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建水的美食,朋友的聚會
字數:5313 加入書籤
正寒暄著,飯館老板就開始上菜,第一份是草芽炒肉。
孫朝陽介紹說,你們不認識這個菜吧,這菜卻有講究。草芽草芽,顧名思義是要用草。這草乃是本地上山的茅草根,挖回家,用水洗幹淨,因為雲貴高原晝夜溫差大,利於糖份堆積,所以又香又甜。豬則是本地農家養殖的長白山。其實,黑豬最好。可惜黑豬生長速度慢,產肉量低,漸漸被長白山之類的良種代替了。沒辦法,肉糧比低,養起來不劃算。
“大家別客氣,動筷。”
大夥兒各自夾了一塊肉放嘴裏,一咬,豬肉的脂油和上草根淡淡淡的甜味,完美揉和在一起。既濃鬱,又清爽,竟有種獨特的風味,不禁大讚。
陸遙卻掏出本子和筆記錄起來,問孫朝陽什麽叫肉糧比。
孫朝陽回答道,所謂肉糧比,就是在養殖業中,牲畜和家禽長一斤肉需要喂多少斤糧食。其中肉糧比最高的是雞,可以達到一比二點五到一比三。所以,現代工業化養殖基本以雞為主。然後是鴨子,肉糧比最低的是牛。
唐大姐笑著說,用糧食喂豬,那成本得多高啊,很多地方普通農民連飯都吃不飽。
孫朝陽說他們四川是生豬大省,小時候父母在農村也養過豬。家裏窮,糧食不夠吃,豬隻能吃糠和豬草。這樣一來,豬就長得特別慢,喂上一年才一百來斤,瘦骨嶙峋,都成老頭豬了。這牲畜要想長肉,還得吃糧食。省裏農科院做過實驗,搞了混合飼料。裏麵有玉米麵、豆粕、魚粉什麽的,四個月就能讓大肥豬出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他們的口號也有趣:“百日肥,百日肥,百日不出肥,廠家包所賠。”
孫朝陽說得有趣,大家都哈哈大笑。
陸遙眼睛都亮了,做記錄的筆寫得更快。
這哥們兒,隨時隨地都在取材。對了,老陸現在是不是開始準備《平凡的世界》了,那本小說中有很大篇幅的農村生活描寫。
孫朝陽:“老陸,老王,哎,我喊你什麽才好?你采風采我頭上來了,不過,我們川西壩子成都平原,跟你老家榆林完全是兩回事,你采我也沒用啊。筆放下,咱們好好吃飯。”
“你叫我陸遙或者老陸都行,我這些年在外麵出席筆會什麽的,別人都這麽叫。你喊我老王,感覺不太習慣。”陸遙把筆放下,提起筷子去夾草芽炒肉。卻發現那盤肉已經搶光了,老童的嘴角油光光的。
這老頭不講武德,來搶,來偷襲。
正懊惱間,老板送來氣鍋雞。
雲南菜中,氣鍋雞可是代表菜式。用的是沙鍋上鍋蒸汽,據說,蒸的時候,雞肉裏不放水。
後世的氣鍋雞分量都小,遇到精致的上檔次的飯館,送上來的也就是一個小盅,兩口就幹掉了。
不過現在是八十年代,勞動人民講的是實在,分量要足,精致可不能當飯吃。你敢送一小盅雞肉上來,腦殼都給你打歪。
所以,這份氣鍋雞分量還好,在座五人一人能夾兩三筷子。
隻見氣鍋雞湯色油亮,上麵的油花輕輕浮動,濃鬱的香味瞬間彌漫在整個飯館裏。
唐大姐吃了塊肉,又喝了一口湯,讚道,是笨雞走地雞,跟她以前在東北吃的一樣。
孫朝陽又道,這雞應該是本地的特產,叫筍殼黃。雞毛的顏色是淡黃色,上麵還有黑色的條紋,看起來像慈竹的筍殼。中國的土雞中有好幾種味道都非常好,比如蘆花雞,比如烏骨雞。烏骨雞知道吧,烏雞白鳳丸的烏雞。
可惜我國的土雞有的問題,肉糧比還是比不上國外的良種雞。
據我所知,國家已經開始引進新雞種了,其中最多的是白洛克。那玩意兒長肉老厲害了,一年下來,大公雞敢給你衝到十幾斤重。
可惜雲南不養鴨子,不然今天咱們可以點隻鴨子吃吃。我看我們國家的土鴨未來估計也不容易吃到了。國外有種良種鴨叫櫻桃穀,四十天就能長成出欄。
大家有得吃抓緊把我國土產都吃一遍,現在不是改革開放了嗎,等到外國品種引進,替代我國特有的畜禽,想吃也就吃不上了。
眾人一聽都抽了口冷氣,四十天出欄的鴨子,這是什麽妖魔鬼怪?
陸遙眼睛更亮,再次拿起本子和筆飛快記錄。
孫朝陽:“別寫了,喝酒,吃肉。”
在定睛一看,一份氣鍋雞竟然連湯湯水水都不留一滴,都被老童給搶了。
孫同誌想笑,這個老童,讓掏錢吃飯的時候摳摳搜搜,吃起來比誰都狠。
他喝了一口酒。
酒是本地產的苞穀燒,劣質,辣,上頭。
孫朝陽好奇地探頭看了看陸遙的本子,上麵都記著自己剛才聊天的內容,最後麵還潦草地寫了一行字:“孫少安,養豬?養雞?養鴨子?”
孫同誌樂了,這陸遙果然開始著手準備《平凡的世界》了,隻是,讓孫少安和郝秀蓮去養雞養鴨子,感覺怪怪的。
他喊道:“老陸,大家都在吃飯喝酒,你自己寫個不停象話嗎?就算你是我培訓班同學,是我室友,是我哥們兒,額一樣錘死你!”
陸遙哈哈大笑,放在紙筆:“不記了不記了,喝酒,喝酒。咦,這酒卡喉嚨,不好,得換一個。”
陸遙說,他喜歡清香型白酒,尤其喜歡杏花村,喜歡竹葉青,一個月要喝十幾瓶。
“老板,你們這裏有什麽好酒,按照最貴的給我拿。”
老板跑過來回答說,小飯館哪裏會有什麽名酒,都是縣酒廠烤的,三五毛錢一斤。要喝好酒,得去縣糖業煙酒公司買。那裏有五糧液和茅台,卻沒有竹葉青。
“那就去買啊,不論茅台還是五糧液,有什麽買什麽,弄個三瓶過來。”陸遙從兜裏抓出一把鈔票和各種全國通用票據,讓老板自取。
最後,還朝飯館老板兜裏塞了包煙,作為跑腿費。
老童聽說喝茅台五糧液,臉色都變了。嘀咕:“喝酒就是個氛圍,喝那麽好做什麽,浪費。”
陸遙為人豪爽,出手大方,孫朝陽心中不住給他點讚,果然是關西好漢,符合自己對西北人的想象:“老陸,你陝西人不是都喝西鳳酒嗎,喝什麽杏花村啊。”
陸遙:“陝北風俗更接近山西,跟關中可不怎麽對付。南麵的漢中地區,說話都聽不懂,那不是你們四川的嗎?至於商洛,我都當他們是河南人。”
孫朝陽哈哈大笑:“賈平凹可不同意你的意見。”
說話間,包漿豆腐上來了,老童筷子就沒有停過,吃相很猛。
豆腐是建水的特色,那是因為這裏的水好。古城裏到處都是井,小的井,胖子掉進去都得卡住。大的那種,直徑竟有二十來米,可以劃船。
因為水好,點出來的豆腐有獨特的風味,特別是半發酵後的包漿豆腐,祛除了豆製品的苦澀,還原植物蛋白的香味,咬一口,簡直就是無上享受。
這種豆腐可以紅燒,可以清燒,可以用來做氣鍋豆腐,但最佳做法卻是燒烤。孫朝陽重生前所看的建水旅遊攻略上說,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建水滿城都是烤包漿豆腐的燒烤店,一到傍晚,豆腐的香味就在暮色中彌漫開了,跟縣城居民的炒菜的油煙混合在一起,滿滿人間煙火。
建水的景區和居民生活區連接在一起的,居民生活在景中,旅客則徜徉在當地人的生活中,體驗感非常棒。
正吃著,老板就買了兩瓶五糧液和一瓶茅台回來。
老童:“太貴了,太貴了,要不退回去?”
“你這人直是不爽利。”陸遙見他掃興,加上已經有了酒意,就不客氣喝道:“今天這頓飯不要你花錢,我請了,大夥兒盡興。”
說著,就動作敏捷地將三瓶酒開了。
原來,八十年代之前,文藝界的人都窮。特別是在那十年,作家是沒有稿費的,即便是專業作家,也就拿死工資。你寫的東西發表了,出版了,雜誌社就發一張卡片,讓你到指定的新華書店去領幾本書作為稿酬。
陝西作家群的領軍人物陳忠實當時就領了一大堆卡片,沒辦法,就去領書唄。問題是,書店裏的書隻有馬恩列斯,除了《國家與革命》就是《反杜林論》,是真不好看,又不能扔,隻能堆家裏吃灰。七七年的時候,老陳把書都送去廢品收購站,看了看手裏的兩塊錢,抓抓腦袋:媽的,寫了這麽多年書,最後隻得了兩塊錢,虧到姥姥家了。
陝西作家群的另外一個領軍人物賈平凹也同樣是受害者,他年輕的時候創作力是出了名的驚人,小說散文一篇接一篇的發 ,手裏同樣領了一大堆卡片。其中,有一部短篇小說發到《解放軍文藝》,那本雜誌的稿酬以前是出了名的高。算下來,有十二塊錢,可以買一百斤麵粉。最後,書店給了一整套費爾巴哈、黑格爾,沒把他給氣死。
因此,後來老賈寫起東西來風格大變,一切都以銷量為考量,最後弄出了一本《廢都》。
正因為老一輩作家錢少,大家一起吃飯消費的時候都是AA製,四川那邊說“打平夥。”
老童看孫朝陽點一桌子菜,心中就急。結果,陸遙還開了茅台五糧液,那不是要命了嗎?
現在既然是老陸請客,他也不客氣了:“茅台給我倒點,倒滿一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