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天壤雲泥之別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郭向華的死驚動了各方勢力,也震撼了整個江東官場。
一個前途無量的市委副書記,竟然衝冠一怒為紅顏,暗中指使公安局局長去殺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殺人之後,又著手在境外將前妻弄死。
這是多大的恨意啊!
這是多麽驚悚的官場愛情故事。
說出去,誰會相信呢?
然而,卻真實的發生在眼前。郭向華用他碎成幾塊的屍體闡述了一切。
他的罪孽也在他那一封1808字的絕筆信中呈現。
從絕筆信的文字裏,能看到郭向華的絕望和坦誠的悔悟。他甚至交代了自己行賄的細節,將他在海外的現任妻子都曝光了。
這使得江東省紀委、天南市紀委加班加點的工作。
天南官場很多過去和郭向華關係緊密的人此刻沒有不瑟瑟發抖的,當初他們是想靠攏郭向華,想抱著他的大腿趁勢而起。
如今…。
而在郭向華跳樓自殺的消息小範圍傳播之前,最大的輿論是郭向華到濘江分局和蘇希大吵一架,要蘇希拿出證據。
兩相對比。
蘇希的形象莫名的高大巍峨起來,前所未有的權威感在天南官場蔓延。
並且,隨著郭向華的自殺。關於蘇希即將擔任天南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的消息彌散開來,此前很多人認為蘇希不可能接任市公安局局長。
但現在,郭向華一死。
稍微有點政治智慧的,都認為這將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蘇希本人也在當天晚上接到了江東省委常委、天南市市委書記高宏陽的電話。
周雲海的案子,郭向華和王朝林涉案,負有最大領導責任的人是誰?
高宏陽。
他是天南市的市委書記,一把手。
上麵問責下來,他不扛雷,誰扛雷?
盡管他會覺得冤枉,畢竟他從西河省調過來才不到半年時間。
然而,命運就是這樣。
很多人都講官運,官運也是實力的一種。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領導幹部,上任的時候祈禱平平安安,任內不要發生任何天災人禍,更加不要有無妄之災。
“蘇希同誌,我是天南市的書記。我首先要祝賀你帶領濘江分局,在公安部的指導協助下,破獲了這起駭人聽聞的槍擊案。你們迅速結案,是我們天南市公安係統訓練有素的積極證明,也是我們公安隊伍專業能力的一次集中體現。當然,更是蘇希同誌領導能力、偵查能力的一次完美呈現!”
高宏陽一上來就為蘇希和濘江分局表功,還主動提到天南市公安係統。
他沒辦法不這樣說,案子發生在天南市,如果是由天南市公安破獲。那也算是內部解決,自查自糾了。
盡管蘇希是京城派下來的,但他畢竟是天南市的幹部嘛。
蘇希回道:“高書記。這次我們濘江分局能破獲這起特大刑事案件,首先要感謝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長期以來對我們公安事業的支持,其次要感謝分局同仁的不辭辛勞、沒日沒夜的工作,尤其是李福林同誌,我認為他居功至偉。我甚至希望他能獲得破格提拔。當然,也離不開公安部同仁的指導與協調。我個人的作用是排在最後的。現在,首惡伏誅,真相大白,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蘇希的回應超出了高宏陽的想象。
他做夢都沒想到以‘刺頭’著稱的蘇希同誌竟然講了這麽一番善解人意,而且人情味十足的話。
本來,高宏陽打這個電話之前,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他甚至懷疑蘇希會不留情麵的和自己對轟一番,也想過蘇希對自己陰陽怪氣的畫麵。
唯獨,唯獨他沒想到蘇希會像正常下屬一樣回話。
在他心裏,蘇希就不是這樣的人。
這給了他前所未有的驚喜,他甚至有一種榮幸的感覺。
畢竟,對麵接電話的年輕人,可是連宗敏華都正麵對抗,抓了大半個遼北省委班子還不罷休的狠人啊。
他現在居然對我客客氣氣,居然還給我解圍,還幫我緩頰……我高宏陽何德何能啊。
此刻,高宏陽完全沒有省會城市一把手的傲慢。
他長長的鬆了口氣,他說:“蘇希同誌,你的功勞是最大的。市委市政府絕不會忘記。還有你剛剛提的這位李福林同誌,我們也一定會給予不遺餘力的提拔。”
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
蘇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和氣。
高宏陽要是順勢覺得自己是大爺,是大領導,擺出架子。
那就太天真了。
蘇希在話裏提出他的訴求。
那就要紮紮實實的解決。
蘇希鬆口,願意以天南市濘江分局局長的身份對這個案子做一個定性。
天南市委市政府,江東省委省政府不可能拒絕他任何要求。
更何況,蘇希隻是小小的提了一嘴,要給濘江分局的一個同誌破格提拔。
這件事情一定會辦,而且會加急去辦理。
李福林,這位曾經和蘇希同時登上公安係統權威刊物的英雄模範,終於等來了他的伯樂。
蘇希就是這樣的漢子,你跟著他幹,你付出你的忠誠、勇敢、擔當,他就一定為你解決待遇、晉升、名望。
當然,蘇希會鬆口的最重要原因是吳同新和他提了一個更大的計劃。
郭向華,狗一樣的東西,死了就死了。
不值一提。
高宏陽和蘇希通完電話,他感覺自己有點醉氧:感覺有點輕飄飄。
他對蘇希接下來擔任天南市副市長、天南市公安局局長的事情完全沒有心理障礙,隻要蘇希願意這麽和自己合作下去,那還有什麽不能解決的呢?
他趕緊向江東省委主要領導陳光師匯報。
他著重提到蘇希那句最重要的話:首惡伏誅、真相大白,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陳光師聽後,他的血壓都忽然下降了。
他和高宏陽通話之後,趕緊安排飛機,他要飛往京城,不僅匯報案情,同時負荊請罪。
他相信,這一關應該可以平安度過。
畢竟…是在省內解決的呀。
兩者之間的意義可以說有天壤雲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