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平北策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薑雲逸忽然提出一個很敏感的提議,宋九齡立刻反對,作為前太尉,就算不懂打仗,也一定懂兵事相關事務的。
姬十三若有所思,二三十套重甲不構成威脅,如果能拉攏到燕西部族,絕對物超所值。
“明相細說。”
皇帝沒有反對,薑雲逸解釋道:“陛下,臣是這樣考量的。
第一,重甲鐵騎乃冷兵器之王,但當下已經開始步入熱兵器時代了,火炮、火銃才是未來的主流。禁軍以後肯定要大規模更換火器的。
騎兵未來仍然有用,但地位會逐漸下降,這種耗費巨大、訓練不易、用途局限的重甲鐵騎,很快就無法適應未來戰爭需要。
未來的輕騎兵、鎖甲騎兵才是火器營的最佳搭檔。
所以,不用太久,重甲的價值就會大幅下降,現在扔出去少許也算廢物利用。
第二,重甲不僅打造不易,而且維護相當麻煩,燕西各部要養護重甲,一定離不開大周的支持。
積水成淵、積土成山,就是要燕西越來越依賴大周,燕國王庭無論是強壓燕西遠離大周,還是與大周爭奪燕西,都夠喝一壺的。
當燕西更多地依賴大周時,就已經事實上脫離燕東了。
第三,西匈奴至今沒有東顧的跡象,而我們卻等不了他們回心轉意,必須加碼解決草原威脅問題。一旦海上有事,也能集中精力應對。
大周不僅要給察哈爾和蘇尼特部二三十套重甲,凡是上門來求的部族,都一視同仁。
西線那邊,關中方麵斷絕對東匈奴一切支持,給西涼的錢糧隻夠西涼自己用就行。”
聽完薑雲逸詳細陳述,眾人各自若有所思。
嚴東吳問道:“若此,關中的產業往何處尋出路?西涼軍頭怕是也不肯答應吧?”
薑雲逸道:“關中的重工規模不大,直接改民用就行,木製品轉型鐵製品這一塊,就夠吃很多年了。
關中增設一個西北製造局,專司火器製造研發,規模可以小一點,還是優先北方製造局和江南製造局。
至於西涼那邊,如果燕西比較猛,西涼難道不會去痛打落水狗麽?
馬定遠理應擔負起總攬西北大局之重任。”
馬定遠,天水郡軍頭,前年秋應征統領三萬西軍隨先帝北伐,西軍死傷慘重,但馬定遠卻得封威西侯,去年初還晉升涼州牧,一下子就成了涼州軍頭們中的異端。
尤其朝廷禁軍去年已經陸續遷移過去三萬多禁軍,足以叫西涼軍頭不敢生出異心。
何況朝廷還握著西涼的糧草命脈。
“河套之地,你打算如何安排?”
這是趙廣義的問詢。
前周時,河套原屬大周,大周國力衰微期間,河套、遼東陸續被燕人蠶食。
不過,河套雖然是燕人占據的,但此地一直紛爭不斷,不僅附近的燕西各部爭執不休,便是東匈奴都虎視眈眈,多次發動大軍試圖奪取河套。
長期的動蕩,導致河套地區周人死傷、逃難不少,是以這片沃土耕種效率並不高,誰都沒有得到太多好處。
薑雲逸顯然早有謀劃,隨口道:“等滅了東匈奴,河套就安定下來了,周人教牧民在這裏種地,解決草原糧食自給自足問題。”
“不要重設郡縣麽?”
趙廣義顯然不滿意這個說法。
薑雲逸笑了,指著旁邊的天下萬國圖道:“夷播海以東,冬至大海,南至大海,北至大海,盡是大周土地。隻是各處因地製宜,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
河套這裏多年紛亂,隻因不患寡而患不均罷了,打來打去,誰都沒落到好。
所以,以後朝廷接管河套,募民墾荒,重塑昔年塞上江南好風光。
牧民春日帶上大半年的物資,出發四處遊牧。冬日回到河套貓冬,順便進行物資交換。順便在本地發展中原需要的產業。
定點解決遊牧民族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密切草原與中原經濟文化等各方麵聯係,逐步實現民族融合發展。”
等牧民吃飽了、穿暖了,天天都能喝上酥油茶了,冬天凍不死了,牛羊能賣上錢了,就一刻也離不開中原了。
同樣的,在血與火中錘煉出來的草原雄鷹也不會再有了,有的隻是大周的牧民。
沒有人再提出質疑,薑雲逸卻沒有罷休,轉向皇帝道:
“陛下,臣請修建一條新官道,連接上穀與廣陽。以後南糧北上後,從廣陽分流一部分運往燕西。
草原的牛馬就算不能耕地,挑選一些拉車應該是可以的。”
宋九齡立刻質疑道:“恁大的中原不夠修,竟然跑到山裏去吃力不討好?這得花多少錢?你那個央行總不能隻靠我等撐著吧?”
薑雲逸神色淡然道:“宋相勿憂,一共三四百裏官道,用不了太多錢,二三十萬萬足夠了。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在拿下河套之前,必須從河北輸出糧草拉攏燕西,這是其一。其二,去年上古的產業發展迅速,但受限交通不便,所以受到製約。
中原連接北域要多留幾條通道,如此才能牢牢掌握主動。”
“二三十萬萬是小錢麽你敢保證今年再沒有大額支出了麽?”
“宋相勿憂,上半年就這樣了,下半年再說。”
六七月份是一年期儲蓄集中到期的節點,等糊弄過去再接著花。
“陛下,還得派個使者去燕國,問問他們為什麽要啟邊釁,當我大周是好欺負的麽?”
聽到這個提議,眾人神色各異,但沒人詢問。
坐在這個位置上的頂級精英,沒有理由想不清楚這多此一舉所為何來。
就是要燕國推諉敷衍,等後果呈現出來的時候叫燕國無話可說。
“陛下,如果燕西方向進展順利,可從河北三州招募流民北上墾荒。”
上穀代郡西北的土地,雖然不若河套富庶,但也有許多好地,荒蕪多年,若能開墾出來,本地就能有更多糧食。
“太平盛世,哪有恁多流民?有也都被你拉去修運河了。”
“宋相勿憂,隻要有一小部分周人就行,可從草原各部招募幾萬牧民學習耕種,叫他們半耕半牧。”
毫無疑問,一旦學會種地,草原人就不再是純粹的草原人了。
“李相意下如何?”
姬十三思量半晌,覺得草原上的事,大致就是這麽個路數了,隻要李鎮元不反對,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李鎮元拱手道:“陛下,老臣隻懂兵事。果真能拴住燕西,我大周就掌握了草原上的戰略主動,燕國狗急跳牆就隻是時間問題。”
“好,那此事便這般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