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吾輩當自勉,功成千秋安(五)
字數:8268 加入書籤
一國海軍的規模總是受到各方麵因素的限製,第一便是錢財,不是誰都能年年拿出大筆金幣來訂購昂貴的帝國花瓶,
即便是英國人在一戰結束後也砍掉了三艘海軍上將級,後麵更是尋求多國海軍軍控體係來維持自己的體麵,
現在能夠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拿出巨額資金大建特建的隻有大洋彼岸的山巔之國,但很可惜,國會對於任何和平時期擴軍的計劃都是視為軍隊中的拿破侖分子作祟,
而且美國人造船的單價居高不下,KGV在英國人手中的價錢隻夠美國人買一艘重巡,國會自然不會批準任何大建計劃。
第二便是造船廠,軍艦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塊海邊空地就能造出來的,需要一個配套完整的造船廠與熟練工人,
一國能夠建造主力艦的大型船塢數量是有限的,而且民間造船廠還要接商船的訂單保持盈利,除非戰爭部能出得起更高的建造費用,要不然就免談,這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上。
第三個便是海軍艦員的人手問題,如果前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海軍順利地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玩具,但誰來駕駛呢?
一艘驅逐艦再怎麽壓縮也要上百人操作,一座防空炮算上炮手、旋回俯仰操作手、彈藥手、指示兵、引信裝訂手、測距手等,起碼需要一個班,
而戰列艦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家夥通常需要上千人,在戰爭後期各國大量加裝高射炮之後,大和號最終出擊時艦上人員超過3000人,
船上光做飯的主計兵人數就超過60人,每天供應夥食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外麵咿呀咿呀打飛機的戰鬥。
而海軍的人員培養又不同於陸軍的新兵訓練,軍迷看到船廠裏密密麻麻的驅護艦和新航母高呼萬歲,但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老師都麻了,人數蹭蹭蹭的上來了,一屆更比三屆多,要不是大量輕護艦培養了大量人手,恐怕pLAN現在還處於船等人的階段。
對於飛虎軍海軍來說,第一個問題最好解決,不就是錢嗎,江淮別的沒有,去歐美區撈錢的本事是足足的!
光四海集團與一係列附屬財團在海外每年的利潤就足夠打造一支艦隊了,就算是買也能買出來,誰說外購買不來海軍,那是掏出來的銀子不夠多!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困難了,造船廠翻修船塢需要時間,而且大量熟練工人的招募與訓練都不是鬧著玩的,直接上手後缺乏安全教育的工人們極有可能發生操作事故,天外飛翔是小事,要是一個裝配不好搞出爆炸就完了。
最讓海軍頭疼的是第三個問題,設立在池州、太平、江寧等地的海軍學校雖然這幾年一直穩定招生,而且已經有產出了,但一年下來兩千人的畢業生也不全是船上部門,還有不少是後勤管理相關專業,這點人夠幹啥的?
這也是為什麽劉瑞要把北洋一口吞下,連老校長都不放跑,雖然北洋的水兵紀律差,文化水平低,經驗都落後於時代,但好歹人家是熟練水兵,思想改造之後直接可以接艦的,這是即戰力!
而且大量老兵還可以讓新入伍的水兵更快地形成戰鬥力,而不用將舊軍艦封存,要不是有些超越時代的東西不好為外人所道,估計他還會考慮雇傭英美等國退伍水兵,就像馬吉芬一樣。
“徐設計師,你先不要著急給我看圖紙,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總督您請講。”
“你的輕型航母需要多少人手才能達到完全作戰能力?”
徐正奇盯著圖紙思考片刻,給出了大致的人數範圍。
“一艘25節1.8萬噸的航空母艦如果不算艦載機的話大概是1000人出頭,如果換用更大動力的輪機組,達到33節航速就需要1100人,再加上艦載機聯隊,恐怕需要1300人。”
“1300人,這在陸軍中還不到一個團的人手,卻要在海上開動一艘裝備40~50架飛機的航空母艦,但我們現在連這1300人都拿不出來!”
“如果真的從各支隊內抽調人手的話,1300人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我們的海軍學校d沒有航空科,現在的海軍艦載水上飛機與基地水上飛機全部都是去空軍院校進修後的人手,照這樣下去就算航空母艦造出來了,那也隻是一條船棍,不能起降戰機的航母隻配拿來當飛機運輸艦!”
嚴夏對於艦隊之眼的培訓握在空軍手中的現狀十分不滿,
海軍不是沒有嚐試過獨立培養飛行員,但國內航空人才全部都在馮如與幾個航空學校裏,
與他們對接的前帝德海軍對於主力艦如何守家,如何讓潛艇出門在別國後花園裏溜達還算拿手,但對於航空母艦的運作都是兩眼一抹黑,因為人家用的是飛艇前出偵察!
英國人倒是十分大膽,在第一款實用的魚雷機入役後,戴維貝蒂將軍重新撿起了波羅的海強襲計劃,隻不過費老爹的大型輕巡洋艦被換成了航空母艦,數百架魚雷機掛著魚雷衝進德國威廉港的錨地內,將那些國王凱撒和巴伐利亞逐一送上天。
劉瑞對於嚴夏在這個類似於海軍高層軍官集會上的表態背後的含義十分清楚,他希望海軍也能擁有一支獨立的航空兵係統,能夠獨立完成在艦隊頭上撐防空傘的任務。
這倒是沒有問題,可東海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在己方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少數沒有掩護的地方已經快要到日本列島跟前了,你跑到哪裏去幹啥?
東海應該采取彈性防禦的守勢,而且下一代驅逐機與快速轟炸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江寧航空製造所似乎已經在試製第一架快速轟炸機的樣機,豫章所也在推進驅逐機的設計工作,在航程與作戰半徑上比腿短的雀鷹好上不少,足夠覆蓋東海大部分海區,
倒是南洋那邊需要這種防空補充型航空母艦。
“航母可以采購,艦載機也會逐步放開,但主要重點在南洋!
正奇設計的這艘輕型航空母艦尺寸符合我們220米級船塢,可以在大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推上船台,但時間應該不會早於1934年,在此之前,你們可以用幾條高速商船改造一下,充當練手,各國海軍都是從改造船一步步上手的。”
嚴夏聽到劉瑞大致同意了海軍采購航母的意向後喜笑顏開,海軍航空兵的卡脖子問題終於被解開,接下來便是海軍的大發展時刻!
馮老狗,你以前騎在我頭上耀武揚威,看我以後不搞一款比你們空軍更好的驅逐機出來!
這股複仇的信念也是後來艦載驅逐機項目遭受嚴重挫折時還能不斷推進的原因,一定要讓空軍捏著鼻子用上咱們的鹽水鴨!
好東西總是放到最後吃,海軍司令部的眾人接連討論了近十個小時,堪堪將海軍未來各種作戰思想、作戰任務劃分完畢,魚雷艇、炮艇、驅逐艦、巡洋艦的規格設計基本確定下來,最後的重頭戲自然是海軍的大寶貝與利刃,高速戰列艦與潛艇。
(事實上任何一型戰艦的設計工作都是異常漫長的,在正式通過之前有三十甚至四十個方案都是稀鬆平常,大家可以看看北卡的設計史,b站五集連續劇)
高速戰列艦是戰列艦演化到巔峰之後的王者級產物,就如同晚白堊紀最出名的暴龍亞科的明星物種霸王龍一般,
大家耳熟能詳的各種末代戰列艦,諸如俾斯麥、黎塞留、維內托歐洲三劍客,美係北卡南達衣阿華,日係大和武藏,英國廉價的KGV和剩餘物資前衛,未出生的獅級、o級、蘇聯級、蒙大拿級等都屬於這一時期,
各國均大量運用了高推重比輪機組、大傾角主裝甲帶、電子指揮設備、新一代穿甲能力更強的主炮(前衛:老炮新彈也行!)、更用心的水下防禦係統(普列塞係統與各國的防雷突出部,日本人還針對水中彈進行了優化)等諸多要素,
她們每一艘都是當時人類科技的結晶,就算是大和號也有諸如39式倒分像立體視式十五米二重測距儀這類在光學儀器領域前無古人的巨物。
大體上都能達到最低27節的航速,這就使得原先高速戰巡與低速戰列艦之間的區別消失了,或者說低速戰列艦在大七這類鐵王八之後就消失了,大家建造的都是高速重甲戰巡,因此每艘戰列艦都是自己的寶貝,別國的仇敵。
“所以我們的高速戰列艦注定會吸引金剛級,隻要我們出港,金剛肯定會出動,以日本人的性格,一定認為隻要打掉了我們的主力艦就能給我們重創,但誰能想到高速戰列艦隻是我們拋出來的兌子呢?恐怕沒有哪國海軍的戰列艦出生就是為了被擊沉吧。”
“緬因唄,死的老慘了,在港口就砰的一下炸上天了。
再說了,我們的高速戰列艦又不一定會戰沉,隻要我們擊沉了四艘金剛,在東海上誰能追上我們?長門跑的再快也隻有25節,我們可是保底30節!”
“未勝先謀敗,俄國人的遠征艦隊看起來不比聯合艦隊差,東鄉還犯下了致命錯誤,要不是上村彥之助帶著四艘裝巡頂上戰列線,現在我們就要麵對的是俄國人,說不定未來還要打一次夏日聯盟對戰沙俄。
隻有兩艘高速戰列艦,萬一出現點什麽問題,那可就是孤艦出擊,我們的戰列艦再厲害能打得過兩艘甚至三艘夾攻嗎?”
“這船竟然沒有尾部炮塔,全部火力都堆放在艦艏,難道我們以後要和北洋一樣玩雁形陣嗎?”
相比起馬尾船政設計局給出的中規中矩的方案,中央船舶設計局方案與徐正奇私案都選擇了主炮全前置的非常規方案,
但一個是類似於納爾遜布局的三座三聯裝主炮塔,以低高低方式安裝,還有一個是葉在馥操刀設計的私案,看起來類似於英國人的G3戰巡方案,兩座主炮塔前置背負式,一座位於艦橋後方。
為了彌補主炮無法向後射擊的缺陷,他還在尾部安裝了四座雙聯裝203毫米艦炮。
但這些都不如徐正奇私案來的奇葩,他選擇的是兩座四聯裝主炮,呈背負式安裝在前部,艦體中部安裝8座高平兩用炮與4座對海6英寸副炮,而尾部的空間被用來放飛機。
對,戰列艦搭載了一個可以容納12架水上戰鬥機的機庫,還有三座液壓彈射器。感情你是在造航空黎塞留?
對於海軍一眾將校的迷惑不解,徐正奇解釋說這樣可以解決日本普遍裝備的水上飛機,甚至等未來發動機功率進一步增大,這些水上戰鬥機還可以攜帶炸彈與魚雷進行攻擊,以航空戰列艦的身份活躍在海軍中。
劉瑞嘴角在不斷地顫抖,他原本以為徐正奇是穿越者,沒想到也是一位腦洞大開的狂想曲軍宅,
航空戰列艦看起來美好,但打起來又不是航母又不是戰列艦,得不償失,12架水戰能幹啥呢?
而且緊急出動一次隻能放飛三架,日本人的防空再拉胯,起碼遠程的**高與近圈的九六高是沒問題的,
而且你掛著兩個大浮筒,機動性比起航母上那些玩意簡直是天差地別,說不定九六艦戰都能薄紗。
而尾部的水上飛機對於戰列艦交戰中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隱藏火源,交戰前大家都要清理艦上雜物,還得祈禱魚雷管不要一發入魂,你這是嫌棄自己不夠顯眼,打算夜裏點著火把大喊我在這!
自古以來中立的設計都討不到好,要麽就就老老實實造傳統高速重甲戰列艦,搓一個東華版黎塞留,在1936年的時間點上爭奪一下世界第一水平,給東洋島國看看什麽叫做最強15寸炮艦!
要麽就把船塢拿來造大型航空母艦,255米長的船塢完全可以造雙鶴級別的航母,再學習一下格魯曼式折疊機翼,甲板係留,機庫頂部吊裝備用機等手段,把載機水平拉到80至90架是沒有問題的,連光輝級那樣的小機庫在太平洋都能帶上64架戰機,底子更好的大型機庫肯定表現更加優異。
“這個玩意吧……怎麽說呢……就是有點……突破常規了,華而不實的感覺。”
劉瑞發表了他的看法:“你看,如果去掉水上飛機,或者隻保留兩到三架水機,我們的戰列艦有望能再短一點,未來水上飛機的用處不是很大,科研所那邊已經拿出對空警戒雷達的原理樣機,他們和我說如果上艦的話可以探測到15海裏範圍的軍艦,現在他們正在努力將頻段從米波壓縮到厘米波,還在折騰微波雷達,多看看最新的研究成果,會對你的設計大有裨益。”
“雷達的可靠性如何?在惡劣天氣下還能有效發現敵艦嗎?耗電量是多少?”
徐正奇像一個好奇的孩子看到新奇的玩具一般追著劉瑞問個不停,劉瑞哪裏懂這些技術問題,隻能給他一個路條,讓他去雷達所自己看看,
而且裏麵還有不少有用的東西,比如說性能更優秀的高強度裝甲鋼,經濟性更好的高壓燃油鍋爐,製造壽命更長的大口徑炮管的電渣重溶技術,解決防空難題的V引信和帶有三軸穩定炮座和厘米波火控雷達的新一代高射炮,相信有了這些東西再配合上優秀的設計,1932年末開工的戰列艦到1950年都不會落伍。
至於水下刺客潛艇,這種東西是在座各位中能最快見到成品的,
800噸近海潛艇已經完成設計圖紙,兩台柴油機能讓她在水麵上跑到17節,兩台750匹的電動機也能讓潛艇在水下以8節的航速蠕動,不過蓄電池隻夠潛艇在水下以4節的速度跑90海裏,
這一時期的潛艇與其說是水中刺客不如說是會下潛的魚雷艇,在水麵上航行的時間遠比在水下長,除非他們遇到了大風大浪需要躲避,或者要進入攻擊時才會長時間待在水下。
真正逼迫潛艇做出完全下水的進化,還得是持續5年的大西洋反潛戰,德國人的U艇擊沉了2900艘商船,總計1400萬噸的戰果驚天動地,為此他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一共1131艘U艇中有863艘出擊,被擊沉了754艘,87%的潛艇帶著73%的潛艇兵長眠於海底,總計人的潛艇部隊中有人陣亡,
他們的戰鬥牽製了美英兩國超過800艘各式護航艦艇的建造,還讓皇家海軍與美國海軍不得不投入大量軍艦進行護航,各式轟炸機與遠程巡邏機的投入也極大地分散了英國人的航空兵力,每多一架大西洋航空反潛機,哈裏遜手上就少一架可以向德國扔炸彈的遠程轟炸機,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以小博大。
而5年的交手讓雙方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德國人的21型潛艇、聲導魚雷、通氣管、消音瓦與英美的反潛魚雷、刺蝟彈、海洋監視係統、民船編組、艦對海厘米波雷達、聲呐浮標、AdI聲呐係統等子係統的出現讓世界進入現代潛艇時代,雙方的神仙鬥法一直延續到冷戰。
現在科研所雖然還不能完全複刻21型潛艇與613型潛艇,但在開戰前製造出一支40年代技術水平的百艇大隊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劉瑞對於德國近海潛艇的評價不算特別高,但對於起家之作來說已經很滿意了,
他更希望在1937年之前在南洋方向組建一支類似於貓鯊與白魚級組成的潛艇部隊,這兩種潛艇技術水平成熟,除了魚雷有點糟糕外剩下的全是優點(水下小人來啦,喜歡我自爆貓鯊流嗎),在南中國海遊獵時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而在東海方向上繼續建造類似於VII型的小型潛艇,給聯合艦隊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海軍是一柄利劍,我需要這柄劍能斬落日本武士刀,劃開他們的南蠻胴,將他們窺伺我們的野心打回去,東亞這片土地上不需要雙虎嘯林,讓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看看,誰才是源遠流長的戰鬥民族。
吾輩當自勉,功成千秋安!”(www.101novel.com)