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布卡德找麻煩(一)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A+A-


    法軍聚集在美因茨的四十個師裏有三十四個師在停止進攻後的幾天裏向西轉進至普法爾茨地區,與普法爾茨萊茵蘭這塊區域的法軍匯合。
    兩股力量匯合後普法爾茨萊茵蘭地區的法軍力量便達到了五十五個師的數量,比先前在美因茨那裏還要多出十幾個師。
    再帶上法軍後方還有十個師作為後備部隊,在普法爾茨萊茵蘭地區法軍聚集了總計有六十五個師的部隊,他們將在法軍把更多的空軍調至這個方向後向萊茵蘭地區發動進攻。
    負責這次進攻的不再是馬賽爾·布卡德,而是瓦盧瓦與法國總參謀部親自提任過去的莫裏斯·甘末林大元帥,他將帶領法國進攻部隊向萊茵蘭地區發動猛攻。
    原來的法國德法戰區總指揮布卡德被調到,其實是撤職然後派到斯特拉斯堡在那裏主持斯特拉斯堡市以及阿洛地區的生產建設任務。
    法國對阿洛地區的恢複工作不算太上心,主要原因是法國現在沒什麽精力去管這個地區的恢複工作。
    不過很諷刺的事情是,法國沒有精力主持阿洛地區的恢複工作,他們卻有精力在阿洛地區擠出這片土地上對自己有用的價值。
    經過一個多月的穩定,法國人實現了將阿洛地區剩下的勞動力合理利用的任務,一部分勞力被派到鄉下參與勞作,另一部分勞力被派到被法國人簡單改造過的工廠裏麵開始生產軍需品。
    負責管理阿洛地區的人也已經全部到達了這裏。
    一群是阿爾薩斯洛林人但又不是阿洛人的阿洛人,法國國內的阿爾薩斯洛林人。
    上次大戰的時候因為德帝政府對阿洛地區的抽象政策,容克老爺們根本不把這裏的人當德國人來看,這就導致開戰後阿洛地區就有人往法國那邊逃跑。
    平民百姓逃跑,士兵也逃跑。
    整個一戰期間有三四萬人從阿洛地區跑到了法國,他們逃至法國的原因多種多樣,總而言之概括一下就是“不認同德國”。
    在法社內部的阿洛人民協會也於法國在阿洛地區穩定統治後回到了這裏,一方麵是重回故鄉,另一方麵是作為法蘭西公社統治阿洛地區的幫手。
    法社對阿洛當地的親法人員不太放心,認為僅靠阿洛當地的精法來統治阿洛地區不合適,選來選去還是阿洛人民協會的人最適合。
    他們向往自己的故鄉而非向往德國,他們的自我認知是法國人而非德國人,與阿洛當地的精法相比,這些人顯然更值得法社信任。
    不管阿洛人民協會的人願不願意,他們都要在阿洛地區幫助法國人統治自己的同鄉。
    阿洛地區的大部分工廠也改造完畢,被法國人作為軍需品生產工廠來使用,斯特拉斯堡市那個林尚舟曾經工作過的機械廠被法蘭西公社收歸國有,機械廠的老板老早就跑走了,把廠子交給別人代為看管。
    法國人來了之後,他們收走這家機械廠也省去了把雷文吊路燈的步驟,人家都跑了,自然不用把他吊路燈。
    老板跑了,工廠裏的熟練工人也跑了大半。
    在牢林政府的大喇叭以及實際行動宣傳下,阿洛地區的精法是過街老鼠不敢露頭,這裏人民對德國極為認同,工人們自然也是如此。
    大多數熟練工人響應政府號召向東撤至德國東部地區,在那裏重新加入到新的工廠當中為國家做貢獻。
    留下來的那些人就是不願意離去得了,畢竟不是人人都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
    這些少量的熟練工人自然而然的被法社給盯上了。
    他們中的部分人被法社帶去巴黎進行生產工作,剩下的人則是在本地待著,用於接下來這裏的工業生產與老帶新工作。
    熟練工人本來就不多的阿洛地區這下熟練工人就更少了,在法國人的老式機床運過來投入生產後,大量被招募進工廠的工人是新人,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那種,老帶新隻能彌補一部分問題。
    這導致生產初期工廠的生產效率很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得到了些許緩解,就像布卡德說的那樣,新人工作一段時間就變成了老人,何須老帶新。
    僅靠時間來產出熟練工人確實緩解了熟練工人不足的難題,隨之而來的是阿洛地區工廠產能出現了很大問題。
    初期產能低地方政府沒有太當回事,在這裏的法社官方也不當回事,因為工人經驗不足嘛,法社政府還是要點臉的,他們沒有臉皮厚到在不配發足夠熟練工人,機床還是老式機床的情況下給這裏的工人同誌定下高指標。
    不過問題並不僅僅這一個,產能不達標是一個,另外工廠生產的產品質量也是嚴重不達標。
    牢林原來所在的那家機械廠被法社改造成了生產步槍的工廠,來讓工人們在裏麵生產步槍。
    七月二十八號,法社的檢查機構從阿洛地區的各工廠內收取了一部分產品進行檢測,經過短暫的檢測,檢查人員發現了一個很不好的事情。
    這些產品中根本沒有幾個合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步槍要麽是這裏鬆動,要麽就是缺一個零件,沒有一把槍能達到法社的生產標準。
    其他東西也是如此,沒有幾個達標的。
    本地人除了精法之外沒有多少人願意真心實意的為法國人服務,大多數人選擇消極怠工,讓法社在這裏的物資投入得不到什麽回報。
    法社官員立刻就認識到這是為什麽,工人的想法很好猜。
    為此斯特拉斯堡的法社官員找上斯特拉斯堡工會跟他們好好聊了聊這個問題,負責與官員協調的是工會主席霍文。
    斯特拉斯堡官員在言語中直接表示“如果斯特拉斯堡工會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會從巴黎調派工會人員來幫助你們處理這裏的問題。”
    說是“幫助處理”,言外之意就是“把你們解散了讓法國人建立新的工會”。
    斯特拉斯堡工會是當下唯一一個能夠與法社官方協調法國占領軍與斯特拉斯堡人民之間矛盾的半官方性質的組織。
    阿洛地區的工會同樣也是如此。
    如果由德國人管理的工會被法社取締,那阿洛人民就真的訴苦無門了,一旦發生這種事,那就很難保證人民不走上極端的道路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所以為了本地人的安全,斯特拉斯堡工會主席兼阿洛地區工會主席霍文隻能表示會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讓工人們稍微努力一點,就當是為了未來加入德國的工廠為德國做貢獻而提前做準備。
    在工會的努力下,工廠產品的質量得到了略微上漲,不過十把槍裏還是有幾把不太合格,法社官員知道不能強逼這裏的人所以就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然後布卡德成為了這個地方的最高領導人。
    喜歡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請大家收藏:()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