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李世民的手段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李承乾厲喝一聲:“你覺得全天下都是傻子,就你能看清是嗎?
    你隻看到有人利用善事行惡,可曾看到大唐萬民會因此團結一致?
    你看到有偽善之輩充斥朝野,可曾看到有多少百姓會因偽善之輩而活命?”
    孔穎達張開嘴想要辯駁,還未出聲便被李承乾打斷:
    “孤不管你今日來此是真心勸諫,還是為了某人來試探我。
    孤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此事我做定了,天策上將來了也阻止不了。”
    話罷,李承乾甩了下衣袖,徑直離開麗正殿。
    孔穎達怔怔望著李承乾離開的背影,心裏一陣苦笑:
    ‘陛下,伱讓我試探太子,這不是為難我嗎?太子說了那麽多,可是一點也沒說他接下來的計劃。’
    孔穎達不得不承認,李承乾的辦法對大唐是好的。
    ‘算了!還是實話實說,該怎麽樣陛下自己去處理,我還是待在國子監注書去。’
    李承乾動作太多,形勢變化太快,他早已看不清,隻能躲起來。
    孔穎達看不清,長孫無忌卻看得很清楚,因此在蕭嶼找到他時,沒有多想就答應下來。
    有了長孫無忌承諾,很快就有大臣在朝會上上奏:
    “啟奏太子,日前長安城內百姓紛紛向山南道捐贈糧食、布料。
    此等善行應大力宣揚,讓山南道百姓知道長安城百姓的善舉。
    臣提議,在每份物資上寫上捐獻者名字,並用露布告知山南道萬民,此舉乃陛下不忍萬民受苦,特意帶頭捐獻。”
    李承乾瞥了眼大臣,隨後似笑非笑看著李泰:
    “青雀,你覺得如何?”
    “此舉甚善!”
    李泰此言一出,在場大多數官員都出聲讚同:
    “臣附議!陛下仁德之心當傳遍大唐。”
    “臣附議……”
    李承乾沒有理會這些人,而是將目光轉向房玄齡和長孫無忌:
    “房公、舅舅,你們覺得如何?”
    房玄齡垂下頭,平靜開口:“一切聽太子殿下做主,臣無任何異議。”
    長孫無忌則直接出聲讚同:
    “臣也覺得此行可為,如此既能安穩山南道民心,還能讓天下萬民知道陛下仁德,此乃兩全其美之事。”
    先是看了長孫無忌,又看了眼李泰,李承乾輕笑出聲:
    “變聰明了啊!打蛇打七寸,青雀,你這招是真狠啊!
    既如此,那就按你們所言,此次捐贈以阿耶的名義在山南道宣揚。
    露布和物資上該怎麽寫,就交給魏王負責。”
    “太子殿下英明!”
    李承乾看向李泰和長孫無忌,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明顯:
    “青雀、舅舅,一直都是我送禮給你們,沒想到你們居然這麽客氣,還想著回禮。”
    “咳咳!”
    說到這,李承乾輕咳兩聲壓下臉上的笑容:
    “青雀,長安城也要注意,不能隻宣揚山南道,明白嗎?”
    李泰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想不明白為什麽李承乾這麽快就認輸了?而且他剛剛好像看到李承乾在笑。
    不過有李世民這個名頭,不管是忠君還是孝敬,李承乾都沒理由拒絕,而且大半朝臣都同意,他想不出李承乾還能怎麽應對。
    “是!”
    李泰和長孫無忌不知道一件事,人們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在先入為主之下,他們此舉隻會讓別人覺得李世民在搶兒媳婦的功勞。
    .
    若隻是也就罷了,隻要李承乾稍微引導一下,便可以輕易掌控露布。
    朝會結束後,李承乾望著眾臣離開的背影,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驚喜往往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來,難道我和漢光武帝一樣,都是所謂的天命之子?
    房公,你覺得我要是把今日之事告訴阿耶,他會不會氣得立馬回長安?”
    “太子殿下,這是何意?”
    李承乾猛得回過頭,一副驚呆得模樣:
    “房公,你沒想到?”
    房玄齡搖了搖頭:“還請殿下解惑!”
    “解惑可以!但你得裝傻!”
    “可以!”
    李承乾咧嘴一笑:“太子妃可是流著淚求長安城百姓捐獻,阿耶搶奪兒媳功勞,這名聲怕是要世世代代傳頌下去。
    青雀真是個孝子,哄堂大孝了!我現在就等著阿耶回來,看他如何揍青雀和舅舅。
    哈哈哈……”
    房玄齡悚然一驚,他想到李世民在東征,這事全天下都知道,等山南道水災消息傳給李世民,太子妃早就流完淚,根本不可能傳詔回來。
    長安城百姓不是傻子,稍微想想就知道這是在搶功勞。
    想到此,房玄齡立馬衝出兩儀殿,想要阻止李泰做傻事。
    剛到門口,李承乾一句話讓他不得不停下腳步:
    “房公,你覺得青雀和舅舅是因為什麽聯合在一起?他們會放過這機會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舅舅早已想到這個後果?
    若是阿耶真的怪罪下來,舅舅可以直接說沒考慮周全,隻是好心做壞事。
    你若這時候阻止,可就是斷了舅舅退路,長孫家可就真得和房家結怨。”
    房玄齡緩緩轉身,眼神複雜:“太子殿下,陛下的名聲你也不管不顧了?”
    “阿耶還有什麽名聲?真以為玄武門之事史書上不會記載?
    隻要他能讓百姓生活富足,大唐能夠想打誰就打誰,史書隻會說他是明君,這點小事後世之人根本不會在意。”
    話到這,李承乾頓了下,目光轉向牆壁上的地圖:
    “就像漢武帝,雖窮兵黷武,國祚幾滅,可不妨礙其是個明君。
    不說別的,單單一個河西走廊足以讓其名垂千古。”
    “太子殿下!這不是一件小事,搶奪小輩功勞這是不要臉皮,比玄武門之事還讓人不齒。”
    李承乾攤開雙臂,一臉無奈:“這可不是我的主意,要怪也不能怪我。
    我隻是提醒你一下,要不要阻止青雀都隨你。
    有句話怎麽說的?權力熏心!我不覺得青雀會聽從你的話。”
    話音剛落,一名身著甲胄的將士匆匆跑了進來:
    “拜見太子殿下,陛下有詔!”
    說著將士雙手捧起兩份詔書高高舉過頭頂。
    房玄齡上前接過詔書,揮了揮手讓將士退下。
    隨意看了眼,房玄齡把詔書放在李承乾麵前:
    “陛下同意成立宣承部,由尚書省管轄,宣承尚書由蕭嶼擔任。
    還有一份詔書是給太子殿下的,臣沒看具體內容。”
    李承乾拿起奏疏看了眼,咧嘴一笑:
    “過段時間青雀要回隴西祭祖,還要去昭陵住一段時間,這是在保護他。
    最糟糕的是,他還把蕭嶼遷為太子少傅,阿耶的心是真狠啊!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說賣就賣。
    房公,你說青雀會怎麽想?會不會安靜一些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