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鼎峰是財團嗎?您是財閥嗎?

字數:5025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帝國酒店頂層總統套房。
    巨大的落地窗將東京繁華的夜景盡收眼底。
    邵維鼎坐在沙發上,手中端著的是一杯純淨的冰水。
    而坐在他對麵的,是《朝日新聞》的主編若宮啟文。
    在日本,媒體報社之繁榮,世界之最。
    而全國性報紙所擁有的政治立場,大部分民眾的印象便是,泛自由派及左翼的《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以及泛保守派及右翼的《產經新聞》《讀賣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
    各家報紙的發行量排名基本是讀賣新聞最多,其次為朝日,每日,日經與產經。
    《讀賣新聞》一向是和邵維鼎不對付,發表的新聞內容,多是排外針對鼎峰。
    但《朝日新聞》卻不一樣,常常能站在公正的角度發表社評。
    這也是為什麽邵維鼎會在這麽多媒體之中,選擇接受《朝日新聞》記者專訪的原因。
    “我聽聞,若宮桑是日本內,少有的“知韓派”“知中派”傳媒人士,是嗎?”
    邵維鼎喝了一口杯中的冰水,寒暄著。
    他對若宮啟文有一定印象,知道這人畢生致力於發展韓日關係,為提高日本國內對韓日曆史遺留問題的認識作出貢獻。
    且從1970年到2013年任職於《朝日新聞》期間,擔任主編、主評論員,堅持強調韓日、中日關係的重要性。
    2006年還與《讀賣新聞》主編共同反對時任首相小泉參拜鬼社,並多次表示應繼承深刻反省日本殖民統治曆史的“村山談話”。
    他還通過活躍三國文化和人員交流,從民間層麵為三國建立互信付出努力,並提出各種政策建議,為三國關係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為此,在若宮啟文死後,韓國那邊還準備追授他一枚國家勳章。
    而此時的若宮啟文明顯稚嫩很多,聽了邵維鼎的誇讚,臉上流露出謙虛的笑。
    “邵先生過譽了,隻是喜愛中韓文化,對過往的曆史有引以為鑒之心。”
    兩人寒暄了一陣,若宮啟文直入主題,問道:“邵先生,從1980年,您從歐洲歸港,到現在為止,一共差不多兩年半的時間。”
    “這兩年半,你先後創建了斯沃琪集團、屈臣氏集團、鼎峰金融包含鼎峰銀行、鼎峰資本)這三家公司。”
    “最近一年,你又並購整合了港島能源集團、寰宇航空、浪潮科技、夏普等多家公司。”
    “我想問一個問題,您是如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擁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邵維鼎沒去和他探討這裏麵的細節,而是直接道:“你計算時間的角度,是線性思考。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橫向平麵問題。”
    “在我回港的第一天裏,我遞交了一份發展規劃方案給我的父親,向他借一億港幣。”
    “這份發展規劃方案的名字叫做《奢侈品帝國締造計劃》”
    若宮啟文一怔:“奢侈品帝國?”
    “沒錯!”邵維鼎沒有隱瞞過去自己的發展規劃:“在我回來之前,我很清楚,港島是一個什麽樣的城市。”
    “在港島創業,它的底層邏輯,第一是民生行業,第二是要與地產相關。”
    “而對於邵氏出身的我而言,其實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繼承家業,接手我家裏的邵氏傳媒娛樂集團。”
    邵維鼎笑道:“當初我父親,也是這麽和我講清楚的。”
    “但是我沒有選擇以上這三條路,而是遞給了他我自己的計劃。”
    “作為一名二代,我很清楚,要想在港島立足,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基本盤。”
    “所以,奢侈品是你給自己打造的基本盤?”若宮啟文問道。
    邵維鼎點點頭:“房地產和港口是壟斷的舊資本,是港島豪門紮根最多的產業,沒有合適的機會,踏入就是死。”
    “我所能進入的行業,隻有兩個,科技與新金融。在當時的我看來,這才是港島未來真正的方向。”
    新金融?這又是一個新詞。
    若宮啟文重複了一遍這個名詞。
    但又升起一股疑惑。
    他記得邵維鼎第一個涉足的行業是手表,是斯沃琪。
    這和科技,與新金融,哪一個都沒有相關之處啊!
    但很快邵維鼎解答了他的疑惑。
    “奢侈品行業,在我看來就是這二者的結合體。”
    邵維鼎緩緩道:“當時全球鍾表行業都處在石英危機的陰影之下,日本鍾表幾乎橫掃了全球。”
    “在這裏,我看到了機會。”
    “當時我在歐洲進行遊曆,於我而言,鍾表是需要技術加持的。但一名富豪,佩戴鍾表,看重的除了這款表的技術之外,還有其本身品牌的價值。”
    “甚至於相比於技術科技,品牌的重要性還在此之上。”
    “這就是奢侈品的概念,鍾表也是奢侈品。”
    “而能夠運作一款成功的奢侈品品牌,需要的就是金融的加持。”
    若宮啟文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曾經很多搜集到的關於邵維鼎創業史資料上的不明白之處。
    怪不得邵維鼎第一個收購的對象是寶成實業。
    是在金融股市上,對它完成了徹底的掌控。
    也怪不得,邵維鼎憑借著一款全新的自創品牌,以時尚之名,橫掃了全球鍾表市場。
    再用手上持有的寶珀、雅典等奢侈品名表,加持了這個概念。
    讓斯沃琪集團,真正做到了與日本表區別開來的目的。
    他瞬間恍然大悟。
    “這是斯沃琪,我回港第一年,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穩固我在港的基本盤。”
    邵維鼎繼續道:“也就在這個時候,我遭到了全港同行以及日本表品牌的圍剿,這次圍剿,讓我認識到我必須打通出一條我自己的銷售網。”
    “於是,屈臣氏從斯沃琪集團剝離了出來,全球機場免稅店dfs被我收入麾下,遍布整個亞洲的時之廊門店,以及各大地區加盟店應運而生。”
    “可以說,在第一年,斯沃琪集團和屈臣氏集團,是同時在發展,且都取得了極大成果。”
    到此時,若宮啟文終於明白了邵維鼎所說的時間線,是平麵橫向的意思了。
    “到了第二年,我意識到了,手握零售渠道這個平台的能量之大,超乎我的想象。”
    邵維鼎自信道:“再加上兩大產業園的影響力,於是我發現,它還能做到更多。”
    “屈臣氏集團的不斷擴大,和產業的橫向拓展,就是是基於此,這是其產業的上遊屬性決定的。”
    “於是,屈臣氏的品類不斷增多,從最開始的藥妝,到手表電子,再到日用飲品醫藥糖果,再到我們屈臣氏目前重點發展的白色家電。”
    “屈臣氏的擴張史,就是鼎峰的擴張史。”
    “也正是這個時候,在頻頻收購之中,我意識到,在斯沃琪集團與屈臣氏集團之間,需要有一個資金周轉平台。”
    “港島的創業者們,也紛紛出現在了金門大廈之下尋求我的投資。”
    “於是鼎峰銀行,鼎峰資本,鼎峰金融,接連創建。”
    邵維鼎一口氣說完,雖然這中間省略了,很多歐洲之行、美洲之行的過程。
    但若宮啟文仍然聽的心馳神往。
    他能想象到,當初的邵維鼎是如何的意氣風發。
    於是,他問出了,心中一直想要問的問題:“邵先生,到目前為止,您覺得,鼎峰,它是財團嗎?”
    “您,是港島的財閥嗎?”
    這一章,主要是對前麵兩百萬字內容的梳理,也回應一下時間線問題。內容很多,但其實主線就兩條,斯沃琪、屈臣氏。奢侈品金融,以及實業製造業。
    所有的線都是圍繞這兩條線發展的。
    這也是為什麽內容這麽多,時間線這麽慢的原因。
    因為不是單純的線性敘事,而是橫向平麵敘事,很多事情是在同時發展,而且我寫的每個產業的發展、崛起、競爭都非常詳細,想必看到這裏的書友也看的出來,也會認同這一點。
    嗯,以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