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視野
字數:6351 加入書籤
古詩有雲“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話道盡了視野與距離的微妙關係——人的目光終究有限,許多景致往往隻適合遠觀。
站在山巔時,能將群峰連綿、雲霧繚繞的全貌盡收眼底,生出“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感;可若真鑽進山中,目之所及隻剩眼前的草木、腳下的石階,反倒難再體會那份整體的磅礴。
這像是世間通用的規律,大到名山大川,小到庭院景致,多是“距離產生美”。
隔著一段距離時,能忽略細節的瑕疵,隻沉醉於整體的意境比如遠看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隻覺是水墨丹青般的溫柔;可湊近了,或許會看見牆角的黴斑、河麵的浮塵,那份初見的驚豔便淡了幾分。
就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也需保持分寸——過遠則生疏,過近則易見彼此的棱角,反不如適度距離時那般融洽。
可這份規律,在長安城麵前,卻徹底失效了。
先前在二十公裏外遠眺時,張玉汝一行人隻覺長安城如巨龍蟄伏,厚重的城牆透著壓得住天地的氣魄,那是一種一眼望去便心生肅穆的莊嚴。
可當他們跟著人流靠近城門,隨著熙攘的人群踏入城內時,那份震撼不僅沒有因距離拉近而消散,反倒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在心底緩緩暈開,變得愈發濃烈。
城外所見,不過是長安城的“外殼”——那道橫亙天地的城牆,是它抵禦風險的屏障。
可踏入城內,才算是真正觸到了這座城的“筋骨”眼前的街道寬得能容八輛馬車並行,路麵是用平整的青石板鋪就,縫隙裏連雜草都少見。
街道兩側的建築多是三層高的閣樓,木質的梁柱上雕刻著繁複的花紋,有的是象征吉祥的雲紋,有的是描繪異獸的浮雕,屋簷下掛著的燈籠上,印著各家商號的名字——“趙家糧行”“秦家工坊”“魏家護衛局”,一個個招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更令人驚歎的是街上的景象穿著短打的挑夫扛著貨物快步走過,腰間的汗巾隨風飄動。
穿著錦袍的商人站在店鋪門口,與客人低聲交談,手指間夾著的折扇時不時開合;還有穿著盔甲的士兵,手持長槍在街角巡邏,目光銳利地掃視著來往人群,卻並不顯得凶悍,反而透著一種讓人心安的秩序感。
甚至連空氣中的氣息,都比城外豐富——有糧食的麥香、藥材的清香、金屬鍛造的鐵鏽味,還有街邊小販叫賣的糖糕甜香,混雜在一起,成了長安城獨有的“煙火氣”,既熱鬧又不雜亂,既繁華又不失規整。
小雪緊緊攥著張玉汝的手,眼睛瞪得圓圓的,一會兒指著閣樓屋簷上的雕花驚呼,一會兒又被街邊賣糖人的小販吸引,小嘴不停地問“薑大哥,你看那個龍!雕得好像真的呀!”
“那個糖人做的好精巧,怎麽會有小兔子形狀的?”
柳澤川也收起了之前的焦慮,目光掃過街邊的商號,嘴角忍不住上揚——光是這街道的規模、商鋪的密集程度,就比雲溪鎮強上數十倍,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在這裏拓展業務、招攬人才的模樣。
護衛們更是看得挪不開眼,不時對著街邊的建築、行人小聲議論,眼裏滿是新奇與向往。
張玉汝也放慢了腳步,目光掠過眼前的一切。
他曾以為,遠觀時的長安城已是極致的雄偉,可此刻身處其中,才明白這座城的氣魄,從不止於那道厚重的城牆——它的雄偉,藏在規整的街道布局裏,藏在各行各業的井然有序中,藏在往來人群的從容神色間。
這份近在咫尺的震撼,比遠觀時的壯闊更真切,也更讓人明白,為何雍州人會說“雍州是雍州,長安是長安”——這座城,早已憑著自身的氣度,活成了一個獨立的符號。
踏入長安城的那一刻,柳澤川心裏那股因“一路順暢”而起的忐忑,瞬間被眼前的繁華與心底翻湧的豪情衝散了大半。
他騎著馬走在街道上,目光掃過兩側鱗次櫛比的商鋪、往來穿梭的人群,連之前緊繃的肩線都放鬆了不少,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這才是能讓他施展拳腳的地方!
比起雲溪鎮那片小天地,長安城的每一寸土地都透著“機遇”二字,隻要能在這裏站穩腳跟,別說鞏固自己的當前地位,說不定還能讓柳家那些手握重權的長老刮目相看。
他甚至已經在心裏盤算開了先把帶來的貨物清點清楚,交給柳家在長安的藥材鋪管事;再借著“談生意”的由頭,去拜訪趙家在長安的分舵主,鞏固兩家的合作關係。
若是有機會,還得去魏家的護衛局附近轉轉,看看能不能摸清他們的底細——畢竟魏家是柳家的對頭,多了解些總沒壞處。
越想,柳澤川越是心潮澎湃,連催馬的速度都快了幾分。
好在柳家在長安早有布局,並非毫無根基。
進城約莫半個時辰後,隊伍便跟著一個穿著柳家商號服飾的夥計,拐進了一條相對安靜的街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街巷兩側多是帶院子的宅邸,門口掛著的燈籠上,有的印著“柳”字,有的則是其他家族的徽記——顯然,這裏是各大家族在長安安置產業、人員的聚居區。
“各位爺,前麵就是咱們柳家的住處了。”夥計停下腳步,指著前方兩座相鄰的宅邸說道。
其中一座宅邸稍大,院門敞開著,能看到裏麵堆放的木箱,顯然是用來存放貨物和供護衛居住的;另一座則小些,院牆上爬著青藤,看著更像是住家的小院。
眾人跟著夥計走進大些的宅邸,才發現裏麵的空間雖不算小,卻早已被隔成了幾個簡陋的房間。
“實在對不住各位,長安城裏的宅子金貴,咱們家能拿下這處已經不容易了。”夥計帶著歉意解釋道,“後麵這幾間房,每間能住七八個人,鋪蓋都已經備好,各位先湊活住些日子,等後續有了空閑宅子,再給各位調整。”
護衛們聽了,雖有些不情願——畢竟在雲溪鎮時,每人都有單獨的鋪位——但也知道長安居大不易,便沒多抱怨,各自提著行李去找自己的房間。
柳澤川站在院子裏,看著護衛們的背影,眉頭微蹙,卻也沒說什麽——他心裏清楚,在長安這種地方,能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就不錯了,計較這些反而顯得小家子氣。
不過,柳澤川很快轉頭,對著張玉汝露出了客氣的笑容,抬手引著他往旁邊的小院走“薑兄,你跟小雪跟我來,我給你們安排了單獨的院子。”
那座小院雖小,卻收拾得幹淨整潔院裏種著一棵老槐樹,樹下擺著一張石桌、兩把石椅。
屋內分了兩間房,一間是臥室,鋪著柔軟的被褥,另一間則是簡陋的廳堂,桌上還放著一套新的茶具;甚至連小院的角落裏,都特意隔出了一塊小空地,方便小雪練習能力。
“薑兄,你是咱們這趟任務的核心,可不能跟其他人擠在一起。”柳澤川笑著解釋道,語氣裏滿是拉攏的意味,“這小院雖然簡陋,但勝在清淨,你跟小雪住在這裏,也能方便些。往後在長安,還有不少地方要仰仗薑兄。”
他心裏打得算盤很清楚張玉汝不僅戰力強,還懂訓練護衛、應對異獸,是個實打實的“能人”。
如今到了長安,局勢比雲溪鎮複雜得多,無論是應對魏家的刁難,還是打理柳家的產業,都少不了張玉汝的幫忙。
對這樣有大用的人,自然要格外優待,先把關係處好,往後才能更好地使喚。
張玉汝看著眼前的小院,又看了眼身旁滿眼歡喜的小雪,對著柳澤川微微頷首“多謝公子費心了。”他心裏清楚柳澤川的用意,卻也沒點破——有個獨立的小院,不僅能讓小雪住得舒服些,也方便他暗中調查,算是一舉兩得。
安頓好眾人後,柳澤川便帶著兩個心腹護衛,揣著交接貨物的文書匆匆離開了——他要先去柳家在長安的藥材總鋪,與管事核對貨物清單,還要順便去趟趙家的長安分舵,提前打好關係。
臨走前,他特意跟張玉汝叮囑“薑兄,這段時間大家先歇著,等我把交接的事理順,再安排後續的護衛任務。長安治安嚴,一般沒人敢鬧事,你也別太緊繃。”
說罷,便帶著人快步融入了街上的人流。
其他護衛得了空閑,頓時鬆了口氣,紛紛卸下行李,聚在院子裏商量著去哪裏消遣。
有人拍著胸脯提議“聽說長安西市的‘醉仙樓’,不僅有上好的女兒紅,還有西域來的舞姬,咱們去開開眼?”
還有人附和“我聽人說東市的勾欄裏,有會耍‘火焰戲法’的藝人,比咱們雲溪鎮的雜耍好看多了!”
幾人越說越熱鬧,見張玉汝站在一旁整理行李,便熱情地湊過來邀請“薑先生,一起去唄?咱們這一路辛苦,正好去放鬆放鬆!”
張玉汝卻笑著搖了搖頭,指了指屋裏的被褥“不了,這一路舟車勞頓,我打算先歇會兒,養養精神。你們玩得開心些,注意安全就好。”
他這話半真半假——確實需要調整狀態,但更重要的是,他沒心思去酒樓勾欄尋樂,心裏還惦記著要打探消息。
護衛們見他態度堅決,也不勉強,嬉笑著結伴出了門。
小院裏很快安靜下來,小雪在屋裏擺弄著從雲溪鎮帶來的行李,張玉汝叮囑了她幾句“別亂跑,有事就喊我”,便在留下了一具分身之後,換了身更不起眼的粗布短衫,悄悄出了門。
他沒往繁華的西市或東市去,反而拐進了附近一條相對僻靜的街巷。
街巷盡頭,有家掛著“老酒館”木牌的小店,門麵不大,門口擺著兩張舊木桌,幾個穿著短打的漢子正坐在桌旁喝酒聊天,透著一股市井的煙火氣。
這正是張玉汝要找的地方——比起那些裝潢精致的酒樓,這種小酒肆才是真正“魚龍混雜”的地方,往來的多是腳夫、商販、巡邏的士兵,他們嘴裏聊的,才是最真實的長安近況。
張玉汝挑了個靠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一壺最便宜的米酒和一碟茴香豆,便安靜地聽著周圍人的談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鄰桌兩個腳夫正聊著異獸襲擾的事“你聽說了嗎?上周長安城外的‘黑風坡’,又有異獸出沒,據說傷了好幾個商隊的人,魏家的護衛隊去了三天,才把那異獸給殺了!”
另一個腳夫接話“可不是嘛!我聽我們掌櫃說,魏家最近可忙了,不僅要護著趙家的糧隊,還要幫秦家守礦山,連護衛的工錢都漲了兩成!”
不遠處,兩個商販模樣的人則在議論柳家“柳家最近在長安動靜不小啊,我昨天路過他們的藥材鋪,見他們拉了不少新貨,聽說是什麽‘新型療傷藥’,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你可別買!我聽魏家的人說,柳家的藥是‘急功近利’做出來的,說不定有副作用!”
張玉汝端著酒杯,指尖輕輕摩挲著杯沿,將這些信息一一記在心裏——魏家的動向、柳家藥材鋪的情況、城外異獸的分布,這些看似零散的消息,或許能幫他拚湊出更多線索。
他偶爾也會插一兩句嘴,裝作好奇的外地商販,問些“長安哪個家族勢力大”“最近有沒有什麽新鮮事”之類的問題,對方雖然見他麵生,但看他如此隨意,也沒多想,隨口便答了。
一壺米酒快喝完時,張玉汝已經摸清了不少情況魏家近期確實在大肆擴張護衛業務,隱隱有壟斷長安城外城安保的趨勢。
柳家的藥材鋪最近遭到了不少“匿名舉報”,說是“藥材來源不明”,雖沒被查封,卻也影響了生意。
還有人提到,長安城南有處廢棄的工坊,最近常有魏家的人出入,具體在做什麽,卻沒人知道。
這些信息讓張玉汝心裏多了幾分計較——魏家對柳家的打壓,果然已經延伸到了長安,這些信息雖然暫時看不出來什麽東西,但也不能夠放過。
喜歡我的能力太常見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能力太常見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