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息兵三年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行省衙門的大堂之上,設置了個簡單的靈位。數條白幡垂落,案上兩根忽閃忽滅的白燭。
甘麻剌孤坐案邊,兩眼呆滯,鬢間徒增無數白發。
“叫外公。”甄鑫將朵二推到甘麻剌身前。
已經四歲的小閨女,怯怯地喊道:“外公,朵二看您來了……”
甘麻剌雙目之中,終於有了焦距,看著粉雕玉琢的外孫女,淚如雨下。
與淚流滿麵的高寧祭拜完鬆山之後,甄鑫轉身看向老態畢顯的甘麻剌,隻能在心裏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無論如何,鬆山之死也有自己的一些責任。
若是李二牛沒有慫恿鬆山換糧,若是能警醒一些讓鬆山早些撤離,鬆山也不至於慘死在完澤刀下。
甘麻剌對著朵二努出一點笑意,朵二便挨進他懷裏,扭動著小身板尋找一個讓自己感到最舒服的姿勢。
“父王……”高寧以袖掩臉,痛哭失聲。
甘麻剌卻似乎沒有聽到,隻是抬起胳膊圈住懷裏的朵二。
朵二卻一掙而出,張開雙臂撲向高寧,脆聲叫道:“娘,你為什麽哭了?是不是臨走時,三姨又欺負你了?”
高寧哭聲一頓,臉上露出尷尬神色,輕聲斥道:“別亂說,你三姨啥時敢欺負我?”
“那是老爸欺負你了?別怕,回頭我跟二朵一起收拾老爸!”
甄鑫抬手便給了女兒後腦勺一巴掌,虎著臉說道:“帶你娘出去轉轉,再胡說我晚上往你被窩裏塞一隻大老鼠!”
朵二雙肩一抖,隨即咧開嘴齜出兩顆大乳牙,“哼”了一聲,便牽著高寧的手,往門外走去。
甘麻剌看著母女倆的身影,兩眼中流露出羨慕而懷念的目光。
甄鑫拉了把椅子,離甘麻剌五尺之遠處坐下。
“你是來接、接收河、河南……行、行省的?”甘麻剌收回目光,淡淡地問道。
“河南行省,不需要我接收……”
“你、你……”
瞧著老丈人麵紅耳赤的說話模樣,甄鑫不忍心跟他再繞圈子,坦然說道:“我過來,是答應與朝廷進行談判。”
“談……誰、誰……”
顯然,甘麻剌並沒有收到關於談判的任何旨意。
“應該是安童。”
自姚燧死後,朝廷上下已經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漢臣。而安童畢竟與甘麻剌合作過一段時間,也算沒有直接得罪過日月島軍,是最適合代表朝廷前來談判的官員。
甘麻剌默然。
甄鑫猶豫數息,還是開口說道:“我會向朝廷索要完澤的人頭。”
甘麻剌兩眼一亮,隨即黯然。
鬆山被完澤所殺,此仇他不是不能報,而是不能去報。完澤再蠻,他所有的行動都代表著朝廷,代表著皇帝的臉麵。自己若是起兵複仇,便意味著公然的造反。
是否要走上這一步,甘麻剌根本就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而且,起兵之後,又當如何?
若沒有日月島的支持,憑借一個已經徹底殘破的河南,自己又怎麽可能抵擋得住朝廷的反撲。
同樣死了個兒子,但與鐵穆耳不同的是,甘麻剌不止鬆山這個兒子。他的其他兒子,以及鬆山的兒子,如今都好好地在雲南活著。
因此對於甘麻剌來說,心痛是難免也是必須,但是為此與皇帝徹底翻臉,似乎也沒有必要。
甄鑫見此,不再多說,躬身一拜道:“嶽父大人節哀,甄某告退。”
他這一拜,不是因為對鬆山之死的內疚,而是感謝甘麻剌一句話救了日月島軍數千人的性命。
為此,甄鑫無論如何,都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甘麻剌在河南的勢力。隻是大概連甘麻剌也未曾想過,他在甄鑫在日月島軍的眼中,如今擁有什麽樣的份量。
甄鑫卻不能明說,否則必定會被朝廷肆無忌憚地拿來當作談判的籌碼。
讓甄鑫詫異的是,代表朝廷前來開封的不僅有安童,還有新鮮出爐的太子海山。
而讓海山與安童都感覺到詫異與惱怒的是,甄鑫根本就沒有出現在談判桌前。代表日月島軍與朝廷談判的兩人都是文臣。一個是甄鑫的首席幕僚謝翱,另一個是江南最大的奸臣方回。
談判進了三天三夜。
甄鑫帶著高寧等人,也在城外泥濘的鄉野上走了三天三夜。
洪水在黃河南岸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泥沙,來年這裏將會成為一大片極其肥沃的土地。但是今年,卻必須麵對極其艱難的一個局麵。
在全力救災的前提下,日月島軍別說沒辦法騰出精力向北攻伐,還得防止朝廷發瘋,再尋機會南下。
所以,談判是絕對必要的。
江南的談判代表並沒有要求朝廷不主動攻擊遍布東西南北的日月島勢力,但是率先承諾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雙方息兵三年。在此期間,江南會承擔河南境內所有的救災事宜。無論老弱病殘,都會一視同仁予以救助並妥善安置。最低限度保證明年春耕的正常進行,而且在三年之內,會盡可能做到讓所有在洪災中失去房屋的人,居有定所。
為了最快地重修決口的黃河河堤,朝廷會派郭守敬到河南,擔任行省丞相,主持善後事宜。
三年之內,江南不會插手河南行省任何的軍、政事務,甚至於沒有再強製要求驅逐行省之內所有的蒙古人與畏兀兒人。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為最大的蒙古人便是如今執掌河南軍政的甘麻剌。
以此為條件,朝廷開放太行山南麓通道,允許太行山內的流民通過懷慶路南下河南,允許他們前往河南尋找合適的地方居住,允許河南行省為其分配土地進行耕種。
算下來,河北如今的流民並不比河南的災民少。朝廷此舉,一方麵為日月島解決了太行山的危局,但另一方麵也將河北大批流民送入河南,無疑給河南的救災行動平添了雙倍的難度。
謝翱卻當場拍板,咬牙接下這批流民。
舉江南之力,養河南河北兩地數十萬百姓一整年的時間,這確實會極大地削弱江南的實力。但是民為國之本,熬過這一年,再淳樸的百姓,也該分得清誰才可能成為他們真正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