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這個結局喜歡麽

字數:4553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紅樓之鳳還巢 !
    卻說湘雲正要與小楊氏上公堂評理去,聖上口諭適時而致,住址了一場停屍分產的鬧劇。
    看著楊俊生衛若鬆鋃鐺入獄,一貫豪爽的湘雲有了一種報複的快感。
    衛若蘭病得昏昏沉沉,家裏大事全靠湘雲周旋,這使得湘雲更加憎恨楊家幾口,並有了多關他們幾天的狠戾,雖然湘雲眼下銀錢不湊手,可是楊家人的齷齪讓湘雲毫不猶豫選擇了替婆婆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讓害人者多嚐嚐牢獄的滋味。
    無論楊俊生夫妻還是衛若鬆夫妻,從來都是養尊處優奴役別人為快事,何曾水果稻草喝過亂糊粥,這回一股腦兒嚐齊全了,眼下正月沒出,正是寒冬尾巴,一天一夜關下來,楊家幾口便叫苦連天。更有鳳姐氣不忿,使人打點了牢頭,倒也不叫格外虐待他們,隻叫把他們翁婿母女關進流寇犯一起就成了,勢必叫他們知道害人害己的道理,免得出來又害人。
    這些流寇者大都缺衣少食,身上衣衫單薄,牢飯又吃不飽,初時不大敢虐待楊家人,後來見牢頭並不待見他們幾人,反而罵罵咧咧諷刺挖苦,便開始作踐他們,錦衣被扒了,亂糊粥也被搶了,楊家幾口哭天搶地之沒人理會,有無人探監,真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尤其是楊俊生兩口子開始埋怨衛若鬆兩口子,楊軍生老婆在女牢房罵他閨女是個敗家女,楊俊生在男囚室打他女婿是個混賬東西。
    這幾口子倒黴的消息,成了鳳姐每天探聽的樂子。
    回頭卻說楊家大爺大奶奶僥幸逃過牢獄之災,楊大爺是個二世祖,身無功名,不過長了老子與衛家勢,在京城開了家綢緞莊,這回楊俊生出事,楊家醜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曉得楊家為富不仁,對他們嗤之以鼻,連累的楊家綢緞鋪子無人問津,鬼都不上門了。更有人半夜在店鋪門上潑大糞,隻差關門大吉了。
    楊俊生如今知道權勢的重要,想著這不是辦法,還得先去牢裏把娘老子弄出來才是,可是楊家幾口子乃是聖上發話關押,無有聖旨誰敢輕縱?楊大爺好說歹說,花了幾百銀子打點,總算牢頭發慈悲,允許他們爺娘們見一麵。
    楊俊生堂堂侍郎大人,渾身酸臭,頭頂稻草,見了兒子忙吩咐:“我兒爾若有孝心,快些把爹娘弄出去吧,在玩恐怕一命難存。”
    楊大爺直搖頭:“兒子到處求告磕頭,無奈人家都說這回乃是聖上發話,誰都不敢沾手,連銀子也送不出去了,爹爹您指條明路吧,兒子實在沒轍了。”
    楊俊生道:“解鈴還須係鈴人,你去求求你二表弟吧,他是苦主,他若求情,聖上或許可以網開一麵。”
    楊大爺再搖頭:“兒子去過了,隻可憐二表弟自那日被我們一鬧,病情惡化,這都四五天了混沒清醒,史家惡婦更可惡,她竟然要給姑母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而都察院謹遵聖上口諭,非得等姑母出殯方才理我們這茬官司,這個毒婦,她明明就是假借喪事想要拖死我們。”
    楊俊生這些天想通了,直搖頭:“都是自作孽呀,我們好好的過府祭奠不橫生枝節,哪裏會有這等事體,兒子啊,恐怕我們楊家到頭了,能逃一命就萬幸了,外甥媳婦也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人呢!如今我們要想早些出去,還得去求她,這樣,外甥媳婦估計一時轉不過彎來,讓你媳婦帶上禮物去賈府求求璉二奶奶,她與外甥媳婦交好,也說得上話,隻要她開口,把你姑媽日子出殯日子提前些,我們也好早了結官司。”
    楊大爺道:“這官司能成嗎?”
    楊俊生苦笑:“能逃個全乎人就不錯了。”
    楊大爺隻得灑淚回家,說與他媳婦楊大奶奶,楊大奶奶哪裏肯依,誓死不從。
    楊大爺發了狠:“你若不去就是不孝翁故,不從丈夫,我馬上休你。”
    楊大奶奶無法,隻得腆著臉來賈府求告,鳳姐涼了她三天,第四天方才見她。聞聽這話,隻是好笑:“求我?我實話告訴你,我巴不得作惡之人死在牢裏呢,我替他們打點,別說我沒這個本事,就有這個本事也不能答應。”
    將楊大奶奶幹淨利落趕了出去。
    誰知這楊大奶奶轉彎抹角不知怎麽跟賈芸之母五嫂子沾點親戚關係,兩口子找上五嫂子門上,小紅聽說是婆婆親戚不敢怠慢,卻是跟賈芸訴苦:“我想楊家人來此必定跟衛家官司有關,他們把雲姑娘踩到土裏,二奶奶很不高興,我們深受二奶奶大恩,這話卻不好跟婆婆提,真是愁死人了。”
    賈芸知道小紅意思:“你放心,我這就過去聽聽,縱不叫你為難,我娘想來也不會大包大攬。”
    卻說賈芸來到前廳,果然那媳婦子正說史家官司,正哭得涕淚橫流。且那媳婦拋出了大誘餌,隻要賈芸能說服鳳姐幫忙,送賈芸綢緞莊三成份例。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白白來錢。一般人都花了眼了,賈芸卻笑道:“你那個綢緞鋪子不提也罷,見天鬼都不上門了,我要三成豈不是往內扔稅金呢!“
    楊大爺道:“話不是這般說法,我這鋪子一向紅火,隻是眼下被人糟踐才會這般,想來過些日子就會好轉。”
    賈芸笑道:“我倒有個提議,這鋪子在你手裏已經爛了不值錢了,我也不叫你出虧,白送我不要,不如你把鋪子頂給我如何?當然這話也還兩可,我說不動二嬸子,這話作罷。”
    楊大爺頗有腦子,這家鋪子眼下卻是信譽掃地,自己是無法讓他再早立起來了,可是全部放手,他又不甘心,畢竟楊家除了幾個莊子,就靠這家鋪麵來銀子了,因而一狠心道:“芸二爺,我知道你是個有擔待有良心之人,你給我楊家一口飯吃,你買我一半份例,我保留一半,今後這鋪子有你全權做主,我坐吃一半紅利,你看可好?”
    賈芸略一思忖道:“我經營,我五成本,六成利,怎樣?”
    楊大爺道:“就這麽著!”
    賈芸道:“你們稍等,我這就去,還有,我隻保證二嬸子跟你見麵談條件,幫到什麽地步,我可管不著喲。”
    楊大爺哪能不依,自是點頭稱是,隻要鳳姐肯坐下來談談就好。
    一時賈芸與小紅來見鳳姐,竹筒倒豆子一絲不隱瞞把楊家所說告訴了鳳姐。鳳姐這倒來了興趣,笑道:“你可以不告訴我的,你母親出麵我說不得就應承了。”
    賈芸正色道:“不滿嬸娘,君子有所謂有所不為,侄兒雖然貪財,卻信奉取之有道,不願意欺心,也不願意傷天害理。”
    鳳姐點頭:“說得好,我喜歡爽快人,衝你這話,那綢緞鋪子歸你了。噯喲,你這事兒倒提醒了我,想到如何收拾他們了。你去告訴他們,我願意跟他們談談。”
    賈芸忙打個躬:“侄兒謝謝二嬸子。”
    楊大奶奶再進賈府受了鳳姐熱情接待,揚大奶奶準備論論親情,鳳姐沒給她機會,她剛起頭,鳳姐就打斷了她:“閑話不用多說了,你上次所說出殯改期,這不可能,欽天監測定的期限,這又來改,人家會戳斷威烈將軍的脊梁骨,你們楊家想打這鬼主意糟踐衛二夫人,乘早收起,我隻說一件事情,你去問問他們,把當初劃拉衛家錢財吐出一半來,另外再加一萬兩作為神武將軍喪葬費,一萬兩給我用作上下打點,我就幫正他們爺娘們四人活到四十九天後公平受審,其他免談,成,就拿出誠意來,我見銀子辦事,不成,你在不能登門就是了。”
    言罷端起茶杯,撮一口。揚大奶奶車瞠目結舌之餘,很有眼色的告辭了。
    且說楊大奶奶出了賈府之門就開始詛咒鳳姐,什麽上天入地下地獄都咒遍了,人也回到家裏。
    楊大爺不過問一聲兒,楊大奶奶有把鳳姐乃至賈芸擰出來媽個狗血淋頭:“虧她張的開口去,叫姑奶奶先拿出一半錢財還給二表弟,在拿兩萬銀子把喪事上下打點,她這是要掏空別人呢,姑奶奶家能有幾個二萬呢!”
    楊大爺歎道:“唉,當初就給二表弟一半家產,她們娘兒們還可以吃八輩子,爵位也還在,風風光光做誥命夫人不好呢,非要弄城這般地步!真是人倒黴,鬼引路。怪的誰來?隻怪妹妹妹夫太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如今我們也折了鋪子,臭了名聲,今後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呢,得嘞,你給我準備點銀子,我明兒再去刑部走一趟。”
    楊大奶奶擺手道:“甭甭甭,聽你這意思,姑奶奶家除了一半,再除開二萬,還有富餘呢?”
    楊大爺道:“這不廢話嗎?衛家功勳之家,三代單傳到老姑父,老姑父幾個姨娘光吃幹飯不下蛋,衛家就兩個嫡子,二表弟又不愛花花草草,妹夫喜歡逛窯子也沒敢往家裏弄人,能花幾個錢?拿錢全部攥在姑母手裏,姑母全部給了妹妹,不說公帳,隻說私房,姑母手裏也不下十萬銀子。妹妹們就是貪心不足不惜福。”
    楊大奶奶撫掌道:“你告訴你妹子,叫她除了一半,在那四萬銀子來。”
    楊大爺訝然:“吔,四萬?”
    楊大奶奶道:“吔什麽吔,瞧你那熊樣!不是受她連累,公公會罷官呢?婆婆能坐監呢?大姐兒婚事能黃呢?綢緞鋪子能倒麽?她得賠賞我們!”
    楊大爺道:“她是我親妹子,這話我說不出口!”
    楊大奶奶道:“明天我去!”
    第二天,果然楊大奶奶出馬,開門見山,跟小楊氏提出鳳姐條件,並把二萬銀子說成四萬。
    小楊氏啐道:“我寧願死,也不給賤人一分銀子。”
    楊大奶奶也啐一口:“呸,你死別連累公婆呀?公婆諾大年紀,難道要他們倒臥監牢,落得個臭名聲?哼哼,姑奶奶不是一項標榜自己孝順嗎,現在就把誠心拿出來我們看看!那錢財原本就是人家的,你怎麽那麽狠心,且不說你們是叔嫂,退一萬步來說還是姑表親呢?你是舅舅女兒,他是姑媽兒子,你就那麽恨蘭表弟?你那良心叫狗吃了呀?”
    小楊氏被她嫂子指著鼻子罵,她母親也一邊勸著:“丫頭,錢財身外物,看在兒子,看在將來孫子的份上,依了吧!”
    小楊氏哭道:“我不甘心,她個不下蛋的雞,憑什麽占了爵位又得家產?”
    楊俊生夫人道:“不甘心能怎樣?情勢比人強,獻出了這裏再說吧!”
    她嫂子說得更絕:“別說這話,先前人家沒爵位,你也隻給人五千銀子呢?昧心太過!依我說,什麽事都不能過頭,過頭就要報應了!”
    小楊氏頓時哭倒在她娘懷裏:“娘啊,您看看嫂子,倒是幫誰呢?”
    她娘罵楊大奶奶:“你是來商量事情還是來慪氣?”
    楊大奶奶這才安靜了:“同意不同意吧,姑奶奶給句話!”
    小楊氏道:“我寫欠條吧!”
    楊大奶奶笑起來:“你唬弄孩子呢,你以為王家那個潑辣貨是表弟妹呢?”
    小楊氏道:“我現在陷在這裏,我到哪裏弄錢去?除非你去說,叫他們把我弄出去!”
    楊大奶奶道:“你這是信不過我們夫妻了,實話告訴你,若不是公婆在這裏,你銀子淹到我脖子,我也不來,這樣吧,明天我叫大外甥來見你,你有事情吩咐他。”
    楊大奶奶言罷給她婆婆磕頭:“媳婦無能,家中無財,倘若姑奶奶不能舍財,細撫慰有保證好好的……婆婆保重了!”
    隔天,楊大爺重金買通獄卒,把他外甥帶進牢房來會親,小楊氏給兒子一番仔細交代,母子灑淚而別。
    當天,楊大奶奶把一萬交到鳳姐手裏,言說叫鳳姐先把人弄道單間裏,再打個鋪板,老人實在挨不住了。並說一半家產十天後方能進京。
    鳳姐慨氣答應了,不過警告楊大奶奶,十天後,若不兌現諾言,立馬把他們摔回去。
    鳳姐當晚與了賈芸一千銀子,讓他出麵再去跟牢頭接洽,果然當晚就把楊家爺娘四個挪了地方,那牢頭又耍個奸猾,每天叫他們四個交房租費十兩,楊大爺無法某隻好替她們先交了十天房費四百兩銀子。
    餘下九千銀子,鳳姐全部作為奠儀交給了衛家大總管。這可是及時雨,湘雲高興地眼淚嘩嘩的要磕頭,被鳳姐嗔怪了一頓。
    十天後,衛若鬆長子按照衛家老賬,把現銀一般二十二萬五千官票交給了鳳姐,鳳姐轉交給了湘雲。
    這時候衛若蘭昏睡了半月終於再次清醒了。掙紮著要去靈前祭祀,被親戚朋友同僚一起指教一頓,叫他養足精神爭取一個月後替母親摔盆打幡。他這才老實了,回房間躺著流淚去了。
    七七四十九天後,神武將軍夫人老楊氏出殯,也還十分熱鬧,衛若鬆兩口子在衛若蘭親自上折祈求後被聖上口諭放回家與母親磕頭抬棺。
    第五十天,都察院在衛若蘭祈求下準時開庭審理,幾經開庭審議,證實衛若鬆楊俊生等實屬有口無心,並非存心大不敬,可惜不敬就是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楊俊生、衛若鬆,家財充公,全家發配嶺南地,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京。
    幸虧賈芸把綢緞鋪子改了東家,幸免於難,否則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賈芸也算有良心,把楊家鋪子餘下的貨物清點一番,尚餘下一千多布匹,除開賈芸一半,賈芸在楊家啟程之時,悄悄塞給楊大爺一千兩散碎銀票,又送他一大箱子必備藥品供他們路上食用。
    楊俊生楊大爺頓時眼淚婆娑,給賈芸磕了頭。
    賈芸忙拉起各人,一邊使眼色,一邊大聲說道:“不過依稀那個字藥材,不值當這樣。暗示他們財不露白。
    衛若鬆一家一心要掙得破天富貴,沒想到落得個慘淡收場。
    衛若蘭不知道家財重新分配,隻急得落淚不止,隻可惜病倒在床不能起身。
    湘雲好言安慰與他,打點起五千銀子,另外拿出五百兩置辦了藥材衣物棉絮,又置辦一輛鐵雞公車,一匹騾馬,與他們拖行李,並與兩名差役各人塞了五十兩銀子,悄悄托付他們,讓三歲女兒坐車去,倘下雨,讓他們一家子避避風雨,還說回頭還有酬謝。
    小楊氏聲聲冷笑:“虧你也拿的出手!”
    湘雲反問:“你憑良心,倘若是我發配,你預備理我不理?”
    小楊氏頓時語塞。
    楊家兩個孫少爺給湘雲磕了頭:“謝謝二嬸寬宏大量,侄兒們告辭了。”
    湘雲看著孩子落了淚:“好好過日子,倘若有難處,隻管與我捎信來,若回京,隻管家裏來。”
    衛若鬆最後一刻跪下了,砰砰砰三響頭:“我不是人,愧對祖宗,愧對父母,愧對兄弟,這三個響頭拜上弟妹,替我祖宗麵前多磕頭,父母靈前多燒香吧!”
    湘雲空手一扶:“你起來吧,我答應你!”湘雲回轉家門,實話與衛若蘭言講,與她們五千銀子,藥材衣物一概不缺,衛若蘭這才放了心:“我就知道你是個好的。”
    至此,湘雲與衛若蘭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時光飛逝,三年後。
    這年百花節,湘雲收拾一番,催促著剛剛下朝的衛若蘭:“你快些吧,說不得有時我們最後到,別人家拖兒帶女每次先到,我都不好意思了。”
    衛若蘭如今孝滿,在兵部做個五品員外郎,他倒比尚書還盡心,因為皇上要發兵了。
    卻說這日賈府張燈結彩,賈府的喜慶日子呢,什麽喜事啊,黛玉賈莛林菡母子三人生日啊。每年都要熱鬧熱鬧的。
    如今賈政早已歸來,隻覺得工部員外郎做的沒意思,索性告老致仕了,專門在家含飴弄孫。
    隻可惜黛玉自生了賈莛林菡再沒開懷,隻覺得愧對老父。林如海也已經半致仕狀態,成天與賈政爭著唬弄孫子孫女,弄得賈莛林菡常常喊錯吃掛落。
    倘賈莛喊林如海祖父,賈政不高興了。賈莛叫了林如海外公呢,林如海也不高興了。每每須得賈莛去求林菡,林菡出麵兩邊叫祖父,哎,大家就又都高興了。
    弄得賈莛誠惶誠恐,常常跟黛玉寶玉抱怨:“爺爺外公最偏心了,看見姐姐都笑眯眯,看見我就生氣,這都是姐姐姓林的緣故,我不幹了,從今天起,我也改姓林了,父親母親,你們就答應孩兒吧!”
    黛玉白玉被纏得沒法子,隻好分別去勸慰賈政林如海,兩人當麵答應了,一定要改,轉臉又惹得孫子賈莛不高興了,賈莛受了風箱氣,轉頭再找黛玉寶玉麻煩,黛玉寶玉再找賈政林如海,祖孫三代都成了賈府茶後飯餘的美談了。
    大家都在打聽:“孫小姐又匆匆救火去了,知道今天誰生氣嗎?二太爺,還是林姑太爺?”
    閑話休說,且說賈莛林菡生日宴,雖然不大做,親朋好友都到了,有探春夫妻既三個孩子,有邢岫煙夫妻及兩個孩子,史家的親戚,王家的親戚,衛若蘭兩口兒。另有本家賈蓉兩口兒也得了女兒了,他們一家子住在原本賈芸的房子裏,成了廊下蓉大爺了。另外有本家賈芸賈薔賈芹賈菱等都來湊熱鬧。齊齊一堂好不熱鬧。
    男人們在一起飲酒作樂,胡吃海喝,女人們在一起倒苦水,各自說著各自煩惱。
    黛玉寶玉愁啊,愁得孩子不夠分配。
    湘雲煩惱,至今肚子沒動靜,請了太醫,又說沒病。
    鳳姐也苦悶啊,悶什麽呀,噯喲,巧姐兒明年就及笄了,賈璉三品大員啊,巧姐兒翻年過了十五就要入宮選秀了。
    葳哥兒也十三了,正在國子監讀書,媒婆已經上門打聽了。另有蔻姐兒,也十三歲了,她可以免選自行婚配,隻可惜鳳姐挑來挑去誰也看不上。
    唯有李紈最舒心,賈蘭去年取了進士,接了賈政班,在工部做個從六品員外郎,掌管屯田之政令。去年已經娶親,娶得李紈遠房堂姐嫡女,姓柳,夫妻和諧,敬愛婆婆,今年已經傳了喜訊。李紈成天樂嗬嗬,等著抱孫子。
    女人們一心煩酒喝多了,哭一哭笑一笑,孩子似地。
    隔天,鳳姐李紈尤氏平兒探春隻是頭疼,湘雲黛玉卻病了,起不來床了。
    兩邊廂急著請太醫,噯喲,轉眼之間憂思成喜悅,這兩人同時懷孕了,都二月了。
    一時之間,眾人大喜。
    黛玉湘雲忙著保胎,寶玉衛若蘭急著給媳婦掏摸好吃的好玩的,紓解臥床不起的煩悶。
    賈政林如海忙著替孫子想名字,各人寫了一大張給寶玉黛玉送到房裏來,林如海起的名字,一律姓林。賈政起的名字,一律姓賈,隻把黛玉寶玉愁得不行。
    寶玉拉著黛玉手愁眉苦臉:“要不,你再生個雙胞胎吧!”
    黛玉想著傻大肚子,與一雙機靈古怪的兒女,女兒成天想著躍馬橫槍,拿著小弓箭跟著賈蘭跑。寶貝兒子則是大眾情人,上至嬤嬤下至丫頭,無不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黛玉想著就頭大,頓時泫然欲泣:“再來這樣兩個,我可是活不成了。”
    寶玉忙著安慰:“別急別急,這次生了我照顧,頂讓們服服帖帖。”
    黛玉頓時惱了:“不是你照應也成不了今天上房揭瓦的模樣,噯喲,頭疼!”
    寶玉連忙好言安慰。
    房外躲著兩個腦袋,悄悄推開邊走邊商議,一個說:“媽媽依然生龍鳳胎就好了,有了林挺,外公就不生氣了,我也免得跑來跑去說好話。”
    一個說:“這不好,最好生兩個弟弟,總有一個姓賈呢,也叫他替我挨挨罵,憑什麽就我該倒黴呀?要挨罵大家一起來,這才公平有合理。”
    兩人一起感歎:“唉,誰知道呢!”
    這年年底金秋十月。
    李紈抱著剛滿月大孫子跟園子裏遛彎呢,一時裏慌亂起來,一時紫鵑喊道:“恭喜二爺,是個哥兒呢!”
    寶玉頓時興趣缺缺,叫一邊兒子閨女:“去告訴外公爺爺,給弟弟起個名字來,我去看看你們娘去。”
    兩姐弟皺眉,幹什麽又指派我們。可是父命難違,隻得前去報信。
    兩位長親頓時爭論起來,一個道:“太好了,叫林樂山。”
    一個道:“不行,叫賈蕭!”
    “林樂山好些!”
    “賈蕭也不錯!”
    “好了好了,我們都別爭了,聽老太太的,叫林挺吧!”
    “這?算你有理!”
    ……
    一時寶玉喜滋滋而來:“恭喜父親嶽父,您們又得了孫女了!”
    “哈哈哈哈,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叫林芝!”
    “你太霸道了,這回該聽我的,叫賈芙。”
    “林芝好!”
    “清水出芙蓉,賈芙好!”
    寶玉腳底抹油:“我去告訴老祖宗。”
    爭吵兩人異口同聲:“去吧!”
    “林芝好!”
    “賈芙好!”
    外邊兩姐弟慢慢走到滴翠庭,相視無言,愁眉苦臉。
    半晌之後。
    一個歎道:“唉,倒底要幾個姓林才不爭呢?”
    一個也歎:“幾個姓賈,我們才不挨罵呢!”
    一起歎息:“誰知道呢!”
    雙雙對視,一起歎:“唉!”
    作者有話要說:卻說湘雲正要與小楊氏上公堂評理去,聖上口諭適時而致,住址了一場停屍分產的鬧劇。
    看著楊俊生衛若鬆鋃鐺入獄,一貫豪爽的湘雲有了一種報複的快感。
    衛若蘭病得昏昏沉沉,家裏大事全靠湘雲周旋,這使得湘雲更加憎恨楊家幾口,並有了多關他們幾天的狠戾,雖然湘雲眼下銀錢不湊手,可是楊家人的齷齪讓湘雲毫不猶豫選擇了替婆婆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讓害人者多嚐嚐牢獄的滋味。
    無論楊俊生夫妻還是衛若鬆夫妻,從來都是養尊處優奴役別人為快事,何曾水果稻草喝過亂糊粥,這回一股腦兒嚐齊全了,眼下正月沒出,正是寒冬尾巴,一天一夜關下來,楊家幾口便叫苦連天。更有鳳姐氣不忿,使人打點了牢頭,倒也不叫格外虐待他們,隻叫把他們翁婿母女關進流寇犯一起就成了,勢必叫他們知道害人害己的道理,免得出來又害人。
    這些流寇者大都缺衣少食,身上衣衫單薄,牢飯又吃不飽,初時不大敢虐待楊家人,後來見牢頭並不待見他們幾人,反而罵罵咧咧諷刺挖苦,便開始作踐他們,錦衣被扒了,亂糊粥也被搶了,楊家幾口哭天搶地之沒人理會,有無人探監,真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尤其是楊俊生兩口子開始埋怨衛若鬆兩口子,楊軍生老婆在女牢房罵他閨女是個敗家女,楊俊生在男囚室打他女婿是個混賬東西。
    這幾口子倒黴的消息,成了鳳姐每天探聽的樂子。
    回頭卻說楊家大爺大奶奶僥幸逃過牢獄之災,楊大爺是個二世祖,身無功名,不過長了老子與衛家勢,在京城開了家綢緞莊,這回楊俊生出事,楊家醜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曉得楊家為富不仁,對他們嗤之以鼻,連累的楊家綢緞鋪子無人問津,鬼都不上門了。更有人半夜在店鋪門上潑大糞,隻差關門大吉了。
    楊俊生如今知道權勢的重要,想著這不是辦法,還得先去牢裏把娘老子弄出來才是,可是楊家幾口子乃是聖上發話關押,無有聖旨誰敢輕縱?楊大爺好說歹說,花了幾百銀子打點,總算牢頭發慈悲,允許他們爺娘們見一麵。
    楊俊生堂堂侍郎大人,渾身酸臭,頭頂稻草,見了兒子忙吩咐:“我兒爾若有孝心,快些把爹娘弄出去吧,在玩恐怕一命難存。”
    楊大爺直搖頭:“兒子到處求告磕頭,無奈人家都說這回乃是聖上發話,誰都不敢沾手,連銀子也送不出去了,爹爹您指條明路吧,兒子實在沒轍了。”
    楊俊生道:“解鈴還須係鈴人,你去求求你二表弟吧,他是苦主,他若求情,聖上或許可以網開一麵。”
    楊大爺再搖頭:“兒子去過了,隻可憐二表弟自那日被我們一鬧,病情惡化,這都四五天了混沒清醒,史家惡婦更可惡,她竟然要給姑母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而都察院謹遵聖上口諭,非得等姑母出殯方才理我們這茬官司,這個毒婦,她明明就是假借喪事想要拖死我們。”
    楊俊生這些天想通了,直搖頭:“都是自作孽呀,我們好好的過府祭奠不橫生枝節,哪裏會有這等事體,兒子啊,恐怕我們楊家到頭了,能逃一命就萬幸了,外甥媳婦也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人呢!如今我們要想早些出去,還得去求她,這樣,外甥媳婦估計一時轉不過彎來,讓你媳婦帶上禮物去賈府求求璉二奶奶,她與外甥媳婦交好,也說得上話,隻要她開口,把你姑媽日子出殯日子提前些,我們也好早了結官司。”
    楊大爺道:“這官司能成嗎?”
    楊俊生苦笑:“能逃個全乎人就不錯了。”
    楊大爺隻得灑淚回家,說與他媳婦楊大奶奶,楊大奶奶哪裏肯依,誓死不從。
    楊大爺發了狠:“你若不去就是不孝翁故,不從丈夫,我馬上休你。”
    楊大奶奶無法,隻得腆著臉來賈府求告,鳳姐涼了她三天,第四天方才見她。聞聽這話,隻是好笑:“求我?我實話告訴你,我巴不得作惡之人死在牢裏呢,我替他們打點,別說我沒這個本事,就有這個本事也不能答應。”
    將楊大奶奶幹淨利落趕了出去。
    誰知這楊大奶奶轉彎抹角不知怎麽跟賈芸之母五嫂子沾點親戚關係,兩口子找上五嫂子門上,小紅聽說是婆婆親戚不敢怠慢,卻是跟賈芸訴苦:“我想楊家人來此必定跟衛家官司有關,他們把雲姑娘踩到土裏,二奶奶很不高興,我們深受二奶奶大恩,這話卻不好跟婆婆提,真是愁死人了。”
    賈芸知道小紅意思:“你放心,我這就過去聽聽,縱不叫你為難,我娘想來也不會大包大攬。”
    卻說賈芸來到前廳,果然那媳婦子正說史家官司,正哭得涕淚橫流。且那媳婦拋出了大誘餌,隻要賈芸能說服鳳姐幫忙,送賈芸綢緞莊三成份例。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白白來錢。一般人都花了眼了,賈芸卻笑道:“你那個綢緞鋪子不提也罷,見天鬼都不上門了,我要三成豈不是往內扔稅金呢!“
    楊大爺道:“話不是這般說法,我這鋪子一向紅火,隻是眼下被人糟踐才會這般,想來過些日子就會好轉。”
    賈芸笑道:“我倒有個提議,這鋪子在你手裏已經爛了不值錢了,我也不叫你出虧,白送我不要,不如你把鋪子頂給我如何?當然這話也還兩可,我說不動二嬸子,這話作罷。”
    楊大爺頗有腦子,這家鋪子眼下卻是信譽掃地,自己是無法讓他再早立起來了,可是全部放手,他又不甘心,畢竟楊家除了幾個莊子,就靠這家鋪麵來銀子了,因而一狠心道:“芸二爺,我知道你是個有擔待有良心之人,你給我楊家一口飯吃,你買我一半份例,我保留一半,今後這鋪子有你全權做主,我坐吃一半紅利,你看可好?”
    賈芸略一思忖道:“我經營,我五成本,六成利,怎樣?”
    楊大爺道:“就這麽著!”
    賈芸道:“你們稍等,我這就去,還有,我隻保證二嬸子跟你見麵談條件,幫到什麽地步,我可管不著喲。”
    楊大爺哪能不依,自是點頭稱是,隻要鳳姐肯坐下來談談就好。
    一時賈芸與小紅來見鳳姐,竹筒倒豆子一絲不隱瞞把楊家所說告訴了鳳姐。鳳姐這倒來了興趣,笑道:“你可以不告訴我的,你母親出麵我說不得就應承了。”
    賈芸正色道:“不滿嬸娘,君子有所謂有所不為,侄兒雖然貪財,卻信奉取之有道,不願意欺心,也不願意傷天害理。”
    鳳姐點頭:“說得好,我喜歡爽快人,衝你這話,那綢緞鋪子歸你了。噯喲,你這事兒倒提醒了我,想到如何收拾他們了。你去告訴他們,我願意跟他們談談。”
    賈芸忙打個躬:“侄兒謝謝二嬸子。”
    楊大奶奶再進賈府受了鳳姐熱情接待,揚大奶奶準備論論親情,鳳姐沒給她機會,她剛起頭,鳳姐就打斷了她:“閑話不用多說了,你上次所說出殯改期,這不可能,欽天監測定的期限,這又來改,人家會戳斷威烈將軍的脊梁骨,你們楊家想打這鬼主意糟踐衛二夫人,乘早收起,我隻說一件事情,你去問問他們,把當初劃拉衛家錢財吐出一半來,另外再加一萬兩作為神武將軍喪葬費,一萬兩給我用作上下打點,我就幫正他們爺娘們四人活到四十九天後公平受審,其他免談,成,就拿出誠意來,我見銀子辦事,不成,你在不能登門就是了。”
    言罷端起茶杯,撮一口。揚大奶奶車瞠目結舌之餘,很有眼色的告辭了。
    且說楊大奶奶出了賈府之門就開始詛咒鳳姐,什麽上天入地下地獄都咒遍了,人也回到家裏。
    楊大爺不過問一聲兒,楊大奶奶有把鳳姐乃至賈芸擰出來媽個狗血淋頭:“虧她張的開口去,叫姑奶奶先拿出一半錢財還給二表弟,在拿兩萬銀子把喪事上下打點,她這是要掏空別人呢,姑奶奶家能有幾個二萬呢!”
    楊大爺歎道:“唉,當初就給二表弟一半家產,她們娘兒們還可以吃八輩子,爵位也還在,風風光光做誥命夫人不好呢,非要弄城這般地步!真是人倒黴,鬼引路。怪的誰來?隻怪妹妹妹夫太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如今我們也折了鋪子,臭了名聲,今後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呢,得嘞,你給我準備點銀子,我明兒再去刑部走一趟。”
    楊大奶奶擺手道:“甭甭甭,聽你這意思,姑奶奶家除了一半,再除開二萬,還有富餘呢?”
    楊大爺道:“這不廢話嗎?衛家功勳之家,三代單傳到老姑父,老姑父幾個姨娘光吃幹飯不下蛋,衛家就兩個嫡子,二表弟又不愛花花草草,妹夫喜歡逛窯子也沒敢往家裏弄人,能花幾個錢?拿錢全部攥在姑母手裏,姑母全部給了妹妹,不說公帳,隻說私房,姑母手裏也不下十萬銀子。妹妹們就是貪心不足不惜福。”
    楊大奶奶撫掌道:“你告訴你妹子,叫她除了一半,在那四萬銀子來。”
    楊大爺訝然:“吔,四萬?”
    楊大奶奶道:“吔什麽吔,瞧你那熊樣!不是受她連累,公公會罷官呢?婆婆能坐監呢?大姐兒婚事能黃呢?綢緞鋪子能倒麽?她得賠賞我們!”
    楊大爺道:“她是我親妹子,這話我說不出口!”
    楊大奶奶道:“明天我去!”
    第二天,果然楊大奶奶出馬,開門見山,跟小楊氏提出鳳姐條件,並把二萬銀子說成四萬。
    小楊氏啐道:“我寧願死,也不給賤人一分銀子。”
    楊大奶奶也啐一口:“呸,你死別連累公婆呀?公婆諾大年紀,難道要他們倒臥監牢,落得個臭名聲?哼哼,姑奶奶不是一項標榜自己孝順嗎,現在就把誠心拿出來我們看看!那錢財原本就是人家的,你怎麽那麽狠心,且不說你們是叔嫂,退一萬步來說還是姑表親呢?你是舅舅女兒,他是姑媽兒子,你就那麽恨蘭表弟?你那良心叫狗吃了呀?”
    小楊氏被她嫂子指著鼻子罵,她母親也一邊勸著:“丫頭,錢財身外物,看在兒子,看在將來孫子的份上,依了吧!”
    小楊氏哭道:“我不甘心,她個不下蛋的雞,憑什麽占了爵位又得家產?”
    楊俊生夫人道:“不甘心能怎樣?情勢比人強,獻出了這裏再說吧!”
    她嫂子說得更絕:“別說這話,先前人家沒爵位,你也隻給人五千銀子呢?昧心太過!依我說,什麽事都不能過頭,過頭就要報應了!”
    小楊氏頓時哭倒在她娘懷裏:“娘啊,您看看嫂子,倒是幫誰呢?”
    她娘罵楊大奶奶:“你是來商量事情還是來慪氣?”
    楊大奶奶這才安靜了:“同意不同意吧,姑奶奶給句話!”
    小楊氏道:“我寫欠條吧!”
    楊大奶奶笑起來:“你唬弄孩子呢,你以為王家那個潑辣貨是表弟妹呢?”
    小楊氏道:“我現在陷在這裏,我到哪裏弄錢去?除非你去說,叫他們把我弄出去!”
    楊大奶奶道:“你這是信不過我們夫妻了,實話告訴你,若不是公婆在這裏,你銀子淹到我脖子,我也不來,這樣吧,明天我叫大外甥來見你,你有事情吩咐他。”
    楊大奶奶言罷給她婆婆磕頭:“媳婦無能,家中無財,倘若姑奶奶不能舍財,細撫慰有保證好好的……婆婆保重了!”
    隔天,楊大爺重金買通獄卒,把他外甥帶進牢房來會親,小楊氏給兒子一番仔細交代,母子灑淚而別。
    當天,楊大奶奶把一萬交到鳳姐手裏,言說叫鳳姐先把人弄道單間裏,再打個鋪板,老人實在挨不住了。並說一半家產十天後方能進京。
    鳳姐慨氣答應了,不過警告楊大奶奶,十天後,若不兌現諾言,立馬把他們摔回去。
    鳳姐當晚與了賈芸一千銀子,讓他出麵再去跟牢頭接洽,果然當晚就把楊家爺娘四個挪了地方,那牢頭又耍個奸猾,每天叫他們四個交房租費十兩,楊大爺無法某隻好替她們先交了十天房費四百兩銀子。
    餘下九千銀子,鳳姐全部作為奠儀交給了衛家大總管。這可是及時雨,湘雲高興地眼淚嘩嘩的要磕頭,被鳳姐嗔怪了一頓。
    十天後,衛若鬆長子按照衛家老賬,把現銀一般二十二萬五千官票交給了鳳姐,鳳姐轉交給了湘雲。
    這時候衛若蘭昏睡了半月終於再次清醒了。掙紮著要去靈前祭祀,被親戚朋友同僚一起指教一頓,叫他養足精神爭取一個月後替母親摔盆打幡。他這才老實了,回房間躺著流淚去了。
    七七四十九天後,神武將軍夫人老楊氏出殯,也還十分熱鬧,衛若鬆兩口子在衛若蘭親自上折祈求後被聖上口諭放回家與母親磕頭抬棺。
    第五十天,都察院在衛若蘭祈求下準時開庭審理,幾經開庭審議,證實衛若鬆楊俊生等實屬有口無心,並非存心大不敬,可惜不敬就是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楊俊生、衛若鬆,家財充公,全家發配嶺南地,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京。
    幸虧賈芸把綢緞鋪子改了東家,幸免於難,否則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賈芸也算有良心,把楊家鋪子餘下的貨物清點一番,尚餘下一千多布匹,除開賈芸一半,賈芸在楊家啟程之時,悄悄塞給楊大爺一千兩散碎銀票,又送他一大箱子必備藥品供他們路上食用。
    楊俊生楊大爺頓時眼淚婆娑,給賈芸磕了頭。
    賈芸忙拉起各人,一邊使眼色,一邊大聲說道:“不過依稀那個字藥材,不值當這樣。暗示他們財不露白。
    衛若鬆一家一心要掙得破天富貴,沒想到落得個慘淡收場。
    衛若蘭不知道家財重新分配,隻急得落淚不止,隻可惜病倒在床不能起身。
    湘雲好言安慰與他,打點起五千銀子,另外拿出五百兩置辦了藥材衣物棉絮,又置辦一輛鐵雞公車,一匹騾馬,與他們拖行李,並與兩名差役各人塞了五十兩銀子,悄悄托付他們,讓三歲女兒坐車去,倘下雨,讓他們一家子避避風雨,還說回頭還有酬謝。
    小楊氏聲聲冷笑:“虧你也拿的出手!”
    湘雲反問:“你憑良心,倘若是我發配,你預備理我不理?”
    小楊氏頓時語塞。
    楊家兩個孫少爺給湘雲磕了頭:“謝謝二嬸寬宏大量,侄兒們告辭了。”
    湘雲看著孩子落了淚:“好好過日子,倘若有難處,隻管與我捎信來,若回京,隻管家裏來。”
    衛若鬆最後一刻跪下了,砰砰砰三響頭:“我不是人,愧對祖宗,愧對父母,愧對兄弟,這三個響頭拜上弟妹,替我祖宗麵前多磕頭,父母靈前多燒香吧!”
    湘雲空手一扶:“你起來吧,我答應你!”湘雲回轉家門,實話與衛若蘭言講,與她們五千銀子,藥材衣物一概不缺,衛若蘭這才放了心:“我就知道你是個好的。”
    至此,湘雲與衛若蘭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時光飛逝,三年後。
    這年百花節,湘雲收拾一番,催促著剛剛下朝的衛若蘭:“你快些吧,說不得有時我們最後到,別人家拖兒帶女每次先到,我都不好意思了。”
    衛若蘭如今孝滿,在兵部做個五品員外郎,他倒比尚書還盡心,因為皇上要發兵了。
    卻說這日賈府張燈結彩,賈府的喜慶日子呢,什麽喜事啊,黛玉賈莛林菡母子三人生日啊。每年都要熱鬧熱鬧的。
    如今賈政早已歸來,隻覺得工部員外郎做的沒意思,索性告老致仕了,專門在家含飴弄孫。
    隻可惜黛玉自生了賈莛林菡再沒開懷,隻覺得愧對老父。林如海也已經半致仕狀態,成天與賈政爭著唬弄孫子孫女,弄得賈莛林菡常常喊錯吃掛落。
    倘賈莛喊林如海祖父,賈政不高興了。賈莛叫了林如海外公呢,林如海也不高興了。每每須得賈莛去求林菡,林菡出麵兩邊叫祖父,哎,大家就又都高興了。
    弄得賈莛誠惶誠恐,常常跟黛玉寶玉抱怨:“爺爺外公最偏心了,看見姐姐都笑眯眯,看見我就生氣,這都是姐姐姓林的緣故,我不幹了,從今天起,我也改姓林了,父親母親,你們就答應孩兒吧!”
    黛玉白玉被纏得沒法子,隻好分別去勸慰賈政林如海,兩人當麵答應了,一定要改,轉臉又惹得孫子賈莛不高興了,賈莛受了風箱氣,轉頭再找黛玉寶玉麻煩,黛玉寶玉再找賈政林如海,祖孫三代都成了賈府茶後飯餘的美談了。
    大家都在打聽:“孫小姐又匆匆救火去了,知道今天誰生氣嗎?二太爺,還是林姑太爺?”
    閑話休說,且說賈莛林菡生日宴,雖然不大做,親朋好友都到了,有探春夫妻既三個孩子,有邢岫煙夫妻及兩個孩子,史家的親戚,王家的親戚,衛若蘭兩口兒。另有本家賈蓉兩口兒也得了女兒了,他們一家子住在原本賈芸的房子裏,成了廊下蓉大爺了。另外有本家賈芸賈薔賈芹賈菱等都來湊熱鬧。齊齊一堂好不熱鬧。
    男人們在一起飲酒作樂,胡吃海喝,女人們在一起倒苦水,各自說著各自煩惱。
    黛玉寶玉愁啊,愁得孩子不夠分配。
    湘雲煩惱,至今肚子沒動靜,請了太醫,又說沒病。
    鳳姐也苦悶啊,悶什麽呀,噯喲,巧姐兒明年就及笄了,賈璉三品大員啊,巧姐兒翻年過了十五就要入宮選秀了。
    葳哥兒也十三了,正在國子監讀書,媒婆已經上門打聽了。另有蔻姐兒,也十三歲了,她可以免選自行婚配,隻可惜鳳姐挑來挑去誰也看不上。
    唯有李紈最舒心,賈蘭去年取了進士,接了賈政班,在工部做個從六品員外郎,掌管屯田之政令。去年已經娶親,娶得李紈遠房堂姐嫡女,姓柳,夫妻和諧,敬愛婆婆,今年已經傳了喜訊。李紈成天樂嗬嗬,等著抱孫子。
    女人們一心煩酒喝多了,哭一哭笑一笑,孩子似地。
    隔天,鳳姐李紈尤氏平兒探春隻是頭疼,湘雲黛玉卻病了,起不來床了。
    兩邊廂急著請太醫,噯喲,轉眼之間憂思成喜悅,這兩人同時懷孕了,都二月了。
    一時之間,眾人大喜。
    黛玉湘雲忙著保胎,寶玉衛若蘭急著給媳婦掏摸好吃的好玩的,紓解臥床不起的煩悶。
    賈政林如海忙著替孫子想名字,各人寫了一大張給寶玉黛玉送到房裏來,林如海起的名字,一律姓林。賈政起的名字,一律姓賈,隻把黛玉寶玉愁得不行。
    寶玉拉著黛玉手愁眉苦臉:“要不,你再生個雙胞胎吧!”
    黛玉想著傻大肚子,與一雙機靈古怪的兒女,女兒成天想著躍馬橫槍,拿著小弓箭跟著賈蘭跑。寶貝兒子則是大眾情人,上至嬤嬤下至丫頭,無不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黛玉想著就頭大,頓時泫然欲泣:“再來這樣兩個,我可是活不成了。”
    寶玉忙著安慰:“別急別急,這次生了我照顧,頂讓們服服帖帖。”
    黛玉頓時惱了:“不是你照應也成不了今天上房揭瓦的模樣,噯喲,頭疼!”
    寶玉連忙好言安慰。
    房外躲著兩個腦袋,悄悄推開邊走邊商議,一個說:“媽媽依然生龍鳳胎就好了,有了林挺,外公就不生氣了,我也免得跑來跑去說好話。”
    一個說:“這不好,最好生兩個弟弟,總有一個姓賈呢,也叫他替我挨挨罵,憑什麽就我該倒黴呀?要挨罵大家一起來,這才公平有合理。”
    兩人一起感歎:“唉,誰知道呢!”
    這年年底金秋十月。
    李紈抱著剛滿月大孫子跟園子裏遛彎呢,一時裏慌亂起來,一時紫鵑喊道:“恭喜二爺,是個哥兒呢!”
    寶玉頓時興趣缺缺,叫一邊兒子閨女:“去告訴外公爺爺,給弟弟起個名字來,我去看看你們娘去。”
    兩姐弟皺眉,幹什麽又指派我們。可是父命難違,隻得前去報信。
    兩位長親頓時爭論起來,一個道:“太好了,叫林樂山。”
    一個道:“不行,叫賈蕭!”
    “林樂山好些!”
    “賈蕭也不錯!”
    “好了好了,我們都別爭了,聽老太太的,叫林挺吧!”
    “這?算你有理!”
    ……
    一時寶玉喜滋滋而來:“恭喜父親嶽父,您們又得了孫女了!”
    “哈哈哈哈,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叫林芝!”
    “你太霸道了,這回該聽我的,叫賈芙。”
    “林芝好!”
    “清水出芙蓉,賈芙好!”
    寶玉腳底抹油:“我去告訴老祖宗。”
    爭吵兩人異口同聲:“去吧!”
    “林芝好!”
    “賈芙好!”
    外邊兩姐弟慢慢走到滴翠庭,相視無言,愁眉苦臉。
    半晌之後。
    一個歎道:“唉,倒底要幾個姓林才不爭呢?”
    一個也歎:“幾個姓賈,我們才不挨罵呢!”
    一起歎息:“誰知道呢!”
    雙雙對視,一起歎:“唉!”
    卻說湘雲正要與小楊氏上公堂評理去,聖上口諭適時而致,住址了一場停屍分產的鬧劇。
    看著楊俊生衛若鬆鋃鐺入獄,一貫豪爽的湘雲有了一種報複的快感。
    衛若蘭病得昏昏沉沉,家裏大事全靠湘雲周旋,這使得湘雲更加憎恨楊家幾口,並有了多關他們幾天的狠戾,雖然湘雲眼下銀錢不湊手,可是楊家人的齷齪讓湘雲毫不猶豫選擇了替婆婆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讓害人者多嚐嚐牢獄的滋味。
    無論楊俊生夫妻還是衛若鬆夫妻,從來都是養尊處優奴役別人為快事,何曾水果稻草喝過亂糊粥,這回一股腦兒嚐齊全了,眼下正月沒出,正是寒冬尾巴,一天一夜關下來,楊家幾口便叫苦連天。更有鳳姐氣不忿,使人打點了牢頭,倒也不叫格外虐待他們,隻叫把他們翁婿母女關進流寇犯一起就成了,勢必叫他們知道害人害己的道理,免得出來又害人。
    這些流寇者大都缺衣少食,身上衣衫單薄,牢飯又吃不飽,初時不大敢虐待楊家人,後來見牢頭並不待見他們幾人,反而罵罵咧咧諷刺挖苦,便開始作踐他們,錦衣被扒了,亂糊粥也被搶了,楊家幾口哭天搶地之沒人理會,有無人探監,真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尤其是楊俊生兩口子開始埋怨衛若鬆兩口子,楊軍生老婆在女牢房罵他閨女是個敗家女,楊俊生在男囚室打他女婿是個混賬東西。
    這幾口子倒黴的消息,成了鳳姐每天探聽的樂子。
    回頭卻說楊家大爺大奶奶僥幸逃過牢獄之災,楊大爺是個二世祖,身無功名,不過長了老子與衛家勢,在京城開了家綢緞莊,這回楊俊生出事,楊家醜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曉得楊家為富不仁,對他們嗤之以鼻,連累的楊家綢緞鋪子無人問津,鬼都不上門了。更有人半夜在店鋪門上潑大糞,隻差關門大吉了。
    楊俊生如今知道權勢的重要,想著這不是辦法,還得先去牢裏把娘老子弄出來才是,可是楊家幾口子乃是聖上發話關押,無有聖旨誰敢輕縱?楊大爺好說歹說,花了幾百銀子打點,總算牢頭發慈悲,允許他們爺娘們見一麵。
    楊俊生堂堂侍郎大人,渾身酸臭,頭頂稻草,見了兒子忙吩咐:“我兒爾若有孝心,快些把爹娘弄出去吧,在玩恐怕一命難存。”
    楊大爺直搖頭:“兒子到處求告磕頭,無奈人家都說這回乃是聖上發話,誰都不敢沾手,連銀子也送不出去了,爹爹您指條明路吧,兒子實在沒轍了。”
    楊俊生道:“解鈴還須係鈴人,你去求求你二表弟吧,他是苦主,他若求情,聖上或許可以網開一麵。”
    楊大爺再搖頭:“兒子去過了,隻可憐二表弟自那日被我們一鬧,病情惡化,這都四五天了混沒清醒,史家惡婦更可惡,她竟然要給姑母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而都察院謹遵聖上口諭,非得等姑母出殯方才理我們這茬官司,這個毒婦,她明明就是假借喪事想要拖死我們。”
    楊俊生這些天想通了,直搖頭:“都是自作孽呀,我們好好的過府祭奠不橫生枝節,哪裏會有這等事體,兒子啊,恐怕我們楊家到頭了,能逃一命就萬幸了,外甥媳婦也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人呢!如今我們要想早些出去,還得去求她,這樣,外甥媳婦估計一時轉不過彎來,讓你媳婦帶上禮物去賈府求求璉二奶奶,她與外甥媳婦交好,也說得上話,隻要她開口,把你姑媽日子出殯日子提前些,我們也好早了結官司。”
    楊大爺道:“這官司能成嗎?”
    楊俊生苦笑:“能逃個全乎人就不錯了。”
    楊大爺隻得灑淚回家,說與他媳婦楊大奶奶,楊大奶奶哪裏肯依,誓死不從。
    楊大爺發了狠:“你若不去就是不孝翁故,不從丈夫,我馬上休你。”
    楊大奶奶無法,隻得腆著臉來賈府求告,鳳姐涼了她三天,第四天方才見她。聞聽這話,隻是好笑:“求我?我實話告訴你,我巴不得作惡之人死在牢裏呢,我替他們打點,別說我沒這個本事,就有這個本事也不能答應。”
    將楊大奶奶幹淨利落趕了出去。
    誰知這楊大奶奶轉彎抹角不知怎麽跟賈芸之母五嫂子沾點親戚關係,兩口子找上五嫂子門上,小紅聽說是婆婆親戚不敢怠慢,卻是跟賈芸訴苦:“我想楊家人來此必定跟衛家官司有關,他們把雲姑娘踩到土裏,二奶奶很不高興,我們深受二奶奶大恩,這話卻不好跟婆婆提,真是愁死人了。”
    賈芸知道小紅意思:“你放心,我這就過去聽聽,縱不叫你為難,我娘想來也不會大包大攬。”
    卻說賈芸來到前廳,果然那媳婦子正說史家官司,正哭得涕淚橫流。且那媳婦拋出了大誘餌,隻要賈芸能說服鳳姐幫忙,送賈芸綢緞莊三成份例。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白白來錢。一般人都花了眼了,賈芸卻笑道:“你那個綢緞鋪子不提也罷,見天鬼都不上門了,我要三成豈不是往內扔稅金呢!“
    楊大爺道:“話不是這般說法,我這鋪子一向紅火,隻是眼下被人糟踐才會這般,想來過些日子就會好轉。”
    賈芸笑道:“我倒有個提議,這鋪子在你手裏已經爛了不值錢了,我也不叫你出虧,白送我不要,不如你把鋪子頂給我如何?當然這話也還兩可,我說不動二嬸子,這話作罷。”
    楊大爺頗有腦子,這家鋪子眼下卻是信譽掃地,自己是無法讓他再早立起來了,可是全部放手,他又不甘心,畢竟楊家除了幾個莊子,就靠這家鋪麵來銀子了,因而一狠心道:“芸二爺,我知道你是個有擔待有良心之人,你給我楊家一口飯吃,你買我一半份例,我保留一半,今後這鋪子有你全權做主,我坐吃一半紅利,你看可好?”
    賈芸略一思忖道:“我經營,我五成本,六成利,怎樣?”
    楊大爺道:“就這麽著!”
    賈芸道:“你們稍等,我這就去,還有,我隻保證二嬸子跟你見麵談條件,幫到什麽地步,我可管不著喲。”
    楊大爺哪能不依,自是點頭稱是,隻要鳳姐肯坐下來談談就好。
    一時賈芸與小紅來見鳳姐,竹筒倒豆子一絲不隱瞞把楊家所說告訴了鳳姐。鳳姐這倒來了興趣,笑道:“你可以不告訴我的,你母親出麵我說不得就應承了。”
    賈芸正色道:“不滿嬸娘,君子有所謂有所不為,侄兒雖然貪財,卻信奉取之有道,不願意欺心,也不願意傷天害理。”
    鳳姐點頭:“說得好,我喜歡爽快人,衝你這話,那綢緞鋪子歸你了。噯喲,你這事兒倒提醒了我,想到如何收拾他們了。你去告訴他們,我願意跟他們談談。”
    賈芸忙打個躬:“侄兒謝謝二嬸子。”
    楊大奶奶再進賈府受了鳳姐熱情接待,揚大奶奶準備論論親情,鳳姐沒給她機會,她剛起頭,鳳姐就打斷了她:“閑話不用多說了,你上次所說出殯改期,這不可能,欽天監測定的期限,這又來改,人家會戳斷威烈將軍的脊梁骨,你們楊家想打這鬼主意糟踐衛二夫人,乘早收起,我隻說一件事情,你去問問他們,把當初劃拉衛家錢財吐出一半來,另外再加一萬兩作為神武將軍喪葬費,一萬兩給我用作上下打點,我就幫正他們爺娘們四人活到四十九天後公平受審,其他免談,成,就拿出誠意來,我見銀子辦事,不成,你在不能登門就是了。”
    言罷端起茶杯,撮一口。揚大奶奶車瞠目結舌之餘,很有眼色的告辭了。
    且說楊大奶奶出了賈府之門就開始詛咒鳳姐,什麽上天入地下地獄都咒遍了,人也回到家裏。
    楊大爺不過問一聲兒,楊大奶奶有把鳳姐乃至賈芸擰出來媽個狗血淋頭:“虧她張的開口去,叫姑奶奶先拿出一半錢財還給二表弟,在拿兩萬銀子把喪事上下打點,她這是要掏空別人呢,姑奶奶家能有幾個二萬呢!”
    楊大爺歎道:“唉,當初就給二表弟一半家產,她們娘兒們還可以吃八輩子,爵位也還在,風風光光做誥命夫人不好呢,非要弄城這般地步!真是人倒黴,鬼引路。怪的誰來?隻怪妹妹妹夫太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如今我們也折了鋪子,臭了名聲,今後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呢,得嘞,你給我準備點銀子,我明兒再去刑部走一趟。”
    楊大奶奶擺手道:“甭甭甭,聽你這意思,姑奶奶家除了一半,再除開二萬,還有富餘呢?”
    楊大爺道:“這不廢話嗎?衛家功勳之家,三代單傳到老姑父,老姑父幾個姨娘光吃幹飯不下蛋,衛家就兩個嫡子,二表弟又不愛花花草草,妹夫喜歡逛窯子也沒敢往家裏弄人,能花幾個錢?拿錢全部攥在姑母手裏,姑母全部給了妹妹,不說公帳,隻說私房,姑母手裏也不下十萬銀子。妹妹們就是貪心不足不惜福。”
    楊大奶奶撫掌道:“你告訴你妹子,叫她除了一半,在那四萬銀子來。”
    楊大爺訝然:“吔,四萬?”
    楊大奶奶道:“吔什麽吔,瞧你那熊樣!不是受她連累,公公會罷官呢?婆婆能坐監呢?大姐兒婚事能黃呢?綢緞鋪子能倒麽?她得賠賞我們!”
    楊大爺道:“她是我親妹子,這話我說不出口!”
    楊大奶奶道:“明天我去!”
    第二天,果然楊大奶奶出馬,開門見山,跟小楊氏提出鳳姐條件,並把二萬銀子說成四萬。
    小楊氏啐道:“我寧願死,也不給賤人一分銀子。”
    楊大奶奶也啐一口:“呸,你死別連累公婆呀?公婆諾大年紀,難道要他們倒臥監牢,落得個臭名聲?哼哼,姑奶奶不是一項標榜自己孝順嗎,現在就把誠心拿出來我們看看!那錢財原本就是人家的,你怎麽那麽狠心,且不說你們是叔嫂,退一萬步來說還是姑表親呢?你是舅舅女兒,他是姑媽兒子,你就那麽恨蘭表弟?你那良心叫狗吃了呀?”
    小楊氏被她嫂子指著鼻子罵,她母親也一邊勸著:“丫頭,錢財身外物,看在兒子,看在將來孫子的份上,依了吧!”
    小楊氏哭道:“我不甘心,她個不下蛋的雞,憑什麽占了爵位又得家產?”
    楊俊生夫人道:“不甘心能怎樣?情勢比人強,獻出了這裏再說吧!”
    她嫂子說得更絕:“別說這話,先前人家沒爵位,你也隻給人五千銀子呢?昧心太過!依我說,什麽事都不能過頭,過頭就要報應了!”
    小楊氏頓時哭倒在她娘懷裏:“娘啊,您看看嫂子,倒是幫誰呢?”
    她娘罵楊大奶奶:“你是來商量事情還是來慪氣?”
    楊大奶奶這才安靜了:“同意不同意吧,姑奶奶給句話!”
    小楊氏道:“我寫欠條吧!”
    楊大奶奶笑起來:“你唬弄孩子呢,你以為王家那個潑辣貨是表弟妹呢?”
    小楊氏道:“我現在陷在這裏,我到哪裏弄錢去?除非你去說,叫他們把我弄出去!”
    楊大奶奶道:“你這是信不過我們夫妻了,實話告訴你,若不是公婆在這裏,你銀子淹到我脖子,我也不來,這樣吧,明天我叫大外甥來見你,你有事情吩咐他。”
    楊大奶奶言罷給她婆婆磕頭:“媳婦無能,家中無財,倘若姑奶奶不能舍財,細撫慰有保證好好的……婆婆保重了!”
    隔天,楊大爺重金買通獄卒,把他外甥帶進牢房來會親,小楊氏給兒子一番仔細交代,母子灑淚而別。
    當天,楊大奶奶把一萬交到鳳姐手裏,言說叫鳳姐先把人弄道單間裏,再打個鋪板,老人實在挨不住了。並說一半家產十天後方能進京。
    鳳姐慨氣答應了,不過警告楊大奶奶,十天後,若不兌現諾言,立馬把他們摔回去。
    鳳姐當晚與了賈芸一千銀子,讓他出麵再去跟牢頭接洽,果然當晚就把楊家爺娘四個挪了地方,那牢頭又耍個奸猾,每天叫他們四個交房租費十兩,楊大爺無法某隻好替她們先交了十天房費四百兩銀子。
    餘下九千銀子,鳳姐全部作為奠儀交給了衛家大總管。這可是及時雨,湘雲高興地眼淚嘩嘩的要磕頭,被鳳姐嗔怪了一頓。
    十天後,衛若鬆長子按照衛家老賬,把現銀一般二十二萬五千官票交給了鳳姐,鳳姐轉交給了湘雲。
    這時候衛若蘭昏睡了半月終於再次清醒了。掙紮著要去靈前祭祀,被親戚朋友同僚一起指教一頓,叫他養足精神爭取一個月後替母親摔盆打幡。他這才老實了,回房間躺著流淚去了。
    七七四十九天後,神武將軍夫人老楊氏出殯,也還十分熱鬧,衛若鬆兩口子在衛若蘭親自上折祈求後被聖上口諭放回家與母親磕頭抬棺。
    第五十天,都察院在衛若蘭祈求下準時開庭審理,幾經開庭審議,證實衛若鬆楊俊生等實屬有口無心,並非存心大不敬,可惜不敬就是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楊俊生、衛若鬆,家財充公,全家發配嶺南地,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京。
    幸虧賈芸把綢緞鋪子改了東家,幸免於難,否則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賈芸也算有良心,把楊家鋪子餘下的貨物清點一番,尚餘下一千多布匹,除開賈芸一半,賈芸在楊家啟程之時,悄悄塞給楊大爺一千兩散碎銀票,又送他一大箱子必備藥品供他們路上食用。
    楊俊生楊大爺頓時眼淚婆娑,給賈芸磕了頭。
    賈芸忙拉起各人,一邊使眼色,一邊大聲說道:“不過依稀那個字藥材,不值當這樣。暗示他們財不露白。
    衛若鬆一家一心要掙得破天富貴,沒想到落得個慘淡收場。
    衛若蘭不知道家財重新分配,隻急得落淚不止,隻可惜病倒在床不能起身。
    湘雲好言安慰與他,打點起五千銀子,另外拿出五百兩置辦了藥材衣物棉絮,又置辦一輛鐵雞公車,一匹騾馬,與他們拖行李,並與兩名差役各人塞了五十兩銀子,悄悄托付他們,讓三歲女兒坐車去,倘下雨,讓他們一家子避避風雨,還說回頭還有酬謝。
    小楊氏聲聲冷笑:“虧你也拿的出手!”
    湘雲反問:“你憑良心,倘若是我發配,你預備理我不理?”
    小楊氏頓時語塞。
    楊家兩個孫少爺給湘雲磕了頭:“謝謝二嬸寬宏大量,侄兒們告辭了。”
    湘雲看著孩子落了淚:“好好過日子,倘若有難處,隻管與我捎信來,若回京,隻管家裏來。”
    衛若鬆最後一刻跪下了,砰砰砰三響頭:“我不是人,愧對祖宗,愧對父母,愧對兄弟,這三個響頭拜上弟妹,替我祖宗麵前多磕頭,父母靈前多燒香吧!”
    湘雲空手一扶:“你起來吧,我答應你!”湘雲回轉家門,實話與衛若蘭言講,與她們五千銀子,藥材衣物一概不缺,衛若蘭這才放了心:“我就知道你是個好的。”
    至此,湘雲與衛若蘭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時光飛逝,三年後。
    這年百花節,湘雲收拾一番,催促著剛剛下朝的衛若蘭:“你快些吧,說不得有時我們最後到,別人家拖兒帶女每次先到,我都不好意思了。”
    衛若蘭如今孝滿,在兵部做個五品員外郎,他倒比尚書還盡心,因為皇上要發兵了。
    卻說這日賈府張燈結彩,賈府的喜慶日子呢,什麽喜事啊,黛玉賈莛林菡母子三人生日啊。每年都要熱鬧熱鬧的。
    如今賈政早已歸來,隻覺得工部員外郎做的沒意思,索性告老致仕了,專門在家含飴弄孫。
    隻可惜黛玉自生了賈莛林菡再沒開懷,隻覺得愧對老父。林如海也已經半致仕狀態,成天與賈政爭著唬弄孫子孫女,弄得賈莛林菡常常喊錯吃掛落。
    倘賈莛喊林如海祖父,賈政不高興了。賈莛叫了林如海外公呢,林如海也不高興了。每每須得賈莛去求林菡,林菡出麵兩邊叫祖父,哎,大家就又都高興了。
    弄得賈莛誠惶誠恐,常常跟黛玉寶玉抱怨:“爺爺外公最偏心了,看見姐姐都笑眯眯,看見我就生氣,這都是姐姐姓林的緣故,我不幹了,從今天起,我也改姓林了,父親母親,你們就答應孩兒吧!”
    黛玉白玉被纏得沒法子,隻好分別去勸慰賈政林如海,兩人當麵答應了,一定要改,轉臉又惹得孫子賈莛不高興了,賈莛受了風箱氣,轉頭再找黛玉寶玉麻煩,黛玉寶玉再找賈政林如海,祖孫三代都成了賈府茶後飯餘的美談了。
    大家都在打聽:“孫小姐又匆匆救火去了,知道今天誰生氣嗎?二太爺,還是林姑太爺?”
    閑話休說,且說賈莛林菡生日宴,雖然不大做,親朋好友都到了,有探春夫妻既三個孩子,有邢岫煙夫妻及兩個孩子,史家的親戚,王家的親戚,衛若蘭兩口兒。另有本家賈蓉兩口兒也得了女兒了,他們一家子住在原本賈芸的房子裏,成了廊下蓉大爺了。另外有本家賈芸賈薔賈芹賈菱等都來湊熱鬧。齊齊一堂好不熱鬧。
    男人們在一起飲酒作樂,胡吃海喝,女人們在一起倒苦水,各自說著各自煩惱。
    黛玉寶玉愁啊,愁得孩子不夠分配。
    湘雲煩惱,至今肚子沒動靜,請了太醫,又說沒病。
    鳳姐也苦悶啊,悶什麽呀,噯喲,巧姐兒明年就及笄了,賈璉三品大員啊,巧姐兒翻年過了十五就要入宮選秀了。
    葳哥兒也十三了,正在國子監讀書,媒婆已經上門打聽了。另有蔻姐兒,也十三歲了,她可以免選自行婚配,隻可惜鳳姐挑來挑去誰也看不上。
    唯有李紈最舒心,賈蘭去年取了進士,接了賈政班,在工部做個從六品員外郎,掌管屯田之政令。去年已經娶親,娶得李紈遠房堂姐嫡女,姓柳,夫妻和諧,敬愛婆婆,今年已經傳了喜訊。李紈成天樂嗬嗬,等著抱孫子。
    女人們一心煩酒喝多了,哭一哭笑一笑,孩子似地。
    隔天,鳳姐李紈尤氏平兒探春隻是頭疼,湘雲黛玉卻病了,起不來床了。
    兩邊廂急著請太醫,噯喲,轉眼之間憂思成喜悅,這兩人同時懷孕了,都二月了。
    一時之間,眾人大喜。
    黛玉湘雲忙著保胎,寶玉衛若蘭急著給媳婦掏摸好吃的好玩的,紓解臥床不起的煩悶。
    賈政林如海忙著替孫子想名字,各人寫了一大張給寶玉黛玉送到房裏來,林如海起的名字,一律姓林。賈政起的名字,一律姓賈,隻把黛玉寶玉愁得不行。
    寶玉拉著黛玉手愁眉苦臉:“要不,你再生個雙胞胎吧!”
    黛玉想著傻大肚子,與一雙機靈古怪的兒女,女兒成天想著躍馬橫槍,拿著小弓箭跟著賈蘭跑。寶貝兒子則是大眾情人,上至嬤嬤下至丫頭,無不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黛玉想著就頭大,頓時泫然欲泣:“再來這樣兩個,我可是活不成了。”
    寶玉忙著安慰:“別急別急,這次生了我照顧,頂讓們服服帖帖。”
    黛玉頓時惱了:“不是你照應也成不了今天上房揭瓦的模樣,噯喲,頭疼!”
    寶玉連忙好言安慰。
    房外躲著兩個腦袋,悄悄推開邊走邊商議,一個說:“媽媽依然生龍鳳胎就好了,有了林挺,外公就不生氣了,我也免得跑來跑去說好話。”
    一個說:“這不好,最好生兩個弟弟,總有一個姓賈呢,也叫他替我挨挨罵,憑什麽就我該倒黴呀?要挨罵大家一起來,這才公平有合理。”
    兩人一起感歎:“唉,誰知道呢!”
    這年年底金秋十月。
    李紈抱著剛滿月大孫子跟園子裏遛彎呢,一時裏慌亂起來,一時紫鵑喊道:“恭喜二爺,是個哥兒呢!”
    寶玉頓時興趣缺缺,叫一邊兒子閨女:“去告訴外公爺爺,給弟弟起個名字來,我去看看你們娘去。”
    兩姐弟皺眉,幹什麽又指派我們。可是父命難違,隻得前去報信。
    兩位長親頓時爭論起來,一個道:“太好了,叫林樂山。”
    一個道:“不行,叫賈蕭!”
    “林樂山好些!”
    “賈蕭也不錯!”
    “好了好了,我們都別爭了,聽老太太的,叫林挺吧!”
    “這?算你有理!”
    ……
    一時寶玉喜滋滋而來:“恭喜父親嶽父,您們又得了孫女了!”
    “哈哈哈哈,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叫林芝!”
    “你太霸道了,這回該聽我的,叫賈芙。”
    “林芝好!”
    “清水出芙蓉,賈芙好!”
    寶玉腳底抹油:“我去告訴老祖宗。”
    爭吵兩人異口同聲:“去吧!”
    “林芝好!”
    “賈芙好!”
    外邊兩姐弟慢慢走到滴翠庭,相視無言,愁眉苦臉。
    半晌之後。
    一個歎道:“唉,倒底要幾個姓林才不爭呢?”
    一個也歎:“幾個姓賈,我們才不挨罵呢!”
    一起歎息:“誰知道呢!”
    雙雙對視,一起歎:“唉!”
    作者有話要說:卻說湘雲正要與小楊氏上公堂評理去,聖上口諭適時而致,住址了一場停屍分產的鬧劇。
    看著楊俊生衛若鬆鋃鐺入獄,一貫豪爽的湘雲有了一種報複的快感。
    衛若蘭病得昏昏沉沉,家裏大事全靠湘雲周旋,這使得湘雲更加憎恨楊家幾口,並有了多關他們幾天的狠戾,雖然湘雲眼下銀錢不湊手,可是楊家人的齷齪讓湘雲毫不猶豫選擇了替婆婆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讓害人者多嚐嚐牢獄的滋味。
    無論楊俊生夫妻還是衛若鬆夫妻,從來都是養尊處優奴役別人為快事,何曾水果稻草喝過亂糊粥,這回一股腦兒嚐齊全了,眼下正月沒出,正是寒冬尾巴,一天一夜關下來,楊家幾口便叫苦連天。更有鳳姐氣不忿,使人打點了牢頭,倒也不叫格外虐待他們,隻叫把他們翁婿母女關進流寇犯一起就成了,勢必叫他們知道害人害己的道理,免得出來又害人。
    這些流寇者大都缺衣少食,身上衣衫單薄,牢飯又吃不飽,初時不大敢虐待楊家人,後來見牢頭並不待見他們幾人,反而罵罵咧咧諷刺挖苦,便開始作踐他們,錦衣被扒了,亂糊粥也被搶了,楊家幾口哭天搶地之沒人理會,有無人探監,真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尤其是楊俊生兩口子開始埋怨衛若鬆兩口子,楊軍生老婆在女牢房罵他閨女是個敗家女,楊俊生在男囚室打他女婿是個混賬東西。
    這幾口子倒黴的消息,成了鳳姐每天探聽的樂子。
    回頭卻說楊家大爺大奶奶僥幸逃過牢獄之災,楊大爺是個二世祖,身無功名,不過長了老子與衛家勢,在京城開了家綢緞莊,這回楊俊生出事,楊家醜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曉得楊家為富不仁,對他們嗤之以鼻,連累的楊家綢緞鋪子無人問津,鬼都不上門了。更有人半夜在店鋪門上潑大糞,隻差關門大吉了。
    楊俊生如今知道權勢的重要,想著這不是辦法,還得先去牢裏把娘老子弄出來才是,可是楊家幾口子乃是聖上發話關押,無有聖旨誰敢輕縱?楊大爺好說歹說,花了幾百銀子打點,總算牢頭發慈悲,允許他們爺娘們見一麵。
    楊俊生堂堂侍郎大人,渾身酸臭,頭頂稻草,見了兒子忙吩咐:“我兒爾若有孝心,快些把爹娘弄出去吧,在玩恐怕一命難存。”
    楊大爺直搖頭:“兒子到處求告磕頭,無奈人家都說這回乃是聖上發話,誰都不敢沾手,連銀子也送不出去了,爹爹您指條明路吧,兒子實在沒轍了。”
    楊俊生道:“解鈴還須係鈴人,你去求求你二表弟吧,他是苦主,他若求情,聖上或許可以網開一麵。”
    楊大爺再搖頭:“兒子去過了,隻可憐二表弟自那日被我們一鬧,病情惡化,這都四五天了混沒清醒,史家惡婦更可惡,她竟然要給姑母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而都察院謹遵聖上口諭,非得等姑母出殯方才理我們這茬官司,這個毒婦,她明明就是假借喪事想要拖死我們。”
    楊俊生這些天想通了,直搖頭:“都是自作孽呀,我們好好的過府祭奠不橫生枝節,哪裏會有這等事體,兒子啊,恐怕我們楊家到頭了,能逃一命就萬幸了,外甥媳婦也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人呢!如今我們要想早些出去,還得去求她,這樣,外甥媳婦估計一時轉不過彎來,讓你媳婦帶上禮物去賈府求求璉二奶奶,她與外甥媳婦交好,也說得上話,隻要她開口,把你姑媽日子出殯日子提前些,我們也好早了結官司。”
    楊大爺道:“這官司能成嗎?”
    楊俊生苦笑:“能逃個全乎人就不錯了。”
    楊大爺隻得灑淚回家,說與他媳婦楊大奶奶,楊大奶奶哪裏肯依,誓死不從。
    楊大爺發了狠:“你若不去就是不孝翁故,不從丈夫,我馬上休你。”
    楊大奶奶無法,隻得腆著臉來賈府求告,鳳姐涼了她三天,第四天方才見她。聞聽這話,隻是好笑:“求我?我實話告訴你,我巴不得作惡之人死在牢裏呢,我替他們打點,別說我沒這個本事,就有這個本事也不能答應。”
    將楊大奶奶幹淨利落趕了出去。
    誰知這楊大奶奶轉彎抹角不知怎麽跟賈芸之母五嫂子沾點親戚關係,兩口子找上五嫂子門上,小紅聽說是婆婆親戚不敢怠慢,卻是跟賈芸訴苦:“我想楊家人來此必定跟衛家官司有關,他們把雲姑娘踩到土裏,二奶奶很不高興,我們深受二奶奶大恩,這話卻不好跟婆婆提,真是愁死人了。”
    賈芸知道小紅意思:“你放心,我這就過去聽聽,縱不叫你為難,我娘想來也不會大包大攬。”
    卻說賈芸來到前廳,果然那媳婦子正說史家官司,正哭得涕淚橫流。且那媳婦拋出了大誘餌,隻要賈芸能說服鳳姐幫忙,送賈芸綢緞莊三成份例。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白白來錢。一般人都花了眼了,賈芸卻笑道:“你那個綢緞鋪子不提也罷,見天鬼都不上門了,我要三成豈不是往內扔稅金呢!“
    楊大爺道:“話不是這般說法,我這鋪子一向紅火,隻是眼下被人糟踐才會這般,想來過些日子就會好轉。”
    賈芸笑道:“我倒有個提議,這鋪子在你手裏已經爛了不值錢了,我也不叫你出虧,白送我不要,不如你把鋪子頂給我如何?當然這話也還兩可,我說不動二嬸子,這話作罷。”
    楊大爺頗有腦子,這家鋪子眼下卻是信譽掃地,自己是無法讓他再早立起來了,可是全部放手,他又不甘心,畢竟楊家除了幾個莊子,就靠這家鋪麵來銀子了,因而一狠心道:“芸二爺,我知道你是個有擔待有良心之人,你給我楊家一口飯吃,你買我一半份例,我保留一半,今後這鋪子有你全權做主,我坐吃一半紅利,你看可好?”
    賈芸略一思忖道:“我經營,我五成本,六成利,怎樣?”
    楊大爺道:“就這麽著!”
    賈芸道:“你們稍等,我這就去,還有,我隻保證二嬸子跟你見麵談條件,幫到什麽地步,我可管不著喲。”
    楊大爺哪能不依,自是點頭稱是,隻要鳳姐肯坐下來談談就好。
    一時賈芸與小紅來見鳳姐,竹筒倒豆子一絲不隱瞞把楊家所說告訴了鳳姐。鳳姐這倒來了興趣,笑道:“你可以不告訴我的,你母親出麵我說不得就應承了。”
    賈芸正色道:“不滿嬸娘,君子有所謂有所不為,侄兒雖然貪財,卻信奉取之有道,不願意欺心,也不願意傷天害理。”
    鳳姐點頭:“說得好,我喜歡爽快人,衝你這話,那綢緞鋪子歸你了。噯喲,你這事兒倒提醒了我,想到如何收拾他們了。你去告訴他們,我願意跟他們談談。”
    賈芸忙打個躬:“侄兒謝謝二嬸子。”
    楊大奶奶再進賈府受了鳳姐熱情接待,揚大奶奶準備論論親情,鳳姐沒給她機會,她剛起頭,鳳姐就打斷了她:“閑話不用多說了,你上次所說出殯改期,這不可能,欽天監測定的期限,這又來改,人家會戳斷威烈將軍的脊梁骨,你們楊家想打這鬼主意糟踐衛二夫人,乘早收起,我隻說一件事情,你去問問他們,把當初劃拉衛家錢財吐出一半來,另外再加一萬兩作為神武將軍喪葬費,一萬兩給我用作上下打點,我就幫正他們爺娘們四人活到四十九天後公平受審,其他免談,成,就拿出誠意來,我見銀子辦事,不成,你在不能登門就是了。”
    言罷端起茶杯,撮一口。揚大奶奶車瞠目結舌之餘,很有眼色的告辭了。
    且說楊大奶奶出了賈府之門就開始詛咒鳳姐,什麽上天入地下地獄都咒遍了,人也回到家裏。
    楊大爺不過問一聲兒,楊大奶奶有把鳳姐乃至賈芸擰出來媽個狗血淋頭:“虧她張的開口去,叫姑奶奶先拿出一半錢財還給二表弟,在拿兩萬銀子把喪事上下打點,她這是要掏空別人呢,姑奶奶家能有幾個二萬呢!”
    楊大爺歎道:“唉,當初就給二表弟一半家產,她們娘兒們還可以吃八輩子,爵位也還在,風風光光做誥命夫人不好呢,非要弄城這般地步!真是人倒黴,鬼引路。怪的誰來?隻怪妹妹妹夫太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如今我們也折了鋪子,臭了名聲,今後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呢,得嘞,你給我準備點銀子,我明兒再去刑部走一趟。”
    楊大奶奶擺手道:“甭甭甭,聽你這意思,姑奶奶家除了一半,再除開二萬,還有富餘呢?”
    楊大爺道:“這不廢話嗎?衛家功勳之家,三代單傳到老姑父,老姑父幾個姨娘光吃幹飯不下蛋,衛家就兩個嫡子,二表弟又不愛花花草草,妹夫喜歡逛窯子也沒敢往家裏弄人,能花幾個錢?拿錢全部攥在姑母手裏,姑母全部給了妹妹,不說公帳,隻說私房,姑母手裏也不下十萬銀子。妹妹們就是貪心不足不惜福。”
    楊大奶奶撫掌道:“你告訴你妹子,叫她除了一半,在那四萬銀子來。”
    楊大爺訝然:“吔,四萬?”
    楊大奶奶道:“吔什麽吔,瞧你那熊樣!不是受她連累,公公會罷官呢?婆婆能坐監呢?大姐兒婚事能黃呢?綢緞鋪子能倒麽?她得賠賞我們!”
    楊大爺道:“她是我親妹子,這話我說不出口!”
    楊大奶奶道:“明天我去!”
    第二天,果然楊大奶奶出馬,開門見山,跟小楊氏提出鳳姐條件,並把二萬銀子說成四萬。
    小楊氏啐道:“我寧願死,也不給賤人一分銀子。”
    楊大奶奶也啐一口:“呸,你死別連累公婆呀?公婆諾大年紀,難道要他們倒臥監牢,落得個臭名聲?哼哼,姑奶奶不是一項標榜自己孝順嗎,現在就把誠心拿出來我們看看!那錢財原本就是人家的,你怎麽那麽狠心,且不說你們是叔嫂,退一萬步來說還是姑表親呢?你是舅舅女兒,他是姑媽兒子,你就那麽恨蘭表弟?你那良心叫狗吃了呀?”
    小楊氏被她嫂子指著鼻子罵,她母親也一邊勸著:“丫頭,錢財身外物,看在兒子,看在將來孫子的份上,依了吧!”
    小楊氏哭道:“我不甘心,她個不下蛋的雞,憑什麽占了爵位又得家產?”
    楊俊生夫人道:“不甘心能怎樣?情勢比人強,獻出了這裏再說吧!”
    她嫂子說得更絕:“別說這話,先前人家沒爵位,你也隻給人五千銀子呢?昧心太過!依我說,什麽事都不能過頭,過頭就要報應了!”
    小楊氏頓時哭倒在她娘懷裏:“娘啊,您看看嫂子,倒是幫誰呢?”
    她娘罵楊大奶奶:“你是來商量事情還是來慪氣?”
    楊大奶奶這才安靜了:“同意不同意吧,姑奶奶給句話!”
    小楊氏道:“我寫欠條吧!”
    楊大奶奶笑起來:“你唬弄孩子呢,你以為王家那個潑辣貨是表弟妹呢?”
    小楊氏道:“我現在陷在這裏,我到哪裏弄錢去?除非你去說,叫他們把我弄出去!”
    楊大奶奶道:“你這是信不過我們夫妻了,實話告訴你,若不是公婆在這裏,你銀子淹到我脖子,我也不來,這樣吧,明天我叫大外甥來見你,你有事情吩咐他。”
    楊大奶奶言罷給她婆婆磕頭:“媳婦無能,家中無財,倘若姑奶奶不能舍財,細撫慰有保證好好的……婆婆保重了!”
    隔天,楊大爺重金買通獄卒,把他外甥帶進牢房來會親,小楊氏給兒子一番仔細交代,母子灑淚而別。
    當天,楊大奶奶把一萬交到鳳姐手裏,言說叫鳳姐先把人弄道單間裏,再打個鋪板,老人實在挨不住了。並說一半家產十天後方能進京。
    鳳姐慨氣答應了,不過警告楊大奶奶,十天後,若不兌現諾言,立馬把他們摔回去。
    鳳姐當晚與了賈芸一千銀子,讓他出麵再去跟牢頭接洽,果然當晚就把楊家爺娘四個挪了地方,那牢頭又耍個奸猾,每天叫他們四個交房租費十兩,楊大爺無法某隻好替她們先交了十天房費四百兩銀子。
    餘下九千銀子,鳳姐全部作為奠儀交給了衛家大總管。這可是及時雨,湘雲高興地眼淚嘩嘩的要磕頭,被鳳姐嗔怪了一頓。
    十天後,衛若鬆長子按照衛家老賬,把現銀一般二十二萬五千官票交給了鳳姐,鳳姐轉交給了湘雲。
    這時候衛若蘭昏睡了半月終於再次清醒了。掙紮著要去靈前祭祀,被親戚朋友同僚一起指教一頓,叫他養足精神爭取一個月後替母親摔盆打幡。他這才老實了,回房間躺著流淚去了。
    七七四十九天後,神武將軍夫人老楊氏出殯,也還十分熱鬧,衛若鬆兩口子在衛若蘭親自上折祈求後被聖上口諭放回家與母親磕頭抬棺。
    第五十天,都察院在衛若蘭祈求下準時開庭審理,幾經開庭審議,證實衛若鬆楊俊生等實屬有口無心,並非存心大不敬,可惜不敬就是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楊俊生、衛若鬆,家財充公,全家發配嶺南地,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京。
    幸虧賈芸把綢緞鋪子改了東家,幸免於難,否則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賈芸也算有良心,把楊家鋪子餘下的貨物清點一番,尚餘下一千多布匹,除開賈芸一半,賈芸在楊家啟程之時,悄悄塞給楊大爺一千兩散碎銀票,又送他一大箱子必備藥品供他們路上食用。
    楊俊生楊大爺頓時眼淚婆娑,給賈芸磕了頭。
    賈芸忙拉起各人,一邊使眼色,一邊大聲說道:“不過依稀那個字藥材,不值當這樣。暗示他們財不露白。
    衛若鬆一家一心要掙得破天富貴,沒想到落得個慘淡收場。
    衛若蘭不知道家財重新分配,隻急得落淚不止,隻可惜病倒在床不能起身。
    湘雲好言安慰與他,打點起五千銀子,另外拿出五百兩置辦了藥材衣物棉絮,又置辦一輛鐵雞公車,一匹騾馬,與他們拖行李,並與兩名差役各人塞了五十兩銀子,悄悄托付他們,讓三歲女兒坐車去,倘下雨,讓他們一家子避避風雨,還說回頭還有酬謝。
    小楊氏聲聲冷笑:“虧你也拿的出手!”
    湘雲反問:“你憑良心,倘若是我發配,你預備理我不理?”
    小楊氏頓時語塞。
    楊家兩個孫少爺給湘雲磕了頭:“謝謝二嬸寬宏大量,侄兒們告辭了。”
    湘雲看著孩子落了淚:“好好過日子,倘若有難處,隻管與我捎信來,若回京,隻管家裏來。”
    衛若鬆最後一刻跪下了,砰砰砰三響頭:“我不是人,愧對祖宗,愧對父母,愧對兄弟,這三個響頭拜上弟妹,替我祖宗麵前多磕頭,父母靈前多燒香吧!”
    湘雲空手一扶:“你起來吧,我答應你!”湘雲回轉家門,實話與衛若蘭言講,與她們五千銀子,藥材衣物一概不缺,衛若蘭這才放了心:“我就知道你是個好的。”
    至此,湘雲與衛若蘭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時光飛逝,三年後。
    這年百花節,湘雲收拾一番,催促著剛剛下朝的衛若蘭:“你快些吧,說不得有時我們最後到,別人家拖兒帶女每次先到,我都不好意思了。”
    衛若蘭如今孝滿,在兵部做個五品員外郎,他倒比尚書還盡心,因為皇上要發兵了。
    卻說這日賈府張燈結彩,賈府的喜慶日子呢,什麽喜事啊,黛玉賈莛林菡母子三人生日啊。每年都要熱鬧熱鬧的。
    如今賈政早已歸來,隻覺得工部員外郎做的沒意思,索性告老致仕了,專門在家含飴弄孫。
    隻可惜黛玉自生了賈莛林菡再沒開懷,隻覺得愧對老父。林如海也已經半致仕狀態,成天與賈政爭著唬弄孫子孫女,弄得賈莛林菡常常喊錯吃掛落。
    倘賈莛喊林如海祖父,賈政不高興了。賈莛叫了林如海外公呢,林如海也不高興了。每每須得賈莛去求林菡,林菡出麵兩邊叫祖父,哎,大家就又都高興了。
    弄得賈莛誠惶誠恐,常常跟黛玉寶玉抱怨:“爺爺外公最偏心了,看見姐姐都笑眯眯,看見我就生氣,這都是姐姐姓林的緣故,我不幹了,從今天起,我也改姓林了,父親母親,你們就答應孩兒吧!”
    黛玉白玉被纏得沒法子,隻好分別去勸慰賈政林如海,兩人當麵答應了,一定要改,轉臉又惹得孫子賈莛不高興了,賈莛受了風箱氣,轉頭再找黛玉寶玉麻煩,黛玉寶玉再找賈政林如海,祖孫三代都成了賈府茶後飯餘的美談了。
    大家都在打聽:“孫小姐又匆匆救火去了,知道今天誰生氣嗎?二太爺,還是林姑太爺?”
    閑話休說,且說賈莛林菡生日宴,雖然不大做,親朋好友都到了,有探春夫妻既三個孩子,有邢岫煙夫妻及兩個孩子,史家的親戚,王家的親戚,衛若蘭兩口兒。另有本家賈蓉兩口兒也得了女兒了,他們一家子住在原本賈芸的房子裏,成了廊下蓉大爺了。另外有本家賈芸賈薔賈芹賈菱等都來湊熱鬧。齊齊一堂好不熱鬧。
    男人們在一起飲酒作樂,胡吃海喝,女人們在一起倒苦水,各自說著各自煩惱。
    黛玉寶玉愁啊,愁得孩子不夠分配。
    湘雲煩惱,至今肚子沒動靜,請了太醫,又說沒病。
    鳳姐也苦悶啊,悶什麽呀,噯喲,巧姐兒明年就及笄了,賈璉三品大員啊,巧姐兒翻年過了十五就要入宮選秀了。
    葳哥兒也十三了,正在國子監讀書,媒婆已經上門打聽了。另有蔻姐兒,也十三歲了,她可以免選自行婚配,隻可惜鳳姐挑來挑去誰也看不上。
    唯有李紈最舒心,賈蘭去年取了進士,接了賈政班,在工部做個從六品員外郎,掌管屯田之政令。去年已經娶親,娶得李紈遠房堂姐嫡女,姓柳,夫妻和諧,敬愛婆婆,今年已經傳了喜訊。李紈成天樂嗬嗬,等著抱孫子。
    女人們一心煩酒喝多了,哭一哭笑一笑,孩子似地。
    隔天,鳳姐李紈尤氏平兒探春隻是頭疼,湘雲黛玉卻病了,起不來床了。
    兩邊廂急著請太醫,噯喲,轉眼之間憂思成喜悅,這兩人同時懷孕了,都二月了。
    一時之間,眾人大喜。
    黛玉湘雲忙著保胎,寶玉衛若蘭急著給媳婦掏摸好吃的好玩的,紓解臥床不起的煩悶。
    賈政林如海忙著替孫子想名字,各人寫了一大張給寶玉黛玉送到房裏來,林如海起的名字,一律姓林。賈政起的名字,一律姓賈,隻把黛玉寶玉愁得不行。
    寶玉拉著黛玉手愁眉苦臉:“要不,你再生個雙胞胎吧!”
    黛玉想著傻大肚子,與一雙機靈古怪的兒女,女兒成天想著躍馬橫槍,拿著小弓箭跟著賈蘭跑。寶貝兒子則是大眾情人,上至嬤嬤下至丫頭,無不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黛玉想著就頭大,頓時泫然欲泣:“再來這樣兩個,我可是活不成了。”
    寶玉忙著安慰:“別急別急,這次生了我照顧,頂讓們服服帖帖。”
    黛玉頓時惱了:“不是你照應也成不了今天上房揭瓦的模樣,噯喲,頭疼!”
    寶玉連忙好言安慰。
    房外躲著兩個腦袋,悄悄推開邊走邊商議,一個說:“媽媽依然生龍鳳胎就好了,有了林挺,外公就不生氣了,我也免得跑來跑去說好話。”
    一個說:“這不好,最好生兩個弟弟,總有一個姓賈呢,也叫他替我挨挨罵,憑什麽就我該倒黴呀?要挨罵大家一起來,這才公平有合理。”
    兩人一起感歎:“唉,誰知道呢!”
    這年年底金秋十月。
    李紈抱著剛滿月大孫子跟園子裏遛彎呢,一時裏慌亂起來,一時紫鵑喊道:“恭喜二爺,是個哥兒呢!”
    寶玉頓時興趣缺缺,叫一邊兒子閨女:“去告訴外公爺爺,給弟弟起個名字來,我去看看你們娘去。”
    兩姐弟皺眉,幹什麽又指派我們。可是父命難違,隻得前去報信。
    兩位長親頓時爭論起來,一個道:“太好了,叫林樂山。”
    一個道:“不行,叫賈蕭!”
    “林樂山好些!”
    “賈蕭也不錯!”
    “好了好了,我們都別爭了,聽老太太的,叫林挺吧!”
    “這?算你有理!”
    ……
    一時寶玉喜滋滋而來:“恭喜父親嶽父,您們又得了孫女了!”
    “哈哈哈哈,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叫林芝!”
    “你太霸道了,這回該聽我的,叫賈芙。”
    “林芝好!”
    “清水出芙蓉,賈芙好!”
    寶玉腳底抹油:“我去告訴老祖宗。”
    爭吵兩人異口同聲:“去吧!”
    “林芝好!”
    “賈芙好!”
    外邊兩姐弟慢慢走到滴翠庭,相視無言,愁眉苦臉。
    半晌之後。
    一個歎道:“唉,倒底要幾個姓林才不爭呢?”
    一個也歎:“幾個姓賈,我們才不挨罵呢!”
    一起歎息:“誰知道呢!”
    雙雙對視,一起歎:“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