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窮途末路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把達魯花赤賣掉?”
你以為蒙古人是牲畜嗎?
也真敢想!
龍州城官衙之內,全身裹得如同僵屍一般的耶律希亮無語地看著陳文開。
日月島,果然都是一群奸商啊!
“我不僅要賣達魯花赤,還打算賣兩次。”陳文開施施然說道。
“陳部長,細說?”阿智明滿臉雀躍。
“無論如何,這位都是朝廷派駐於高麗龍州的達魯赤花。可是他不在城中,卻於野外被人劫持,下落不明。機緣巧合之下,咱們將其從匪徒手中將其解救出來。高麗王室,難道不應當感謝下咱們嗎?”
陳部長,說得好有道理啊!阿智明頻頻點頭。
沒保護好達魯花赤,罪在高麗官府,怎麽也得送個幾十萬石糧食過來再說。
“還有呢?”阿智明催道。
“那個刺殺耶律將軍的女子,一定是來自倭國的刺客。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勾結倭人!”阿智明興奮地叫道,眼裏似乎又看到了幾十萬石糧食,正源源不斷地向龍州城運來。
有這麽多糧食,高麗恐怕真得改姓了……
用高麗資助的糧食,來打高麗,這滋味可實在是讓人覺著爽快至極!
耶律希亮皺眉問道“你如何確定那女子是倭國人?”
“交給我,隻要一個晚上時間,即便她不是倭國人,我也讓她必須成為倭國人!”蔣至雄惡狠狠地說道。
“咱們不搞栽贓陷害那一套!”陳文開正氣凜然地說道“當然必要的審訊還是得有。放心,我雖然不清楚那女子為什麽會跟龍州達魯花赤狼狽為奸,但她必是倭國人無疑!”
這女子無論身手體形與刺殺的風格,都像極甄公子所說的來自倭國的殺手“忍者”。
天下間,大概隻有倭國會培養出這種隻以殺人為唯一生存目標的女子。
陳文開心裏也暗自忌憚,既然出現了一個忍者,是否意味著已經有一群忍者已經滲入到高麗境內?
想來倭國內部,已經獲知朝廷下令對日開戰的消息。在他們看來,這支來自中原的軍隊,必然便是攻打日本的先頭部隊。於是便與達魯花赤合作,若能將耶律希亮當場刺殺,在給中原軍隊一個下馬威的同時,也可以給倭國內部騰出更多的備戰時間。
還好,這樣的忍者數量應該不會很多。但具體的信息,必須從那女子口中榨取出來。
至於那位被砸爛了鼻子的達魯花赤,賣肯定是要賣的。賣多賣少卻不好估價,想來高麗官府也沒那麽好忽悠。
也好,這樣便給乣軍一個對高麗開戰的理由!
……
三月的春風,如一把已經生鏽的老刀,慢慢地劈開武昌城的料峭春寒,卻總是顯得力不從心。
山間正準備綻放的桃花,也如膽怯的小姑娘一般,在忽冷忽熱的這個季節,猶猶豫豫地始終不肯展開她稚嫩的苞蕾。
清明剛過,隻是一陣小雨,便將武昌城重新拖回透骨侵肌的寒冷之中。
一身鐵衣的賀勝,走在武昌城牆之上。城外,是滔滔東流的江水。城內,是闃無人聲的街道。
偶有幾個縮在城垛中避雨的守卒,見到賀勝之後,都保持著奇異的安靜。既未出聲喝斥,也沒人跟他打聲招呼。
這座城市,與賀勝一樣,都在漸漸地走向自己的窮途末路。
且回天乏術!
自漢口水戰之後,日月島雖然並未再兵圍武昌城,也沒有占據漢口建設屬於日月島的水軍基地。但是武昌城也放棄了在漢口重建水軍營寨,因為,所有的船隻,都打沒了!
武昌城內,有城防軍加衙役七千餘人,加上賀勝的這支前怯薛軍,憑著這近萬將卒,所有人都堅信,但凡日月島敢攻打武昌城,必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可是啊,等了幾個月,桃花都已快開,日月島軍卻始終沒有派兵攻打。
被敵人漠視,應當算是幸運,還是恥辱?
賀勝已經沒有心思去分辨這其中的區別,這半年來,他以及他的怯薛兵,幾乎已經習慣了這種屈辱。
可悲的不是屈辱,而是作為軍人,想在戰場上殺敵卻不能,想在戰場上求死亦不能!
日月島軍雖未圍城,但是在城外在江中,卻遍布著日月島軍的巡邏部隊。既沒有船,又沒有馬,武昌城的官兵,已經根本不敢坦然出城。
日月島軍倒是從不限製百姓與商人的進出,但是所有來到武昌的商人,都已經明確拒絕以紙鈔來作為交易的貨幣。
於是,願意前來武昌的客商越來越少,偷偷離開武昌的百姓卻越來越多。
隻有他們這些負責守衛武昌的官兵,無處可逃。
作為長江以南,唯一一座依然有蒙古官員未被驅離的城市,武昌城本該是朝廷的驕傲。無論是日月島不敢打或是不想打,武昌城畢竟還是牢牢地控製於朝廷的手中。
但是,這種控製,在賀勝看來,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
湖廣行省,統轄著南北三千餘裏、東西兩千裏之地,占據著江南近半的良田,本是天下糧倉之一。哪怕當年作為南宋的前線,在戰爭最為激烈的時候,湖廣地區做到糧食自足也是綽綽有餘。
可是如今的武昌城,在沒有外敵侵犯,沒有被敵軍圍城的情況下,卻開始麵臨著斷糧的危機。
春夏之交,本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此時缺糧的城池絕不隻有武昌,武昌卻應當是所有行省裏處境最為悲慘的治所。
當一個治所沒錢、沒糧、沒兵沒馬的時候,政令不出治所,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一旦政令出不了治所,也意味著它根本搜刮不到其他地方的錢糧。
這是一個僅憑武昌城,根本無力破解的死循環。
行省下轄的各州各府各縣,並沒有公然跟著日月島作亂,起碼在表麵上還是很尊重武昌。甚至於在夏稅開征之前,便已經全額繳清各地的稅賦。
卻是以現鈔來繳納!
元朝統一南北之後,采取的是南北各異的征稅製度。北方以稅糧與科差為主,南方則沿用故宋的兩稅法,分夏秋兩季按田畝征稅,並增加科差。
但是無論哪種稅製,賦稅普遍征收紙鈔。
也就是說,在朝廷正式廢除紙鈔之前,底下官府以紙鈔繳納夏稅,沒有任何問題!
若非要說有問題,那便是紙鈔貶值之後,稅額應當適量上漲。可如今,哪怕上漲十倍,甚至是百倍,又有什麽意義?
一麻袋的紙鈔,在現在的武昌城連一粒米都買不到!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