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鷸蚌相爭,先殺漁翁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鐵穆耳終於鬆了口氣,解去身上皮甲,臥倒於榻上,掏出酒囊,咕咚咚地便灌下半囊的馬奶酒。
腥甜的酒味,立時充斥於帳中。
玉昔帖木兒皺著眉頭勸道:“你少喝點酒,這東西不僅傷身,還會誤事!”
鐵穆耳把酒囊往邊上一拋,打了個滿意的酒嗝,說道:“放心,我有分寸,誤不了事。”
玉昔帖木兒搖搖頭,說道:“王爺接下去,如何安排?”
“聽你的。”
“你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都這時候了,你還問我有沒決心?”鐵穆耳嗤笑道:“更何況,你都不擔心被誅九族,我又有什麽可擔心的?”
玉昔帖木兒默然。
京中謠言傳至漠北時,已是半個多月之後。玉昔帖木兒在第一時間便判斷出,有人以這種方式來攪混大都的局勢,並引發諸位王子之間直接的混戰。
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隻是,以玉昔帖木兒對大汗皇帝的了解,哪怕大汗此時還活著,也必然已經被人所控製,而不能隨心所欲地掌控朝政。否則,大汗皇帝絕無可能容忍這樣的謠言在他眼皮底下肆意傳播。
所謂得位不正?所謂這天下本該屬於窩闊台後人?這些在常人耳中隻能算是閑言碎語的胡扯,其實卻是大汗皇帝最大的逆鱗。
因為從某些方麵來說,這些謠言卻反而最接近於事實。
大汗皇帝當年在上都私自召開忽裏勒台大會,逼迫部分蒙古王公推舉他為汗王,最終擊敗了阿裏不哥。這倒也罷了,蒙古人崇尚武力,強者為尊。
但是以大元國替代蒙古大兀魯思,卻是件讓絕大多數的蒙古人難以接受之事。這相當於傳承自成吉思汗,曆史以來最偉大的蒙古帝國,被大汗皇帝生生地掐斷了傳承。
相當於數十萬牧族,奉獻了無數鮮血而建立起來的蒙古國,卻湮滅於漢式王朝的手中。
這如何能忍?
是以漠北西域叛亂不斷,是以東北諸王動蕩不止。
自大元國建立至今,最大的叛亂者並不是安心為奴為仆的漢人,也不是被打斷了脊梁骨的宋人,反而卻是自家的族民——相對於他們這些長期生活於中原之地,更為純正的蒙古人!
當然這些並不是玉昔帖木兒該擔心的事。
有人反叛,領兵滅了便是。
而對於幾個王子準備領兵殺入大都爭奪太子之位,玉昔帖木兒是一點都不信。
問題是他不信,卻無法阻止別人相信。
在東北起兵的那木罕,遠在雲南的甘麻剌,隻要他們其中有一人領兵回到大都,便意味著鐵穆耳必然喪失太子之位的爭奪權。
更何況,京中還有一個皇後南必與她的幼子,以及許多可能被扶持為太子的皇子皇孫。
比如阿難答!
他玉昔帖木兒可以將這些人置之不理,鐵穆耳卻不可能遠在漠北坐觀虎鬥。否則,連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都得不到。
權衡之下,玉昔帖木兒便勸鐵穆耳悄然領兵南下。雖然未得朝廷詔令私自調兵乃是大罪,可是相對於大汗寶座,這些罪名又算得了啥?
蒙古國的汗位之爭,遠比漢人王朝殘酷。這不僅僅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更涉及到各自所屬的部族。一旦失敗,所有支持的部族必將遭至分解,乃至消亡。
但是唯有如此,勝利才可能歸於最強壯的勇士。在這樣勇士的帶領下,蒙古人才有可能延續百餘年以來的榮光!
運氣不錯,剛啟行南下不久,便傳來朝廷的詔書,令鐵穆耳率領一萬騎兵南下,前往陝甘之地圍剿日月島的賊首甄鑫。
這簡直便是瞌睡時有人送來了枕頭!
雖然玉昔帖木兒一眼便看出這是有人在實施驅虎吞狼之策,試圖讓鐵穆耳與日月島軍先打上一場,其他人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計策相當歹毒,不過想化解也不算太難。
直接將漁翁殺了便是。
殺了駐守六盤山的守將,清洗並接管這支軍隊,也就沒有人可以在他們後頭等著撿便宜。
至於是否會有人追究斬殺一個萬夫長的死罪……玉昔帖木兒幽幽地看了一眼鐵穆耳。
鐵穆耳渾不在意地說道:“放心,若是皇祖父要查辦你,我一定會幫你說話的!”
蒙古人,果然已經不純潔了……玉昔帖木兒在心裏長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我覺得,可以分出一萬兵馬繼續南下,圍剿甄鑫。若有可能,還是盡早殺了他以絕後患。其他的,向東繞行大都。並匯集王爺可以調動的所有兵力,殺入皇宮,清除大汗皇帝身邊的奸臣賊子,並勸退大汗皇帝!”
“你膽子還挺大……”鐵穆耳悠悠地說道。
玉昔帖木兒聽著一怔。
鐵穆耳卻突然哈哈大笑道:“不過,我喜歡!走,就照你說的辦!”
看著鐵穆耳暢快的笑容,玉昔帖木兒的心頭,卻掠過一絲淡淡的不安。
若是在南方,麵對憑借江河之利的日月島部隊,鐵穆耳的確一時拿他們沒有太好的辦法。但是,對於長期在漠北與叛亂的蒙古人作戰,剿殺這些來到北地的日月島兵,在鐵穆耳看來,不過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西北之地,除了有限的幾條大河之外,沒有東西可以擋得住他麾下橫掃一切的騎兵!
騎兵的作戰原則隻有一個字,便是快。
用最快的速度追擊敵兵,再以最快的方式消滅敵兵。
雖然已經長途奔襲了數千裏,自漠北來到六盤山之後,也隻是經過一天一夜的休整,鐵穆耳又開始驅兵而動。
鐵穆耳自己帶著八千來自漠北的嫡係部隊與一萬二六盤山駐軍,繞行往東,準備先取上都,再往大都。
剩下的一萬兵馬,則交給了自己麾下的萬夫長蠻子台。
這位出身弘吉剌部的蠻子台,也算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忽必烈有個公主囊加真,早在二十多年前嫁給了弘吉剌部的萬戶斡羅陳。斡羅陳死後,其弟帖木兒承襲萬戶,並娶了嫂子囊加真為妻。
去年,帖木兒也步斡羅陳後塵而去,萬戶與囊加真全都歸於他們的弟弟蠻子台。
一女連嫁三兄弟,對於漢人來說是件難以想象的事情。而蒙古人,卻完全沒有這般的忌諱。隻有娶了兄弟的妻子,才有可能繼承兄弟的所有財產。
相對於不容有失的巨額財產,克夫的嫂子又算得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