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哭自己,也哭自己被規訓的靈魂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這比起羅帛花不差什麽了。”皇後歎道。
祝妍笑了笑,心道這話說的太客氣,“羅帛花放著幾年不曾變樣子,這通草花做的永生花到底脆弱些。”
皇後點頭,“是如此,不僅女子,那些文人墨客也多有愛花如命的,家境不富裕的,買上這麽個花帶頭上,心裏也敞亮。”
將玫瑰花簪原封不動的放入匣中,皇後招呼祝妍吃點心,“可是為著這通草紙的貨源來?”
祝妍實在佩服,又心裏感動,“娘娘真懂妾。”
祝妍本來準備了兩套說辭,沒成想皇後隻是仔細琢磨了一下,便爽快應了下來,隻說開了年她外祖家的外甥入京,到時候見麵分說。
祝妍感激不盡。
皇後似是看出了祝妍的想法,笑道,“想什麽呢,我可是個大俗之人,這送上門來的好事兒豈能拒絕。”
“是娘娘慧眼識珠。”祝妍玩笑道。
皇後指了指祝妍,與迎春笑說道,“每次她誇起我來。竟不知道是誇我還是誇她自己呢。”
迎春笑著回話,“娘娘實在不必琢磨這個,奴看,娘娘和賢妃娘子,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人。”
快到用飯的時辰,祝妍告辭,回了臨華殿。
被告知官家還在睡著。
祝妍在坤寧殿吃了茶和點心,不覺得餓,隻安頓兩個孩子先吃,她等著謝安醒來再一起用膳。
月芽兒吃過飯,就抱著兩個匣子找祝妍,一雙眸子亮得驚人,匣子裏頭放的都是十來年月芽兒攢的錢和一些首飾。
“阿娘。”月芽兒將裝錢的匣子往前推了推,表情鄭重,“女兒想著參一股,阿娘可同意?”
祝妍打開匣子一看,女兒這是把自個兒的小金庫都搬來了?首飾也是金銀材質可做硬通貨用的,“阿娘想知道你心中想法。”
“女兒近來與玲慧阿姊相談多次,後來知道阿姊拿了一半的嫁妝,成立了大胤第一家女子互助社。”
月芽兒見阿娘詫異,接著道,“女兒在宮中,有爹爹護著,有阿娘疼愛,自是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玲慧阿姊有父兄護著,才能順利與夫家合離,詩經裏說,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女兒聽玲慧阿姊提起宮外不少尋常人家的女子,家境貧寒的,或被父兄典賣,夫婿不賢的,或被磋磨度日,也有寡居無依,生活困頓的女子,還有在外頭做生意的女子,在商會也總是居於末端看人臉色的。”
祝妍驕傲的看著自己的女兒,聽女兒語氣更加堅定,“女兒佩服阿姊,叫那些生活不易的女子有後背可靠,可女兒也想著,不如從源頭來診斷。”
“若能再進一步,或是在互助社裏設一個啟蒙學塾,或是資助那些願意向學的貧家女孩,哪怕隻是讓她們學會最基本的書寫算數,懂得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與技藝,長遠來看,想必更能讓她們避開許多困厄。”
“若這世上兒女都能夠受教育,男兒們在朝堂忠君報國,女子便是在家,亦能明理持家,教養出更出色的下一代;若有餘力,更能以才學智慧,如同阿娘您操持宮中事務一般,經營家業,輔佐父兄,甚至如大舅母那般,在商賈之道上也能堂堂正正,不輸於人。”
月芽兒的眼睛愈發閃亮,她向前傾了傾身子,帶著一種熱切的憧憬:“《詩經》《禮記》也並非隻要求女子溫順嫻靜,同樣讚譽明事理、有德行的賢媛。女兒想,這‘教’,不單是教她們識幾個字,讀幾本書,更要教她們計算、理事,乃至辨識草木、通曉物性。女子若有見識,有技藝,便如同有了立身的根基,日後無論是為人妻、為人母,還是遇到變故需獨自支撐門戶,心中都有底氣,手中都有辦法。”
看著女兒充滿理想與力量的眼眸,祝妍伸手將女兒攬入懷中,“元慶,阿娘為你驕傲。”
月芽兒感覺到阿娘在顫抖,抬手撫了撫阿娘的背。
寢室門口傳來一聲咳嗽,母女二人一同看去,見謝安惺忪著睡眼站在門口,但看向女兒的眼神很是讚賞。
顯然是聽全了話。
謝安也不問什麽事兒,隻道,“女子能明理,能持家,能有技藝傍身,則家宅更寧,子孫更賢,於國於民,都是善事兒,想做什麽就去做,爹爹支持你。”
祝妍將錢匣子留下,“首飾你盡管留下,這裏頭,阿娘知道有的與你有感情的。”
她女兒有些地方很像她,用久了的東西,總能生出感情。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月芽兒又抱著首飾盒子告退,不打擾爹娘吃飯。
謝安在飯桌上感慨,“女兒被你,教育很好。”
祝妍夾了一筷子豌豆苗給謝安,“還得感謝官家貢獻了一顆種子,才讓妾有機會教育女兒。”
謝安聽懂祝妍話裏的意思,嗤笑了一聲道,“賢妃客氣。”
隨即又道,“漕運一事兒你不必憂心,我叫殿中省的為你參詳一二。”
祝妍以湯代酒,舉碗感謝,“多謝主君為妾保駕護航。”
謝安吃了飯就走了,祝妍上床歇午覺,拉緊了床帳,清退了殿裏的人,聞著被子上殘留著的謝安的氣息,祝妍抱著被子哭了起來。
無人知曉,她聽了女兒的話後,驕傲之下,是無盡的窒息感拉扯著她。
月芽兒的話,叫祝妍知道她的教育是成功的,可也像一根針刺入祝妍靈魂深處,被她掩埋的現代靈魂被喚起。
她差點脫口而出,女子的天地不止是家,其價值也不僅是通過持家或是教養下一代來體現,她想告訴她,女子和男子都一樣,在成為男人或女人之前,他們都是人,是人,就有權利探索世界,靠自己的雙手書寫自己的人生,不僅僅隻是為了續寫旁人的人生而存在。
男子不是必須背上延續家族的重擔,女子也不必僅僅將相夫教子奉為圭臬。
可這些話,隻能在她胸腔裏滾燙,她見識過好的時代,可她卻無法為女兒描述。
祝妍以為自己很堅強,可她現在,哭自己,也哭自己被規訓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