搶先產下小世子也就是了。
    雖然如此,有了這樣女婿,丈母娘見了女婿,還要行禮,鳳姐到底有些膈應。
    賈璉也不知這樁婚事從何而起,後經林如海從皇帝處探聽消息,原來是現任安王妃太過柔順,不能彈壓內闈,竟然被偏妃拿捏,世子幼時幾次差點喪命,都是老安王妃設法護佑,如今偏妃作祟,蠱惑安王幾次想奪世子名分,還要老安王妃出麵整飭安王後院,方才保住世子位。
    老安王妃年歲逐漸大了,這才求了皇後娘娘,請求給指婚一位有才有德有魄力的孫媳婦,也免得將來內闈失序,被人拿捏。
    皇後見識過鳳姐膽略,見巧姐兒精通琴棋書畫,便注意觀察巧姐兒的行止,隻見她進退有據,不媚不俗,很有大家風範,又打聽得在家曾經襄助母親打理府務,管理的整個賈府井井有條。
    巧姐兒這樣身份,與太子以外皇子做正妃最好不過,本人能幹,身份不高不低,外家沒有強勁助力,不會威脅太子不穩。皇後娘娘幾次後悔要留給三皇兒,架不過老安王妃盯著,隻得指給了安王府世子。
    鳳姐聞聽這一說,更加憂心忡忡,婆婆樹不起,媳婦更難立,王府不必一般人家,偏妃也是妃,那可是皇家玉碟上的人物,公公寵妃可不好惹,深不得淺不得。
    平兒也覺得麻煩,可是皇後賜婚,誰能更改,隻得好言勸慰鳳姐:“皇後賜婚,賞賜半幅嫁妝,這在別人求也求不來,那個不高看一眼,奶奶倒擔心什麽,不是還有老王妃在嗎,奶奶忘記我們老太太呢?”
    鳳姐至此,也隻能寄希望於老安王妃多活些時日,最好活到世子封王,想到此處,遂覺不妥,忙暗自呸呸幾聲。
    隨著賜婚旨意下達,兩府開始接洽小定日期,最後安王府請了欽天監測定最近吉日,隻有八月初八上上大吉,小定便定在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