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自救1

字數:3816   加入書籤

A+A-


    原來,是外出搬運桶裝水回來的幾人,遠遠瞥見天台上坐著一個人影,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對,通知了其他人。
    “有什麽事你告訴我們,大家都會想辦法幫你的,不要自尋短見。”呂美娟安撫道,再次嚐試勸說,聲音溫柔。
    “珊珊,冷靜點。想想清楚再做決定。”後來趕到的肖嘉敏氣喘籲籲地說道。
    “我去……還真在這兒。”周昌明也跑了上來,幸災樂禍地說道。
    “珊珊,死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快下來。”會長王浩華也趕到,也在試圖說服陳珊珊下來。
    “掉下去可不是鬧著玩的,真會沒命的。”李末也趕來,強調這樣做的後果。
    “珊珊,聽話,先下來好不好,有什麽事情大家一起商量?”馮麗娜最後到,仿佛懇求般說道。
    ……
    人越聚越多,七嘴八舌的勸說聲像一張無形的帶著刺的網,將陳珊珊緊緊罩住。
    陳珊珊徹底不知所措了。若是就這樣下來?心裏又莫名有一股荒唐的兒戲感,仿佛自己是在鬧著玩;若是繼續坐著?她內心深處又其實並沒有那麽強烈的求死欲望。於是,在這片名為“同學關懷”浪潮中,她進退兩難,愣在原地,尷尬得無地自容。
    成果看穿陳珊珊的窘迫,他很明白這種被眾人往前推,而自身被脅迫的感覺。
    生活裏不乏類似的場景:
    比如查酒駕時,喝了酒乖乖認罰接受處理便是。偏偏有些人平常豪橫慣,情緒管理也堪憂,於是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各種撒潑打滾,仿佛不鬧騰一番,最後被強製執行,整件事就不算完整;
    也有不涉及酒精的。比如趕火車遲到的時候,去服務台改簽下一班就好的,本就是自己的疏忽。但總有人試圖硬闖安檢口,工作人員阻攔後,如果及時收手離開本也相安無事。可就是控製不住情緒,在衝動情緒的支配下,似乎覺得不大吵大鬧一場,這場“遲到”的戲碼就不夠圓滿;
    當然,也有既不喝酒也不蠻橫衝動的。就像此刻的陳珊珊,被眾人圍在輿論中心,感覺騎虎難下,因而茫然失措。仿佛必須把“我要跳,然後別人奮力阻止我跳”這出戲完整地演完,才能有台階下來。
    究其根源,大多是麵子和心裏那口“氣”在作祟。
    輕易妥協顯得自己軟弱可欺,麵子掛不住;別人若是語氣強硬,甚至帶著訓斥,如果就這麽乖乖別人說的做,心裏那股不服輸的氣就堵得慌,不發泄出來,不作一下不行。
    “珊珊。看著我。你看著我。”孫毅傑對著這位已逝好友生前最愛的人,仿佛多了一種特別而強烈的情感在其中,胸中情緒激蕩道,仿佛在述說:兄弟走了,他的家人理應由我來照顧。於是,隻聽孫毅傑道:“有什麽難處你跟我說,我一定會幫你,先下來。”
    “大家都很難過,失去的都不少,珊珊,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在受苦。我們互相扶持,一起熬過這段艱難的日子,好不好?”肖嘉敏說,聲音帶著同病相憐的悲戚與無奈。
    “船到橋頭自然直,再難的坎兒總會過去的,美好的未來還在等著我們呢。”呂美娟說,努力描繪未來美好的願景。
    “既然連死都不怕,為什麽沒有勇氣好好活下去?下來吧。”王浩華說,試圖用激將法激發陳珊珊的求生欲。
    “對啊,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麵對困難嗎?快下來。”錢建峰緊跟著說道。
    “天底下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隻要我們齊心協力,總能找到活下去的辦法。”呂美娟說,再次強調著大家團結的力量。
    “噗——!”一聲笑聲響起,仿佛是壓抑已久的,凝重的氣氛就這麽被打破了。
    正在全神貫注勸說陳珊珊的眾人被這不合時宜、不妥當的笑聲驚擾,紛紛帶著錯愕和不滿尋找聲音的來源——成果。
    “成果笑什麽?別人都要跳樓了。你有毛病吧。”呂美娟第一個發難,語氣尖銳。
    “就是,這種時候你笑什麽?”孫毅傑早就對成果看不順眼,此刻更是火上澆油,仿佛下一秒就要衝上前去。
    “別理他,這人腦子不太正常。”王浩華看著成果,皺著眉頭,試圖將大家的焦點拉回陳珊珊身上。
    成果覺得好笑,是因為眼前這群人,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嘴上冠冕堂皇的場麵話,分割得如此清晰,堪稱偽善的典範。
    他曾經也思考過,自己為何如此格格不入,惹人厭煩,大概根源就在於與多熟人的想法截然不同吧。
    有陽光的地方必然存在陰影。世人都看得見陰影,隻是通常選擇性地隻注目於光明的一麵。而成果,偏偏喜歡站在那片陰影之中,抬頭仰望刺眼的陽光。
    漫長的學生生涯,隻有三位老師在成果的記憶裏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位是初三的數學老師。從未感受過老師額外關懷的成果,第一次體會到那種好學生才配得到的溫暖就是在初三。得益於小學六年級參加過奧數班打下的基礎,麵對初三的數學考試,成果幾乎每次都能交出接近滿分的答卷。因此,他格外受到數學老師的青睞和關照。
    第二位是高一的數學老師,同時也是他的班主任。那時成果心思飄忽,不怎麽聽課,成績在全年級排到了倒數幾百名。一次體育課上,成果玩單杠不慎摔落在地,造成了輕微腦震蕩被送進醫院。自那以後,這位班主任老師對他的學習狀態就格外上心。期末考試前的班會上,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麵,直視成果這麽說:“你最近這幾個月付出的努力,不應該隻換來這樣的成績。”這句看似平淡的話,卻像一記耳光敲在成果心上。不知怎的,努力終有換來收獲,期末考試成果的成績突飛猛進,直接衝進了高二的重點班。
    第三位是高三的語文老師。重點班的師資力量比普通班而言堪稱豪華,這位語文老師實力更是超群,地位僅次於校長。他教授的遠不止課本知識,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他講過的道理很多,成果記住的卻不算多,但有兩條至今仍印象深刻:
    1船到橋頭自然直;
    2長短板木桶理論;
    關於第一條“船到橋頭自然直”,語文老師曾語重心長地說:有多少人,被這些聽起來像是鼓勵,實則是害人不淺的話所誤導,最終停滯不前。就像這句“船到橋頭自然直”,你不去奮力劃槳,不去克服前路的激流暗礁,就指望著船到橋頭能自己順順當當停靠過去?簡直是癡人說夢。
    關於第二條“長短板木桶理論”,決定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但語文老師話鋒一轉:那如果木桶裏裝的是米粒,而且木桶是傾斜放置的呢,最長的那塊木板恰恰在最低處呢?那麽,決定能裝多少米的,就不再是那塊短板了。
    成果對語文老師的話深感震撼,獲益匪淺。
    此刻在天台上,成果看著一群人圍著陳珊珊,說著那些無關痛癢的漂亮話,實則是內容空洞的場麵話,他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
    任何不負責任的建議,都是一種無恥。
    人,終究隻能自己救自己。
    什麽叫“我們會陪著你”?哈!現在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可這件事過後呢?難關和痛苦還不是要靠陳珊珊一個人獨自去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