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西北平定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A+A-


    轟——轟——
    二十餘尊虎蹲炮,如瘋了般地急迅慫動,每一動彈就會射出漫天鉛彈,泄向完澤的騎兵。
    看著殺傷力並不大的火炮,實際上似乎也沒有太大殺傷力。中彈者流血不已,傷口既癢且痛,卻一時並不會失去戰力。
    隻要一時不死,就誓將賊敵斬殺於此!完澤抹去額間冒出的汩汩濃血,探指往裏一摳,在馬背上蹭去指尖上的碎屑,繼續拍馬狂奔。
    殺上前,破了這些火炮,敵兵便會是一群任我宰割的蠢羊!
    但是,除了悍不畏死的怯薛兵,身邊不停地有河南兵被轟下戰馬,而後一聲不吭地消失於狂奔的鐵蹄之下。
    怯薛兵之勇猛完全超出了嶽載的預料,瞬息之間,便衝進火炮不足三裏之地。
    無一人退縮,甚至陣型都絲毫不見鬆動!
    大意了……嶽載心裏閃過一絲懊惱,不得不揮動手中紅色令旗。
    虎蹲炮身後的炮兵們,一個個立時扔下手中的火炮,轉身騎上戰馬,一溜煙便往城中跑去。
    同時,兩側的日月島騎兵也開始調轉馬頭,各自撤離戰場。
    完澤大喜。
    哪怕此戰殲不了日月島軍主力,能繳獲這二十多尊火炮,其功勞絕對不亞於殺了千軍萬馬。
    有了這些火炮,朝廷便可以迅速地進行仿製,再不會總是因此而受製於戰場。
    完澤手一揮,又分出一支騎兵,向前追殺,防止日月島軍回師與自己搶這些火炮。同時稍減馬速,千多騎圍向火炮。
    轟轟隆——
    平地炸起了驚雷!
    濠州城前,這一片寬闊的土地上,突然如同發酵的麵團般隆起三尺,數百個橘紅色光點從裂縫中迸射而出。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土浪夾雜著碎鐵片衝天而起,天空立時被染成硫磺色。
    戰場上所有的人馬,在那一之瞬,耳朵便失了聰,隻餘蒙蒙的震響,不知東南西北。
    眼前閃過一串令人無法直視的火光,而後是地動山搖般的恐懼,震飛了人震垮了馬,震得火炮在空中張牙舞爪,碎裂成片。
    四處彌漫著金屬破空的尖嘯聲,百餘丈之內的戰馬,集體人立而起,發出的嘶鳴聲卻被接踵而來的爆炸生生掐斷。
    已經稍微撤離戰場中心的日月島軍,個個下馬,勉力地牽著四腿發軟的馬匹,鼓足餘勇,挪回城去。
    爆炸聲隻不過響了十餘息,卻仿佛已經經曆了一個世紀的時間。
    刺鼻的硝煙混著血腥氣形成淡紅色霧障,熱浪掀飛的沙礫打在衣袍上,發出沉沉的悶響。
    飛揚的軍旗突然靜止在半空,而後碎裂成片,不知去向。
    掙紮著站起身的完澤,全身焦黑,披創十餘處,烏血淋淋,猶如從地獄之中爬起的惡鬼。
    四周一片寂靜,眼前天花亂墜。
    完澤探出漆黑的手掌,掌中立時附上了和著灰土的碎肉。
    ……
    淅淅瀝瀝的雨中,漢中城外一片寂靜。
    已經有許多天,既沒人過來叫殺,更無人前來攻城,甚至於對方營中的炊煙都少了許多。
    小雨淹滅了空氣中偶有偶無的一些味道,讓李登平愈加的百無聊賴。
    “我去探探營……”
    “他們應該死得差不多了吧……”
    不時有人前來求戰,李登平卻一律拒絕。
    不是他膽小,而是覺得沒有必要。
    萬一、隻是萬一……對方沒死絕的話,哪怕一支百人隊因此白白送死,他也得為此背上責任。
    日月島的士兵不是不能死,而是必須死得有價值!
    更何況,定軍山下,還有數千敵兵,至今安然無恙地駐守在那。
    反正仗打到現在,對於漢中城內的百姓也沒有造成太多的影響,就讓他們繼續在城外熬死再說!
    這一日,塵煙滾滾,大地轟鳴。
    李登平一骨碌爬起,舉著望遠鏡往西看去。
    卻見一支騎兵自西急速而來,飛揚的旗幟上,是一個鮮亮的“明”字。
    李登平大喜。
    漢中城門洞開,不多的騎兵領著一眾步卒,昂然衝向城外的敵營。
    可是等他們擺開了陣勢,敵營之內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看來,這些敵兵已經凶多吉少了……
    被火炮發射的鉛彈擊中,未必會立刻死亡。但若是得不到及時的救助,鉛毒一旦滲入肌骨,神仙難救。
    這個時候,李登平最擔心的不是奧魯赤死前的反撲,而是他們突然開門投降。
    若是如此,那麽滿營不死也早已殘廢的傷兵,是救還是不救?
    李登平抬頭看著空中飄下的細細雨滴,暗自磨了磨後槽牙。
    “盾兵!陶彈!火油——”
    雨不僅澆不滅火油,反而在助其更加狂野的燃燒。
    直至整座軍營都被大火吞沒之後,李登平也沒見到一個活人爬出營寨。
    李登平不知道奧魯赤為什麽會堅持留在這不肯挪窩。也許是不甘心於攻城的失敗,也許是因為再無退路,也許是想堵住漢中的兵馬以給鐵穆耳更充足的撤退時間。
    都不重要了……
    不管他是否曾經算是一個英雄,一旦身死,在李登平眼中便是一隻狗熊!
    令人看住火勢,以免蔓延。李登平欣然地迎上西來的明軍。
    若論戰力,鐵穆耳剩下的最後幾千騎兵自然是精銳之中的精銳。但是在鐵穆耳暈迷之後,其部下倉促之間決定撤離臨洮,並斷尾求生,難免準備不足。
    而先期負責追擊的李顯與五千吐蕃兵,隻是咬在這支逃亡的部隊之後,既不過於緊逼,卻也絕不讓他們脫離自己的視線。
    臨洮往東往南,一路小縣小村不少,其實並不太缺補給,隨便搶座小城,也夠支撐鐵穆耳數日所需。可是吐蕃兵卻如麥芽糖一般粘在他們身後,讓他們一刻不得安歇。
    而作為西北商道的持有者,西北明軍早就在祁山道沿線安置了不少的補給點,讓李顯可以隨時調用。
    此消彼長,不過數日時間,箭盡糧絕的鐵穆耳便隻能餓著肚子埋頭狂奔。
    等到鐵穆耳撤入金牛道之時,不過剩下了千餘人。
    趕來的明軍攻下陽平關,留下三千人駐守於此堵住金牛道北上的通路。其餘人則揮師東進,一舉殲滅駐守於定軍山下的官兵,而至漢中。
    西北官軍可戰的主力,至此基本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